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5200000019

第19章 上下级关系应该如何处?

◎ 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

◎ 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

◎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在古汉语中,“臣”字可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臣”,专指卿大夫等朝廷命官,也包括作为候补官员的“士”;广义的“臣”,可解释为包括前者在内的“人民”,如《诗经·小雅·北山》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臣”就应该作广义的理解。至于古人所说的君臣关系,现在已经找不到其十分确切的对应白话文。如果宽泛一点、不太严格的作一下引申的解释,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上下级关系吧。

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就是主子与奴仆的关系,它是由儒家所造成的。讲这种话的人,要么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要么就是存心胡说八道。倘若说,君臣关系相当于“主奴关系”指中古以后的中国,还不能算全错;但说这种关系是全由儒家所造成那就大错了,因为“主奴关系”与其说是儒家的思想,不如说主要是法家的思想。

先秦儒家的君臣关系,是从其父子“孝慈”关系中“推”出来的。那个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孔子弟子有若,在说这话的前半段中先说了,“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意思是一个人在家里能行孝,在岗位上就能尽忠,这可说是儒家“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出处。当然,法家是不同意这个说法的。

孔子在政治上是主张君主集权的,但他反对个人独裁和大臣专政,更反对绝对专制主义。他主张谏君,可以批评当政者,因此与法家有很大不同。君臣关系作为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孔子强调:首先是君要有君的样子,要“身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第二,君在使用臣的时候要符合规则,要合“礼”、待臣以“礼”,“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作为对应关系,臣为君做事要“忠”,即忠于职守,尽心尽力。易言之,假如君使臣不以“礼”,那臣事君也可以不“忠”。所以,这个“忠”,并不是后世陋儒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到孟子那里,他给出了一个君臣关系相处的理想原则——“君臣有义”。何为“义”?义者,宜也,即适当、合宜、合乎规则,这与孔子的思想是相吻合的。孟子讲君臣关系当然还有他自己的特点。首先,孟子强调了君和臣都要行仁。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孟子突出强调了君臣关系的对等性。在这后一点上,孟子的态度比孔子鲜明,也比孔子进步。因为在孔子那里,君臣关系主要还表现为主次性,孟子则突破了此点。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话说得多痛快!

不仅如此,孟子还提出,臣下可以有与当权者不合作的自由,极端的话,还有推翻暴政“革命”的权力。欲详此节,且看下回分解。

原文

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孟子·离娄上》)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孟子·离娄上》)

注释

至:标准。员:通圆。人伦:做人之道。今译

圆规和曲尺,是方和圆的极至;圣人,是做人的极至。要做国君,就应该尽到国君之道;要做臣子,就应该尽到臣子之道。这二者都不过是效法尧、舜罢了。不以舜事奉尧的态度来事奉国君,便是不尊敬自己的国君;不用尧治理百姓的做法来治理百姓,便是残害自己的百姓。

原文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上》)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上》)

今译

国君仁,便没有人不仁;国君义,便没有人不义;国君正,便没有人不正。

原文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孟子·告子下》)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孟子·告子下》)

今译

有德之人事奉君主,一定努力引导他的君主做事合于大道,有志于仁罢了。

原文

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孟子·公孙丑下》)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孟子·公孙丑下》)

今译

将要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敢随便召唤的臣子,要是有重大国事须商议就亲自去请教。国君重视德行、乐行仁政,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足以与他有所作为。

原文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注释

土芥:泥土、小草,喻微不足道。

今译

君主把臣下看得如同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腹心;君主把臣下看得如同狗马,臣下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常人;君主把臣下看得如同泥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强盗、仇敌。

同类推荐
  • 易学史论

    易学史论

    《易学史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原典,对中国古代史学、哲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乐律等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然而,由于《易学史论》从一开始就披上了一层占筮的神秘外衣,加之数千年来治《易》者的种种猜测和附会,遂使这部语言最简、文字最少的文化原典变成一部注释最多且又最难读懂的神书。因而,揭开《易学史论》的神秘面纱,恢复其文化原典的本来面目,从而使其走向世俗化、大众化,是易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 四书经纬

    四书经纬

    一个布衣之身,在艰难的人生旅途跋涉中,谁为河广,一苇航之,谁为宋远,跂而望焉,博览群书,广采众长,历二十余年研究整理编纂《四书经纬》一书。批判地继承前人遗产,如《论语》中"学而时习之",历代解释
  • 孟子说处世

    孟子说处世

    孟子,被后人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书是《孔子说为人》的姊妹篇,作者通过对孟子思想的潜心修炼,联系现实,采撷了一些对人生具有指导意义和警惕句进行哲理性阐述,富含诸多的自我修炼的法门和为人处世的智慧。本书作者在阐述先哲慧语时,谨慎而又随性所致文中哲理性语言读之如醍醐灌顶,古今中外故事巧妙穿插,让你读来恍若与密友窃窃私语,与挚友亲切交谈,于随意中获益匪浅。
  • 周易雅正

    周易雅正

    本书系作者经过二十年研究,彻悟易学原委后对《周易》做的白话注解。作者指出《周易》以奇卦为经、偶卦为纬,每两卦为一对,编织了一个立体章回式结构,是周公旦借卜辞形式记录文武二王开国事迹,用来教诲后世的著作。其中,上经是写周武王的业绩,下经是写周文王的故事,乾坤既济未济四卦分别为上下经的概论。全书抓住此线索,逐字逐句进行白话解读,条理清晰,了无阙疑,再现了这部传世奇书的本义。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热门推荐
  • 异界之纹师

    异界之纹师

    引子一个无法追溯的年代,一个给人神秘而已神圣的职业——纹师。纹师是在神赐大陆里力量的源泉。绝大部分图腾力所用者的力量都是由纹师所引导契合而成。所以人们对纹师只有尊敬和畏惧。如今一个小小人物却颠覆了整个神赐大陆。
  • 夺灵游

    夺灵游

    千古往矣,何为正,何为邪,何为魔;众口数词,胜者为正,败者为魔,力量,才是评判的唯一标准。
  • DNF之虚拟进化

    DNF之虚拟进化

    我相信你没看过用这种家伙当主角的小说。。。。关于更新:你若不离,我便不弃。哈哈,说笑,预设不长,应该即使就我一个人也会写完的。。。
  • 被风吹乱C夏天

    被风吹乱C夏天

    当爱情女神降临在一个失去父母的女孩子身上的时候,有二个男孩子喜欢她!她该如何选着!是选择她的骑士还是王子....
  •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 妖孽邪帝:霸宠逆天小王妃

    妖孽邪帝:霸宠逆天小王妃

    她,二十一世纪让人闻名丧胆的顶级杀手,做任务时,偶遇山体滑坡,竟然穿越变成了将军府不受宠的废物嫡小姐--叶玄月。居然还重名。重名也就算了,还被一渣男休了。她不服,契神器,收神宠,飙等级,虐贱人。他,叱咤过风云,是每个女人都想嫁的男人。但是,他堂堂邪帝,威风被抢,天理何存。“宝贝,抢我的东西,该还了。”某男邪魅一笑。某女满脸黑黑哒。虾米,这人啥时候进来的。“唉,唉,你手摸哪呢!!!”
  • 仙劫引

    仙劫引

    十年前,妖狐渡劫失败,诞下一名男婴。十年后,青眼怪胎造人戏弄,最终迎来屠村惨案。他究竟是人是妖!屠村惨案跟他又有何干!
  • 妖妃不惑君

    妖妃不惑君

    她是受尽骂名的祸国妖妃苏妲己,她心如蛇蝎,残害良民,助纣为虐。他是千夫所指的暴虐国君商纣王,他刚愎自用,穷奢极欲,荒淫无度。而她九尾,只是一只无辜的狐狸,却阴差阳错的成了苏妲己,被送进王宫从此冠上祸国殃民四字。其实说到底,不过是那个男人为了一匡天下所设下的不为人知的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舞尽十年年华依旧匆匆

    舞尽十年年华依旧匆匆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你一个陌生人左右,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是啊青春之中,我们总在一边享受,一边流泪,逐渐长大的我们总会遇见不尽的烦恼,青春就是这样,总是在学会坚强的同时逐渐长大,这不是什么名著,这只是一个值得你微笑的故事。
  • 契约隐婚:总裁缠上小萌妻

    契约隐婚:总裁缠上小萌妻

    白梨岑本来以为一纸契约换来的会是毫无感情的五年,却没想到婚后他却是护她,宠她,爱她,甚至吃了她。他强势又霸道,对她爱入骨髓却从不肯说出口。只是一纸契约将她捆住,把她吃拆入腹。多年以后怀上包子的白梨岑怒道:你就吃定我了,是吧!他淡定微笑道:夫人乖,小心动了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