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000000011

第11章 泥足的巨人忽必烈的“政治遗产”(4)

汉人儒臣虽得任用,儒户御役也得减免,但元朝兵戈繁兴,维护帝国如许大的摊子,没钱万万不行。于是,吐蕃人桑哥又被忽必烈当作新一位“财神爷”。

公元1287年初(至元二十四年),在麦术丁建议下,忽必烈任桑哥和铁木儿为平章政事,重新立尚书省,“改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六部为尚书六部”,更定钞法,在朝境内颁行“至元宝钞”。

桑哥这位吐蕃人翻脸不认人,上任后首先检核中书省账目,查出中书省“亏欠钞四千七百七十锭”,时任尚书省平章的麦术丁自认倒霉,只得“自伏”,心中暗悔日前荐引桑哥当“理财”大臣。于是,桑哥雷厉风行,在省部及各地大行“钩考”,当众命从人殴打汉族大臣,杀了不少与己议不和的人立威。

由于桑哥敛财有道,为元廷在半年多时间内增加了不少收入。汉人左丞叶李等人希旨,上奏忽必烈认为桑哥应该任“右丞相”。所以,同年十一月,元廷就诏任桑哥为“尚书右丞相兼总制院使,领功德使司事,进阶金紫光禄大夫”。桑哥乘机又擢升了好几个私人党羽。

纵观桑哥的“经济改革”措施,其实与阿合马如出一辙。其一,“以理算为事”,设征理司这样的新部门,对江淮、四川等六个行省财赋进行理算,“钩考”地方仓库,大肆搜刮,“毫分缕析,入仓库者,无不破产,及当更代,人皆弃家而避之”,天下骚然。其二,更定钞法,发行“至元宝钞”新钞。新钞折中统旧钞一贯文折五贯文。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增加课税,盐引由三十贯增为一锭,茶引由五贯增至十贯,商税方面更是大幅增收,江南地区增至由先前十五万锭至二十五万锭,内地由五万锭增至二十万锭。“世祖(忽必烈)皆从之”。

其实,桑哥“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钞法”,原意是想“新者(至元钞)无冗,旧者(中统钞)无废。”但岁赐和饷军等事皆以中统钞为准。百官会议时,桑哥等人提出“至元钞二百贯赃满者死”。众人唯唯之时,新入朝的赵孟年轻气锐,高言道:“始造钞时,以银为本,虚实相权。今二十余年间,轻重相去至数十倍,故改中统(钞)为至元(钞);又二十年后,至元钞必复如中统(钞)。使民计钞(以钞额数量)抵法,疑于太重。古者以米、绢民生所须,谓之二实,银、钱与二物相权(相比较),谓之二虚;四者为直(值),虽升降有实,终不大相远也。以绢计赃,最为适中。况钞乃宋时所创,施于边郡,金人袭而用之,皆出于不得已,乃欲以此(钞额)断人死命,似未可也。”这位宋朝王孙以刑名说事,实际上是他已经指出了桑哥“钞法”的虚弊。

大臣中有人为巴结桑哥,又欺赵孟是新入朝的“南人”,厉声指斥说:“现在朝廷推行至元钞,所以犯法者以此钞来计赃论罪,你这么一个黄口孺子,怎敢有异议,难道是想阻碍至元钞的颁行吗?”

赵孟气势仍盛,据理力争道:“法者,人命所系,议有重轻,则人不得其死。我此来乃奉诏参与议论,不敢不言其真。今中统钞虚,故改(为)至元钞,如谓至元钞终无虚时,岂有是理!您不与我相较财理,而空口陵蔑,可乎?”一席话,说得对方愧然而退。虽如此,蒙汉色目大臣皆知桑哥有忽必烈撑腰,基本没什么人出头对“新法”说不字。

“桑哥即专政,凡铨调内外官,皆由于己,而宣其敕,尚由中书。桑哥以为言,世祖(忽必烈)乃命自今宣敕并付尚书省。由是以刑爵为货而贩之,咸走其门,入贵价以买所欲。贵价入,则当刑者脱,求爵者得。纲纪大坏,人心骇愕。”所以,桑哥专政后,“组织部”归于“财物部”,又兼“国务院”功能,桑哥把朝廷当成了市场,官位当成了商品,卖官鬻爵,肆无忌惮。

当婊子不忘立牌坊。为相两年后,他差使手下谄谀小人上“万民书”,要求元廷为桑哥“立石颂德”。忽必烈得知此事,对这个能为他敛财的“大狼狗”很支持,吩咐说:“民欲立则立之,仍以告桑哥,使其喜也。”为此,翰林院蒙汉高手奋笔疾书,详列桑哥功德,在中书省府院前坚立一巨石,上题“王公辅政之碑”,规模还不小,“楼覆其上而丹雘之”。“丹雘”本是指赤石脂一类的鲜红涂料,在此名词动用,是讲元廷在“桑哥辅政碑”的大石头外面又盖了色彩鲜艳的宏丽阁子,雕镂精细,惟恐内外不知桑哥的“政绩”。

折腾了四年,桑哥弄得天下怨起,人不敢言。最后,还是赵孟对忽必烈的高级侍卫彻里(奉御官,“怯萨”的一种)讲:“皇上论贾似道误国,常责留梦炎等宋朝大臣不能挺身而出。现今,桑哥之罪,有甚于贾似道!我等不言,他日何以辞其责!然我乃疏远之臣,言必不听。侍臣中,惟君为皇上所亲信,读书知义理,慷慨有大节。倘若您能不畏天威之怒。为百姓除此凶残之贼,真仁者之事,公必勉之!”

有赵孟一番激励,趁忽必烈在柳林打猎心情好的机会,彻里纵言桑哥误国害民,“辞语激烈”。起初,忽必烈闻言即大怒,责斥彻里“诋毁大臣”,命令左右卫士猛搧彻里嘴巴,“血涌口鼻,委顿地上。”稍停,忽必烈又问彻里是否知罪,彻里“辩愈力”,朗声言道:“为臣我与桑哥无任何私怨,现不顾生死揭发他的罪状,实出于对国家的忠心。如果我害怕皇上震怒而不敢谏,奸臣何得而除,万民何得而息!”

闻此言,忽必烈沉吟。随同忽必烈外出的蒙古贵族也里审班、也先帖儿等人见状,也一同跪下,劾责桑哥专权黩货等罪。

忽必烈还是不大相信,急召出使在外的翰林学士承旨不忽木来问情实。不忽木在行宫营帐里见皇帝,痛心疾首地说:“桑哥壅蔽聪明,紊乱政事,有言者即诬以他罪杀之。今百姓失业,盗贼蜂起,召乱在旦夕。如不诛桑哥,恐此人将为陛下深忧!”在场的贺伯颜等人也力证桑哥奸邪,“久而言者益众。”见这么多蒙古贵族指斥桑哥,当然害怕危及元朝的统治,忽必烈就下决心把“财神爷”送入阎罗殿。于是,他下诏御史台及中书省辩论桑哥之罪,并命人毁弃“桑哥辅政碑”。

怯萨,从职责看仅仅是皇帝身边的带刀侍卫,诸王贵族身边皆有“怯萨”。与历朝历代不同,元朝皇帝的“怯萨”源由蒙古旧制,其组成人员皆是蒙古或色目的高官贵族子弟以及各地地方长官子弟。这些人,皆是蒙古帝王最信任的贴心人,他们负责皇帝的日常起居和宫廷内事务,基本把太监该干的活计都干了,这也是有元一代没有太多宦官乱政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怯萨不仅仅是充当皇帝禁卫军那么简单,他们常常出任地方高级官员,或口含天宪巡视地方,因此元朝才有“怯萨入仕”这个名词。当然,“怯萨”到了元朝后期,滥竽充数者不计其数,只要花钱就能买这个“身份”。忽必烈时代,怯萨可说是除亲王、嫔妃外最接近皇帝的人员,所以赵孟才激身为怯萨的彻里前去说服忽必烈。如果换了汉人官员在忽必烈面前讲正当红的桑哥坏话,估计会立时被砍掉脑袋。

忽必烈不做靠山,桑哥肯定玩完。有司抄家,桑哥的家财竟然“半于大内”,皇帝首富,他第二。

几个月后,元廷有诏斩这个吐蕃人于闹市。金山银山,地狱里也享受不到分毫。恼怒之下,忽必烈又派彻里到江南行省,把桑哥的妻党要束木以及忻都、王巨济等党羽押还大都,审问之后,均送闹市开斩。

从沙漠到大海——元朝的越海攻击

忽必烈继位后,于1274年、1281年两次东征日本,1282年进攻占城,1292年又出兵爪哇,同时,元军又试图征服流求(台湾)。所以,海上扩张,是忽必烈中后期的一个中心任务。这些进攻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

二次征倭台风败事

讲起元朝对日本的二次海上远征,不得不先叙述一下高丽。因为,两次征倭,都以高丽为重要的海军基地,合浦(今朝鲜釜山以西的马山浦)港口,成为蒙古海军杀向日本的出发点。所以,开讲海上征倭,首先要交待清楚元朝与高丽的关系。

《元史》中的《高丽传》,大多是因袭前史:

高丽本箕子所封之地,又扶余别种尝居之。其地东至新罗,南至百济,皆跨大海,西北度辽水接营州,而靺鞨在其北。其国都曰平壤城,即汉(朝)乐浪郡。水有出靺鞨之白山者,号鸭渌江,而平壤在其东南,因恃以为险。后辟地益广,并古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而为一。其主姓高氏,自初立国至唐乾封初而国亡。垂拱以来,子孙复封其地,后稍能自立。至五代时,代主其国迁都松岳者,姓王氏,名建。

而且,应该交待的是,这个王建,虽以“高丽”为国名,其实他的血统应该是岛上土著“三韩”种,与昔日的高句丽王国皇族血脉根本不搭边,扯虎皮做大旗而已。不过,这老王家“高丽王”传承时间不短,自王建到王焘,二十七代,“历四百余年未始易姓”。蒙古人最早与高丽人接触,是“太祖十三年”,即公元1218年,蒙古元帅哈只吉追击逃入高丽江东城的造反契丹人。高丽人正愁打不过占了自己地方的契丹人,见有人来“帮忙”,乐得屁颠屁颠的,送粮送物助攻,很快就帮蒙军消灭了契丹人。眼见蒙古兵如狼似虎,高丽国王忙对蒙古使臣“迎拜设宴”,孙子一样装得十分恭敬。蒙古贵族恃势,不断派人催促高丽王“遣使入贡”。

后来,见蒙古人索要的东西越来越多,高丽人思忖反正蒙古兵距离远,就派人把蒙古使臣杀死在半道,借口为盗所杀,连续七年断绝了与蒙古的关系。窝阔台继位后,1231年(元太宗三年)秋,派元帅撒礼塔出征高丽以报复杀使之仇,在高丽境内横冲直撞,杀人无算。加上有高丽人洪福源充当向导,蒙军如入无人之境。胆破之余,高丽王王皞忙求和,派其弟王侹为人质向蒙古称臣。蒙古军见好就收,临走在高丽地盘设七十二“达鲁花赤”监守,把高丽当成自己的地盘来管辖。转年,高丽上层见蒙军主力撤走,心生反复,竟然把蒙军留置的七十二个“达鲁花赤”蒙古大爷全部弄死,然后王室大搬家,窜逃至海岛避祸。撒礼塔不是吃素的,轻车熟路,率虎狼蒙军又至。不过,这位元帅此次来高丽运气不好,在外仁城下被流矢射死,蒙古不得不退军,高丽人终于敢喘出一口长气。

两年多以后,已经端掉金国的蒙军终于腾出手,蒙将源唐古率大军与洪福源一起杀向高丽。打了近五年时间,高丽人自知不是对手,高丽王王皞只能上表乞降,并送宗室到和林当质子,成为蒙古藩属。蒙古人把高丽当成仓库,缺什么就张口伸手来要,稍有迟缓就派兵来攻,“自(元)定宗二年至(元)宪宗八年,凡四命将征之,凡拔其城十有四”,杀人掠物,把高丽当成射猎场,每每满载而归。被逼无奈,王皞在蒙哥汗在位的末年只得交出自己亲儿子王倎入蒙古为人质,乖乖当孙子。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后,正好赶上高丽王王皞病死,便立在蒙军中充当质子的王倎为高丽国王,派兵护送这个傀儡归国,所颁制文,口气傲横:

我太祖皇帝肇开大业,圣圣相承,代有鸿勋,芟夷群雄,奄有四海,未尝专嗜杀也。凡属国列侯,分茅锡土,传祚子孙者,不啻万里,孰非向之勍敌哉。观乎此,则祖宗之法不待言而章章矣。今也,普天之下未臣服者,惟尔国与宋(南宋)耳。宋所恃者长江,而长江失险;所藉者川、广,而川、广不支。边戍自彻其籓篱,大军已驻乎心腹,鼎鱼幕燕,亡在旦夕。尔初世子奉币纳款,束身归朝,含哀请命,良可矜悯,故遣归国,完复旧疆,安尔田畴,保尔室家,弘好生之大德,捐宿构之细故也……世子其趣装命驾,归国知政,解仇释憾,布德施恩。缅惟疮痍之民,正在抚绥之日,出彼沧溟,宅于平壤。卖刀剑而买牛犊,舍干戈而操耒耜,凡可援济,毋惮勤劳。苟富庶之有征,冀礼义之可复,亟正疆界,以定民心,我师不得逾限矣。大号一出,朕不食言。复有敢踵乱犯上者,非干尔主,乃乱我典刑,国有常宪,人得诛之。於戏!世子其王矣,往钦哉,恭承丕训,永为东藩,以扬我休命。

王倎在蒙古呆过,深知蒙军的实力和杀人不眨眼的残暴,他当“国王”后,对蒙古心服口服,遣使入贡不说,又遣其世子王愖入朝贡奉,自己改名王禃,顺便通报忽必烈。九年后,高丽内乱,大臣林衍废王禃拥立其弟王涡为王。忽必烈大怒,立派大军入高丽,拥王禃复位。感激之余,王禃谨修贡献,恨不得把自己卖了也送往大汗处。他派儿子王愖等充当人质之余,又乞求忽必烈“赐婚”。见王禃如此恭顺,忽必烈大喜,于1274年把皇女忽都鲁揭里迷失下嫁给高丽王世子王愖。这位公主命好,刚出嫁,老公公王禃就病死,老公王愖回国继位,她本人一下子公主变成了王后。通过裙带,低三下四的高丽小国王终于成了大元皇帝的乘龙快婿,从此之后,他才敢在与元朝官员见面时“分庭抗礼”。在王愖之前,元朝使臣,甚至是“达鲁花赤”,见高丽王时都是坐上首。以后,高丽王知道当“女婿”的好处,王璋、王焘等国王都娶元朝宗室公主为妻,以此来维持他们在朝鲜半岛的统治。

同类推荐
  • 匈奴的克星——霍去病

    匈奴的克星——霍去病

    匈奴的克星——霍去病封狼居胥志漠北荒芜孤一军,春风得意弱冠帅。马蹄声徐行军急,鞘中利刃待时抽。是为大汉霍骠骑,至今不世出名将。初战八百奔百里,杀破匈奴四逃窜。瀚海暗云直漠北,藐然封狼居胥山。十万幽并铁骑至,峥嵘雄狮吞戎狄。——来源于拙作《云阁集》
  • 大唐俊杰

    大唐俊杰

    世上原本没有无根之草,所有的缘起,都有它的意义,所有的消失,往往都伴随着下一个悄然开始的宿命轮回。死了,活了。时光老头好像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一个小小的灵魂穿越一千多年,来到天可汗治下的大唐。那么多的名人,那么多的传说,又会跟他产生怎样的关系?看一小小家丁如何奋斗在唐朝,成一朝俊杰。
  • 弃誓者之歌

    弃誓者之歌

    因斯维尔大陆不是世上唯一的大陆,却曾经是最辉煌的大陆,由塞缪尔王室建立的统一王国,其影响力曾一度主宰世界。公元元年,瘟疫降临,外敌入侵,古老的王国在风雨飘零中分崩离析。王的誓约已被忘却,高高在上的权贵们重复着一场场的闹剧,转眼已是百年。公元245年,塞叶斯王国的誓约骑士团第十一骑士长惨遭埋伏牺牲,继承其遗志的见习骑士席诺踏上了复仇之路,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隐情浮现出来。年轻的见习骑士,将会经受怎样的考验与选择,一曲弃誓者的壮丽之歌,在这片大陆上演。-------------------------------第一本小说,还望各位多多支持,每天更新,我会用心去写的!
  • 大明将

    大明将

    本书叙述的故事,主要时代背景是明朝万历年间,中日两国在朝鲜发生的一场战争,当时朝廷腐败愈演愈烈,而外邦势力又对大明王朝虎视眈眈,当时的日本对中朝两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本文灵感来自当年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等历史类书籍,本人在阅读后,激发了创作热情,并在热情了两年后下定决心开始写作。由于是本人的第一部作品,并且在工作的压力下,极有可能也是最后一部作品,因此无论是文采还是水平都不高,但本人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争取将这一部以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为主线的小说写好,以抒发本人的爱国情怀!
  • 大唐血旗

    大唐血旗

    一个人,三尺剑,阔步塞北江南,重整晚唐河山!…………………………………………………………张宁本是一个籍籍无名且有些庸俗不堪的人,他从骨子里畏惧着英勇与节烈的东西。直到后来,太多的灾难与悲伤,迫使他只能手持横刀领着众人,去迎接那犹如彩虹挂在湛蓝天穹般的壮丽。
热门推荐
  • 情长过时光

    情长过时光

    烟罗、夏七夕、微酸袅袅、桃子夏、张芸欣、麦九等十五位青春当红作家,写作十年最具纪念意义经典作品,她们描写关于爱情最初时的样子,每个故事都特别增加15位作者十年感悟,以及全书历经两年的编撰记录。纪念我们那么单纯那么疯狂,那么美好那么热烈的曾经。
  • 娱界王子

    娱界王子

    林天宇是一个被钢琴大师赞誉的少年,是未来世界的钢琴天才,一次意外,武功全废。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当了一个小球童,没想到少年的头颅上坐着小爱神,在这个俗物宝座上美女笑盈盈。操社会,化解世间磨难,不失天才之智。各种奇缘随之而来,娱乐艳遇能力超强,一个强大邪神与缪斯之合体,打造出一个无敌娱乐王子。
  • 边伯贤:囚笼之鸟

    边伯贤:囚笼之鸟

    “我囚禁了你的人,你囚禁了我的心,从此我们互不相欠!”我淡淡的说着。边伯贤抓住我的手:“你的心我不要,我要你的人!”我看了边伯贤一眼:“你的人我不要了,我要你的心。”边伯贤咬咬牙:“你真是可恶!”
  • 深渊之迷宫

    深渊之迷宫

    (短篇故事,已完结。)简介:黑暗的洞穴,充斥着暴力压迫与绝望。迷宫,一切神秘的根源,亦或者深渊。
  • 暖之格调

    暖之格调

    有玩奇迹暖暖的玩家们,应该知道故事情节…吧而我只是在情节里加了一些元素而已,可能有很多变动,希望大家喜欢哦~\^O^/
  • 大明皇后之权倾天下

    大明皇后之权倾天下

    他在700年前的大明朝重生,偶然的机会,搭救了未来大明皇后的性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朝夕相处,怎能不情愫暗生?他们能否打破命运的禁锢,在一起?在一起?且看他如何从一个小铁匠,成长为叱咤风云权倾大明的权宦!
  • 可爱小青梅:腹黑竹马别乱跑

    可爱小青梅:腹黑竹马别乱跑

    (原名《最美遇见少年时》)“笨蛋糖,你给我站住!”莫幻咬牙切齿的瞪着跑得比兔子还快的唐唐。唐唐跑得欢快,一脸嚣张的朝身后的莫幻做鬼脸,“啦啦啦,臭莫幻,你抓不住我哦!”一语成谶。莫幻追,唐唐跑,他们之间纠缠了十二年。家族的羁绊,上一代的恩怨纠葛……唐唐郁闷了:怎么找个对象,还这么麻烦啊?《可爱小青梅:腹黑竹马别乱跑》群QQ:562507058欢迎加入
  • 凤本为凰

    凤本为凰

    自从穿到这雪域大陆成了郡主,凤楚歌就没穿过几天女装,被逼无奈上了战场,不想竟被敌国将军抓走。沐子钧∶“最近军中都在传本将军有断袖之癖。”凤楚歌悠悠回答∶“将军如此风度,想必不会计较。”沐子钧挑眉道:"可本将军也未有短袖之举,不如郡主配合一下,让本将军实至名归?"
  • 耀眼之路,终会聚

    耀眼之路,终会聚

    有一类人,她的人生一帆风顺却不懂得权谋与选择,有一类人,她的人生诸多不顺却步步经营把握机会。但她们最终都怯懦了,都错过了一生中最宝贵的,无论理想与爱情。但第一类人是上天的宠儿,她拥有了一次新生,第二类人并非宠儿,却懂得调节自我,最终,她们与她们的他们都在那人生耀眼的道路上,重聚了。
  • 觉守天恒

    觉守天恒

    有人说:人生梦一场,情事载千秋有人说:给你个机会,你觉得咋样有人……哎呀,已经被xx了,好吧,淡定点,小伙子,唉这边,对,看过来,瞧,这是啥,没错,对你没看错,这就是你的……新人新书,点个32赞什么吧,筒子们。更新什么的,不知道有没有保障,我尽力吧,问题一大堆啊。这书看起来,比较耗脑子,入前多吃点护好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