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000000019

第19章 蒙元帝国汉族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3)

谢枋得自德祐元年任江西招抚使,至今已有十五年,其间国家灭亡,四处漂零,可谓百苦千辛。岁月迁延人易老,人间几度又寒食。特别是下阕,表现出他视死如归的信念,把从容赴义当成是上天成仙,气慨豪迈。最后几句“又何必,待过家上冢,昼锦荣华”。讥笑了那些衣锦还乡祭扫祖墓的贰臣。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五月,谢枋得虚弱至极,终于抵达大都。他先问押解元军谢太后柩所及宋恭帝被软禁地点的方向,“再拜恸哭”,一片耿耿臣子心,依依不忘故主情。

元朝方面,当即有不少人来“看望”,包括入朝为元官的赵孟等人,谢枋得皆闭目不见。众人看得分明,见谢枋得骨瘦如柴,气息奄奄,知道勉强不得,商量过后,就把他迁移至大都的悯忠寺内软禁。

其间,谢枋得见寺庙壁间有“曹娥碑”,感泣道:“小女子犹能如此,我难道还不如她!”更坚定了必死之心。曹娥是传说中的东汉孝女,为救父亲于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父尸漂于岸上。东汉名士度尚闻知此事,将曹娥改葬,命其弟子邯郸淳撰写碑文,纪念曹娥的孝义(端午节除纪念屈原外,也有民间传说是纪念曹娥)。

故友兼降臣留梦炎亲自带医生煮药及米汤,想医活这位老友。谢枋得大怒,弃之于地,骂道:“我就是要死,你要让我活,是何居心!”

如此,迁延数日后,谢枋得终于绝食而死,继文天祥之后,终全臣子之节操,为皇皇大宋又添加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

时至今日,谢枋得的名字和他的诗集《叠山集》已经很难有人知晓。在北京宣武区法源寺后街一个大杂院里,是原先谢枋得祠庙的旧址。明清两代,无论朱明满清,皆大张旗鼓地祭祀过这位耿耿忠臣。到了今天,摇曳木楼中谢枋得的神牌碑文均不见踪影,它们早被经济时代的中国人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我曾与一个“聪明识相的”青年人谈起谢枋得。听了他的故事后,这人不屑地说:“什么糟老头子嘛,南宋都亡了十多年,还不和大元合作,抵抗历史潮流,死了活该!”闻此言,我只感锥心之痛!与此同时,我忆诵起谢枋得的一首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赵孟

说起赵孟,总会想起他笔下细腻描摹的工笔画和柔媚的书法字体。昔日皇宋旧王孙,翻成新朝贵臣,总有人处处回护,翻出他《罪出》一诗,证明他的仕元之举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已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

谁令坠尘网,宛转受缠绕。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

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骨肉生别离,丘垅谁为扫。

愁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

赵孟像其实,此诗是赵孟自江南入大都政治中心后,政治上遭受蒙古人、色目人打压,加之生活困窘,故而于牢骚盛时愤然而发。如果此诗是他入大都路上写就,自然可以当作是其被迫心志的写照。

官场斗争中饱受挫折,文人最爱鼓捣出此类诗文渲泄,实际上与气节操守全然无关。同时代人杨载曾经说过:“(赵)孟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所谓的“经济”之学指其经纶世务的“政绩”。所以,于元朝而言,特别是赵孟入朝早期,兢兢业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很想成为新朝一条得力有用的大狼狗。

赵孟,字子昂,宋太祖十一世孙,乃太祖之子赵德芳之后。“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十四岁时,“用父荫补官,试中吏部铨法,调真州司户参军”。基于南宋对宗室干部子弟的“照顾”,加上赵孟确实有才,少年时代的他便早早进入官员候补梯队。如果南宋不亡,一步一个台阶,赵书生很可能度过安静而又乏味的一生。但是,十三世纪后期的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境地,1279年的厓山之役,元将张弘范把赵家皇族送进了大海。宋朝,终于划上了一个哀伤的句号。

国朝将亡未亡之时,青年赵孟也曾心似火煎,愁怀满腹,恨自己不能成为王猛、谢安那样的人物。这种情绪,在其《和姚子敬秋怀二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搔首风尘双短鬓,侧身天地一儒冠。

中原人物思王猛,江左功名愧谢安。

苜蓿秋高戎马健,江湖日短白鸥寒。

金尊绿酒无钱共,安得愁中却暂欢。

野旷天高木叶疏,水清沙白鸟相呼。

边笳处处军麾满,鬼哭村村汉月孤。

新亭举目山河异,故国伤神梦寐俱。

黄菊欲开人卧病,可怜三径已荒芜。

元朝大一统后,百废待兴。为装点门面,忽必烈听从程钜夫建议,派这位汉臣到江南搜求“遗贤”。程钜夫本人是汉人,出身于老牌汉奸家族。蒙古攻宋时,他叔父程飞卿是南宋的建昌(今江西南城)守官,未待元军攻打,辄主动献城投降。而后,程飞卿携程钜夫入觐,为彰显这位老贼的“孝顺”之功,忽必烈把小程留在身边任怯薛,即皇家禁卫军一员。“怯薛”不仅仅是为皇帝简单地站岗放哨,它是元朝一支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乃元帝亲近的集团人员。所以,程钜夫这样一个“汉人”,可称是汉人皮蒙古心。

南行之前,忽必烈特意向程钜夫提及两个名字,一个是赵孟适,一个是叶李。前者是赵宋宗室,非此辈不足以藻饰太平;后者是曾经力抨贾似道乱政的南宋“忠臣”,非此人不足以显扬大元纵揽贤才的心胸。当然,受荐名单中第一名是谢枋得,还有就是孔洙(孔圣人后裔)、胡梦魁、万一鹗等二十多人。结果,除谢枋得等少数几个人坚辞不出外,大部分皆欣然出仕,皆被忽必烈“擢居清要之职”,也就是弄入朝廷当当摆设。

赵孟入京时,年三十四,正是盛壮之年。启程前,他的文学前辈兼诗文好友方回送诗一首,赞扬加鼓励:“文赋早知名,君今陆士衡。真能辨龙鲊,未可忘莼羹。剩喜修途辟,深防俗目惊。时闻黄耳信,缓步取公卿。”从方回这首真挚欢快的“马屁”诗中,可以想见当时赵孟的欢喜心情。

赵孟这位忘年交的方回老友,在宋元之际很“有名”,一是由于他的文才,(此人乃“江西诗派”集大成者,其文学评论专著《瀛奎律髓》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重要作品),二是由于他的臭不要脸。

方回,字万里,号虚谷。其父南游岭南,与婢通奸,回乡后生子,故名其为“回”。贾似道当权时,这个“丫挺”赋《梅花百咏》献媚,得授美官。贾似道遇贬,方回怕受牵连,又上《贾似道十可斩》之疏大骂恩公。“时贾(似道)已死,识者薄其(方回)为人”。方回所说老贾的“十可斩”,即斥其幸、诈、贪、淫、褊、骄、吝、专、谬、忍十事。由此,朝廷中贾党的对手们认为方回可用,任他为严州知州。不久,元军大至,方回慷慨激昂,逢人就说他要死于官守。待元军逼近严州,方回忽然消失,众人皆以为他践诺,找个静地暗处去自杀了。不料,方回迎降元军于三十里外,而后“鞑帽毡裘,跨马而还”,一身蒙古人打扮,洋洋自得,顾盼傲然,“郡人无不唾骂之”。受元军将领指派,方回在严州到处搜掠,括数十万百姓金银入私囊。

到杭州后,方回更是出尽了丑态,在蒙古将领的家妓前口称小人,跪起迎拜,“食儇妓残杯余炙”,完全不知羞耻为何物。有杭州老吏恶其为人,奋笔疾书,揭发方回有“十一可斩”之罪(比贾似道还多一斩):“方回在严州,虐敛金银数十万,此贪也;其寓杭州王桥旅舍,与婢女宣淫,撼落壁土,为邻人讼于官,此淫也;一人誉之,则自视天下无人,大言不惭,以前辈自居,此骄也;人毁之则号呼愤怒,略无涵养,褊也;在严州为官时,独断专行,广纳贿赂,专也;有乡人病危告急借银,方回不顾,吝也;凡与人言,率多诞妄,诈也;方回前有乞斩贾似道之疏,专事沽名。及北兵(元兵)来,则外为迎拒之说,而远出投拜,是徼幸也,昔受前朝高官美职,今乃动辄非骂,以‘亡宋’称之。是可忍,孰不可忍?年已七旬,不归田野,乃弃其妻子,留连杭州,买少艾为妾,歌酒自娱。每逢官妓,必跪以进酒,略不知人间羞耻事,此非老谬乎!倘使贾似道有知,将大笑于地下!”这一“十一斩”贴出,哄传一时,方回老邦子丢尽老脸。

如此声名不堪之人,与小赵“惺惺相惜”,确实让后人感到可惜。

赵孟《秀石疏林图》忽必烈召见。见赵孟“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大喜之下,便让他坐于右丞叶李的上位。叶李时任尚书右丞,官职正二品。赵孟青年才俊,相貌堂堂,忽必烈也有“以貌取人”的倾向,小赵又是前宋宗室,自然高看他一眼。当然,小赵得授的官并不大,兵部郎中,从五品而已。但相对其余二十多人来讲,赵孟得留朝中任职,乍入大都,这种待遇已是不低。别的江南“遗贤”,所得的“清要”之职,大都是被外派到地方任按察官员,做“纪检”工作。当时元朝地方官皆是蒙古、色目世臣的地盘,形同土皇帝,可以想见,这些“纪检”人员到了当地,不过是摆设的玩艺儿。相较之下,小赵得近天颜,已是“破格”提拔了。因此,兴奋之余,小赵立作马屁诗一首,恭谢天恩:“阊阖曙光生,觚棱瑞霭横。治朝春有象,严跸物无声。簪笏千官列,箫韶九奏成。彤墀簇仙仗,翠树拂霓旌。绝域梯航至,来庭玉帛盈。皇图天远大,圣德日高明。兵息知仁布,民熙见化行。耄倪齐鼓舞,率土其升平。”(《元日朝贺》)

此诗铺陈不少,实无新意,不过是王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蹈袭之作。

同样是一个人,后来做了元朝的官,赵孟有一首《述太傅丞相伯颜功德》,把屠城“流血有声”、最终灭掉宋朝天下擒俘宋恭帝谢太后入京的元朝元帅伯颜吹捧到天上。宋朝,对赵孟而言,不仅仅是父母之国身家之邦,他身上流淌的可是真正一滴不掺假的帝室血液啊。但是,颂德诗中,灭宋的屠夫却变成万世景仰的不世元勋:

同类推荐
  • 血战天史

    血战天史

    这是一个乱世之秋,延续四百多年的月华帝国终于走到了末日,腐朽的程度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再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使得百姓再也无法生活下去,终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给垂死的王朝以致命的一击。月华帝国,先历天灾人祸,再经农民起义,后陷入无休止的城池镇守的争夺与纷乱之中,终于四分五裂,各诸侯国佣兵自立各自为政,天下最终进入了七国互为倾轧的乱世。中国古代几十位名人名将,悉数登场!三十六计环环相扣,兵法谋略,斗智斗勇!伏笔众多,情节多变,让你看的过瘾!写一部场面壮观、荡气回肠的乱世征战史!或君临天下或战死沙场!
  • 乱世三国华夏的救赎

    乱世三国华夏的救赎

    三国时代的华夏一族就如同远山寂寥徘徊的夕阳,带着不舍的眷恋,带着难言的哀伤!对于华夏一族而言,曾经的辉煌已是过去,过去的辉煌已是曾经!曾经横扫六合的霸秦锐士早已尘封土埋,曾经威凌天下的雄汉铁骑早已烟消云散!黄花将谢,落日将西!曾经的霸秦雄汉,似乎只是夕阳将落的一抹晚照,黄花将谢的一缕残香!一个惊才绝艳天下无双的少年不惜以命相搏,逆天改命,扼杀命运;只为解救民族的苦难!可他却是终究逃不过天罚!在渺渺茫茫的天命面前,凡夫俗子之力总是那么的渺小苍白!在本书中,在下会给大家呈现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会给大家讲述诸子百家纷争对于华夏一族的深远影响!
  • 未央宫传奇

    未央宫传奇

    是梦吗?还是现实?王孙……十里红妆、亲上加亲,谁能懂得背后的隐情?难道明君最爱的只会是贤后?饮下的,究竟是葡萄美酒?还是铭恨的血泪?黄泉路上,安息吧!朕的功过,可不是一个史官能记的!
  • 1898年那场未遂政变

    1898年那场未遂政变

    本书是一部讲述1898年戊戌政变的通俗性学术著作。1898年清政府正处于一个渐进改革图强的时期,然而那年秋天的一场未遂政变使政治变革戛然终止,中国步入一个政治上的歧途。
  • 奉先意

    奉先意

    三言今古梦龙鸣,一语庸贤诗墨评;看破红尘心上雾,宁虚月静玉宵明。沉波诗友赠诗
热门推荐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宣纸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宣纸

    中国古代众多的古典书籍字画之所以能保存到今天,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我国独有的记录介质——宣纸。苛刻的原材料条件、独特复杂的制造工艺使宣纸成为纸中翘楚。宣纸是一种供毛笔书画用的艺术纸,拥有“纸中之王、纸寿千年”的声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我国驰名海内外的国宝之一。
  • 宠妻入骨:圣主,求放过

    宠妻入骨:圣主,求放过

    【新书《魔君太任性:狂撩小毒妃》求支持啦】她以为他是冷若冰霜高高在上的矜贵公子,却没想到,他是腹黑霸道不可一世的宠妻狂魔!“本座说过,你是我的,就永远是我的,谁也抢不走!天又如何?它若伤你,我必逆天而行!”她异世而来,只愿早日回归;他权倾天下,为她费尽心思。她绝色狂傲,翻手为云覆手雨;他风华绝代,霸气侧漏与天齐!风云涌动,世事纷乱,他誓要携她之手,纵横世间,笑傲天下!
  •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王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王

    入门神钩机器人,一个月青铜到国服前十!数百联盟战队,一匹黑马一枝独秀!还有谁,能赐我一死!我的游戏哲学,就是打的你喊爸爸!称霸整个联盟!
  • 爱那一抹绿

    爱那一抹绿

    青春是一场老电影,过去的片段永远不会再现,所以有梦想就不要吝啬汗水——酒弃
  • 恋爱要狠婚姻要稳

    恋爱要狠婚姻要稳

    鉴于很多女性读者的爱情困扰都是越爱越弱势,越勇敢就越被动,本书作者另辟蹊径,提出爱情婚姻新主张。如果说,之前的那些两性社科类是一场平面爱情教科书,这就是一本3D版的爱情演练场。本书不屑于只教会女人去谈一场四平八稳的恋爱、结一场匆匆忙忙的婚,进入鸡飞狗跳的围城,而是提出恋爱要狠、婚姻要稳,着重于教会女人爱的技法和去爱的巧劲儿,不随爱情改变,只随爱情成长,这才是新新女性的谋爱之道。
  • 眼川

    眼川

    《眼川》讲述:因为妹妹的病而回到老家的小村庄,像是新的平静生活的开始。为去世的母亲扫墓后,姑姑为了平复兄妹的心情,将他俩带到了那个名叫“眼川”的小溪旁。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他俩,但是异样的视线,却颤抖了哥哥的情绪。原本打算在这样宁静的小村庄里,平静度过父亲不在身边的日子,却发现,一切都不如期望。医院里眼神空洞的少女,眼川旁莫名其妙的请求,让他的疑惑萌芽;即使是最亲的人去世,也不被允许参加的葬礼,将疑惑膨胀;误入的密室,那神秘而恐怖的场所与漠然的袭击者,将他们的疑惑化作恐惧!
  • 农女季青

    农女季青

    季母带着小农女季青踏上寻夫之路,不幸在战乱中被俘,尔后被狐狸方岩所救,开始了苦逼的被调戏生活,然而这还不算完!偶然救了一书生,却被告知对方是太子,不不不,太子殿下,您自重,民女真的配不上您啊!太子这梗还没过,又被掳去敌国,冲自己下手的还是个皇子,季青泪流满面,难道我就长了一张容易被俘的脸吗!简柯冷冷的看着她,季青默:好吧,您说了算。这个皇子有点冷。小农女的春天:各位公子你们就这么恨嫁吗!众男冷哼,季青再次默……
  • 模特护卫霸道巫妻

    模特护卫霸道巫妻

    “24k纯金仕女像换一张终身契约,绝对值了。”“不值!!”“你老爹都盖章了,我也盖章了,这是合法的。你敢跑回娘家,我会把你家的祠堂都拆没了。”“好吧,我给您当一辈的护卫。话说护卫的工作包括什么?”“同房同睡,端茶递水,还有……(不可描述)”当黑暗的天空出现过一道红色的光芒,邪物再显。齿轮不会因为某人的努力而停下,只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 要你的是我们

    要你的是我们

    兄弟的恋爱,能否成功?宠你宠到底,我爱你。
  • 那时年少4:青是受伤,春是成长

    那时年少4:青是受伤,春是成长

    本书讲述的正是关于“受伤和成长的残酷青春故事”。许一静是那种最普通的女生,内心虽有浪漫美丽的激情和梦想,只是无人关注,直到有一天她遇见了孟亦柔,一个万众瞩目的女神,激起了她对友情所有美好的向往。她开始用心追逐这份友情,却在一次次的付出中屡屡受伤,更是惊愕发现,原来女神的成长更是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