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1800000012

第12章 正篇二 (5)

总之,中国皇帝就这么自作多情,英使还真是没招。更可笑的是,中国皇帝所有的目的就是叫人叩头。如果人家不叩,即令其回国,咱脸上也不好看。所以,多情的皇上指示和世泰:不管怎么哄,也得把他们哄来,叩了头再走!和世泰一看主子这么多情,哄不了英使,只好转头来哄主子了:这些贡使仰荷天恩,至诚感服,奴才教他们叩头,可惜他们太笨,起跪姿式不怎么帅。嘉庆的意思是,不怎么帅就不怎么帅吧,跪下即安。这皇上一高兴,在使团到京的当晚就要接见。阿美士德说:不行,国书与礼服既未到,而且,晋见时我们可不下跪的。

英使如此无情,和世泰没招了,只好继续哄皇上:正使病倒,不能晋见。

多情的皇上:副使进见。

和世泰:副使俱病(两个副使),等正使病好后,一块儿晋见。

嘉庆一听,多情遭遇无情戏,大怒,当即命令,将英使驱逐出国,礼物全部退回。后来又觉得不对,一点礼不收,也太不给人家面子了,遂收下部分礼物,同时,回赠英国白玉如意一只,翡翠玉朝珠一盘,大荷包两对,小荷包八个。同时派人传话给英使:“此次尔等奉国王之命,来天朝纳贡,不能成礼,即属尔等之咎,仰荷大皇帝深仁大度,不加谴罚,仍赏收尔国王贡物,颁赏珍品,此乃天高地厚之恩,尔等回国,不可不知感激。”(《清仁宗实录》卷323,第2页,台北华文书局1970年印行)

看意思,英使不叩头,咱更多情了,反而认为夷人不通教化,咱礼仪之邦,不能跟他们一般见识,还希望他们回国后能反省一下,心存感激。

那么英国人的反省是什么呢?阿美士德回国后,英国国内就出现这样一种见解,政府只有三条道路可走:“武力强迫中国据合理的条件管理贸易;绝对服从中国所制定的一切制度;根本放弃交往。”(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第64页)

英国政府显然走的是第一条道路。这就是嘉庆皇上多情的代价吧?

大清帝国羞答答的外交

前面说过了,1793年,马戛尔尼使华时,英王乔治三世给他的任务之一就是恳请准英国派公使驻京。马戛尔尼自作多情的一面是:他这次来,就没打算再回去了。那倒是,他们来一回也不容易,将近一年的海上行程,数次的台风与飓风,疫病与伤亡,所以,他就是英国驻大清第一任公使了。马氏不知道,堂堂的大清没有外交,如果愣说它有外交的话,那么仅仅拥有与藩属之间的朝贡外交。

马氏的多情老叫我们窃笑。他根本不知道,那时的大清就像酒桌上那最虚荣的哥们儿,买单的时候,叫唤着往账台前冲。大清就是这德性。可马氏居然说:“如果中国政府愿意派使臣到英国,为互派使节之举,英国尤为欢迎,所有船只一切,可由敝国代为筹备。”这不是瞧不起俺大清吗?于是,年届80的乾隆,回复得更多情,大致意思如下:准使驻京,与天朝体制相违,断不可行。洋人愿来天朝当朝的,一是得穿天朝服装,二是永远不准再回本国。这次你们要求驻到天朝,不但不换服装,还来往自便,实属无益,因为外藩使者驻京,行止都有规矩,从来没有听其自便过。若留尔等在京,语言不通,服饰不同,没有地方安置啊。天朝又不愿意强迫你们换天朝服装。假若天朝派人驻尔国,难道你国就能遵行?再说了,西洋国家这么多,都学你们留京不走,那不就乱套了?

结果,英殖民者的阴谋没有得逞。

当然这半个世纪之间,英国不时地提出互派使节一事,但都被清政府义正辞严地拒绝了。直到鸦片战争,大清挨过大英的大棒之后,局面才有所改变。所谓的大棒,有人把它翻译成棍子——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说:“在使中国人向惟一能使其相信的论据——棍子的论据让步前,不仅必须让他们看到棍子,而且必须让他们的背上尝到棍子的滋味。”我觉得还是大棒好,至少比棍子文雅些,于大清的自尊或可有所弥补。不得不承认的是,巴麦尊对于大清挨整砖不挨半截砖、敬酒不吃吃罚酒的精神还是了解得比较透彻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再提互派使节之事,咸丰虽然嘴上说着“此事断难允准”,并且想出一个折衷办法,希望英人遇有大事可三年一次或五年一次进京面诉,并且一切开销都由中方承办。看看,英国表示不缺钱,咱大清更要表示不缺钱。问题是双方都不吃这一壶,特别是英国人,表示仍要动兵,咸丰遂委委屈屈地同意了。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从1793年马氏使华,到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英国人终于打到大清的心脏部位了。

问题是英国多事,进驻中国北京以后,还一再强烈要求大清向英国派驻使节,大清一听就犯愁:这可咋办啊?一是路远,二是花钱,三是还怕不得其人,以致贻羞域外,贻笑外邦,丢不起那人啊!种种考虑,导致大清忸怩到1875年。眼看着不能再忸怩下去,政府一狠心,把曾国藩的好友,李鸿章的同学,曾给僧格林沁做过幕僚的郭嵩焘给推了出来,要他出任大清第一任驻英公使!其时,公使还分四等:头等公使,是全权大臣,负责接待,与所驻国交涉及画押等事务。二等公使,代国家办理入境事务、觐见和呈递国书。而我们派遣公使,一般是二等。清朝的派遣证上,还不乐意用公使这个头衔,仍称“出使钦差大臣”。

清政府所谓的外交政策,被郭嵩焘用十二字加以概括:“一味蠢”,“一味蛮”、“一味诈”、“一味怕”——因为愚蠢而行蛮,行蛮不逞则使诈,使诈不成则跪地求和。清廷“不揣国势,不察敌情”,却轻起衅端,结果必是割地赔款,“贻祸天下”。

而郭嵩焘之所以被推到驻英公使的火炉上,还跟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马嘉理事件有关。这一年,英国军官布朗率领一支“探路队”经过云南前往缅甸,随行的翻译官马嘉理持有总理衙门签发的外交护照,依循国际惯例清朝地方官应该保护他的生命安全。马嘉理一行拜见云南巡抚岑毓英时出言不逊,岑毓英怀恨在心,表面上热情款待,派兵护送出境,暗地里却指使副将李珍国在腾冲伏兵截杀,结果马嘉理等六人被打死。事后湖广总督李瀚章、刑部侍郎薛焕来滇调查,岑毓英又谎称马嘉理为当地土人所害,审问时串通翻译构陷不懂汉语的土人首领,企图推卸责任。英国公使威妥玛经过长达一年的深入调查,将此案弄了个水落石出,掌握充足证据,于是向总理衙门提出赔偿、免厘等六项要求,并以下旗绝交、对华开战相威胁。结果大家当然知道,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并且还得派人跑到英国给人道歉去。

郭嵩焘就是政府派出的道歉代表,同时,由于他在政府里算是懂得外交的,所以,道完歉就不准回来了,就地任驻英公使。能做出这种行径的人,在当时的一些人眼里,堪称民族败类,“廷臣皆视此为大辱”。曾经有人问大学士阎敬铭(当时为数不多的清官之一):“当今有谁会办外交?”阎敬铭的回答是:“焉有正士,而屑为此者!”那倒是,慈禧太后的大学士徐桐,见到洋人就以扇蔽面,那才叫爱国情操!郭嵩焘翰林出身,却去搞外交,在时人眼里,比大家闺秀做妓还要不堪,所以,时人送其一副对联: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见容尧舜之世;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这还不算,郭嵩焘家乡的一批爱国士绅竟然要“毁其家室”,郭嵩焘也知道这外交不好玩,几次向政府要求改派他人并装病不去,奈何慈禧就相中了他,1876年,郭嵩焘上任去了。

清政府的外交,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郭嵩焘到了英国,才发现笑话闹得不少:第一,政府根本没有给他颁发驻英公使的国书,他就这样扛个光脑袋就去了!第二,一个光脑袋还不行,还一下去了俩光脑袋。当时的国际惯例,驻外公使仅有一人,可清政府还给郭嵩焘派了个副使刘锡鸿!

郭嵩焘出使前,总理衙门要求他将外国见闻记录下来,送达政府,以作了解。总理衙门将其日记编辑成册,这就是郭嵩焘的《使西纪程》。没想到大臣们看后,大怒,认为郭崇洋媚外不说,且“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政府一看,赶忙把《使西纪程》毁版。与此同时,原先的驻英副使刘锡鸿也出来揭发郭嵩焘乃是大“汉奸”,罪状总计十条。比如穿洋人的衣服、跟洋人握手、学洋语、听洋戏等等。

至于刘锡鸿本人,作为大清的第一代外交家,似乎只发现了“英人无事不与中国人相反”的一面:“论国政,则由民而及君;论家规,则尊妻而卑夫;论文字,则由左而至右;论书卷,则始底而终面;论饮食,则先饭而后酒。”为何如此相反呢,刘外交想到了地圆学说:“盖其国民居于地轴下,所载者天下之天,故风俗制度咸颠而倒之也。”

总之,在刘锡鸿与国内爱国者的攻击下,郭嵩焘发现,自己的外交是干不下去了,不等三年任期期满,即请求回国。1879年,政府让曾纪泽接替他的职务。

曾纪泽就不怕落个汉奸名声?非也,他跟他老爹学的,极谨慎,由于身兼英法大使,所以出使前给法国使馆一封信:“现在极要一事,须与台端一商者:贵国为秉礼之邦,泰西各处礼仪,大半依据贵国所行以为榜样。中国遵至圣孔子之教,亦以礼仪为重,然道途太远,风俗亦异;是以彼此仪节,迵然不同。一切细故末节,尽于通融办理;惟宴会一端,尚须斟酌。泰西之例,男女同席宴会;凡贵重女宾,坐近主人;贵重男宾,坐近主妇……中国妇女若与男宾同宴,将终身以为大耻……鄙人此次挈妻子同行,拟请足下将鄙人之意,婉达于贵官议礼大员之前。中国公使眷属,只可间与西国女宾往来,不必与男宾同拜,尤不肯与男宾同宴。即偶然有公使至好朋友,可使妻女出见者,亦不过遥立一揖,不肯行握手之礼。中西和好虽殷,吾辈交情虽笃,然此一端,却系中国名教攸关。不必舍中华之礼,从泰西之礼也。若蒙足下从中委曲商酌,立有一定规矩,则将来中国公使挈眷出洋者,不至视为畏途,实与彼此通好长久之局更有裨益。”

看了曾兄这长长的信,真替他头疼。男女受授不亲啊,你说人家出使在外为国尽忠吧,居然还得倒贴妻女,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老外握了红酥小手。做这样的外交官,也真叫个难!

托马斯·斯当东的见证

1793年,马戛尔尼为首的700人组成的使华团里,有个小人儿。这个小人儿年仅12岁,名叫托马斯·斯当东。他在使团里的职位是见习侍童,具体任务就是,当马戛尔尼被大清皇上接见时,负责给他提骑士斗篷的下摆!小人儿的爹是这个使团的副使,名叫乔治·斯当东。如果说马戛尔尼是当时欧洲舞台上非常活跃的外交家的话,那么这个副使也不含糊: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法学博士。老子不含糊,儿子当然也不弱。来时的路上,就这个小人儿学会了中文。

1794年9月14日,热河行宫内,乾隆接见了马氏一行。当八十岁的老皇上听说这小人儿还会中文时,顿时表现得像贾母接见板儿那样慈祥,把挂在腰间的黄色丝织荷包解下,破例赐给了他,并表示希望听他讲几句中文。小人儿用中文,自如地向中国君主表示,从他尊贵的手中接受馈赠,非常感激。看来小人儿已经像个小骑士了,很有风度。

十年之后,小人儿长大了。先是作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专员,后来成为该公司的代理人,在澳门和广州居住任职。又是一个十年过去了。具体说,是在距离马戛尔尼使华二十多年之后,即1816年,小人儿摇身一变,成为大英帝国派往中国另一使团的副使,正使是阿美士德。也就是说,小人儿取得了二十多年前他爹在使团中的位置。

二十多年前,可能是由于乾隆高兴,也可能是由于乾隆年纪老了,总之,大清政府本来要求马氏一行三跪九叩来着,可马氏特坚决,乾隆也就没再坚持。可是时代不同了,黄鼠狼生老鼠,一窝不如一窝。这次小人儿陪着阿美士德来,坐在皇帝位置上的,已是乾隆他儿嘉庆了。

同类推荐
  • 陌上花开,少年安在

    陌上花开,少年安在

    这是一段源自太古时期的的羁绊与牵索,这是一段于时光中生死相随的不朽传说。因偶逢意外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时空,却在五岁时家破人亡,幸福家庭也支离破碎。他也险些在刀光剑影下丧命。就在他以为这一生就要结束的时候,一位高人出现救了他,为他疗伤并教他内功剑法,医术音律。十年后,他开始踏上了漫漫寻亲路。一路走来,却不曾想他遇见了她。当凤鸾和鸣,双凤挣天之时,他又该如何面对这一场旷世奇谭?
  • 转眼成空

    转眼成空

    这究竟是一次意外,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当整个三国不再像想象中那样的发展,当一切都如梦如风般难以捉摸,看主角如何拨开重重迷雾,以一己之力逆转三国!
  • 《史记》早该这样读

    《史记》早该这样读

    《史记》是中国千年政治与战略智慧之大成者。《史记》记录的历史正是中国主流政治传统的形成时期,其影响乃至今日。《<史记>早该这样读》以创见性的视角解读《史记》,通过启发式的点评战争、政治事件、政策改革、人物奋斗史甚至宫廷阴谋,领悟《史记》的内在价值,从而揭示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政治基因。天下遍读史记,误读却遍天下。国际政治学者、国务院参事、时殷弘教授带你解密史记,厘清误读细节。
  •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王朝性格特别鲜明的朝代,一个和尚开创了这段历史,权臣、太监、军事将领、农民起义领袖……这些熟悉的面孔在明朝也一一露面。终明一朝,天下始终沉浸在血泊和战火之中。皇帝们要么铁血治国,要么不务正业。本书以史料为基础,以幽默的语言、轻松的笔调对明朝皇帝、王公权贵以及一些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
  • 谋唐

    谋唐

    现代人的五代穿越之旅。
热门推荐
  • 痞子大少完美恋人

    痞子大少完美恋人

    他是典型的富二代,初见时,他是她的救世主,他当着未婚妻的面送她内衣,而后又不惜为她脱离家族,白手奋斗。那时的她幸福到天上,甚至可以为他去死,现实打破憧憬,他们最终还是分道扬镳。当她已经有了新的生活,与他再相逢,却已物是人非!
  • 她能看到未来

    她能看到未来

    【她的名字叫未来,不是因为憧憬,只是奶奶登记姓名犯的一个错误。】耀家三兄弟从小和睦,面对弟弟的离奇死亡。哥哥们不愿接受展开疯狂报复。白未来躺枪中招,激活潜能步步高升。大玩异能。什么网配的超级电脑天才小哥,什么走路无声的猫女,再来高手催眠师。管他是什么鬼。收收收,她白未来全收了!
  • 狠人修仙

    狠人修仙

    在这个人吃人的世界中,不想沦为别人的食物,就要去争,去抢,用尽一切办法活下去!在生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所谓的尊严、荣辱、道德、气节···都是放屁,没人会同情你,没人会可怜你,你越是卑贱,别人越会像臭虫一样对待你,踩死你。你是选择苟且偷生毫无尊严的活着,还是选择拼尽全力将敌人踩在脚下?真正的狠人,对敌人狠,对自己更要狠;看一代狠人如何从卑微的小人物,成长为仙道巨擘,踏遍三界!做人要狠,做事要稳待人要真,性子要沉(在这个热情似火的七月份,每天码字码到手抽筋,诸位狠人们来点收藏推荐点击啥的,给点鼓励,谢谢捧场!)
  • 如果这样读红楼梦

    如果这样读红楼梦

    估计很多朋友对《红楼梦》敬而远之,觉得太过高雅。作者从第一回到开始,以轻松的方式,和大家一起,进行完整的小说阅读。让大家享受阅读的轻松与自在。
  • 重生大明星归来

    重生大明星归来

    她叫柳若水,一生被遗弃,再世大明星。狂虐渣男渣女,秀恩爱秀到爆,人家才不造什么叫秀恩爱死得快。
  • 眯眼笑的都是腹黑

    眯眼笑的都是腹黑

    第一次,龙泉见到他,遇他满目柔情第二次,再次见面,他温柔称道“龙泉兄”之后,与他见久了,便觉着有点不一样的感觉“嗯~你叫我小泉就好了。”他愣住了——“咋?你不乐意了?那就算……”“不……”他顿了顿,笑脸盈盈,“小泉。”“那我以后呢……就叫你落哥哥,好吧??”他笑了,笑的灿烂。其实龙泉早已知道他的身份,那时,他称他为小泉。“其实……我喜欢你。”
  • 永久封印

    永久封印

    据传,天地间存在着各种封印,有九尾妖狐,有地狱大凶,有外星生物。各方势力,有的想加固封印,有的想破除封印,错综复杂,在普通人不知道的地方,上演着各种激励诡异的争斗。这里有变种超能,有神魔仙道,有邪魔妖兽,一部现代都市奇幻史诗,缓缓展开。
  • STALKY & CO.

    STALKY & C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Leaves From Australian Forests

    Leaves From Australian Fores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500年后

    重生之500年后

    2016年,莫文与女友看完分手前的最后一场电影,在过马路时,发生了车祸,醒来后已经是500年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