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5200000004

第4章 说“心”

◎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不难发现,孟子在讲“人性本善”及人之所以会有不善时,经常会涉及到一个字——“心”。他所谓的仁义礼智“四端”,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而“人性本善”的原因,则在于仁义礼智“根于心”。至于人会变得不善,那是因为受了环境影响而“陷溺其心”,没有把握住心中那仅是一点点的“善端”,把本有的善良之心“放”出去了。所以我们可以说,“心”是理解孟子人性理论的吃紧处,一定要抓住。由此,我们就来说说“心”吧。

中国人特别重视“心”,所以用“心”组成的词也就特多,张口就来,如:“开心”、“担心”、“关心”、“放心”、“小心”、“留心”、“用心”、“有心”、“无心”、“细心”、“粗心”、“公心”、“私心”、“好心”、“坏心”、“人心”、“兽心”、“恶心”……

在中国古人那里,“心”可是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有几层含义:最一般地说,“心”是人们思维的器官。中国人传统上习惯于把“心”视为具有思想功能的器官,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说“心想事成”之类的话,其源头可上溯至古代。第二层意思,“心”指思维,有时也可指思维的过程,这是把名词作动词来用。第三层意思,专门指道德上的善性,孟子有时也把这一层意义上的“心”称之为“良心”或“本心”。

中国人所以特别重视“心”,是因为认为人心变化莫测却又能包罗一切,所以许多哲学家都强调“心”。孟子讲良心、尽心、存心、养心和收放心等;荀子讲心能“虚壹而静”;道家的庄子讲“心斋”,说得也是虚其心;佛教讲“万法唯心”,还有专门的《心经》。宋儒张载提出个“大心”,这很重要。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天人如何合一?说到底就是“大其心”,使“天地万物与我为一”。至于后来的陆象山、王阳明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以“心”为学,被人目为“心学家”,前者讲“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后者讲“心外无物”。那都是中国哲学的专门概念,这里就不必细究了。

当然,中国人也从不否认个人之心的存在。春秋时代的子产已经有“人心不同,各有其面”之说,以后一直也没怎么变过。一般说来,中国人受儒家的影响比较大,不太相信人死后有什么“天堂”或“西方极乐世界”这类玩意。认为这个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而且我们也就这么一个世界,应该好好地珍惜它。怎么珍惜?关键就在这个“心”。所以中国哲学的主旨就是强调“人心”,认为一个人不能完全由社会身份或物质条件来决定, 而应该由“心”来决定。因此,一方面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独有的心,因为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一个心。私心可有也必有,但私心得有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不能妨害公心。中国哲学还认为,个人的心是可以相通的,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更要紧的是,个人的心是需要养的。假如不养的话,你的心就越变越小,人也越变越自私,那么社会就一定会乱,所以必须把心扩大。如何扩大呢?很简单,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如《孟子》中提到过的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这实际上是齐宣王引用《诗经》里的话)。能想到他人,于是有些事情就不应该做也不会去做。这样,大家也就能活得好些,有秩序一些,当然也就开心一些。

“心”就是中国人传统的精神价值,就如同西方人信仰上帝一样。但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心似乎没了着落。你又不能、也不会去信仰其他什么。所以问题就来了,就如电影《天下无贼》中那个黑帮老大黎叔说的:“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这真可谓是“盗亦有道”啊!)

的确,人心问题,不可小觑,因为人心关乎世道。当我们面临困难或危机时,许多人就事论事地以为那只是经济问题、管理问题或制度问题,但往往就忘了在经济、制度等这些具体表象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的人心问题。而就事论事的结果,往往就会把事情搞砸,这方面的经验教训还真不少。好在中国人现在已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自然很好,但构建和谐社会从哪里开始?就应该从人心开始!让我们慢慢地修正、收回放失了的“心”,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去解决其他一些不和谐的具体事项。

原文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今译

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根植于心中。

原文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孟子·告子上》)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孟子·告子上》)

注释

耆:通嗜。

今译

口对于滋味,有相同的嗜好;耳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对于容色,有相同的美感。讲到人心,唯独就没有相同之处吗?人心相同之处是什么呢?是理,是义。圣人只是先掌握了我们内心的相同之处罢了。

原文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孟子·告子上》)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孟子·告子上》)

注释

乡:向。

今译

孔子说:“把握就存在,舍弃就消亡,出入无定时,不知去何方。”说的就是人心吧!

原文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上》)

今译

就说在人身上吧,难道就没有仁义之心吗?之所以有人会丧失他(本有)的善良之心,那就像斧子对于树木一样,天天去砍伐它,它还能茂盛吗?

同类推荐
  •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它凝结了先民的睿智和智慧,充满了辩证法精神,体现了东方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光辉。本书撷取《易经》五十三个卦辞,结合古今案例,以简洁生动的插图、有趣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易经》的原理,揭示做人处事的诀窍,教你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顺应穷通,获取成功。本书是指导现代人事业进取的一盏明灯。
  • 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培根是近代美国思想最伟大的人物,也是人类史上最优秀的人物之一。本书收集了培根论说手札数十篇,充分显示了哲人的睿智,是一本见解独到的传世佳作。
  •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的智慧,是他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果,是经过时代战乱、社会动荡、人事纷争和生命无常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因为他最早提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阴”谋策略,所以被后世学者称为“月亮下的智者”。但是,老子的为人处世智慧也不是一味退避,其实他提倡的是更大的进攻,如:“将欲取之(刚),必先予之(柔)”;“他认为最高明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争”,舍己从人,不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作正面冲突,伪装示弱,弃近谋远,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因为它超越了有限、暂时和表面的成功,取得的是更加博大、高超、长远和实质性的利益。不争表现出一种品性,美好和谐,最得人心,却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 思想与伦理(和谐教育丛书)

    思想与伦理(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 否定的现代性——理解阿多诺

    否定的现代性——理解阿多诺

    本书所研究的是德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奥多·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理论。内容包括:同一性哲学的消解、中介与否定的形而上学、自然对历史的参与、语言学转向的自负、否定的现代性等共八章内容。
热门推荐
  • 绝代剑灵

    绝代剑灵

    这是一片没有魔法,没有斗气,只有一种叫做灵力的大陆。他阴差阳错来到这片大陆,不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苍天不怀好意的玩笑,命运赐给了他最强的天赋,却给了他一个致命的缺陷,他究竟能摆脱命运的安排吗?他能不能挥剑斩断束缚,守住心爱之物!
  • 易生玺爱遇见你

    易生玺爱遇见你

    这里写的是TFBOYS同人小说,写的是2026年开始的故事,内容与事实无关,四叶草们不要对号入座哦~
  • 落难校花奇遇记

    落难校花奇遇记

    一场雨中邂逅,让从不曾失手的苏醒不得不得女扮男装混进德轩学院去,目的就是为了找回丢失的一份重要文件,可这刚进学院半刻不到就惹了校园中的恶霸,屡次三番找“他”麻烦不说……,最后居然还想喜欢人家,那那那也得看看她那位肯不肯了。
  • 剑灵异志录

    剑灵异志录

    比鬼神,比妖魔更可怕的是什么?是欲望,是人心最深处的欲望。十把凡尘剑,离奇的石山僵尸,神秘的封门村,诡异的水底沉船,变异的吸血鬼,昆仑山的地狱入口,云南的阴兵借道……一桩桩离奇的事,一个个未解的迷,看似都和十把神剑剑灵有关,但是终究怎样去拨开迷雾看清楚事实的真相!
  • 桔梗花之恋

    桔梗花之恋

    李易寒和夏芳晴之间的爱恨纠葛——乔啸天的家境富裕殷实,他同时也喜欢上了夏芳晴。他起初通过用优越的物质条件去追求夏芳晴,可都不太成功,最后他运用自己悉心布置的一些阴谋诡计,来升级李易寒和夏芳晴之间的误会和矛盾,以至于他为了得到心上人而不择手段。--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寻,寻回

    寻,寻回

    不论有再好的,都没你好,只为初见的情。不论你多不堪,不论你的敌人多强大,我都在你身边,我只要你!!
  • 堕缘诀

    堕缘诀

    他,仙班首列,掌管世间沧桑,人间愁苦。她,原是魔界天尊之女,却遭人陷害,化为一缕灵魄,历经千年,才重新化人。却成为六界共敌……爱与不爱,一念之间。对六界的仇恨早深入骨髓。
  • 仙骨奇侠之石浩

    仙骨奇侠之石浩

    为了拯救苍生而斩妖除魔,石浩天生一副仙骨,这就是他的使命!斩妖除魔固然重要,但泡妞甩马子也为在斩妖除魔的道路上增添乐趣,成就天下大业和个人喜好两不误,难道不是很好么?
  • 小天才:小卡尔·威特和小比尔·盖茨的成长故事

    小天才:小卡尔·威特和小比尔·盖茨的成长故事

    本书是一本适合父母和孩子共读的精品。本书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小卡尔威特和小比尔盖茨不同成长经历,其家庭采取的不同教育方式。
  • 减字木兰词

    减字木兰词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翩翩相府佳公子,怎奈情愁缠一身。剪不断,理还乱,心中愁苦谁与诉?回头看往事,生别离,葬芳魂,伊人去,旧人伤,终是血泪相凝,丝丝缕缕,缠绊今生。晓风残月,知人间愁苦几何,杏雨红花,道不尽一生空有怨恨情深缘短,旧恨新欢相伴,珊枕泪痕红泫。他是天上多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公子世无双,只恨一生太匆忙。纳兰容若的故事我也不太解,尝试着写了写看看,若大家喜欢,多多赞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