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42400000012

第12章 最高境界(4)

第二天太阳正炽热的时候,我们一行20余人坐警车到了梅林镇的东津河景区入口处。高高的木门楼、广场上铺满细小的各色鹅卵石,目之所及无一不与大自然相融相合。穿上橘红色的救生衣,戴上斗笠,坐进皮筏,船工用长长的竹篙点开筏子,我们便游弋在平缓清澈的河面上。两岸青山隐隐,翠竹茂密,河中鱼翔浅底,白鹭忽飞。筏在河上走,人在画中游。偶有冲浪而下,激起一片浪花和笑声。坐在矮矮的皮筏上,卷起衣袖和裤管,赤脚拍打着水面,清清凉凉的沁人心脾。最叫人津津乐道的是互相打水仗。用水枪朝对面筏上的人喷过去,一头一脸,淋湿一身,没有水枪的就用木桨扑水,你来我往,各不相让,尖叫声此起彼伏。忘却了季节,忘却了年龄,物我两忘,这是多么难得的境界!

东津河全长6公里,晃晃悠悠一个多小时,意犹未尽。下午的时光全在夏霖风景区度过。亭台观瀑、小溪戏水、石门眺景、大龙潭探险、木屋里打牌、拣鹅卵石、吃竹筒饭……让身心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放松下来,体会着回归自然的美妙。

宁国的天公真是善解人意。既然是来采风,就索性让我们感受感受各种不同天气里的宁国。第三天启程赴青龙湾景区时,温润的雨一直在洗刷着车窗玻璃。打着小花伞上游船,只能躲在船内,隔着窗儿望,烟波浩淼的青龙湾,让人感受着它的深不可测。群山环护着碧水,寺庙还隐藏在对面的深山中,烟雨迷蒙,我们只得放弃了对它的拜谒。留下一些遗憾和念想吧,下次再来宁国!(2008年5月)

乐在枞阳

走在路上,忽然心生一念:这两天比较清闲,何不出去走走。到哪去呢?想起一个枞阳作者的稿件《隐者浮山》,浮山还没去过,何况“隐者”一词的吸引力,便想去那儿看看。正好有个老乡朋友新调去枞阳供电局工作,此行可以一举两得。这个主意好,便立即同枞阳那边联系,江启红不仅是我们宿松老乡,而且也算我的学弟,为人很不错,我的话一出口,他便“欢迎欢迎!我在这里等,你们几个人?”

江启红的热情之火把我的兴趣点得更旺了。一个人去没意思,得多邀几个人。我立即想到大学同学汪亚丽,她现在正对摄影着迷,又是同一个供电系统的,一起去正好。我们安庆市女子摄影协会总想搞点活动,我便打通市摄影协会副主席洪霞和女子摄影协会主席龙玲燕的电话,洪抽不出时间,龙答应去。我向来总不好意思给人多添麻烦,便准备搭公交车去。但江启红书记听说后,立即说:我派车去接。

王师傅很有时间观念,8点前就到了指定地点。我们一行三个女摄影爱好者在车上谈得最多的自然是摄影。特别是汪亚丽,谈得眉飞色舞,运动鞋,长袖衫,太阳帽,看那架势,就知道是准备大干一场的。车子沿江边公路疾驰,经过枞阳县城未作停留,直接向浮山开去,那边有当地供电所的人拿着纯净水在接应,而且已安排了一个女导游。当书记的人在这些方面总是考虑得很周到,细节让人感到温暖。

原以为浮山会“浮”在水面,象一片荷叶,让我感受躲在水中央的“隐者”的飘逸风姿。但展现在我眼前的浮山,是一座并不高大雄伟、也不奇峻险峭的小山。听导游说,这是枯水季节,有水的时候,浮山会三面环水的。这只能怪自己来的不是时候。望去,树木也不苍老茂密,山上似乎也没多少亭台楼阁。山小而不奇,水枯而不浮。我心中有些失望。

但失望的情绪不能写在脸上,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向山上走去。说“走”而不叫“爬”,自然是这山不够险峻,无须乎爬。导游一口当地土语,叫我们听起来有些吃力。对照山石上的字,我们半猜半听,也差不多能清楚是何意。

我们边走边看,汪亚丽拿着相机拍照,常常不见了她,便停下来呼喊,直到她玲珑的身影从树林间钻出来。景点不多,寺庙却有两座,都是依山而建,傍石而居。山上水不多,石头却有些奇特。好几块巨石都是悬空而立,成就了“撑腰”、“对弈”、庙堂等景致。撑腰石下,竹枝密密麻麻,龙大姐正好腰痛,便颇有兴致地拣一根竹枝,撑到石下。说是撑上去,腰就不痛了。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疗法,就象石楠老师曾说自己头痛,在小孤山梳妆亭上望江梳头,许多人在黄山上双双锁连心锁一样,灵验与否,事后也并不真去计较。入乡随俗,既来之,就随缘随兴吧。我们边听边看边走,导游时而踮踮脚,说,你们听,空空的,这山中间是空的,两边有洞相通。我们跺跺脚,果然如此。想必这山中就如一个巨大的防空洞,“隐者”藏在其中,千万年享受着无人打扰的清静。

有石就有石刻,浮山最出名的是摩崖石刻。只知道有些很古老了。但我的心也如这山一样“浮”着,浮光掠影地看看,一个也没记住。心中忽而想起“有些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但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就觉得这石刻上的许多名字,也不过如过眼烟云,流传千古又到底有多大价值呢?“因棋说法”之处我倒是坐了一坐,当年圆鉴大师在此借棋与欧阳修说法,留得此处真迹,倒叫我们有了些另外的感悟。这里幽静清凉,真是个弘法之所。可惜棋盘被“破四旧”时毁坏了。藏在山崖下,凿石而成的棋凳棋盘,不招谁惹谁,却也免不了被毁的命运。世上有些事真是不可思议。

人们记住圆鉴,是因为他的弘法,他的寺庙;记住欧阳修,却不是因为他在这里的足迹,欧阳公的文名早已载入史册,稍有文学知识的人谁人不知。砸坏棋盘,就能砸掉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么?

下得山来,已是中午11点多,山脚下的省级示范中学浮山中学的校园里寂静无声,可能学生们因高考都离开了学校。这里依山傍水,幽静空灵,确实是个读书悟道的最佳所在。当地供电所的同志已准备好午餐,硬是热情地留我们吃当地的土菜。

午饭后,江书记也未休息,在住所等着我们。老朋友相见,自然多了许多叙旧的话题。谈及枞阳,他深有感触地说,这里人的执行意识强些,布置的任务会不折不扣地完成。而宿松,多了许多人情味,许多工作却需要靠个人的威信和魅力才能完成。

他看看表说:“还早呢,我们还去一个地方吧”。随即打电话联系是否还有其他景点。有人说,还有个“石屋寺”。便找个向导驱车往山里去。很长一段窄窄的沙石路,左拐右拐,终于到了。这是一个躲在深山老林里的寺庙,寺庙里只有一僧一尼。除了我们几个外,没有其他香客。看去,一块巨大的石头悬空,传说石头顶上有个脚印,是地藏菩萨当年脚踏的地方,后来看不中此地,便迳往九华山去,成就了另一方的旺盛香火。石屋寺里的菩萨,虽历经千百年的风雨,在寂寞中仍守住自己的初衷,不因被冷落而自弃。世事纷繁我自主——这需要的是一种境界。

虽不怎么迷信,但我仍然见到菩萨就拜,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告诉我,多拜拜肯定不差。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希望受到尊重,这是人神共同的心理啊。我抽了个签,是说希望落空的意思。以前总是抽些美好的签,也并未应验过。这菩萨很诚实,即使预言不好的前景,也会照直说,丝毫不忽悠人。我就喜欢这样的性格。

照了几幅合影,我们便下山。经枞阳县城时,从车窗向外望去,一个不小的湖里,随风翻卷的荷叶,一大片一大片,碧绿清纯,令人爽心悦目,看着看着,令我惊奇不已:它们竟象经过规划似的,方方正正,组成很多个方阵,丝毫不乱伸枝蔓,严格遵守着各自的阵线,仿佛天安门前接受检阅的部队,整整齐齐的。我问:这是怎么回事呀?他们谁也答不上来。这让我又想起江启红说的话来,枞阳人很有执行意识。看来,不仅是人,连这块土地上的植物都是如此。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进步文明的标志。

开车的师傅遵照书记指示,又把我们送回安庆。下车时,才五点钟。仿佛兴犹未尽,我与龙大姐又坐下来,聊了许久,感慨颇多。我们都是曾经为工作而拼命的人,为了自己喜好的事业丢掉过不少东西。而今也想享受享受生活,体验体验山水之乐。其实,山水之乐,乐在人心啊。只要心中有乐,任何外界都是美好的。

枞阳之行,虽浮光掠影,来去匆匆,但回想起来,面前仍如车行湖滨,淡淡的荷叶清香久飘不散,轻轻的愉悦在心头弥漫……

(2007年6月)

孔雀从此不寂寞

最早知道的“孔雀”是在中学时学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的凄美故事中。

那时,情窦未开的我们是很难弄懂“孔雀”与焦刘的关系的。既不懂得孔雀为什么要朝“东南飞”,也不懂得它们为什么要“五里一徘徊”。直到后来,听说故事中的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是安徽怀宁小市镇人,他俩死后合葬,其坟墓后人就称为“孔雀坟”。

我想,孔雀坟的得名,一定是缘于那首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文学家与画家在很大程度上有相同之处,他们喜欢美化眼里的一切。因为追求真善美,所以总喜欢把自己的理想浓缩进作品中,为世人勾画出美丽的境界,哪怕这个故事原本让人心酸。《孔雀东南飞》就是如此。焦刘的故事本很凄凉,但长诗却那么凄美动人。现实中有没有合葬,有没有鸳鸯和孔雀、梧桐和松柏,我们没必要去追究了。但因为有了文人的笔墨,有了合葬,有了孔雀和鸳鸯,有了松柏和梧桐,焦刘便很圆满了。毕竟,他们在生时那么相爱,死后仍然在一起。不但让亲人追悔,还让后人世代怀念。对个人来说,人生本就短暂,能让后人怀念,能让历代文人津津乐道,该是生命价值的最高境界吧?

前年,我编发过怀宁的作者甄文写的《寂寞孔雀园》。她眼中的孔雀园很寂寞,她是“寂寞地来,寂寞地去”,不愿惊动墓中人相守了千年的清静,也不愿惊动附近的文朋诗友。园中空无一人,墓上芳草萋萋。这样的境界其实最适宜吊唁,适宜对白、抒怀和联想。

我总以为,对坟地来说,本就应该是朴质而清静的。沈从文大师如此,他的墓地,卧在故乡熟悉的山水间,几块石头,芳草一片。这就够了。石楠先生在1997年参观巴黎公墓,曾感叹著名的巴尔扎克的坟冢“不起眼,夹在高大的墓宇间显得很寒碜”,石楠先生因而有些愤然,又有些哀伤。石楠是越过重洋,慕名前往吊唁,所以有此感叹。但我觉得,坟地的寂寞才是正常的,尤其对一个作家来说。他们生前本就不喜欢喧嚣,死后还需要纷扰干啥?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为人类创造财富:物质的或精神的。有流传千古的作品,有世代人心的怀念,这不比高大堂皇的坟冢和墓碑更有意义吗?古代的黄陵,有多少逃过了盗墓者贪婪的锄头?现今有许多地方时兴建造纪念碑、扩建故居,以吸引参观者。逝者的声名成了人们赚钱的工具。不知其灵魂地下有知,该作何想?

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一方静土,孔雀坟也一样。尽管它躲在乡村,还是难以被人们遗忘。现在的孔雀坟周边已是很热闹了。当地政府投资几千万,在孔雀坟边建起了影视基地。这孔雀坟清静了两千年,而今终被喧闹打破。究其因由,还在于文人。一篇《孔雀东南飞》成千古绝唱,只要是读过书的人,几乎无人不晓。借题发挥,已是现代社会常用的一种方式。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便只有在历史长河中寻求一些仍旧闪光的浪花。现代的人们,是不管什么祖坟不祖坟的,疯狂的盗墓者为一己之私利,刨祖坟抛尸骨,他们千方百计寻找文物,归根结底为一个“财”字。而政府借历史名篇作推介,借此发展地方经济,这一举措自然与盗墓者是两回事,我们当然不可随意斥之为“哗众取宠”。

不管怎么说,在我们故乡多一点现代气息总是好事。说明观念更新了,社会在进步。孔雀坟也好,影视基地也好,在这里都是独一无二的东西,我早就想去看一看。一则缘于焦刘的千古传奇,二则因了一个文友的约稿。

戊子年五月的一天,我去拜谒孔雀坟,同安庆市女子摄影协会几个同仁一起。我们坐的是安庆市福利院的车子,陈师傅也没去过。本来我与同学约好,希望他能带路,但后来同学来电说,当天有省市领导视察,县长在那儿陪……同学支支吾吾的好一阵,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不陪就不陪吧,我们也不勉强。随同的朱玲大姐找到一位老领导,随后县政府办的同志便直接带我们赶赴小市镇。

乡村路窄,即使有车在前面带路,我们还是被拉下一大截子。迷了路的我们反而一下子直接找到了孔雀坟。

同类推荐
  • 生死瞬间

    生死瞬间

    早晨起来,石开就觉得老天一点不讲情面,如此“重大决战”,还不作美些?真是的,干吗大学考试每年都非得放在这又热又燥的几天?不行不行,管这些做啥,别影响了考前的情绪。
  • 下洋涂上

    下洋涂上

    本书以宁海县下洋涂围垦这样一个缚沧海造桑田的民心工程为对象,讴歌了下洋涂围垦工程的规划者、设计者、管理者、建设者们严谨的科学理念、忘我的无私奉献和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性之美。作者满怀深情地揭示了这项工程既是一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位一体的文明工程,也是一项凝聚着人与人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性工程。
  • 贵平吟草

    贵平吟草

    主要包括:无题;登庐山感赋;清明扫父墓;寻诗;七回乡偶书;重走砍柴路;重游黄龙寺;三过双井村(三首);读《石湾诗草》(两首);一二怀乡;赠妻;修江月夜等。
  •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人,存于天地间,就是为了既美又好地活着。我们努力做美好的事情,留给这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背影。世间美好的事情太多,一个人所能展现其最为美好的地方,我以为永远是在爱情里。关于爱情,想起的总是太多太多,多到让我这样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无法用一两个词汇形容。爱情里的悸动、热烈、暧昧、痴缠、忧伤……每一种滋味在回忆里不免有无可奈何的惘然,正是这一点惘然构成了爱情里一个永恒的词汇:美好。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一个美好的人,谈一场美好的恋爱,然后用岁月的酒浆将记忆灌醉,留待老了的时候,每开封就微醺,还没品尝已经沉醉其中。
  • 天使有泪

    天使有泪

    如果说写诗歌,是小桥流水式的低吟浅唱;写散文,是晓风残月式的情景描绘;写小说,是大干世界的舞台彩排;那么,写报告文学,则是严肃而深刻的社会写实。因此,写报告文学,不仅需要同样优美的文笔,而且更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对时事政策的准确把握和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部作品还留有生活的体温。它来自于正在行进中的生活,它的疼痛是那么真切、深挚,它的思考令人信服、值人深思。
热门推荐
  • 青年必读-品质的魅力

    青年必读-品质的魅力

    善良不是刻意地去做善事,而是发自内心的善待他人。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一定会很幸福。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罗素
  • 增慧陀罗尼经

    增慧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的爱情故事

    TF的爱情故事

    三只在重庆南开北京分别上学,而因为某些原因都转到了重庆八中,三位全国排名前三的三位千金正巧转到这来,三只与她们踏上了爱情的道路。
  • 于你九次诺言

    于你九次诺言

    他,盛世王朝的三王爷;她,一代亡国公主,却是半人半狐的.他恨,为何他生在帝王世家,掺和亲兄弟之间的帝王之争;她天真,不知世间之情.他与她相遇,他承诺于她九次诺言......
  • 本无界

    本无界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一团深不见底的谜题,一只从天而降的凤凰,一个少年争霸的故事就此开始
  • 三生三世:君卿春水映梨花

    三生三世:君卿春水映梨花

    那一世,她是开在九重天上的一朵小小梨花,他是天君之子,在她化成人形的那一刻带着九尺云霞降生,注定了这一世的相遇,只是有缘无分。那一世,她是蓬莱圣女,他是琅琊左氏嫡长子,天定的姻缘,那段不可言说的青梅与竹马岁月,最终还是输给了命运。那一世,她是飞升成仙的梨花仙子,他是战神后裔尊为帝君,瑶池的不期而遇,那一场陌路擦肩,又是谁惊扰了一池春水。这一世,她是蓬莱遗孤,不再向往那繁华似梦的九重天上,守着满园梨花,现世安稳。凡人欲问修仙处,蓬莱岛屿琅琊路。君若许卿三生画,何以春水映梨花。
  • 噬夜之门之现世星光

    噬夜之门之现世星光

    “这个世界上有着种种的不科学,而这种能力必定能改变命运。”灵魂的觉醒,拥有强大的魂力却一直逃避事实。孤僻少女的偶然所得到的能力,又会迎来什么样的挑战?星空之下……再续前世孽缘,重蹈覆辙,最后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 都市奇幻异闻录

    都市奇幻异闻录

    吞食尸体的小巷,收集灵魂的“隐士”,精通生化医学的异邦军队。鬼魂、妖怪、吸血鬼、生化改造人,不同的势力在同一个城市演奏出一曲黑暗的乐曲。
  • 重生之网络大亨

    重生之网络大亨

    有人说Google在拒绝雷雨基金的风险投资前,应该参考暴雪的先例。有人说联通不该发布联通网苑计划,因为市面上百分之八十的网吧都归风云网络所有。有人说苹果、微软、思科、IBM、雅虎、甲骨文,只要你能想到的高科技企业背后几乎都有那个少年的影子。有人说当一场比微软当年更庞大的反垄断调查展开时,许多人都在猜测,或许这家集团将会逃脱不了分拆的命运,特别是那个二十二岁就成为世界首富的少年。那个少年叫于骏,他重生于一九九八年,那个互联网萌芽的春天。
  • 盛景

    盛景

    一宅风景,堪堪耗尽半生心血唯我心安,此处便是宅女故乡境遇好不好,靠打理楚景说,要跳出宅斗的格局搞宅斗夫婿无所谓,靠调教楚景说,要跳出夫妻的模式处夫妻只要有心,何处不是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