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1600000031

第31章 顺昌逆亡 (5)

当年朱元璋的太子死得早,等朱元璋死的时候,是他的已故太子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长子长孙接的班,结果这位长子长孙很快又被他的四叔夺去了皇位。四叔后来把首都迁到了北京,但是为了表示对朱元璋的尊重,南京被称为留都,在那里仍然设立和首都一模一样的中央政府机构。可想而知,虽然名义上和北京的机构是一样的,实际上是闲衙冷差。如果谁被安排到留都任同样的职务,那一定是失宠了,或者犯错误了。张瀚是南京的工部尚书,和北京的工部尚书,不是一回事的。

按照排序,工部是排在最后的,何况,还是留都的工部?那张瀚出现在吏部尚书的候选人名单里,只能用“黑马”来表示了。如果走“群众路线”——廷推,根本不可能推到张瀚的头上的。显然,张居正就是想用张瀚当他的“组织部长”的。不然,怎么会有张瀚这匹“黑马”闯进候选人名单呢?如果张瀚不能被列进候选人名单,那想用他也就不好办了。

当然,按说,就是列进候选人名单,也还是轮不到张瀚的。毕竟,他是排在第三位的。按照常规,一个职位推荐三个候选人,然后排序上报,一般来说,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实际上是“陪榜”,最后圈定的,往往是排第一的候选人。就是说,按照用干部的惯例,吏部尚书该是葛守礼来当的。

可是,张居正不愿意葛守礼这个老干部当他的“组织部长”,朱衡就更不能(另文述之),但又不得不把他们列入候选人名单。这又是个难题。那就做工作啊,领导要用谁,还能不事先做点工作吗?吏部上报的候选人考察材料,实际上已经按照张居正的意思,有所倾向了。说葛守礼是老干部,挺正的一个人,可惜年龄似乎偏大了些;朱衡这个人,要说资格是够的,人也不错,就是太固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毛病不少。等到要圈定最后人选的时候,张居正又当面告诉他的乖学生、九岁的万历小皇帝说,张瀚这干部不错,“品格甚高,文学政事兼长,实堪此任”。

按照张居正的介绍,张瀚这个干部,德才兼备,不仅政治上很过硬,而且理论水平很高(顺便说一句,过去说到文学,和现在文学的概念不同的,大体上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理论素养),行政管理也是把好手。想想看,有的人,理论水平高,处理实际政务能力未必强;而有的人,处理实际政务能力强,理论水平往往有欠缺,而张瀚则是两者兼长。是不是人才难得?张居正还有一句话,很有水平,也很有分量。他是这样说的:“出其不意,拔之于疏远之中,彼之图报,必当万倍于恒情矣。”

他的弦外之音是,提拔张瀚是有点出人意料,他现在的位置离皇帝是很疏远的,离吏部尚书的位置也是很遥远的,可是,正因为这样,皇帝提拔了他,他的感激就万倍于正常情况下坐上吏部尚书这个位置的人,那他一定会拼命报答皇恩的。张居正的这些话,实际上是为用张瀚作的辩解。他是说给小皇帝听的,更是说给舆论听的。当然,张居正心里清楚,张瀚心里明白,不是皇帝提拔了张瀚,是张居正破格提拔了张瀚;张瀚要报答的,不是皇帝,而是张居正。他的报答,一定会万倍于正常情况下按照常规当上了吏部尚书的人。

事实的确如此。我是说,张瀚拼命报答张居正,是事实;张居正对张瀚的评价,则未必是事实。那张瀚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呢?

有一个事实值得再强调一下:张瀚家里很有钱的,可能也比较大气吧,倘若真该花钱的时候。那么,张瀚是不是花钱在游七游“秘书”那里疏通,才纳入张居正的视野我不知道,要不,张居正怎么会想到远在南京的张瀚呢,这事姑且存疑。其他就不好说了,总体上说,张瀚这个人作为吏部尚书,似乎不太称职。

按照对张居正评价很高的专家韦先生的说法,张瀚“口碑甚坏”,并不是张居正所说的“品格甚高”;他根本没有处理人事工作的任何经历和经验,并不是张居正所说的“文学和政事兼长”。可是,说你行你就行(比如张瀚),说不行就不行(比如葛守礼),不服不行(比如葛守礼、朱衡和不断提出质疑的朝野人士)。结果是,人家张瀚,就是当上了吏部尚书。

而且,正如张居正所说,超常提拔,就是超常报答。从此,用人权牢牢控制在了张居正的手里,张瀚的角色,简直就是他的人事秘书了。所以,说他是张居正的“组织部长”是比较恰当的。这就是为什么我用了“‘组织部长’的选配”这个标题的主要原因。

可别小看了张居正的这一招高棋。这哪里是仅仅选配了一个对他来说满意的“组织部长”,通过吏部尚书的选任,他简直就是发布了一个宣言书,树立了一个导向,告诉那些想升官的人们,该如何做才能实现梦想。这件事隐含的寓意就是:要想升迁,必须讨好、依附张居正才行的;那些个有个性,不依附的人,你的能力、资历也好,声望和“群众基础”也罢,都白搭,没戏的!所以,官场上的风气开始发生变化,按照明史的说法:“瀚资望浅,忽见擢,举朝益趋事居正”。

难怪后来官场上逢迎讨好张居正,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官员连和老婆做爱也要先歌颂张居正的丰功伟绩呢!也难怪到游“秘书”那里“猎美官者栉比”呢!

人治官场,提拔一个人,学问不小的;提拔一个管人的人,那就更有讲究了。张居正的手腕,确实很高的。也难怪官场中人,都不得不服。

不服不行的!

朱部长的下台说明不服确实不行

在选拔干部问题上,领导说了算,别人不服真的不行。这时有一位高级干部,似乎不太服。这个人就是工部尚书朱衡。

说到朱衡,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不过说到他提拔过的那个人,大家或许都不陌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海瑞啊!海瑞之所以能够从一个举人出身担任知县、户部的六品主事,就是朱衡的功劳。正是朱衡发现了海瑞这个人才,不断推荐、保举,海瑞才得以被破格任用。也许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遇到朱衡这样的领导,海瑞或许就只能沉于下僚、默默无闻、怀着满腹的怨怒和不甘寂然离世。从这个角度说,朱衡就是海瑞的伯乐。没有朱衡,就没有我们现在知道的海瑞。

从朱衡所欣赏的人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是怎么样的品格了。显然,朱衡这样的干部,很不符合张居正的胃口。而朱部长呢,对张居正也有点不服气。

那就没辙了,他就得卷铺盖,回家!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张居正是因为什么原因、以什么方式让不服气的朱部长卷铺盖回家的。

先多说两句。

那个时候,中央才六个部,部长六人,叫尚书;副部长每部二人共十二人(高拱改革,兵部多设了一个副部长,所以一个时期是十三人),叫侍郎。如果按照体制,六部归最高领导人的皇帝直接领导,内阁不是六部的上级机关,也无权直接指挥六部的。所以部长们的地位很高的。

但是,威权国家,人治官场,制度和实际是不一样的。张居正当国,不要说部长,就是内阁的同僚,他也视为属吏,指挥若奴隶的。这个,我们已经讲过,不再赘述。至于用干部的权力,那从“宪法”和体制上说,属于吏部和皇帝,张居正是无从干预的。还是那句话,人治啊!所以,用干部的权力,实际上控制在张居正的手里。但是,由于“宪法”和体制的限制,他要提拔谁或者赶走谁,不能那么直接,要有点技巧的。

好了,现在该说朱部长的事了。我在《“组织部长”的选配》里已经说到过,张居正刚上台,立即就动手调整中枢人事,六个部换了四个,后来吏部尚书杨博也辞职了,就剩下工部尚书朱衡了。那就是说,他是前政府时期用的干部。

要说,张居正也是前政府的“二把手”,而且发言权很大,用干部,高拱基本上是尊重他的意见的。用朱衡,他当时如果不同意,也未必办得成的。可以说,朱衡绝对不是高拱的私党,和高拱个人关系,也谈不上密切,甚至还经常给高拱出难题。所以,张居正对朱部长是不是满意,要不要换他,和这个没有关系的。

实际上,朱衡是合适的工部尚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朱部长是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是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干部。知识化在那个时候不是问题,不是进士,不可能当部长的。学历货真价实。朱部长中进士的时候,张居正才七岁。而专业化就很难得。

工部相对来说,属于专业性较强的政府机关。而朱衡,是著名的或者说一流的水利专家。那个时候所谓工程建设,水利工程是最主要的,管理水利工程建设,也是工部最重要的职责。水利专家担任工部尚书,名副其实的专业化。

不仅如此,朱衡行政经验很丰富。他熟悉方方面面的工作,对基层也很了解。他中进士后,就被分配到最基层的县任职,后来到州,又提拔到省,民政、学政,都干过。从地方,又调到中央工作,在刑部、礼部担任过副部长,最后到工部当部长。

朱衡朱部长这个人也很有操守。他很正直,也敢说话。朱衡在担任工部尚书后,对隆庆皇帝要求上的、供皇家享用的工程项目,也就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公开抵制不办。所以专家韦先生说他是“勇于任事,敢于直言的正派大臣”。

应该说,朱衡完全称得上是德才兼备的干部。要说朱衡这个人,人才难得,我看一点也不过分。这,也正是当年高拱选朱衡来主政工部的原因所在。但是,现任的领导不是高拱,他有自己的一套用人标准。那此时事情就不好说了。

正史上是这样说的:朱衡“性强直,遇事不挠,不为张居正所喜”。我擅自改改,如果这样说:朱衡“性柔弱,遇事依违,为张居正所喜”。那就一切没问题了。可惜,这是假设的。既然朱部长很强势,又很耿直,那他就不那么乖乖听张居正的指挥了。

还有一件事,让张居正耿耿于怀。

不久前,他和冯保密谋策划的欲置高拱于死地的惊天假案、冤案,受到不少人的抵制,其中朱衡就跳出来表示过怀疑,还给特别法庭的首席大法官朱帅说,不能罗织,更不能株连,不然承担不了历史责任的!那张居正能高兴吗?

政见上,朱部长也与张居正有分歧。他不同意张居正急于推行新政,主张不能操切,要慢慢来。

如此看来,朱部长和国家最高实权人物,几乎是事事不合拍了。张居正能不想赶他下台吗?可是,他不好下手。

但是,忍耐毕竟也是有限度的。有一天,张居正这个城府很深、一向不露声色的最高实权人物,终于忍不住向他的同乡兼幕僚李先生露出了心里话:“朱镇山老奸,笼络台省,谁能测其隐者?”张居正的话,分量很重的。意思是说,姓朱的这个老东西,真是老奸巨猾,不听招呼倒还罢了,居然还笼络“议员”,真是居心叵测,这个老东西,意欲何为啊?是不是要“篡党夺权”啊?!

我不敢肯定张居正说这话,仅仅是发出一个不能容忍朱衡再干下去的信号,还是他真的怀疑朱部长在密谋夺他的权——他这样干过,就容易怀疑别人也这样干。不管怎么说,张居正这样的表示,就是发出了要拿下朱部长的信号。张居正这话可能是在家里说的。他的私人“生活秘书”游七听到以后(也可能是授意他跑腿的),就找到他的哥们儿(干部们对游“秘书”争事以兄礼啊,他的哥们儿少不了的)、内阁的文字秘书乔先生,让他跑腿去办。

估计,事先也商量过查查朱衡经济上或者生活作风上是不是有问题,也没有查出个所以然。为什么呢,所谓无欲则刚,朱衡敢那样直言,那样强势,他要是不干净,恐怕是做不到的。反之是不是成立,请学者研究。

那就用另一个常规手段:“议员”弹劾。乔秘书连夜找到“议员”——担任“给事中”的蔡先生,要他出面弹劾朱部长。蔡“议员”一听,凛然正色道:“劾人媚人,岂丈夫事?!”给乔秘书碰了个大钉子!

“哼哼!”乔秘书冷笑了一声,“你不干,自然有人干!我看你以后想干,未必干得成了呢!”——要交代明白:乔秘书的这句话,是我根据事实推测的。

同类推荐
  •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之后,神州大地迅速掀起了学习杨善洲同志的思想热潮。本书立足于把学习杨善洲同志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分为政、干事、做人三个篇章,围绕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从理论到到实践、从党性修养到个人品行,用生动可信的文字语言阐述了杨善洲精神作为我党宝贵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对于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干部示范引领作表率,用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李泽楷传奇

    李泽楷传奇

    李泽楷以高超的理财之道和无惧强者、敢于拼搏的精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盈动现象”,充分展示了他过人的远见与胆识,李泽楷已成为香港最富传奇色彩的新一代商人,全球企业界又一位风云人物。有人认为,李泽楷赚钱的速度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快十倍!有人预测:李泽楷的大脑潜能发挥超过常人的5%!他是华人的骄傲。如果你不是李泽楷本人,那你就无法重演他的故事,也不可能复制他的神话。
  • 中国十大文豪王安石

    中国十大文豪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丰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因曾封荆国公,人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所处的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交困,而统治者又因循苟且,不思振作,这是一个弊端丛生、孕育变革的时代。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王安石经过自身的努力,不仅以一个文化艺术的多面手,而且以一个杰出的改革家而彪炳史册。
  • 张居正

    张居正

    本书严格遵照史实,撷取了明政治家张居正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着力表现了张居正作为一个天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而且揭示了他矛盾复杂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属于我们的时代——折纸时代

    属于我们的时代——折纸时代

    四个姐妹花的青春故事,有着现实中稀有的狗血剧情。
  • 喜欢沉默习惯孤独

    喜欢沉默习惯孤独

    九十九个梦想,九十九个现实。记录并不完整的青春。一个臆想症患者,一个喜欢沉默,习惯孤独的伪伤感文艺青年。有天真,有无奈,有梦想,有现实。我总觉得我已经长大,事实上从来都没有。
  • 轩辕绝

    轩辕绝

    盘古涅槃,圣主未现,诸神为争权夺利,驱使神力扰乱世界,导致洪荒分裂,从而引出神魔五帝重现,咒封苍穹一切,史称——“万神劫”。在这以森林、沼泽、荒漠、戈壁、异潭、幽谷形成的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生存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以神自居,用智慧与力量瓜分洪荒,分别统治着这片充满危机的土地,从而形成了洪荒万国。而就在这血腥与杀劫之间,一位在蛇腹中、沼泽内、神剑下、陷阱里生存下来的少年,就在这野蛮与文明、毁灭与建设的洪流中崛起,而他得到了苍天的眷恋,种种机缘使他潜在的智慧与能量不断地提升,终铸就其不死之身……
  • 寒雪声

    寒雪声

    被挚爱之人所害的他,体化魂元,坠入人魔两界,寄体的魔佛,破碎的盘古之泪,陨落的星源,又会掀起何等风云。莽莽江湖,最终是佛渡世人,还是魔覆天下。
  • 和女鬼有个约会

    和女鬼有个约会

    我叫李斌,一个普通的大一学生。快放暑假时一个长相妖娆,身材火辣醉妞非要拉我去开房,我干了天下间所有男人都会干的事情,我去了!可万万没有想到,她的肚子里孕育着可怕的东西。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东西寄生在了我的左手心,成了一个纹身。让我彻底不能再过正常人的生活,每天只能跟鬼怪打交道,谁来拯救我啊!
  • 2011年中国儿童文学精选

    2011年中国儿童文学精选

    孙建江、张洁主编的《2011年中国儿童文学精选》精选了2011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品。《2011年中国儿童文学精选》包括了:树的屋子、星空之上的孔明灯十三岁的故事、查明查干那面的枫叶、亲爱的皮匠爷、飘扬的红领巾二毛子、父子、男儿身上三盏灯单车的传奇、五巴见到小鬼子、夜街、转学生日记蓝皮书第133页、多出一个昨天花野昼梦、时空直通电话花香深处的房子等内容。
  • 烈焰鬼丸

    烈焰鬼丸

    这是魔界、神界、冥界、阴界,人界相互争斗的故事,一个神秘组织,一个伟大计划。他企图征服所有的位面,一场杀戮的斗争,经过了血雨腥风的洗礼,有人得到,有人失去,数年之后,那个计划依然在暗处悄然进行着……为了自己,必须有人付出代价……
  • 玄宗九天之时光大陆

    玄宗九天之时光大陆

    在一个地方,仿佛有那么持久的永恒。那一个地方就叫做时光大陆。在这里,很多人都有着时光之神的恩赐——属性之力......相传在时光大陆有这么一个人,在这里通过集齐了六大戒指,并完全掌控了时空之力,最终升天为神,但总有着这么一个传说,那就是成神之后,力量虽然赐给了时光大陆人,但他并没有离开时光大陆,而是在等一个人......
  • 孤情道

    孤情道

    三千大道,唯独情道难走,千古年间,无一人成功走到终点。孤星原本为上古混沌古神的儿子,天赋惊人,还未修行便已经悟得至尊王道,混沌,可是感觉那不是属于自己的道坚决放弃,一年内,悟得2000大道,却无一道属于自己,于是带着一身修炼心法来到了大陆中最弱小的地方…………
  • 王俊凯你到底爱不爱我

    王俊凯你到底爱不爱我

    因为一次偶遇,让唐妍心当上了明星,认识了王俊凯。她有千玺的守护,她有二源的陪伴,还有王俊凯的真心,她,一个普通的粉丝,一棵普通的四叶草。却对那个少年情有独钟,她深知自己对他的感情已超过一个粉丝对偶像的崇拜而是仰慕。为了他,她断然走向艺人之路;为了他,她吃尽苦头;为了他,她甘愿等待。她的等待是否能得到他的青睐?在这过程中,她无数次问自己,"难道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难道这就是我苦苦追寻的吗?”但她却从来没有后悔为了他走上这条路,即使只能远远看着他,也就,足够了!王俊凯,你根本不懂我,我来重庆是为了你,我当明星也是为了你,可这些你都不知道,王俊凯你到底爱不爱我?千玺,二源,对不起!——BY:唐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