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5200000031

第31章 制民之产·取民有制·使民以时

◎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想得“民心”就需“保民”;如何“保民”?需有具体措施。孟子对此有深入细致的思考。老百姓最关心什么?孟子很明白,无非民生问题!百姓现实生活中养生送死这些民生问题如果没什么遗憾了,那 “王道”、“仁政”也可说是开始了。如何能保障老百姓的民生,孟子又有不少措施,“制民之产”、“取民有制”和“使民以时”就是其中比较主要的内容,我们且来看看这三点:

“制民之产”,就是必须保证老百姓拥有最起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份固定的产业,这是让他们能活得下去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条件。它使百姓上能赡父母,下能养妻儿;遇上丰收年景可保衣食无愁,碰到灾荒年成也不至于饿死。孟子认为,只有达到百姓有饭吃了、有衣穿了这个底线,才有可能对他们进行教化,引导他们讲道德(“谨庠序之教,申孝悌之义”,“驱而之善”),而他们也容易接受。至于具体如何落实下去呢?孟子设想首先应该从划定土地开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然后让每户人家拥有一小块土地(“五亩之宅”),使他们能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受教育。应该说,孟子的构想是实在的,他提出的标准决不算高,只能算是保证老百姓能活下去的底线。

“取民有制”,就是向百姓征收赋税要有定制。孟子曾说过:“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滕文公上》)(贤明的君主必定做到恭谨俭朴,对臣下有礼,向百姓征收赋税有定制。)关于古今国家的税赋问题,孟子有不少讨论。他的论述虽然有的只能认为是猜测,如对古制;有的也只是设想,如对今制。但总的倾向是强调统治者不能乱来,因为它关乎民生,所以必须要有严格规定。

“使民以时”,就是政府动用民力时要顾及季节,不能耽误时节。所以,孟子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以时入”、“食之以时”等等。众所周知,农业最讲时节性,一旦错过节气,那收成一定不好。实际上,非唯农业,林、牧、副、渔业也都讲求季节性。但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连年征战不息。统治者为打仗频繁征用民力,这肯定就会耽误农时,对经济生产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民生。所以孟子必须把此点强调出来。

孟子的“使民以时”,在当时固然主要是从“勿夺其时”入手,来讲养民、保民的“仁政”,是其政治思想的体现。但今天有人从中读出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意思来。这可以吗?我以为可以的。作为原创性精神体现的文本,经典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了解过去,经典的意义具有开放性,存在着广阔的不确定域。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人们知识结构的不同,所需解决问题的不同,经典的意义可以不断地被历代阅读者所发掘、重建和阐扬。从“使民以时”中读出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尽管或不合孟子的原意;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话中,确实也含有这几层意思在。这就叫做“题中应有之义”,只是以前没被发掘出来罢了。

原文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制民之产: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今译

所以贤明的国君规定民众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养活妻儿;遇上好年成能够温饱,即使凶年饥岁也不至于饿死;然后引导他们走向善的正道,民众也就容易听从了。

原文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衣帛:穿丝织品。豚:小猪。彘:猪;无失其时:不错过饲养繁殖的时间。勿夺其时:不要耽误农时。谨:认真办好。庠序:地方学校。颁白:斑白,头发花白。负戴:背负、头顶。

今译

在五亩的宅田上,种植桑树,上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丝织品衣服了;鸡和猪狗之类家畜,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七十岁的人就能经常吃肉了。每户所种的百亩田地能不耽误耕种时节,数口之家就不会饿肚子。认真做好乡校教育,反复讲明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肩挑背负地出现在路上。年老的人穿丝绸、吃肉食,老百姓不少食缺衣,做到这样还不能得到人民拥戴而成为王者,那还从来没有过。

原文

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孟子·尽心下》)

注释

征:赋税。殍:通莩,饿死。

今译

赋税有征收布帛的,有征收粮食的,有征发人力的。君子采用其中的一种,其他两种就暂时不用。同时用两种,百姓就会有饿死的;同时用三种,那父子骨肉都要离散了。

原文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数罟:密网。洿池:深池。斤:斫木用的斧子。

今译

不去妨碍农民耕种的时间,那粮食便吃不完;不拿细密的鱼网去池塘捞鱼,那鱼鳖之类水产便吃不完;砍伐林木有一定的时间,那木材便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老百姓养生送死不会感到有什么缺憾。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那就是王道仁政的起点。

同类推荐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柏拉图的智慧

    柏拉图的智慧

    柏拉图的哲学世界博大精深,穷其毕生之力所钻研的理念论是他一切哲学的核心。这是他从巴门尼德的逻辑、毕达哥拉斯的数形玄学理论、赫拉克利物的热情及苏格拉底的人生哲学出发,创造出的一种具有极大诱惑力又能满足宗教情操的哲学。柏拉图有力地发展了世界可知论,这对自在自为的认知行为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从而使之达到了一个明确的高度,他认为知识是可以得到的。这是他为人类文明史做出的最大贡献。
  • 《道德经》品读

    《道德经》品读

    本书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
  •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四书又称“四子书”、“四子”,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部儒家著作的总称。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为了方便阅读,本书采用了“原文”和“译文”对照的形式,为您架起一座顺畅阅读的桥梁。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热门推荐
  • 倾世凰妃,废材逆天三小姐

    倾世凰妃,废材逆天三小姐

    她,21世纪的金牌特工,阴差阳错,灵魂异转,穿越到了昭阳国人尽皆知的第一废材身上。一朝回归,她是十系天才,九天凤女,紫嫣神女,主神级丹药,主神级仙器,一抓一把,她是这里永恒的记录。白莲婊上门求安慰,她一脚踹飞。便宜老爹耍心机,阴谋诡计玩到他停不下来……他,昭阳国第一美男,绝世元素天才,是无数春闺女子的梦中情人,偏偏对废材庶女情有独钟,天涯海角,死缠烂打。“夫人,为夫发现一个新的修炼方法。”“什么?”“双修,既增长修为,又解了为夫的相思苦。”“呵呵,永远有多远,你就给本座滚多远。”“夫人,总不能让为夫憋死啊!”“憋死就憋死吧,大不了本座再找一个。”“嗤~全天下还有为夫这般完美的男子吗?”“……”
  • tfboys之抓不住的心

    tfboys之抓不住的心

    只是遇见,只是心痛,只是爱过,只是……他遇见了他的初恋,想挽回,却伤她太深,也让那时心痛不已的她,心头一震;一切误会都变成他们之间的隔阂,让他们越走越远……一天,她却对他说“恋过,又算什么,只是恨不上罢了……”一人说出的话,却让两人伤心难过……这时,她的再次出现,再次打乱了他的生活。“心累了,我就用沉默代替一切。我,不会问,不会提。难过了,我,不会哭,不会笑,累了我就消失一下……”
  • 川人大抗战

    川人大抗战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图文并茂,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川人大抗战的历程,是迄今为止最完整叙述抗日战争历史的长篇专著。本书还配有珍贵历史照片近二百幅。
  • 菜根谭全鉴(第2版)

    菜根谭全鉴(第2版)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该书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读物。本书在原典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准的译文、生动的解读,联系当下诠释经典,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塑造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忍、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探寻现实生活的智慧。
  • 极品先生

    极品先生

    太年轻,不像为人师表?不,我有知识有文化。无耻,腹黑,没节操?这叫内涵。一代极品老师,就此诞生。
  • 她不懂爱情

    她不懂爱情

    她不懂爱情,她是名副其实的宅女,看过很多韩剧,看过很多言情小说,也因为电视剧里的动人情节哭过不止一回,但她却仍不懂爱情。遇见了他,她学会了暗恋,于是,她会因此失眠,会因此羞涩,会因此失落,会因此伤心。。。开始奢求。他,一个白净开朗的普通大男生,偶然发觉女神的好朋友竟然暗恋自己,明明努力避开,却不料频频相遇,好感度也在不断上升,终于体会到自己喜欢他的心愿,可是就在自己赤果果表达自己情意时,她为什么开始躲避他的眼神?如果理由是她不懂爱情,那就由他来教好了!
  • 日半夏生

    日半夏生

    从十六到二十六,认识他的十年里,他不曾知道有我的存在。但幸运的是那么多的人海中与之相遇。“十六岁时你走进我的视线,成了我此生恋恋不忘的风景,而这十年间你不曾知道有过一个我,不知道这隔了十年的相遇,算是初见还是重逢?”
  • 杂素菜单

    杂素菜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Marriages

    The Marriag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地狱狂想

    地狱狂想

    女主,无cp。本文含金光,东方,黑魂,血源,神话,科幻等元素。想到什么写什么。正文和标题有微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