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9900000005

第5章 黑幕 (2)

谁也料想不到的是,这场毛毛雨却揭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场远比金融风暴更为可怕的飓风,正在青萍之末酝酿……

租股猛于虎

所谓的“租股”,是中央批准的为修建铁路筹款的方式之一,它由政府强行摊派到农户头上,随粮征收,四川全省为了建设铁路,租股的负担每年200万两,要从农民口里一粒米一粒米地夺食。千万百姓并“无股东之能力”,而是在绅商们所把持的政府公权高压下,“强迫为之”。

北京城宣武门外的永光寺西街是个热闹的所在,“全蜀会馆”(四川会馆)以及广东的新会会馆和顺德会馆都在这里。1910年9月10日,“全蜀会馆”聚集了一大群四川老乡,“格老子”见“格老子”,倒也不必卷着舌头说那一口带着麻辣味的京腔。

走进会场,那浓烈的麻辣味变得十分呛人。会议的主题就是:讨论上海股灾巨额亏损怎么善后。

股东内讧

这是上海股灾后,在京的川路股东第一次聚会。

出问题、找政府,这是大清国历来的传统,倒不是商人们天生软骨,而是政府实在太强、太有才了。川人兀自在集会上痛心疾首、慷慨陈词,最后还得落实在那张充满了谦卑、哀求的状子上面。会议的决议其实很简单:要求在北京对违规入市、涉嫌贪污挪用的公司CFO(“总收支”)施典章提起诉讼,请各有关部门主持公道,同时立即派人到上海查账。

会后,有人认为仅针对施典章是不够的,施典章出问题,主持公司大政的“驻京总理”(当时总经理都叫“总理”)乔树枬难辞其咎,应当责令乔树枬承担连带责任,负责追还损失。借着上海股灾,川路公司内部的权力斗争,开始变得更为波诡云谲。

这样的股东会随后还开过不少次,麻辣程度逐渐升级。在10月18日的会议上,决议如下:在京同乡官绅,向邮传部和都察院递交联名信,要求在上海的川路董事,向上海道署起诉,并请求政府立即查封施典章的家产;致电四川总督及川路董事局,要求在下个月的常会上选举新的总理。

10月30日,在京股东会议的名称升格为“川汉铁路维持大会”,会议一开始,便明确宣布其宗旨是:“对付乔树枬、不认借外债”。“对付乔树枬”,是高级管理层的内斗,而“不认借外债”,是要维持现有管理层对川路的牢牢掌控。十多天后,一份洋洋洒洒的联名控告信,就呈递到了邮传部,信的标题是《川路总理援私舞弊》,控告乔树枬执掌川路大权,却从来没有按照大清的公司法召集过一次股东会议,或派人查账,导致公司内部“百弊丛生、毫无觉察”。控告信说,考虑到施典章正在积极准备外逃香港,请求中央立即责成上海方面将施典章拘押看管,清查其家产,“以备抵债”,同时“饬令乔树枬交代清楚、以重官法。”

在另一份以“四川绅民”名义提交给大清资政院的控告信中,指控乔树枬欺上瞒下,令邮传部和四川总督“皆处被动之地位,藉以压制我全川股东,虽百控而莫敢与抗”。信中说,1905年,北京分公司的员工周维纶曾向商部举报,却被下令递解回原籍,结果死在半路上;而1907年另一员工邓代聪向都察院上访,也被关押到京郊大兴县的牢房里。这次施典章在上海酿成巨亏,邮传部不闻不问,不仅拒绝代向皇帝转交川路股东们的请愿书,反而将举报信等转给四川总督处理,而四川总督又转回给乔树枬处理。显然,乔树枬的幕后撑腰者已经成为控告的矛头。

股东们还指控,在股灾之前一年,上海就有三家钱庄晋益升、元源、厚大倒闭,川路公司因此亏损了12万两,乔树枬并没有及时召集股东会议,对施典章进行问责,导致一年后川路公司在上海股灾中遭受巨亏。

针对股东的这些指控,川路总公司发表声明为乔树枬开脱。声明说,施典章于1905年即已被任命为“总收支”,而乔树枬在1907年才被任命为“驻京总理”,各有专责,“自不能代任其咎”。

乔树枬也在报上发表长篇大论,一一反驳对他的指控。他多次强调自己只是驻京办“总理”,“既非全路总理,又无节制沪局之权”,因此“无从为奥援,更无从为祸始罪魁”。他虽被任命为川路的驻京总理,但其实从未真正到任,本职工作还是在教育部(“学部”)。

至于指控他冒用川籍京官的名义,推荐和安插私人亲信,乔树枬反驳说:所有参与推荐川路干部的京官们都是自愿的,并未受到任何人的压力,而那些被推荐的干部,都经过了总公司组织人事部门的考察后,才报请四川总督任命。

乔树枬还辩解,在上一年的上海三钱庄倒闭事件中,施典章一直是与成都总公司直接联络的,驻京办并未插手。而那次亏损之后,公司已经召集了股东总会,成立了董事局,只是在股东总会上并没有人提议撤换施典章,之后也无人指责施典章在其中举措失误,这责任绝不能让他一个人来承担。

股东们之间的争斗陷入纠葛状态,一时倒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可以肯定的是:川路公司的内部管理已经混乱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查账激斗

早在三年前(1907年8月),邮传部就派了工作组前往成都,调查川路公司的账目。他们认定,正是川路公司的“收支含混”导致市场信心崩盘,几乎无人认购股份,如果“不早予澈究,无以昭大信而释众疑”。

川路公司的“烧钱”能力堪称一流,至1908年,铁路还一寸未修,其筹集的800多万两资金,却已经有150多万两花在了工资及办公经费上,另200万两又在重庆铜元局这一国有项目上投资失利,损失殆尽。

1909年,四川省咨议局成立,这是大清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中央的设想,本是希望这类地方议会的组建,不仅能对日益尾大不掉的地方诸侯进行牵制,而且能以此扩大执政基础,为民意参与政治生活和政府决策提供新的渠道。川路公司的账目问题,成为四川省咨议局的重点监管对象。

11月,四川省咨议局通过整顿川汉铁路案,以立法者的身份,从筹集股本、修订章程、清查款项、整理财务四方面对川路公司提出了要求。

咨议局指出,投资铁路“公足以利国福民,而私亦足以养身赡家,此理人人皆能言之”,但川民们之所以还在“望而生畏,不肯投资购股者”,正是因为“公司管理不善,成不成未可知,利与害自不计耳”,要求川路公司从排除这些障碍下手。

在公司章程方面,川路公司外挂商办之名,却无商办之实,管理人员均由政府委任,而不是股东会任命。一切用人行政,多未遵照《商律》。“出股份者,不得《商律》上应享之权利,人非至愚,孰肯投资?”要求公司立即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真正的公司架构。

在查账方面,虽然“部委清查两次”,但股东没有直接参与,终究还是“不能泯局外人之疑虑”。咨议局认为,股东投资一种事业,最为看重的“在于监视出入,较量锱铢,稍一不当,顿生乖离情迹”。

而在整顿财务方面,咨议局毫不客气地指出,公司现在“寄放资本,散存各处,毫无统一,久耗可虑”。而且公司“开支每多浮滥”,“寸路未修,而耗款如是之巨,凡此皆宜整顿者也”。

在四川省咨议局主导和支持下,川路股东成立了董事会,其所聘任的查账人郭成书、陈一夔等,一时成为全四川最忙碌也最引人瞩目的人。但川路公司账目经手人周文彬,拒绝交出账簿,在多方压力下,挤牙膏一般交出167本账簿,随后又陆续交出73本。后经股东会决议,要求全面查账,周又拿出70多本。但查账人发现这些账目含混,无可对证,可周文彬再也不肯交出底账,甚至狡辩说早就交完了。1909年11月查账人开始清查成都公司的账目,到1910年的6月,足足7个多月才基本完成,提交了“错误”、“浮滥”、“侵蚀”三张表,密密麻麻,报给董事局及四川总督。而被周文彬藏匿的那些账簿,直到1911年1月1日,经成都某印刷公司的经理熊某举报,才在该印刷公司内起出了4本底账,“中间抽篇换页,挖补涂改,层见叠出”。

这还只是总公司的纸面查账。要全面弄清川路公司的账目,必须将总公司的帐与上海、武汉、宜昌及北京四家分公司的帐相比对。因此,1910年7月,查账组开始派人奔赴各地,却没料想上海股灾正好爆发,查账任务便更为艰巨。

查账的艰难,除了内部管理混乱所致外,还因为川路股本多来自从农民手中强征的“租股”,川中7000万百姓,号称人人皆是股东,而这些租股又是靠设在各地的“租股局”负责征收,点多线长面广,更是漏洞百出,一地鸡毛。

“被”当股东

川路开办之初,中央批准的筹款方式为四种:官本之股、公利之股、抽租之股、募集之股。“抽租之股”就是所谓的“租股”,由政府强行摊派到农户头上,随粮征收,是四种筹款方式中唯一获得公权力保障的,因此也最为稳定。

四川虽然号称天府之国,但也如同号称鱼米之乡的江南一样,“能者多劳”,农民负担反而远比一些“欠发达地区”更重。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两项赔款,四川就分摊到每年200多万两,仅略低于比广东,位居全国第二。此次,为了建设铁路,租股的负担又是每年200万两,要从农民口里一粒米一粒米地夺食。正如四川留日学生在《川汉铁路改进会报告》中所说,四川的千万百姓并“无股东之能力”,而是在绅商们所把持的政府公权高压下,“强迫为之”。这份留日学生编撰的报告,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租股之害,莫大于扰民;租股之弊,莫甚于中饱。”各县的“租股局”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第二衙门,四川的基层政权基本被他们架空或控制,大清王朝则莫名其妙地成为民意痛恨的对象,为“土豪劣绅”们背上了一口沉重的黑锅。

当时南充等地出台的土政策是,将股份再切小,除了50两的大股外,还设了5两的小股,以便农民们积少成多后兑换大股。但即使5两的小股,农民们也往往得花费数年时间才能攒够,在这之前,只是由征收员出具白条小票,上面写明已收多少,待凑成股数后再换发股票,而未发股票前,则不给利息。当农民凑成“小股”(5两)后,只是换发一张“另票”,依然不给利息。但是,省里是按照各县的总额下发股票,并按照股票的数额下发每年6厘(6%)的股息。如此一来,大量农民“散户”的股票滞留在“租股局”手里,为管理租股的那些不是干部的干部们提供了大好的机会,坐吃利息。

四川总督赵尔丰,在发现租股利息被中饱鲸吞后,曾经专门出具公文查禁:“查定章,无论何项股本,一律给息,路成后复与分红……似此名实乖违,弊端百出,若不从严整顿,无以昭大信而释众疑。”他还亲自查处了一批干部,但他的个人努力,在官僚机器的强大化解之下,毫无成效。他本人反而得罪了全川的基层干部,埋下了日后被以革命名义残酷处决的伏笔。

修建铁路本是仁政,但如同宣统年间的种种改革仁政一样,在官僚机器的运行之后,都成了一样“猛于虎”的苛政。

四川籍干部、财政部科员(“度支部主事”)杜德舆,在呈送给都察院的报告中,痛陈川路租股的危害。按规定,如果农民收入不足,只能纳粮而无力购股,则不可强行征收租股。但是,根据杜德舆的调查,州县干部在征粮时,往往将租股以“铁路捐”名义先行收缴,然后才征缴正粮(农业税),贫困的农民因此总被安上抗粮的罪名,“鞭笞棰楚,监禁锁押”,“以此卖妻鬻子、倾家破产者不知凡几”,因此,农民之“视铁路也,不以为利己之商业,而以为害人之苛政”。

根据一位回川奔丧的留日学生记载,因政府将收取租股的任务委托给农村的“痞子能人”,这些人“专以逢迎官长、欺压乡愚为事”,征收租股既然按照土地计算,正好借此为“收受贿赂、报复仇怨之手段”。强大而毫无监督的公权力,为乡村的痞子们获得了巨大的寻租空间。

大多数农民都将租股当作“出钱免祸”(留日学生语)、无力对抗的捐税,他们并无法等到凑够50两当劳什子股东,为了换得现银,多将手中的股权低价卖出,因此也造成了川路股票“二级市场”的畸形繁荣,收购者多是富商及公务员们,“有二十余金而得五十两之股票者”(《汪穰卿遗著》),农民的折损率高达60%,购入者则可坐享暴利。日后保路派所谓的7000万股民,其实,主流只是那些拽着大把股票的有权有势者,这也是盛宣怀等中央领导坚决顶住压力、坚持认为租股就是变相捐税、不为川路腐败亏损埋单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是民怨沸腾,一方面却是中饱私囊,川路的资金筹措和全面开工建设遥遥无期,“早停一年租股,早苏一日民困”就成为很多“非既得利益者”的共识。

内阁侍读大学士甘大璋算了一笔账,川路总预算在9000万两,如果依靠租股,则凑够此数当用百年,现在已开工的200里计划9年完成,那全路至少需90年。“后路未修,前路已坏,永成无期。前款不敷逐年路工之用,后款不敷股东付息之用。款尽路绝,民穷财困。”川路公司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了。

但是,甘大璋似乎忽略了:川路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所期望的,就是“后路未修,前路已坏,永成无期”,这样,他们就可以守着租股,“永成无期”地寄生下去……

同类推荐
  • 国殇皇帝之明崇祯传

    国殇皇帝之明崇祯传

    穿越成为倒霉的皇帝,一步步把国家重新修补起来,中原帝国重新震慑四周……
  • 在见图安

    在见图安

    图安。距离今年应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那是一个小国,小的不能再小的国家。她是美丽的图安公主,她却也是时代的牺牲品。
  • 极品贤婿

    极品贤婿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经济文化的大发展。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国破山河外族的欺凌。当朝堂之上奸臣与忠臣殊死博弈,当金国百万铁骑南踏雁门关直逼中原,当铁木真豪情万丈欲统一大漠。而在这时,江宁秦淮河畔,有一小小赘婿遥望画舫女子,清水碧波,写意悠闲……PS:第一卷内容比较轻松,第二卷开始节奏紧凑,阴谋算计不断。求收藏、推荐等支持。
  • 古时代冒险

    古时代冒险

    培养一个成功的人会有满足感吗?我不知道,因为我培养的是整个人类。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与我息息相关,一步错步步皆错,后果可能是种群的覆灭。
  • 战国一哥

    战国一哥

    这是一位变法图强的战国初期政治家,还是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事奇才。他是战国时代唯一能够打败秦国夺得其土地并将秦国遏制在函谷关内的大将军。他一生中征战无数,在担任西河郡守期间率兵南征北战,为魏国夺取包括秦国在内的土地千里。他共与诸侯国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其余不分胜负,竟然没有一次败绩!他的《吴子兵法》在历史上闻名遐迩,在汉代甚至超过孙子兵法!而且,有证据证明他还是一位历史学家,与《左传》有扯不断的奇特联系……他是谁?战国一哥!
热门推荐
  • 隋唐之战神

    隋唐之战神

    天降神器雷尖峰,天齐一怒为红颜。玉帝二女连人间,爱谁恨谁天地情。
  • 谢短篇

    谢短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彩怡的悲剧

    彩怡的悲剧

    她的命运很不幸,嫁给丈夫后接二连三的生下女儿。在第四个女儿出生后才知道真相,带着万分悲痛的心情离开了。却在一次意外的游玩中,认识了一个有钱的贵公子,并糊里糊涂的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当她想着有了儿子丈夫会对她好时,当那位富有的公子知道了孩子的秘密时,这里面究竟会发生什么事呢?那么,彩怡的命运是否会得到改变,幸福or灾难,文中详细的为你解述一切缘由。
  • 王俊凯对不起

    王俊凯对不起

    一个女孩为了救姐姐,利用王俊凯,最后爱上了王俊凯。
  • 作世水宅心陀罗尼

    作世水宅心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曲忘川情

    九曲忘川情

    九步奈何桥,三步一回眸!情断红尘路,枯坐阴司牢!问情几湘渡?孟婆汤一勺!垂泪何相许?伤去痕尤绕...爱的错误!就是因为!爱的太真太深!才会伤了自己
  • 穿越之刺客把皇上

    穿越之刺客把皇上

    喝个水被呛到了古代还成了刺客,算了随便你们吧!她现在超困的啊,牢房就牢房,怎么说她这个21世纪的卧底警察也不是白当的啊。有人打扰她睡觉,溟夜宫的人?哇靠,这男人简直帅到掉渣啊,瞌睡虫神马的哪里有追帅哥来得重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炎黄龙血

    炎黄龙血

    炎黄二字流传了千古,我们自诩为神龙之子,可笑!!!九州之地,血染多少白骨皑皑,江山如画,埋葬多少烈士英魂。“为了什么?”笔墨丹青留下千古颂歌,一笔一划书写乱世情肠。是谁说出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又是谁呐喊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流着一腔龙血,就当为这土地,斩尽诸敌,只手遮天”这是林凡的故事,一个隐藏于平凡之下的故事,一个世界节点以外,被人称之为,“里世界”之中发生的故事。
  • 豪门婚宠,腹黑老公头条见

    豪门婚宠,腹黑老公头条见

    初遇,她是医院慌张小护士。见她呆萌好欺负,决定拐回家养着。再遇,她是红极一时的明星,各大导演的心尖宠,翩然间,一切发生变化。第二十届电影节开幕式上,她带着她的小情郎出场,抬手“老公,头条见”,各大媒体相继报导。第二天娱乐报头版头条“齐筱莦携电影《X嫌疑人》隔空喊话慕北川,疑似出轨小鲜肉”。环宇集团99层,某男撕毁报纸“齐筱莦,你给我等着,封杀你的小情郎。收购各大报道杂志社”。……绝对不虐,绝对搞笑,欢迎入坑。
  • 古将烁今录

    古将烁今录

    三国蜀汉名将赵云之子赵统,得其父勇武真传,又习得孔明之鬼才,然而他才刚刚在乱世之中崭露了些许头角却因剑阁一战阴差阳错地来到了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