登陆注册
1778000000067

第67章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自号石湖居士,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市)人。绍兴进士。将知处州时,孝宗曾经召见,他以朝政积弊在于“日力穷于不急之务,国力耗于不急之须,人力疲于不急之役”相对。乾道六年(1170),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国。当时有的人不敢前往,他却做好“不戮则执”的准备,并已安排后事。后又出知成都府,入任参知政事。绍熙三年,知太平州,仅逾月即归。次年卒于家。

他出生时,正是汴京沦陷那一年。十四五岁时,父母先后逝世,因此少年时家境较为艰困,朝中则由秦桧专权。以后又经历绍兴和议与隆兴和议的签订。这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生活,对他后来的创作生活自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尤其使金时途过汴京,看到宫阙市街的荒凉污乱,更激起他复国之念。其次,他是吴郡人,吴郡一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父母之邦的荇水荷风,瓦屋纸窗,在他的感情里时刻萦现着。可是战争需要动用人力物力,求和亦需大量的金银玉帛,这一切更使官府向农村开了横征暴敛之门。“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就是这种无孔不入的搜刮的真实写照。范成大是封建官吏中刚强正直的一个,作为诗人,他对生活又有敏锐的观察和反应能力。因此,他的作品,自以使金时的吊古伤今之作和晚年《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最有代表性。两者都是七绝,多用白描手法。前者不只是政治倾向的鲜明,敌忾情绪的强烈,艺术上亦清新圆熟,情随事出;后者又非徒为流连光景,装点山林,不但留下了农家的涕泪,亦写出他们在沉重负荷下小小的欢乐,难得的轻松。前人评范诗的五古多奇字怪韵,律诗杈枒拗涩,也许仍受江西诗派的影响,但七绝却很少这种毛病。

范诗的渊源,很难一言蔽之,南宋敖陶孙《上闽帅范石湖》有云:“自从长庆编成日,直到先生晚岁时。”意思是说范成大晚年曾受白居易的影响,这话有点道理,但只是因素之一。至于范诗的缺点,还是粗率浮露,回味较少。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说:“其实石湖虽只平浅,尚有近雅之处,不过体不高,神不远耳。”这评语该是中肯的。总之,就范诗总的成就看,可以说是温润有余,神韵不足。

缫丝行①

小麦青青大麦黄②,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③,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④,明日西门卖丝去⑤。

【注释】

① 缫丝,从蚕茧上抽出蚕丝。行,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裁。② 小麦句,汉童谣:“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其获者妇与姑。”③ 妇姑,媳妇和婆婆。④ 着,穿。⑤ 西门,指市集。

【说明】

从末两句看,妇姑们在往年还可以将余丝织成绢,留给自己穿,今年却来不及了,因为等着要缴租,只好把所有的丝都去卖掉。作者还写过《催租行》和《后催租行》,其中就写到农民因“催租”而受勒索的凄惨情景。

祭灶词

古传腊月二十四①,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②,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③。

男儿酌献女儿避④,酹酒烧钱灶君喜⑤。

婢子斗争君莫闻⑥,猫犬触秽君莫嗔⑦。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⑧, 乞取利市归来分⑨。

【注释】

① 古传句,旧时以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灶神升天的日子,在这一天或前一天设食祭送之。《东京梦华录》卷十: 二十四日交年,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但作者在诗的小序中却说灶神“朝天”为二十五日。② 小留连,意谓灶君在上天前还要逗留一会儿,下面即说逗留的原因。③ 粉饵,糕饼。④ 酌献,犹言敬酒。⑤ 酹(lèi)酒,洒酒于地以示祭奠。钱,纸钱。⑥ 君莫闻,当作“勿听见”之意。⑦ 触秽,指猫犬在灶前触弄秽物。嗔,恼怒。⑧ 杓长杓短,犹言是是非非。⑨ 利市,吉利,引申为好处。

【说明】

本诗为《腊月村田乐府十首》之一,作者在故乡石湖时作。

祭灶原是一种古老风俗,却反映出旧时的世态: 为了求灶神朝天时不要说长道短地议论是非,就请他吃得酒醉饭饱,末了还希望他带着利市回来,神人平分。

鲁迅在《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一文中,曾说到绍兴等地也有请灶君吃“胶牙饧”的风俗,目的是“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十一月十二日枕上晓作

竹响风成阵,窗明雪已花。

柴扉吟冻犬①,纸瓦啄饥鸦②。

宿酒欺寒力③,新诗管岁华④。

日高犹拥被,蓐食愧邻家⑤。

【注释】

① 柴扉,柴门。吟,鸣。② 纸瓦,指天窗窗纸。这两句用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句法。③ 宿酒,隔夜未退的酒力。欺,制服。④ 管,管领。岁华,犹言岁时。这时已届仲冬。这句意谓,赖有新诗点缀岁华。⑤ 蓐食,《左传》文公七年:“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杜预注:“蓐食,早食于寝蓐也。”后称一早就吃早饭为“蓐食”。柳宗元《田家》:“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即此意。这句是说,比起邻家农民吃过早饭就去耕作,自己深为惭愧。

【说明】

三、四两句,从犬啼寒、鸦受饥的反应上写头一天风雪时的严寒情状,七、八两句,以自己拥被高卧和邻家不顾严寒、吃过早饭就到田头耕作相对照。

碧瓦①

碧瓦楼头绣幕遮②,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③。

【注释】

① 碧瓦,古人作诗有的只是一时想不出合适题目,随手写上句首二字;有的则不想明写题目,如用“无题”作题一样。这首诗属于前者。② 绣幕,绣帘。③ 棠梨,注见《汴河》。

【说明】

柳絮不待风而漫天飞舞,棠梨不经雨而满地开花。春到人间,碧瓦楼头却是绣幕低垂,诗人于是写此诗以遣相思,似亦含有“此情可待成追忆”之意。

横塘①

南浦春来绿一川②,石桥朱塔两依然③。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④。

【注释】

① 横塘,在江苏吴县西南,因分流东出,故名。② 南浦,泛指送行的地方。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③ 石桥,指枫桥,在横塘之北。朱塔,指寒山寺(本名妙利普明塔院)的塔。作者《枫桥》有云:“墙上浮图路旁堠,送人南北管离愁。”④ 画船,画舫。作者《蝶恋花》词云:“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与诗境有相似处。

【说明】

作者是吴县人,年年到横塘来送客,却又常常遇到细雨垂杨的撩人天气。

前三句只是平稳,第四句就把感情的分量加重了,读者仿佛也瞥见杨柳依依中那艘等待客人的画船。

汴河①

指顾枯河五十年②,龙舟早晚定疏川③?

还京却要东南运,酸枣棠梨莫蓊然④。

【注释】

① 汴河,即汴水。唐宋漕运东南各省的粮粟入京师,皆由此道。宋代汴河由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至商丘,又东南经安徽的宿县、灵璧、泗县而入淮。陷金后已湮废。作者题下自注云:“汴自泗州以北皆涸,草木生之。土人云: 本朝恢复驾回,即河须复开。”② 指顾,手指目顾之间,犹言转瞬。③ 早晚,犹言何时。定,究竟。这句即用自注中“本朝恢复驾回”云云句意,意谓龙舟究竟何时能在疏通过的汴河上行驶呢?④ 酸枣,果实味酸可食,汴洛一带皆有之。棠梨,一名甘棠,俗称野梨,春初开小白花,子有酸味。蓊然,草木茂盛貌。两句意谓,因为还京(指由临安回到汴京)须得经过东南一带的汴河,但汴河现在却已湮废而不能通航,所以一路上的酸枣、棠梨还是不要盛开,免得见了令人心酸。

【说明】

乾道六年(1170)夏,作者以资政殿大学士为出使金国使臣,途经汴河而作。

汴河重开之日,亦即宋主重回汴京之时。当地的人民一直在盼望着,但现实却又使作者心酸,因此只好寄语草木,希望它们暂且不要盛开。

州桥①

州桥南北是天街②,父老年年等驾回③。

忍泪失声询使者④,几时真有六军来⑤?

【注释】

① 州桥,正名为天汉桥,在汴京宫城南,建于汴河上,但低平不通舟船。桥下密排石柱,即御路。作者题下自注云:“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② 天街,京城的街道。③ 等,“等”是熟字,这里却比“候”字或“待”字好。④ 失声,不自禁而出声。⑤ 六军,古代天子有六军,这里是官军或王师的意思。

【说明】

亦出使金国时作。这时汴京沦陷已经四十余年,父老们天天盼念官军重来。陆游一首七绝题目亦有“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语。《揽辔录》记过相州时云:“遗黎往往垂涕嗟啧,指使人云:‘此中华佛国人也。’老妪跪拜者尤多。”皆可见当时遗民对故国的殷切感情。诗中说父老向宋朝使臣当街泣询六军几时来,虽在事实上不可能有这种公开的行动,感情上却存在“后来其苏”的愿望。和范成大同时的韩元吉《望灵寿致拜祖茔》亦说:“殷勤父老如相识,只问天兵早晚来?”同样表达了遗民要求恢复的强烈愿望。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选三)

步屧寻春有好怀①,雨余蹄道水如杯②。

随人黄犬搀前去③,走到溪边忽自回④。

【注释】

① 步屧(xiè),穿着木屐。因为是雨后,故着木屐。② 蹄道,指马走过的道路。水如杯,形容马蹄印迹中的积水像是盛在杯中似的。③ 搀前,抢先。④ 走,奔。

采菱辛苦废犁锄, 血指流丹鬼质枯①。

无力买田聊种水②,近来湖面亦收租。

【注释】

① 丹,红色。两句意谓,为了采菱,只好不去耕田,手指被菱角刺破,鲜血直流,人亦枯瘦得像鬼似的。② 无力买田,应上“废犁锄”。聊,姑且。种水,菱是水生植物,故云。这两字用得很新鲜。

拨雪挑来踏地菘①,味如蜜藕更肥。

朱门肉食无风味②,只作寻常菜把供③。

【注释】

① 踏地菘,今名塌棵菜。因其贴地而生,故名。② 肉食,《左传》庄公十年有“肉食者鄙”语,后常指高官厚禄而庸碌无能的人,这里泛指富贵人家。③ 菜把,犹言菜蔬。两句意谓,那些朱门中的人,只知道吃肉,不懂得风味,把它当做平常的菜蔬看待。

【说明】

原诗共六十首,前有引云:“淳熙丙午(1186),沉疴少纾,复至石湖旧隐,野外即事,辄书一绝,终岁得六十篇,号四时田园杂兴。”可见是在一年内写成的。

第一首表现了诗人的观察能力。黄犬的形象在田园诗中本来很常见,作者却别致地抓住了它的三个动作:先是随人而行,后来抢先奔去,奔到溪边,因无路可走,忽然又回来了。

第二首写当时租税的繁苛,农民已经瘦得不成人形,官府却连水面亦不肯放过。

第三首写雪中踏地菘风味之美,但脑满肠肥的肉食者却没法领受。苏轼有《撷菜》一绝云:“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可并观。

何曾,西晋大官,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

同类推荐
  • 极度威胁

    极度威胁

    一本惊心动魄的纪实之作,亦是一本国际背景下弘扬正能量、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大书。作为“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的英雄业迹实录。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中国选择坚定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共抗疫情。9月,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疫情最为严重塞拉利昂,他们在医疗第一线,也是生死第一线,面对极度威胁,和当地人民一起,稳定了疫情,迎来了转机。
  •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其实,你是价值连城的钻石,切莫把自己当成鹅卵石一样随意丢弃。慢慢地寻找吧,去发现和你相匹配的宝贝。
  • 全本绘图山海经·海内外九经

    全本绘图山海经·海内外九经

    《海内经》是《山悔经》十八篇文字的最后一篇,它描述有39处人文与自然场景,既包括撰写者所处时代的内容,也涉及撰写者所了解的历史知识。从中不难发现,《海内经》的撰写者,对古代氏族、部落、民族的血缘传承关系,以及先人的科学技术发明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给予了突出的记述。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

    本书拟分上下两册,上册是有关中国现代小说的精选,下册是有关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戏剧戏曲和电影脚本的精选。书中有一些作品是在类似作品选中初次选录,比如近代言情小说,现代戏曲,现代电影剧本等,这些作品的选录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学术发展的新进程,增强了本书的时代感,另一方面也在细微处透露了编选者的学术追求。
  • 晴日的雨

    晴日的雨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包括:亲情乡情、情驻校园、情寄江月、诗情偶寄。
热门推荐
  • 江湖的九种毒药

    江湖的九种毒药

    人生在世我们在追求什么?有的人行事在外人看来莫名诡异,而他们却自有一个道理。我们不必去一一认同或批判,只需坚守住自己的那个理,便是这个江湖的理。古月龙的“金丝羽”,肖一平的“银屑散”,高思思的“媚齿香”···都不是江湖中至毒至猛的毒药,却是江湖上最能站住那个“理”的毒药。所以这个江湖只说九种毒药。
  • 走出迷局的人

    走出迷局的人

    在美丽的某内陆城市x市,勤劳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x市住着老张(张伍)一家人,老张(张伍)是某兵工厂保卫科科长,老张的妻子(于小华)是小学语文老师,老张(张伍)和妻子(于小华)育有2儿一女,原本幸福的一家人,却因一次意外变的支离破碎,老张立下誓言,一定要将事情弄清楚,在老张查案的过程中,一个接一个离奇案件接踵而至,老张被困谜团中,经过层层抽丝剥茧,最终走出迷局。
  • 蜜糖色的深情告白

    蜜糖色的深情告白

    前世被称"神女"哥哥一直深爱着她,皇上爱上了她让她做自己的贵妃,哥哥在圣旨下后杀了她。今世她成为了世界第一家族之女--南宫霏霁,从小被重人仰慕。世界大奖,著名明星,第一美女,可谁也没想到她为了躲避牛仔,带上了人皮面具。妈妈让她转入茧川贵族学院。带上人皮面具的她,却在转学第一天遇到了二个美男。一个妖孽,一个正太。却不知他们前世有着深如大海的渊缘。………………………
  • 无良大盗:看好你丫的节操

    无良大盗:看好你丫的节操

    啷哩个啷……啷哩个啷……邪恶腹黑假善良,我是宇宙超级无敌可爱小纯良,春药随身装,珠玉夹板炕头藏。大叔和少年,幼齿小正太,万里追踪在身旁,吃干抹净在床上。花痴女一朝穿越成无良大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你要干什么……”看着眼前花容失色的动人玉公子,林筱飘吞了一口口水,从袖口中摸出一精致小盒,“嘿嘿,别怕,奴家特制玫瑰膏,气味幽香,回味悠长,相公且躺床中央……”
  • 抗战之殇

    抗战之殇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奉行“攘外安内”的策略,逐渐失掉东三省,一批热血青年,愤然报考黄埔军校,走上战场,与日军展开血战。随着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几个人的命运也卷入了历史的漩涡。刘裕民和黄文安在正面战场率国军与日军血战,胡翼在军统特工战线上隐忍锋芒,窥探敌人最核心的秘密,周耀辉和赵诗婷则加入了中共特科。同时,几个人的情感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胡翼家庭被日本人破坏后对爱的漠视,周耀辉和赵诗婷对爱的坚守,刘裕民在硝烟中对爱的寻找,黄文安对爱的痛苦…在这段历史中,每个人都在战斗,每个人都在希望和坚持中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 曙光的温暖

    曙光的温暖

    她是一个遭受家庭暴力和校园暴力的可怜女孩儿,他是一个家境好学习好人缘好长相好堪称完美的男孩。她忍受着世人的欺辱,他对她拳脚相加冷嘲热讽,而她却不在意,因为他是她喜欢的男孩儿。终于有一天,他生命垂危,她舍弃一切救了他。他醒了,她却把他放下了。他开始追她,保护她,不让任何人欺负她。终于有一天,他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让全世界人给她道歉。终于,她看着无名指上的戒指,哭的像个孩子一样。
  • 末世嫣然

    末世嫣然

    黑暗的世界,又怎会有属于我的光明?我什么都不要,只愿他成为我的光明。
  •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佛家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儒家说:“人人可做尧舜。”道家说:“人人皆有仙缘。”这就是说,每个人天然是一座宝库,一旦发掘出来,价值何等惊人!然而,多数人身怀异宝,却庸庸碌碌了此一生,最后埋于荒丘之下,这又是何等浪费! 而李叔同、南怀瑾两位大师却凭着他们那一点点素心慧眼,做了一世高人。为什么多数人不能充分实现生命价值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
  • 我们的嚣张岁月

    我们的嚣张岁月

    多少次受尽屈辱。多少次渴望不被欺负。多少次扬言呐喊,我们要一起奋斗。林潇,一个从小学起,就是所有同学们欺负的对象,在初中结束后发誓要变得更强,结果却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就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屈辱,恶梦之后,迎接他的,却是更加难以想象的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