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44600000003

第3章 卷 一我们的困惑:不快乐(2)

从新生婴儿的身上,就可观察到前世习气的影响。有的婴儿脾气特别好、很安静,有些则在母胎时就会拳打脚踢,脾气也比较暴躁,出生之后更是如此,由此可见,这是先天带来的习气。此外,很多聪明善良的父母,并没有生出聪明善良的小孩;很多残障的父母,都生出了健康的孩子;有些健康的父母,却生出体弱多病的孩子,这一切都叫做业力。

前世带来的业力,都储藏在阿赖耶识里,有一些是后天努力可以改变的,但大部分是不容易改变的。就像东方人刚去西方国家的时候,肯定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那就需要在学习及模仿的过程中改变自己,但是有些骨子里的习惯,却是改变不了的。

就像我们从小出家,很多行为都被约束着,不准随便笑、不准乱说话、不准随便走动,更是不可能唱歌跳舞,总之,行住坐卧都受到约束,从小就被这样培养训练。比如我喜欢听歌,但是从来不敢开口唱。记得有一次,我只是不小心吹了一声口哨,隔壁的师兄马上就冲过来敲门说:“谁叫你吹口哨的?”但是,这些强制约束行为的方法,却无法消除天生带来的习气,它们只是暂时隐藏或被压抑住了,在机缘合适的时候,就会显现出来。

那时候我管理佛学院,平日让师兄弟用高音喇叭播放的,都是佛教音乐,时间长了,我也想听听其他的,就问有没有流行歌曲?他问要放哪一种?我说放音乐声大一点的那种。然后就偷偷放,没想到声音传得很远,老庙的方丈听到了,就跑到屋顶上大骂:“谁叫你们在那儿放音乐的?”负责放音乐的师兄吓坏了,跑来说:“老方丈好像骂人了,但不知道在骂什么?”我说:“老方丈年纪大了,可能耳朵听不清楚,叫你把喇叭对着他放。”我们就把高音喇叭对着老庙放流行音乐。当然,最后是我的佛学老师跑来,把我狠狠训了一顿,也把整个喇叭全拆了。这说明深藏在骨子里的习气,是难以改变的。

人的心灵深处,有很多前世带来的种子,都储藏在阿赖耶识里。后天当然可以约束,但是时机成熟的时候,一定会显现出来。也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平时更要谨慎身体、语言及意念的所作所为,多存一点正面的善种子,少存一点负面的恶种子。

可怕的心浪

佛陀教导我们必须从自私中解放出来,因为烦恼都是从自私发展出来的,这种自私,主要是“自我中心”和“我爱”,佛法里称为“我执”。我们都太爱自己,太在乎这个“我”了,处处都为“我”着想,哪怕是一点点对“我”的怠慢都无法忍受。而且可怜的我们,对这一点却丝毫没有察觉,可是越如此呵护自己,受到的伤害就会越多。“我执”就好像一张网,把我们紧紧包裹在其中,内心隐藏着贪、嗔、痴、慢、疑等五毒为主的烦恼。

为什么佛法把所有恶习都叫做“毒”?因为刚开始,不好的习性会让你暂时觉得很舒服,时间久了之后,逐渐控制不了自心的方向,累积的劣习和所做的劣事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痛苦,甚至身败名裂。对身体的伤害还只是暂时的,最久就是到这一世的生命结束,还算小事。但是对心灵的伤害,也就是储存在阿赖耶识里的信息种子,是长久性的,会在未来的生生世世,不断带来痛苦。就因为会有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叫做毒。

就好像很多吸毒的人,刚开始是因为遇到一些挫折、心情沮丧、事业不成功、失恋了等等,而去吸食毒品。吸食的那一刻觉得很舒服,本来低落烦闷的心情,也瞬间变得快乐了。很多人一开始会说:“我是不会染上毒瘾的,因为我有很强的自制力,只是不快乐的时候,才偶尔吸一口,其他时间不会去碰它们。”但问题是,人类的不快乐是一个又一个接续而来,少欲知足的能有几人?能长时间保持祥和快乐的人,真是少之又少。所以,如果你一遇到不开心的事,就想吸一下,感觉这样就会快乐,那么等到它让你不快乐而想远离时,却来不及了,因为已经上瘾。贪、嗔、痴、嫉妒、傲慢也是这样,一开始会让自己有种顺心如意的快感或乐觉,于是不知不觉中,心识渐渐上瘾而难以改变,随之在后的,就会是无尽的苦果。

好比一件事情让我们不高兴了,破口大骂一顿就能高兴吗?这种做法根本不考虑后果是什么,你的利嘴之刀,在别人的心上割出了窟窿,伤痕已经深深刻下,想要恢复它,真是太难了。或许当你表现积极又友好时,对方不会想起这件事,但只要你对他稍微有点负面的情绪时,他马上会想到之前你是如何伤害他,这种恨意会因为重复回忆,而不断累积下去。

人的心念是如此的深隐细微。当我们不去观察时,从来没发现它是那么不平静,但是用心观察时,才发现念头像汹涌的海浪扑面而来,一浪高过一浪,一会儿贪念、一会儿嗔恨心、一会儿嫉妒心,思绪万千,完全没有停歇的时候。

尤其是嫉妒心和疑心病,深深隐藏在我们的神经系统里、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时时刻刻都可能引起各种怀疑和不满。这和权力大小或贫富与否没有任何关系,任何人都可能会有。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在各种能力上,任何人都有可能比自己强,而看到别人比自己优越的时候,马上就会出现不服输、不甘愿的情绪,让自己的心备受煎熬。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只要不如自己的意、不顺自己的心,那么对方的任何优缺点,都会刺激到自己的神经,激荡出很多心灵上的波动。嗔恨心也一样,突然的暴跳如雷、恶口伤人,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是很大的情绪起伏在推动着。

人人都有疑心病。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就怀疑他是如何发财的,气愤为什么发财的人不是我,甚至还会猜测他的钱财,是不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有人过得幸福时,很少人会发自内心替他高兴,总是会夹杂一些负面的想法,好像别人过得好,是件让自己很不开心的事,吃穿住用等各方面都是如此。如果有一天,你心里莫名其妙的不舒服,估计又是嫉妒心在作怪了。

如果我们知道,究竟而言每个众生都是佛时,心中的不满从何而来?而既然众生都是佛,有个佛的身材曼妙些,我们为什么要嫉妒?有个佛的长相比我们俊美些,我们为什么要嫉妒?观音菩萨形象庄严俊丽,怎么没人嫉妒啊?观音菩萨穿金戴银,我们每天还对着他虔诚礼拜,也没人会说他闲话,但是身边有人穿金戴银,我们心里就会不舒服,不说几句八卦,心里那个劲儿就是过不去,这就是嫉妒心在作怪。天天嘴上说要利益天下一切众生,现在有个众生不用我们利益他,不必为他种福田,靠他自己就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我们更应该高兴才对。

嫉妒心,隐藏在极为深蔽的内心深处,让我们难以察觉,而不像嗔恨心那样明显,让我们很容易就发觉自己正在发火。虽然嫉妒燃烧的是自己的心,对别人的影响很有限,但是被这种火灼伤,感受最强烈、最受伤害的只有自己,那种痛彻心扉的苦,只有自己最清楚。

比如,你今天穿了一双名牌鞋,出门以后,发现别人穿的那双更好,就想着明天出门得换上一双更好的鞋。从这些小小的念头可以观察到,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有那些欲望,不是你想跟别人比车子、比权力、比钱财,但是周围环境那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驱使你一直攀比下去,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心。这时候,已经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就是嫉妒心在作祟,是嫉妒在一点一点啃蚀你的理智,灼伤你的内心。而且,这些心思对谁也不敢讲,因为一说出来,任何人都会觉得你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我们有贪念和嗔恨时,还可以跟别人发发牢骚、诉诉苦,但是嫉妒别人时,没有人敢说出来,只能独自品尝嫉妒带来的苦果,甚至还会想方设法伤害别人,但最终,受更多伤害的还是自己,那种内心的痛苦、心灵的挣扎,都只有自己去承受。

贪念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对物质、权力、名利等等,有着强烈的欲望,对身体的贪、对财富的贪、对权力的贪、对食物的贪,似乎永无止境,而支配这一切的,就是我们的贪念。我们会为了大到房子或车子,小到手表、包、衣服等等物质而努力工作。从生起想拥有的念头,直到目标达成,这个过程其实是很快乐的。如果没有好好享受这个过程,一旦出现更新的目标,则还来不及感受拥有的快乐,新的欲望就又把我们牵着走了,就会变成一直为某个还没有得到的包或车而活着。

我的弟子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为车子而活,为手表而活,只要有新款手表上市,就要买来囤积,直到快倾家荡产,还是停不下来。有一个弟子是为恐龙而活,一幢六层的办公大楼,到处堆放着恐龙骨架、恐龙蛋,把以前几百亿的财产,全用来买跟恐龙有关的东西。买的时候都是几百万、几千万的价格,但要卖一颗恐龙蛋,却只有几百块、几千块。后来,他的家人打电话跟我诉苦:“整栋办公大楼里,全摆满了恐龙的骨架,还有一些长毛象的骨架,因为交不起电费、水费,整栋大楼都停电、停水,面临着被起诉的官司,现在不只是自己,还把家人全都牵扯进去了。”所以,欲望如果控制不了,就会变成痛苦的根源。

傲慢心也有很多种。如果长相不错,就会觉得长得比别人好看,产生“色慢”。如果家族名望大或血统高贵,就会觉得出身优于旁人,产生“种族慢”。如果文化水平高一些,比如是从国外常春藤大学或哈佛大学毕业的,就会有高人一等的心态,产生“知识慢”,但知识水平高并不等于有智慧,因为在世间的学问里,是无法找到智慧的。

我们都太想找到快乐,所以一直搅拌我们的生命,到最后发现是越搅越混浊,越搅越歇斯底里,越来越痛苦,越想从这个枷锁里得到解脱,却把自己绑得更紧,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而当我们遇到佛法以后,佛陀教导的解脱方法,就是把以前紧绑着我们的贪念、嗔恨、嫉妒、傲慢、疑心等等所有的杂念、妄念,慢慢放下来。

例如,当贪念的负面情绪出现时,应该仔细思维一下,既然都要利益天下一切众生了,那现在想贪求对方的什么呢?连最殊胜的成佛都要送给众生,为什么对眼前的一点点财、名、利,都想要贪呢?像这样深入分析思考,就可以把学到的珍贵佛法,运用到每件事、每个情绪,甚至是每个相续当中,从每一个细小的念头开始转变。而心是身体和语言的关键指挥者,只要心念转变了,语言和行为就会跟着转变,这是毋庸置疑的。

凡夫念头里所包含的五毒,每一种都可以继续细分下去,因此佛陀宣说了对应不同习气的八万四千法门,其中涵括了经藏、律藏、论藏及密续。所以,对于贪、嗔、痴、嫉妒、傲慢,需要真正看清楚它们的本质,才能运用相应的佛法加以对治。

自找苦吃

如果我们愿意面对问题,愿意寻找痛苦的根源,就会明白为什么把贪、嗔、痴、慢、疑称为“五毒”,它们真的和毒品一样,慢慢吞噬着我们的心,但我们却丝毫没有觉察。

大多数人都很喜欢诉苦,恨不得能把自己经历过的所有痛苦以及如何的苦,一遍遍重复给别人听,生怕别人不认同自己遭遇的苦难,似乎世界上最苦的就只有自己了。其实,能说得出口的苦,还不是真的苦,要是苦到无从说起时,才是真正的苦。所以,当我们还能发牢骚的时候,就找个人说说,这样也有助于排遣一些不良情绪,倒不是真有多苦,只是一种发泄,也是一种自愈方式。但是发完牢骚以后,要记得思考一下,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负面情绪?

很多人都认为,是别人的错误造成自己受苦,可是静下来好好想想,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自己没有任何缺失,别人不可能给自己带来痛苦,偶尔一两次或许有可能,但不可能每次都是别人的过错,而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

知道苦是不良思想引发的,也就是负面的起心动念与情绪所引起,照理说应该要尽力避开,可是事实却非如此。“负面”听起来是个贬义词,没人会喜欢,但很多时候负面情绪却是我们紧抓不放的,一次次地反复揽在心里把玩着,沉溺其中,爱着并享受那种被伤害的感觉。这样的爱,称为爱欲取,是说一种处于无明状态的贪执,念念不忘,跟我们平常所讲的爱不一样。不只是爱着,还取过来伤害自己,受了苦却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人就是可以赖皮到这种程度而不自知。

我这里有很多来告状的人,后来我发现,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回忆受伤害时的情景。这就好像两个人吵架,对方用刀刺了你一下就走了,发生那件事、那个当下其实早已结束,但被刺的你,又到自己的意识里把它翻出来,把刚才刺你的那把刀捡起来,一遍遍详细地回放刚才那一幕,想着刚才那个人是如何拿着刀,用怎样的嘴脸、语言来伤害我,最后狠狠地刺了我一下。想到这里,自己就用同样的方式在身上又刺了一刀,然后告诉其他人,那个人当时就是这样伤害我的。等到伤口已经慢慢愈合时,又把当时的过程重演一遍,再拿起刀刺自己,之后还向别人抱怨,那个人怎么可以把我伤害成这样。

用这个角度去检视受伤害的过程,听起来好像非常夸张而且可笑,但悲哀愚痴的我们,就是如此重复地伤害自己,而且丝毫没有意识到,别人伤害你的那个当下早就过去了,是你自己一直念念不忘,一次又一次让自己沉浸在被伤害的时空里。对方只伤害了你一次,你却把自己不断伤害自己的账,一并算在别人身上,这样是不是很赖皮?很多人就是这样被伤害到不能自拔、钻牛角尖的地步,苦不堪言。可怜的是,还不知道是自己把自己一步步逼到这种处境的。

身处社会之中,如果没有正确良好的心态,那么被伤害的机会实在太多了。当自己的想法不被认同、看法得不到理解、意愿得不到满足,或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别人偏要在你面前做,你不喜欢的人,却被别人赞美了。如此一来,就会觉得伤害似乎无所不在,生活也会变得困难重重。

有个住在国外的弟子,我已经有十多年没见过面。有一次,偶然在飞机上遇见了,他很热情地过来打招呼。聊天时,我问他为什么那么多年都没联系了?他说因为对有些事情很不满意,所以就不到昌列寺了。原来有一年他和两个朋友到昌列寺朝拜,当时只有两位老喇嘛在寺里,老喇嘛看到他们去很热情,就想送一条印着祈祷文的哈达给他们。他们临走之前,老喇嘛拉住走在最后的人说:“这个非常好,你收下吧。”那个收到哈达的朋友很高兴,又是磕头又是感谢。他看到了,因为没有给他一条,就认为老喇嘛有分别心,两个人一起去,为什么别人有加持物,就不给我呢?

我说:“你为什么不跟老喇嘛求一条呢?老喇嘛根本没想那么多,正好手上有一条就送给你们,哪里会想到你为了这件事,心里不舒服了十多年,连寺庙也不来了,这火气未免也太大了。为了一条哈达,十年不来,受损失的还是自己。”人的嫉妒心真的很可怕,一件小小的事情,竟然让一个人的心蒙蔽那么久,不高兴那么久。

同类推荐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伊斯兰教史

    伊斯兰教史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佛教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产生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世界的广大人口,《伊斯兰教史》对伊斯兰教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将让读者对此教育有个较为全面了解。伊斯兰教是具有国际性、民族性和群众性的宗教,至今影响着世界的广大人口,它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的长期和复杂性,加强对它的研究,着重根据它“借以产生和取得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去说明它的起源和发展”。伊斯兰教产生至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在这斯间,有众多的穆斯林学者,从自身的信仰出发,著书立说,从各方面阐述伊斯兰教。
  • 罗浮道教史略

    罗浮道教史略

    本书介绍了罗浮道教的历史发展,收录了罗浮道教诗词楹联,对罗浮道教两千年来的历史作了史料性的梳理,为中国道教史增添了一道风景。
  • 佛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智慧一点通

    在古代,不管是君王还是庶民,只要遇到难以解开的疑惑和难题,他们往往会去深山古庙去寻找高僧大德,虔诚向他们求教,以求得问题的圆满解决。因为人们相信,只有生活在清静之中的人,才会有通天彻地的大智慧。如今,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房子问题、婚姻问题、工作问题、人生问题等等接踵而来,但是我们又去哪里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呢?事实上,高僧虽然远去了,但是他们却把智慧留给了后人。本书立足于佛教圆满无上的智慧,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不同的角度着手,依靠古人的智慧,去解决现代的问题,以处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以此给忙忙碌碌的人们一个智慧参考。
热门推荐
  • 史上第一魔头

    史上第一魔头

    常言道:不偷,不骗,不拐,不抢,只拿,劫富济贫,方为侠盗。罗睺害羞地说“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侠盗。”洪荒大地上所有生灵都对他竖起了中指,狂吼道“无耻。”
  • 龙王塔

    龙王塔

    少年天生力大无穷,拜入龙虎门探索武学,因为自身武道血脉异常,身体无法像常人一样炼出真气,受到门内师兄弟排挤,但在一场后山狩猎中,他遭到未知人士攻击,意外激发潜能,展现了无与伦比的血脉力量,从此声名鹊起,如一颗耀眼的星辰,闪亮整个世界。
  • 秦时明月之返魂香

    秦时明月之返魂香

    生死人肉白骨,世间有多少人求而不得,为了虚无缥缈的传说,放弃所有。而当自己穷尽一生终于放下执念,才知道生死轮回,万物长生。而世人总是不明白浮生如梦,看不穿世间种种终必成空,放不下红尘一梦年年相拥。那天高高在上的帝王问他:“子房,你想要什么封赏,朕都满足你”他却只是笑笑:“子房无欲无求,子房与殿下是在留地相遇,若殿下愿意,就将那里作为我的封地吧。”刘邦眯了眯眼,他从来不明白他想要的是什么,从来看不懂他,却只是觉得,子房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害他,既然如此,尽管他动了动唇想给张良更多的赏赐,却只是说:“那好,朕封你为留候。”千古谋圣,留候张良。
  • 关灯吧,抢来的老公

    关灯吧,抢来的老公

    顾如夏声名狼藉,艳名远播,但实际上她只不过是个为爱所困的小女子,她愿意为了爱情付出一切,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是万丈深渊,她也要为了那不能确定的未来,闯上一闯!
  • 孤独的星

    孤独的星

    我们都是天上的星星,各自孤独的旅行。所有的期待终归只能自己负责。李爱认识秦骓的时候十六岁,记得那时候秦骓发青的发茬,连一个后脑也帅气得惊心动魄。记得白鸽飞过被红色砖墙小巷分割的蔚蓝天空。。。。相遇之后,继续孤独的旅行。
  • 异世苍茫

    异世苍茫

    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强大的魔法师和魔剑士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这个世界后,手足无措,不知去路。一次次的欺骗,一次次垂死挣扎,让他明白手要有力量的重要。
  • 恶魔校草:甜心,别乱来

    恶魔校草:甜心,别乱来

    (全文免费)恶魔校草太霸道,萌萌甜心快点逃。刚见面就遭遇恶魔校草的欺压,萌萌甜心一秒钟翻脸变小辣椒。“校草别走,咱们好好谈谈!”谈判不成,还要被他壁咚强吻。从此,他成了恶魔校草,她却成了情书送件员,不仅要费尽心思灭花痴,还要任劳任怨当女佣。于是,小甜心怒了:“我不干了!”恶魔覆上身前:“别动,躺着我来就行!”从此恶魔不仅进她房,还要霸占她的床,夜夜狂宠受不了。QQ群:659129165
  • 汝本明君

    汝本明君

    传说的他,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却韬光养晦,她,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偶然的相遇,悲惨的恋歌,会有好结果吗?欢迎加入汝本明君读者交流群,群号码:584315440
  • 不颂离殇

    不颂离殇

    她是他的棋子,何为爱?本无缘,何须强求?爱与恨,她又该何去何从?而她与他还没有开始,就已成了绝唱的结局!最后的最后,终是爱恨成尘…
  • 花开一诺

    花开一诺

    青春是一张褪色发黄的明信片,当我重新捻起,却失去了本来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