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09700000031

第31章 黄遵宪研究的扛鼎之作:

《人境庐丛考》1959年郑子瑜曾将关于黄氏的研究论作编辑成《人境庐丛考》。该著的问世,为郑子瑜走向国际学术论坛奠定了基础。

郑子瑜在50年代倾心于黄氏的研究是针对当时内地某些学者对黄遵宪政治立场和政治思想作了不符合历史真相的评价而引发的。他力排陈说,以史实为根据,撰写了独具胆识的文章,为历史人物还其本来面目作了学术上的努力。

1951年,王瑶撰文于《人民文学》第四卷第二期,题目为《晚清诗人黄遵宪》。这是50年代初内地第一篇有分量全面品评黄氏的论文,作者试图以一种新的科学的观点,对黄遵宪及其文学业绩做出与以往不同的评价,王文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全面地介绍了黄遵宪的生平、思想倾向和诗歌创作,指出黄诗富有爱国反帝的精神,在写法上相当散文化,持律不严,选韵尤宽,不避方言俗谚,可说是对中国传统诗体的一种解放。黄诗不仅和“同光体”的“鹦鹉名士”不同,而且高于徒以运用新名词为贵的夏曾佑诸人。因此,从诗的艺术成就上讲,黄遵宪的诗歌在某种程度上容纳了民主主义内容,并且仍旧使诗发生艺术上的作用,在晚清的特殊条件下是最成功的,因而完全可以将他视作中国旧民主主义的代表诗人。

1952年,任访秋在《人民文学》第一期发表《对于〈晚清诗人黄遵宪〉的意见》一文。就黄氏的阶级出身和立场,政治思想和主张,进步、革命,还是落后、反动问题,同王瑶商榷。可以看出,任文并未讨论黄遵宪的贡献,而仅仅是希望能给黄遵宪作一次阶级定位、立场分析。令人注目的是,任文说,他是受了当时“对武训问题的热烈讨论”的启示才对黄遵宪的评价和王瑶的文章引起注意的。所以文章中许多观点无不与此相关,时代之烙印很深刻。任文在文末归纳了他对王文不敢苟同的三点: “首先是没有把地主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和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分别开来,因之也就认为黄遵宪是一个革命者”;“其次是没有把黄遵宪的政治思想和主张,放进当时整个历史范围中去考察、比较,因之就肯定了他的进步性”; “第三,夸大了黄遵宪文学方面的进步面,因而不自觉地对他政治思想也加以推许”,更有甚者,任文认为“他爱的国家还是满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还不是人民的中国”,[45]这等于否定了黄遵宪作为一个进步历史人物而书于史册的根基。

这样评价黄遵宪令郑子瑜瞠目结舌,连黄氏爱国这一基点也被动摇的话,这无异于否定了黄遵宪。评价历史人物,爱国主义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准则。作为历史范畴的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其不同的具体内容。但这一点是任何时代所相通的: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浓厚感情,表现在人们对于自己及其祖先出生的那个民族所赖以生存的疆域土地、山川河流的一种天然眷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1958年,适逢黄遵宪诞生100周年,郑子瑜经过长期研究,有感而发,以仗义执言的学术勇气,为黄遵宪辩诬,在《人境庐丛考》序言中说: “有人以黄公度的《人境庐诗草》中有仇视太平天国起义军及义和团诸作,反对给予‘爱国诗人’的称号。其实知人论世,须得尽读其一生之所作,庶几可免于冤抑。”揭橥本人观点,毫不犹豫,且态度鲜明。接着,他以丰富的史料作依据、旁征博引、环环相扣,使论点大有水到渠成之势。他认为,黄氏早年因历史条件所囿,对太平军确有不正确的认识。但是,在动荡的社会中,一个敏锐的知识分子其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时因势而变化。黄氏这一变化是朝着进步的方面迈步的。晚年他已具备浓厚的民主思想,对腐儒之见也渐生厌恶之情,转而为同情太平军。郑子瑜引征了黄氏逝世前三件致梁启超书,其中曾有品评曾国藩为人之言: “仆以为其学皆破碎陈腐,迂疏无用之学,于今日泰西之哲学,未梦见也。……视彼洪杨之徒,张(总愚)陈(玉成)之辈,犹僭窃盗贼,而忘其为赤子为吾民也。此其所尽忠以报国者,在上则朝廷之命,在下则疆吏之职耳。于现在民族之强弱,将来世界之治乱,未一措意也。所学皆儒术,而善处功名之际,乃专用黄老;其外交策略,务以保守为义。……于欧美之政体,英法之学术,其所以富强之由,曾未考求,毋乃华夷中外之界,未尽湣乎。凡吾所云云,原不可能 责备三四十年前之人物,然窃以为史家之传其人,愿后来者之师其人耳。曾文正者,事事皆不可师,而今而后,苟学其人,非特误国,且不得成名。”(案: 郑氏转引自尤炳圻《黄公度年谱》,尤氏未见原函,据抄件而录,今以北京图书馆善本组整理《黄遵宪致梁启超书》校核,有数处疏误。)再以黄遵宪评孔教为引征:“儒教不过九流之一,可疑者尚多,公见之无所及,昌言排击之,无害也。孟子亦尚有可疑者”。又引黄氏“反宗教的无神论的见解”的诗作《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为证,并表明本人之观点:“批判在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儒学,醉心于西洋的学术思想和政治制度,与夫反宗教的无神论见解,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新派学人的思想和态度,黄公度实足以当得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而无愧。就是后来的五四文学革命运动,胡适之、陈独秀之流所标榜的也不外乎此”。

这样,通过大量引征旁人尚未留意的史料,说明黄遵宪作为一个在历史潮流中不断变化又日趋进步的历史人物,其爱国是确定无疑的。

接着,郑子瑜从文学形式来论说黄遵宪的革命意义。不但“革其精神”甚至“革其形式”,不但能以新名词入诗,甚至大胆以流俗语入诗,引征了吴芳吉、郑振铎、周作人等论述,以恢宏的气势,流泻的文体,论证了黄诗在中国诗史上的作用。

郑子瑜从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中检出1902年黄氏致严复书,来证实这是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书”: “《天演论》供养案头,今三年矣。本年五月,获读《原富》,近日又得读《名学》,隽永渊雅,疑出北魏人手。今日已为二十世纪之世界矣,东西文明,两相接合,而译书一事,以通彼我之怀,阐新旧之学,实为要务。公于学界中又为第一流人物,一言而为天下法则,实众人之所归望者。仆不自揣,窃亦有所求于公: 第一为造新字,次则假借,次则附会,次则涟语,次则还音,又次则两合。荀子有言,命不喻而后期,期不喻而后说,说不喻而后辨。吾以为欲命之而喻,诚莫如造新字,其假借诸法,皆荀子所谓曲期者也;一切新撰之字,初定之名,于初见时,能包综其义,作为界说,系于小注,则人人共喻矣。第二为变文体。一曰跳行,一曰括弧,一曰最数,一曰夹注,一曰倒装语,一曰自问自答,一曰附表附图,此皆公之所已知已能也。公以为文界无革命,弟以为无革命而有维新,如四十二章经,旧体也,自鸠摩罗什辈出,而内典别成文体,佛教益盛行矣。本朝之文书,元明以后之演义,皆旧体所无也,而人人遵用之而乐观之;文字一道,至于人人遵用之而乐观之,足矣。(见钱萼孙撰《黄公度先生年谱》所引。)而后以文学史上屡次变革为背景,阐明其意义: “这实是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书,虽然公度讳言革命而说维新,但其所求岂仅维新而已耶?公度不满严又陵之译文隽永渊雅,近于北魏,以为20世纪之人,应写20世纪之文字,希望严君能造新字,变文体,一以元明以后之演义笔法为师。此与胡适之在《文学改良刍议》(载《新青年》)所提的八个条件(案即不用典,不用陈套语,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须讲文法之结构,不作无病之呻吟,不模仿古人,须言之有物)相较,公度实在是一个先知先觉者。《文学改良刍议》作于1916年,发表于1917年,比黄公度与严又陵书迟缓了十四五年。但向来的文学史家,都说公度只是旧诗的革新者,最多说他是白话诗的先导,而将文学革命的倡导之功,归之于胡、陈辈,我以为是不大公平的。”这段翻案文字,大江东去,风樯阵马,气势横厉,显示出作者的学人胆识和磅礴之文风,令人叫绝。

《人境庐丛考》虽仅仅九万余言,因其皆为有关黄公度的研究、考释,引起巨大反映。作为海内外第一本黄遵宪研究专著,预示着“黄学”开始步入成熟阶段。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王阳明的权谋与智道,研究并探讨他的思想理论,通过王阳明做官时的韬光养晦、荣辱不惊、居安思危、中庸之道等各个方面,告诉了读者如何左右逢源,并建立一个强大的人脉网,如何在危机来临时应对自如等等,进而在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王阳明为臣智慧》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王阳明在仕途之路上的种种遭遇,深刻剖析了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王阳明的权谋之道,而且也看到了在王阳明的影响之下,他的众多弟子与同僚们因与王阳明的接触而发生的仕途上的转变。
  • 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

    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

    唐伯虎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他为人风流倜傥、幽默诙谐、不拘礼数、有花不完的银子,画幅画就能赚到几十两甚至几百两银子。然而,这只是指民间传说中的唐伯虎,真实的唐伯虎并非如此!
  •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图说世界名人: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介绍了,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生于波兰。他于40岁时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 马尔克斯评传

    马尔克斯评传

    加西亚·马尔克斯自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其作品在全球受到持续的关注和喜爱,《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都已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随着他于2014年4月17日离世,马尔克斯的作品和相关书籍再度引发阅读热潮。本书属漓江社最新推出的“人文名家评传”丛书。作者史蒂芬·哈特是一位拉美文学、文化研究专家,和马尔克斯有过深入交往。本书从马尔克斯丰富的创作生涯中提炼了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以解读马尔克斯的文学创作为主线,刻画了这位伟大作家的生平,探索了他日常生活与作家生活之间的区分,及其作品中家族史与民族史之间的关系。作者行文幽默生动,选材眼光独到,引证严谨周密,是一部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备的优秀评传。
热门推荐
  • 子衿问情

    子衿问情

    曾经年少时的短暂邂逅,使他成为家族领袖、商业霸主。儿时的不幸遭遇,成年时的颠沛流离,使她对情爱无望,心如止水。如今再次偶遇,心中微澜渐起,身份的悬殊无法阻止两个真心相爱的心。
  • 网游之大神通天

    网游之大神通天

    杀巨怪、创神功、修武法、傲苍生,十年苦牢十年梦,一踏天路血未冷!十年前,网游《诸神》火爆全球,叶通天利用游戏BUG刷了一身神装,尽虐神级玩家,却遭联名举报,被判犯罪,裁决无期徒刑,囚禁于深海监牢,永不见天日。时至如今,世界巨变,人类发现浩瀚天外世界,星空移民计划展开,网游《天路》应运而生,承载人类迁徙路上漫长时光。这一日,叶通天成功逃出监牢,面对被遗弃母星的情况,生路却只在《天路》中。
  • 天缘奇玄录

    天缘奇玄录

    他是一位天赋异禀的少年,身体又流淌一种奇异的血液!他的家族有着离奇的背景,同时,他的老师有悲凉的事迹!有家族,他为了家族,他要去努力;有老师,他为了老师,同样要去努力;有伙伴,他为了伙伴,更加要去努力。一切都快苦尽甘来时,世事难料的事却又发生了……
  • 一世魔尊

    一世魔尊

    【知名编辑天涯行客力荐】我本为人,奈何妖魔之身;我本善良,奈何天意捉弄;我本平凡,奈何血脉觉醒。右手魔道,天崩地裂;左手妖法,改天换日。右为魔,左为妖,何为妖魔?魔瞳乱世,妖眼遮天,我……就是妖魔。
  • 失忆公主回到学院

    失忆公主回到学院

    "你还记得我吗?"这一句话让李静月头痛不已。"这些年你去哪了?"这一句话让李静月迷惘。究竟李静月回到学校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 学诶学爱

    学诶学爱

    无限弥漫的孤独纠缠着我,记忆中天真的微笑,刺的我隐隐发疼,等待那天到来,品尝血一样味道的汤!请不要看着我,在不知谁所描绘的这个世界里我也依然不愿伤害你!站在这个扭曲动荡的世界中,我在追寻着你,守护着你!(两本书,同时更新,觉的不错,请支持另一本书《凡人孤行》,谢了)
  • 光明战机

    光明战机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永远不存在绝对,我们的科学真理,也包含在其中。——这是二十二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邱忠宝说的。
  • TFBOYS之今生我不放手

    TFBOYS之今生我不放手

    爱你的感觉,永远都是那么美;你那温柔的笑脸;是我致命的弱点;爱你爱你。。。不管今生或来世,我将永远爱你。爱有阴晴圆缺,情有喜怒哀乐,点点滴滴浪漫,方方面面温馨,珍惜拥有,把握今朝,爱情甜蜜,开心永远,你心,永浴爱河!被爱是享受的,付出爱时却很辛苦。但是如果让我选择被爱还是付出爱,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付出爱。因为,爱你,才是我真正的幸福。我俩相爱又相亲,似水伊人缠我心,幸福生活更绚丽,对你今世不移情,日月可昭我真心。愿你快乐到天际,望你将爱变动力,即使大雪也暖心。
  • 星神合道

    星神合道

    结仇修道界老大昆仑派应该怎么办。师兄惨死,师傅重伤,菜鸟如何勇敢地面对生活生存下去。成长——代价是不是太过昂贵。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封神演义》。地球小子怎样成长到博弈大佬?开天之前是什么样的世界(肯定不会是老套的混沌神魔路线),封神被坑的通天会甘心受辱吗?国外神系的诸神和国内传统神话的神仙是什么关系,他们又是什么来历?最关键的是无尽的星空到底有什么,是外星人还是……?
  • 失魂猎手

    失魂猎手

    杀他,非我所愿;救他,非此不可。且看他如何走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