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0400000011

第11章 美感力大测试 (1)

美感力是一个人对美的感受能力。富于美感力的人,对美有很高的鉴赏能力,也拥有更美更精致的生活。要想知道自己的美感力如何,可以通过测试找到答案。

你也拥有美感力

每个人都是有美感力的,即使完全没有学过美学,或者没有任何美学基础的人都拥有美感力。对美的鉴赏,是天生的。甚至有些美感倾向,也是天生的。

动物也有美感力吗

过去,我们常把动物看得过于低级,一厢情愿地认为很多能力只有人类才拥有。但我们很难解释,为什么自然界的物种是如此的不同,为什么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观。当我们欣赏鸟类的羽毛和动物的皮毛时,我们也很少思考,为何它们要拥有这些独特的纹理。事实上,生物的多样性,除其创造更利于自身生存的外观外,还有对美观的追求。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各种颜色和纹理的动物。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动物拥有对美的感受。

生命对外界的感应是美感力的基础

美感属于生命对外界的感应方式,正因为能对外界有所感应,生命才会富于活力,而不是像石头一样对万物无动于衷。

美学家认为,感应是一种对外界信息的吸收,它并非是对物质实体的吸收,并没有直接的能量摄入,但外界事物的光感信息、力度和节奏等,能对生命体造成影响,能激发和调节身心活动的秩序和强度。比如,跳舞草能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可声音不能给它能量,也没有对其进行实际的碰触,它是通过其力度和节奏影响了跳舞草的活动秩序,这就是一种感应。

每一种生命体都拥有感应能力,它成为生命活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声音和色彩对于动物的新陈代谢和情绪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外来的刺激能使生命活动更加活跃有序,就能使生命体获得更旺盛的生命;但如果外来的刺激压抑、扰乱了生命活动,生命体就会枯萎甚至死亡。这种感应能力奠定了动物判断美丑的基础。

动物的情感是其美感力的基础

有一本书叫做《水知道答案》,该书认为水能承载正面的或负面的信息,如果植物或者微生物接收到这些信息,就会出现生长或者死亡的相反结果。人类在感受正面信息时会喜悦、开心,在感受负面信息时会沮丧、难过,我们虽然不清楚植物或微生物在接收正负信息时的感受,但从它们的表现我们或许可以认为它们是有情感的。

事实上,达尔文早就告诉过我们,动物和人一样具有情感。它们能感到快乐、痛苦,甚至懂得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烦恼。在一起玩耍的小猫小狗无疑是最快乐的,而当它们恐惧时则会毛发耸立。狗狗会因为能够帮主人衔着篮筐而得意,也会因为失宠而嫉妒,它们甚至能跟人开玩笑。

动物在感应的基础上有了感情,它们对于美感的体验,可能比人类所知道的更丰富。

动物的求爱美学

动物界有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雄性动物通常都比雌性动物更美。一般来说,雄性动物拥有更艳丽的色泽,形体变化更丰富,声音更动听,也更具有表演天赋。这一现象,其实是由动物的求爱行为所造成的。在求爱的表演中,雌性是观众,雄性是演员,自然使雄性拥有更为美丽的外表。

雄性动物为了获得雌性动物的芳心,会极尽展示之能事。雄孔雀用来开屏的巨大尾巴,是为了吸引雌孔雀的;雄松鸡要拥有厚实的胸肌来压迫气囊发出声响,还要拥有足够长的羽毛来炫耀;雄鹿的巨大的鹿角不仅仅用来决斗,更用来吸引异性;雄鱼则会将全身的鳍张开,让上面的彩色纹线充分地展示出来,还会活跃地在雌鱼身边穿梭。动物学家认为,鸟类的冠、垂肉、隆起、角、气囊、顶结、羽毛、光秃的羽干、特别长的翎羽等装饰品,大都是为了求爱而发展出来的。

这些美化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通常雌性动物都会选择最美的雄性交配。雌雉鸡青睐羽毛和肉冠最美的雄性,母斑马会挑选条纹艳丽又对称的异性,母山魈则臣服于睾丸最为亮蓝的首领。另外,雄性的声音、舞姿、气味,也是吸引雌性的重要手段。

动物的生活美学

动物的建筑通常是以实用、安全为基础的,不过有的动物却喜欢对其进行美化。最著名的装潢专家,当属园丁鸟。它们的鸟巢中布满了鲜花、浆果、碎骨、蜗牛壳、小鹅卵石、艳丽的羽毛,如果附近有人居住,它们则会找来玻璃珠、宝石、眼镜、首饰等。如果看到装饰的鲜花和浆果枯萎了,它们还会换上新鲜的。看园丁鸟的鸟巢,就如同进入了一所五彩缤纷的艺术长廊。

乌鸦也是喜欢闪亮事物的鸟类,它们会将闪亮的首饰、镜片衔回巢中进行装饰。有些猴子也对饰物非常敏感,据说在古代,峨眉山的猴子不仅抢夺食物,如果看到漂亮的首饰,它们也会毫不留情地抢回洞中当宝物。

人的美感力是怎么来的

进化论认为,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因此在人类的身上,保留了不少动物的特征。身体的基本需求是动物特征,对美的感受能力也是人类动物特征的承继。不过人的美感力和动物的美感力有很大的差别,人的思维进化,使人的思考能力变得更活跃、主动。获得极大解放的大脑,对于美的感受,比动物丰富得多。

丰富的思维能力使人有更强的美感力

动物看到一件事物的反应是很简单的,它们看到食物,就知道那是可以吃的;看到大树,就知道那是可以遮阴的;看到天敌,就知道要逃跑。动物对眼前事物的反应近乎条件反射,它们本身对于美的追求,也都是千万年来一个偶然的偏好得以延续的结果,对某一种动物来说,这样做更类似于遗传的习性。

但人对于眼前的事物却有更多的想象,进化了的大脑可以在一瞬间对一件事物进行多方面的联想。如看到红苹果,我们可能会联想到孩子的脸,可能会联想到满树的果实,可能会被其色泽和形态吸引而有绘画的冲动,而牛顿却因其发现了万有引力。人类的思维能力,让美的事物有了更多的内涵。

动物的大脑是无法理解这些内涵的,所以由线条组成的图案不能引起动物的共鸣。虽然动物也能感应到乐曲的韵律,但不能体会到其中所蕴涵的情感。有些动物能对色彩进行感应,但那只是对光谱刺激的反应,而绝不会像人一样可以将其赋予相应的意义。

主动性让人拥有了创造美的能力

编织鸟、蜜蜂等拥有精致的家,但那是为了实用而创造的,与人类只为美化的创造活动完全不同。园丁鸟一类喜欢进行环境装饰的动物,它们的装饰行为只是将收集到的现有材料堆积在一起而已,这与人类自主的创造,有本质上的区别。

发达的思维,让人类不仅能进行各种联想,对各种事物进行非本质的定义,还能对其进行符号化的归纳。简单地说来,人类对美拥有一种主动性的创造活动。

人类非常善于把对美的欣赏进行转化,从而使欣赏的范围获得扩大。当人们欣赏声音之美,并为其中的韵律和节奏所打动时,歌唱和音乐就产生了;当人们对走路、跑跳、劳动、捕猎等动作行为充满了欣赏时,人们就开始模仿这些动作进行舞蹈;当人们感觉文字的形态优美时,就产生了书法;当人们感受到文字内涵之美时,就产生了文学。当人们喜爱某种物品时,装饰品就诞生了。人类的创造活动,使艺术从美感中诞生,而艺术又进一步使人类的美感得到扩展和深化。

社会对人类的美感力有很大的影响

对动物来说,大部分的美感力来自自然环境。在色彩艳丽的丛林,鸟类拥有更为艳丽的羽毛;寒冷地区的兽类,拥有更漂亮的皮毛。但人类的美感力除了自然环境的因素外,还与周围的人群有关。

不同的人组合在一起生活,就形成了一个社会。人类从原始时期就学会了以团体作战的方式去应对自然,增强自身的力量,这也使人类对社会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对大多数人来说,获得他人的认可是证明其存在价值的重要标准。因此接受更多人所认同的审美观,是一种融入团体的必要条件。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阶级,都存在自己的审美标准。中国古代的女性以被紧紧束缚的小脚为美,欧洲古代的女性以紧束的腰来突出胸部为美,非洲一些部落的女性则以被钢圈层层叠加拉长的脖子为美。对于不同群体的审美观,我们可能无法理解,但如果身处其中却不能与其取得同样的审美标准,则会成为被排挤的对象。

人类的社会性使美感变得丰富而复杂,人们甚至将社会道德纳入了审美的范畴,这在动物的身上是不可想象的。虽然有的动物也会做出忠诚、善良、慈爱等举动,但这些行为并不会被群体所褒扬,只有人类才会为道德之美而感动。

有无法感受到美的榆木脑袋吗

我们确实会遇到这样的人:当我们看到一只漂亮的瓶子时,他会说这瓶子又细又长,还不如家中的粗陶水缸好用;当我们品尝一道绝美的菜肴时,他会夹起其中的菜说,这菜真是华而不实;当我们赞叹星空的壮美时,他则打着哈欠说,还不如回家打游戏。我们可能会为这样的人而生气,认为简直就是在对牛弹琴,也可能会讥笑他一点审美能力都没有。但真有那种不能感受到美的榆木脑袋吗?

自然选择决定了美感倾向

有研究人员做过这样的研究,他们将大量的女性脸部照片交给成年人评分,并从最高分和最低分中选取对比度、亮度等类似的照片给出生一到七天的婴儿看。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婴儿对漂亮的女性有明显的兴趣,他们的目光在漂亮女性的照片上停留得更久。研究人员估计,婴儿之所以更喜欢漂亮的脸,是因为这些脸的轮廓清晰、对称、均匀,易于辨识。联系动物对配偶美丑的挑剔,我们可以知道,婴儿的美丑观应该是源自一种动物本能。

动物之所以会选择更漂亮的配偶,是因为漂亮所代表的是更为健康。美国科学家曾对数百名男女大学生的体貌进行测量研究,他们发现身材匀称的男性体格强于同龄人,容貌端庄的人携带的有害基因比其他人少。

在远古时期,人类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或携带有害基因,就很容易在残酷的自然界中被淘汰。女性和动物中的雌性一样,为了让子孙获得更好的繁育,为了获得更为强大的庇护,她们通常会选择更具竞争力的配偶。而挑选的标准,恰恰就是最为凸显的外貌。在父系社会,男性对女性配偶的挑选,也同样遵循了这样的原则。

我们看现代人和古代人,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异。相比古代人,甚至远古人,现代人明显比他们相貌端庄、牙齿整洁、肤色滋润、身材匀称、体态轻盈。人类的美感倾向,促使人类进化得更为完美。

人类的美感倾向会转化为神经记忆而得以遗传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在心理研究中发现,人们对一件事物的印象会在大脑皮层中建立起暂时的神经联系,经过多次的重复后,这一事物和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就愈加紧密,最后形成深深的烙印。当这一事物再次出现时,就会引起条件反射,直接产生相应的情感,在这其中是不需要进行思维、判断和推理的。

我们把这种情感反应称为直觉情感,当这种直觉情感是由对美的倾向转化而来时,就会形成一个人固有的美感。当这些美感的神经信息被转化为基因信息,并通过生育遗传给后代时,就能使这些美感得到复制。新生儿所得到的,就是审美的直觉本能。

同类推荐
  •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国内外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返朴归真”——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基础、“道性同构”——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范式、“天人合一”——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终极旨归等。
  • 老夫子品评荀子

    老夫子品评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前235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先秦继孟子之后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一生怀抱治国宏愿、文韬武略,周游列国,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曾游说齐、楚、赵、泰等国,然而事与愿违,终未能如愿。荀子晚年隐居楚国兰陵,著书立说,以毕生所学,著成《荀子》一书。
  • 解密老子思想

    解密老子思想

    《解密老子思想》对《道德经》的解读既尽力合于原文之文体,又不囿于原文之句法而因文害义,力求抓住其精神实质而予以解读之。根据笔者研究,《道德经》原文在章序结构和思想内容上存在“道”、“德”含混的实际情况(是否由于流传错简不得而知),故对原章序进行了重新排序,使其思想内容更具逻辑性、连贯性和区别性。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热门推荐
  • 那年青春路过你

    那年青春路过你

    赵百合,豆豆,夏小栀是金中的三个女生。三段人5?生,该有怎样的结局?是喜,还是悲?
  • TFBOYS之再说一遍我爱你

    TFBOYS之再说一遍我爱你

    童年的相遇,使他们的缘分紧紧的拴在了一起,可是命运,本是一样令人难以琢磨清楚的东西,在他们如胶似漆之时,他突然离开了。长大以后,她又一次遇到了他,她是否能够把握住这份易碎的感情,或者……
  • EdgeOfTheWorld

    EdgeOfTheWorld

    安娜贝拉·杰克逊平静的生活在寒光闪闪的利刃落下的那一刻结束——盖布里埃尔·伦尼、亚当·科特尼、斯盖拉、特蕾西、克里斯·威尔、伊丽莎白……她的生命在每一个来自边缘世界的埃卓的出现后慢慢走向终点,直到真相大白,当背叛与欺骗让她付出代价的时候……或许战争、末日、死亡就是最好的结局。“我不知道是不是一切都有尽头,我已经对寻找答案绝望了……”
  • 网游之无敌箭神

    网游之无敌箭神

    一位姿势不规范的射手被市队拒之门外,但精通猎手实战技术的他,在游戏中却能让对手闻风丧胆。而当他以高调的姿态回到曾经那些拒绝过他的人面前,对方又该作何感想?手握一张弓,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游戏战场,还是在世界级的比赛赛场,他就是全场瞩目的焦点,他就是箭神!
  • 逆青

    逆青

    千年前,青天界以妖族为本,人族渺小无依,为奴为仆,而后八大圣师横空出世,斩杀妖族大圣,创下人间八大圣派,奠定人族千年基业。千年过去,八大圣师早已消失,而人间的修炼者,一旦达到武学顶峰,则必遭神秘人物镇压。看穿越而来的萧寻,如何立于此间天地,以武逆仙!————————本书QQ交流群:292372264(千人群,情节讨论,聊天打屁,歪歪唱歌,鄙视老叶。)新书《神罡》上线,下面有传送门。
  • 来世再爱之陆炫

    来世再爱之陆炫

    曾有人曰过,人妖殊途,纵使在一起也没有好的结果,世间万物皆有感情,此则何为?公元21世纪,就开辟了这样一个故事,人妖大战数百年未止,幻化多变各个升级修炼,成为一世霸主!他本为孤儿,而后为强者,一次次的挫败,一次次的转折,精疲力竭,走上了忐忑之路!经历风风雨雨,回头看来那只是浮云!校园风波,校花追拙……
  • 琳琅纪

    琳琅纪

    唐隆元年,韦后大权独揽,韦氏一族祸乱朝政,相王李旦之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于帝都长安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及韦氏一族。同年,尊李旦为帝,年号为‘景元’。李隆基为太子,景云三年,李旦禅让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至此,本书故事由此开始……..
  • 飘渺欲上仙

    飘渺欲上仙

    他曾笑着在三生石上刻下她和他的名字,也曾冷着脸在奈何桥边徘徊等待。人人道他骄傲孤高,我却见他在佛前跪了百年,卑微乞怜。跪拜,磕首,哀求。求的是,她回到他身边。而她,正坠入梦靥,将他化为执念。沿着手中红线,找找寻寻,却不知,他就在眼前。依稀还记得佛对他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他却道:“若离于爱者,无心亦无情,我便不能活。”然后拂袖离去。
  • 做对了,爱情不请自来

    做对了,爱情不请自来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一个有才华的恐龙和一个白字校花写来的情书,班长会对哪一封信产生好感?答案是:不一定。很意外吗?其实型男一点也不像你想得那么肤浅,只看女人的外貌,不在乎她有没有大脑。
  • 砰然心动:冰山女王不好撩

    砰然心动:冰山女王不好撩

    [校园文]她有着惊人的天赋,是神界的第一法师,可又有谁明白她的无奈,她生下来的使命便是,变强,保护她的亲人!他区区凡夫俗子,却惹得各界美女纷纷投怀送抱,然而他的眼里只看得到他的美!当她无情,凌厉的说:“我从未爱你,你再纠缠不清,别怪我剑下无情!”男人听了毫无波澜,邪魅一笑:“你当真这么无情?那我可不介意做个风流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