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5200000025

第25章 何必曰利

◎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孟子尚“义”,讲“舍生取义”。但在生活世界中,“义”与“生”的冲突并不常见,常见的倒是“义”与“利”的冲突。孔子早就提出要“见利思义”而不能“见利忘义”,认为“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这一“义利之辨”的思想,在孟子那里得到了特别的发挥,但由此也多为后人所误解。

孟子“义利之辨”的针对性实可分为几个层次,而以其论治理国家即政治层面的内容为最凸显。这里就选两段来看一看:

第一段“孟子见梁惠王”是《孟子》一书之首,说明作者自己对它很看重,也向为历代学者所重视。不难发现,梁惠王当时的心情不好,所以对孟子的称呼很随便,开门见山就急着问如何能使他的国家获利。惠王所问的“利”,是指富国强兵、征战夺地等治国之术。他所以这么急,是因为当时魏国的处境确实不妙。魏国本是春秋末年从“三家分晋”而来的,惠王之祖魏文侯、父魏武侯,在文治武功方面都颇有建树,使魏国成为当时的主要强国即所谓的“战国七雄”之一。惠王即位后,开始干得还不错:曾打败过韩、赵、宋诸国;曾迫使鲁、宋、卫、韩诸国来朝拜;曾与秦国达成短暂的和平;又在诸侯中第一个自称为“王”;还率领诸侯“逢泽之会”朝见周天子等。但到了他统治的中后期,形势却每下愈况:与东面的齐国交战惨败,太子和大将被杀;与西面的秦国交战屡败,被割去了不少土地;与南面的楚国交战又败,土地亦被割去。你说惠王心里能不着急吗?他急于想使自己的国家重振雄风、强大起来,急于想雪耻,急于想报仇。因此,见到以贤、智闻名的孟子,他劈头就问如何能使国家强盛起来的问题。

但在孟子看来,富国强兵、征战夺地这种急功近利,不是治国的上策,反而是引起动乱的根源;要想使国家强盛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讲求仁义,积极推行王道,实施仁政。所以,孟子的回答不是要否定“利”,他只是告诉梁惠王,富国强兵、征战夺地仅是政治上的小利,且副作用很大;只有讲求仁义,才是政治上没有副作用的大利、根本之利。至少在孟子的想法中,“仁义”这个大利已包含了富国强兵等小利,讲了大利,小利自在其中,不必多说。

对此章的内容,过去常有误解。误解的原因有古文太过简约,也有语句理解的歧义,但最主要还是后儒们的过度理解乃至歪曲诠释。如对梁惠王问“利”的误解:惠王所问,并不是一般狭义所说的利益,而是国家的大利。惠王之举,旧时常给读书人骂,说他是个急功近利的“小人”。但如果能了解当时魏国的实情,设身处地、平心而论,应该说那不过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尽管他确实是急功近利了一点。至于对孟子答以“义”,那误解就更大了,简直就以为孟子是只讲“义”不讲“利”。实际上,孟子在回答中从未否定过“利”。孟子甚至连齐宣王“好勇”、“好货”、“好色”都没有完全否定,又岂会完全否定“利”?

第二段节选自孟子与宋牼的对话。宋与孟子同时,也是“稷下学宫”学者。当时秦楚交战,宋想去劝两国罢兵。孟子对其用心表示赞赏,问他将如何劝。宋答以双方交兵的不利来劝。孟子认为这不好,会造成秦楚君民重利轻义之弊。所以应劝以义,何必曰利。这一段与孟子见梁惠王时说的内容相通,衍生的意义是:同样的实际效果,可能有不同的出发点,因此动机问题也是君子所应重视的。

从对政治层面“义利之辨”的分析,孟子想告诉人们的道理就是前面说“心”时提到过的——“人心”关乎世道!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梁惠王:即魏惠王。在位时为避秦国威胁,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叫梁惠王。交:互相。征:求。乘:一辆四匹马拉的兵车。弑:以卑杀尊。夺:篡夺。餍:满足。后:怠慢。今译

孟子去见梁惠王。惠王问:“老丈,你不远千里前来,大概对我的国家将会有利吧?”

孟子答道:“大王何必讲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倘若王说‘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才对我的家有利’,士和庶人说‘怎样才对我本人有利’,从上到下互相追求的都是利,那国家就危险了。拥有兵车万辆的国家,弑杀其君主的,必定是拥有兵车千辆的家族;拥有兵车千辆的国家,弑杀其君主的,必定是拥有兵车百辆的家族。能在拥有兵车万辆的国家中获得兵车千辆,能在拥有兵车千辆的国家中获得兵车百辆,不能算不多了。如果真是轻义而重利的话,那就非闹到不夺得全部就不满足的地步。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他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会怠慢他的国君。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讲利呢?”

原文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孟子·告子下》)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孟子·告子下》)

注释

终:尽。

今译

做人臣的怀着利去事奉君主,做人子的怀着利去事奉父亲,做人弟的怀着利去事奉哥哥,这就使得君臣、父子、兄弟间完全去除仁义,怀着利来相互对待,如此而不灭亡的,还未曾有过……做人臣的怀着仁义去事奉君主,做人子的怀着仁义去事奉父亲,做人弟的怀着仁义去事奉哥哥,这就使得君臣、父子、兄弟间去除了利,怀着仁义来相互对待,如此而不称王天下的,还未曾有过。何必说利呢?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大学》由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它对现代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所启迪和帮助。《中庸》为孔子后裔子思所作,其主题思想就是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本书配合全民阅读,特推出该套普及经典,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要。
  •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的历史生成、中国第一个唯物史观思想的体系化、唯物史观与李达中国经济问题、唯物史观与李达社会主义理论等。
  • 和气生财

    和气生财

    “和谐文化读本”丛书共五本,包括《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别介绍和论语述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气生财的财富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每本书都力图以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和顺的丰富思想,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分别论语述其主要内涵及特征,尽可能旁征博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提供一套可供大众阅读的基本文本。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 求索

    求索

    形式和内容是相对而言的,既没有绝对的现象也没有绝对的本质。作为物质的任何结构的本质在这一结构中的更深一层的结构之中。依次下去,以至无穷。后者总做为前者的本质,前者总做为后者的现象。
  • 价值论美学

    价值论美学

    美学不仅是知识学,而且是价值学的建构。基于此,从比较美学方法出发,《价值论美学》先行论证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结构。然后,着力探讨了审美价值形态与审美价值体验的内在机制。在确立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问题之后,作者从价值论美学的思想渊源与价值论美学的艺术实践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价值论美学的文明根性。作者认为:康德与马克思的价值论美学,展示了现代西方文明的价值追求;道家和新儒家的价值论美学,则展示了中国文明生活的诗性价值追求。不过。也应看到,乡土中国生活的悲歌,则突显了现代价值论美学重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全书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激情和理性,显现了现代人诗性生活价值的创造意愿。
热门推荐
  • 红楼之林家皇后

    红楼之林家皇后

    婉玉穿越成了一棵草,绛珠仙草,只是才修成人形没两天,她就在警幻的威逼下跳下转生池,投胎成了林家的嫡长女。只是红楼的世界危机四伏,前有在夺嫡中站错队的林如海,后有对她的修为虎视眈眈的警幻,还有时不时出来扯扯后腿的贾府中人,如何躲过一拨又一拨的明枪暗箭,立即成了婉玉的首要任务。
  • 送刘禹锡

    送刘禹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守护神之无悔

    守护神之无悔

    外婆的离去,她意外穿越到别的年代,却遇见了一群守护女娲后人降魔除妖的侠士,她先是知道这个世上竟真的有人会法术,然后还有神奇女娲石,竟有女巫说她是女娲后人的一魂一魄,为了避免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她决定收集八滴眼泪回去现代。但爱情和阴谋却也悄悄的在发生!一个温润如玉的他,一个霸道莽撞的他,她究竟会爱上谁呢?
  • 斗罗大陆之繁星满天

    斗罗大陆之繁星满天

    她从现代穿越来。她找到故人,为了保护她,她要变强。不料却在半路遇真情。众神会坑人,她也会。和同伴们一起冲!
  • 逆世天地

    逆世天地

    一个在世界毁灭之后奇异复活的少年“这里是哪里,世界毁灭了,为什么我还活着?”一个的惊天秘密“为什么,他为什么会在这个世界出现,难道他没有在世界毁灭的时候死去!祭台上为什么会留下父亲的笔迹?”一段不为人知的天地之秘:“不,人类的命运不是由你来主宰的。我的使命就是来终结这一切轮回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呵呵,傻瓜不要为我悲伤,也不要哭泣。天要我们分开,这就是命运。忘记我吧,去寻能真正陪你到永远的人。”“不!如果天要我们分开那我就弑天,命运要带走你,那我就逆天改命。我命由我不由天!”一曲壮烈的悲歌“记住,我们的一切不要让他主宰。这一切都是为了今天,不要再让这个世界轮回,也不要让人类再……!”屠神弑魔乱天下,逆乱阴阳创纪元。风云乱世仙神舞,倒转乾坤手遮天。
  • 天王无双

    天王无双

    是龙,终要遨游九天!“你滚!”当他军演时,用手榴弹去人家鱼塘炸鱼时,首长再也无法忍受。他离开那天,无数人在庆祝,与‘血色刺客’这个称号相比,更多人愿意叫他许三痞!
  • 圣樱校草vs绝美校花

    圣樱校草vs绝美校花

    “喂你谁?”“你管我是谁,真是的多管闲事,真是的。”夏凝烟二话没说就走了,简洛轩蛮不在乎。………………………………………………~~~~~期待下面的文章。作者qq3098906008
  • 烽火狼烟如梦初醒

    烽火狼烟如梦初醒

    她是一个绝世美女,曾在乱世中身经百战,却也曾被骗到妓院当妓女。上到一世威武大将军,下到一事无成小侍女。她曾经以为自己无所畏惧,不想却被枕边美女半夜惊魂穿越后她命犯桃花,偶尔走在大街上也能被绣球抛中
  • 涅槃新生:辅助大神

    涅槃新生:辅助大神

    神秘水晶植入现代手机智脑,开启‘一代辅助系统’。上帝啊~淘宝居然可以这么上,什么双十一,边去,居然有卖恶魔血脉,鸿蒙真气,混沌钟子等仙品。跟王母娘娘讨价还价。天啊...百度地图可搜索奇珍,探查古墓。你妹的,,,QQ阅读竟可以偷阅圣人古经。。。。诸位开启系统吧。。,,诶,等等,钱不够了,卖点床上用品也不错,嘎嘎,反正,是吧,你说仙人,圣人用过么~
  • 萌游记

    萌游记

    仙有仙道,佛有佛法,妖同样有妖的规则。五百年前,大圣败混世魔王,挫了魔道的锐气;入四海龙宫,敛了无数兵武;闯地府酆都,乱了三界纲道。五百年前,大圣结拜六妖,与众妖王抗衡仙道,与天庭对立,欲封妖神。五百年前,仙佛合力,散了大圣神魄,只剩其一缕神魂,借着那不死之身被封于破落道观。而今,小丫头妩箜自道观而出,再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