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44600000005

第5章 卷 一我们的困惑:不快乐(4)

地狱的众生,必须感受八寒地狱和八热地狱的煎熬,时时刻刻都被寒热的痛苦所折磨。以前大家不相信有地狱,也不相信里面有炽燃的铁汁,但是现代人都知道,火山爆发时,从地心喷出来的岩浆,就是铁汁。更有科学家发现,在这些几千度高温的火山岩浆里,竟然还有生物存在。就一般人的认知来说,肉眼能看到的生物,很容易就被烧开的水烫死了,在几千度时早就气化了。但是,在地壳底下的岩浆里,还有长得像虾一样的生命存活着,这和佛陀在佛经里描述八热地狱里的众生一样,不断感受着被燃烧的痛苦,在业报还没有结束之前,就算痛苦到想死也死不了。冰川里是否也有生物存在呢?藏区有很多长年不化的冰川,里面经常可以看到有生命活着,还没被冻死,这就是八寒地狱的写照。

上个世纪的60年代,马尔康县准备修一座小型水电站。当工人们炸开一颗巨石后,发现里面有一个饭碗大小的空间,竟然有条白蛇盘踞其中。因为大家都有信仰,知道这是孤独地狱的众生,没人敢动它。一会儿,眼看它就往另外一颗大石头爬过去,爬到巨石的下面就消失不见了。大家也没在意,就继续挖,又挖到白蛇刚刚钻进去的那颗巨石,用火药炸开石头之后,所有人都看到那条白蛇又在里面。有位喇嘛就说:“我们帮它念经做超度,让它投胎去吧。”藏民们就用石头把蛇打死,为它做超度。这只蛇就是因为前世的恶业,投生到石头里,而且执著石头就是自己的身体,所以舍不得离开,当石头被炸掉时,蛇也同样感受着被炸的痛苦,这就是业力,真的很可怕。

饿鬼道的众生,时时刻刻感受着饥渴的痛苦。我们看到非洲很多缺水、缺粮食的国家就知道,人如果长期处于极度饥饿的情况下,脖子、四肢都会非常细,肚子和头显得特别大,眼睛也会凸出来。因为太饿,最后可能连同伴的尸体也会吃,这样的事情,此时此刻正在地球上的某处发生,这就很像饿鬼道的世界。比起他们,我们已经非常幸福了,国家的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哪里出现灾难,其他地方很快就能前来支援。

香港、台湾经常会举行“饥饿30人道救援行动”的活动,为了帮助世界各地受到天灾人祸、疾病威胁的人免于痛苦,让参与者亲身感受饥饿的痛苦,体会那些遭遇不幸者的感受,同时捐款给非洲的刚果、苏丹、莫桑比克等国的难民。会场上会摆放很多饥荒灾民的照片,那些灾民因为挨饿的时间太久,看起来很像饿鬼道的众生,这也是他们的业力,很可怜。

大家可能都见过一张非常凄惨的照片《等着吃小女孩的秃鹫》,曾经获得了1994年普利策新闻奖。照片上是一个苏丹女童挣扎在去救济站的路上,她快饿死了,跪倒在地上,脖子和四肢都很细,头已经没有力气完全抬起来了,前额碰地,脑袋和肚子大大的,后面有一只很大的秃鹫,正在不远处对着小女孩虎视眈眈,张着翅膀等待着,这张照片给观看者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其实,只要我们不珍惜现在拥有的资源和环境,随时都有可能会和他们一样,感受到物资的匮乏和饥饿的痛苦。

畜生道众生之间,彼此弱肉强食,随时都感受到被杀的恐惧和痛苦。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可能还有机会逃生,但生活在江河湖海中的众生,经常还没长大就被捕捞上来供人食用。佛教徒虽然极力放生,但却赶不上人们无情的杀戮,说到底,都是因为不懂生命是需要尊重的,才会造成我们不停地伤害其他众生,滥杀无辜,而且还要为自己沉重的杀业,承担起疾病缠身的果报。

现在有很多疾病,是以前根本没听说过的。有人说,这是因为现在的医疗技术发达了,以前查不出来的病,现在都能查出来。可是要知道,现在的医疗技术查不出来的病比以前更多。还有很多人明明身体已经很不舒服了,全身都在痛,可是到医院从头到脚都检查,各种项目都做遍了,还是找不出病因,最后的结论就是可能精神有问题。这种事现在越来越多,这就是业障病。

我们现在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感受到的一切,也是业力的关系,随着自身的不同业因,依着福报大小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我们的心特别平静、愿意奉献,乐意行善,就能投生到人道。人是六道中最有福报的,因为只有人才能深刻感受到生命中的痛苦,同时还有足够的福报和机会,利用这个身体修行,从轮回中解脱出来。但是如果我们喜欢去争、去抢、去掠夺,平时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为了生存,要和别人争,和别人不停地纠缠,对别人产生嗔恨心,那种心灵的煎熬,就是投生阿修罗的来源。此外,贪嗔痴三根本烦恼,则是投生三恶道的来源。痴——无明愚痴,是投生畜生道的来源;吝啬,是投生饿鬼道的来源;嗔恨心,大多是投生地狱道的来源。

法律禁止我们动手杀人,但是我们的心却经常造下杀人的恶业,却浑然不觉。看到自己不喜欢的国家、种族或其他宗教团体被打杀伤害时,如果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实际上都是用心念杀生,也就是随喜别人杀生,就会造下杀业。当然这和自己动手杀生的恶业,还是有点不同,但是心已经种下这个因,如同前面所说,恶习的种子已经存进阿赖耶识里。有一天,当恶缘成熟,如果真正付诸行动,还是免不了因为杀业,而投胎到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有位弟子特别不喜欢美国人,每天都要骂,只要有人在她旁边,她就开始说美国人又去哪里杀人了,看到电视报导美国人被人体炸弹伤害了,就发自内心高兴叫好。我告诉她,本来好好在家里没有造业,只是看到电视说有人被炸死,你一叫好,就随喜了别人造的杀业,自己也立刻造下杀业了。

有些弟子看到书上有“随喜罪业”的说法,感到很奇怪也无法理解,认为“随喜”应该是看到好事而心生欢喜,才有很大的功德。没错,但看到不好的事情,如果心生欢喜,也是随喜,会得到同样的恶报。关于这一点,一定要好好重视,否则在不经意间,就会造下大量可怕的恶业,却还浑然不知。

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非常注意,在随喜善业的同时,也可能不小心随喜了恶业。即使闲得发慌时,也不要传闲话、讲八卦,本来很多事和自己没关系,但人云亦云地传了以后,马上造下一样的罪业。等到因缘成熟时,被伤害的就是自己了,那种痛苦只能自己感受,因果是如此历历不爽,何苦要这样折磨自己呢?

虽然再次投生六道,是这一世的生命结束后,才会感受到的痛苦,可是其实活着的时候,我们已经常常感受六道不同的种子,而且正在生根发芽了。我们内心的各种情绪,随时随刻都在为下一世的投生播下不同的种子——有时和别人发生强烈的争斗,有时又觉得很祥和。比如,当内心产生强烈的嗔恨时,熊熊怒火在心中燃烧,所以总听到有人说“我现在火冒三丈”。这种有如火山即将爆发的愤怒情绪,就已经让心处在地狱般的煎熬了。而当我们感觉前途渺茫,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大脑基本处于停顿的状态,人会变得非常迟钝,很像愚痴的畜生。

六道轮回里,无论我们投胎到哪儿,都是各自的业力来决定。在阿赖耶识里的种子,会一直存留,就像用钉子钉木板留下痕迹一样,当各种因缘合和,时机成熟的时候,就会一个一个展现在我们面前,吸引你、诱惑你、折磨你、考验你,我们无力抗拒,只能跟着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让业风把我们吹向任何地方。

种瓜得瓜

到底是谁在轮回呢?就是把佛性重重包裹住的阿赖耶识。每一世的生命结束后,阿赖耶识不会因为肉体的坏散而消失,我们下一世更换的只是躯壳,而储存着的习性,会一直深藏在阿赖耶识里。

如果习气会随着肉体的坏散而消失,就不可能和别人吵架后,回到家还在回忆刚才那个人是如何的可恶,似乎就得做点什么,回应刚才发生的一切,才能证明对方真的伤害了自己。与此同时,由于我们不断回忆,习气种子也被不断灌溉而生根发芽了,接着就是我们独自承受痛苦的情绪。如果我们不去回忆,不给它生根发芽的机会,就不会感受到任何痛苦。

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为明天做准备,把这些准备储藏在阿赖耶识里,就像春天在土壤里播种一样,直到种子发芽之前,谁都不知道种子在那儿,直到发芽后,才知道它的存在。无论是谁,只要播下种子,等到条件合适时,业种一定会成熟,结出苦乐的果实,一切都会展现在我们面前,无论我们是否愿意面对。

人的性格和习气也是如此,很多都是与生俱来的,但不代表后天不能改变。种下一颗苹果的种子之后,将来要长出满树的果实,还是只长出几颗苹果,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所谓因果,就是自己所做的事情——因,自己要负起全部的责任——果。有了种子,条件成熟时,一定会有果实,根本不必担心会忘了它的存在。也许当你忘记的时候,某天它就会提醒你,它还在那里。就像我们在土地里播种,有时候过了一两个月还没有任何动静,可是当水分、日照、温度合适的时候,它就不再是种子,长出了新芽,慢慢开枝散叶,最后开花结果。任何事物都不会无缘无故产生,这就是因果。我们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反馈回来——你赞美别人,别人也赞美你;你伤害别人,别人也会伤害你。

真正深信因果的人是很少的。佛经里有句话:“菩萨畏因不畏果,众生畏果不畏因。”因为菩萨知道什么种子,会带来什么结果,所以对于“因”会特别谨慎,自然也就不必畏惧要承受恶果。包括高僧大德或修行好的人,都怕种下恶因,他们深刻了解只要有了因,就必定会有果。但我们却完全相反,身为人,很多时候目光短浅,只顾着眼前的“得”与“失”,肆无忌惮,不怕造下任何恶因,等到面临苦果时,即使感到恐惧也无力承受,却从来不去预防痛苦的发生。

很多时候我们不怕造业,不怕给别人带来伤害和痛苦,就是因为对因果毫无畏惧,不相信伤害别人会给自己带来痛苦,认为只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即可,完全不考虑将来要面对什么样的恶果。但是,不管我们相不相信,条件聚合时,恶果一定会成熟在自己的身心上。好比罂粟花看起来很美丽,可是美丽的背后就是鸦片,鸦片可以制造出毒品,如果用法错误,会给无数人带来深深的苦难。当痛苦的果实已经成熟,才去思考当初播种时,是否已埋下痛苦之因,就为时已晚了。深信因果的人,根本不会种下这样的毒种子。

小小的业力,是我们不经意之间就可能造下的,种下因之后,如果来不及忏悔洗清净,果报一定会在机缘成熟时显现出来,影响会很大。因为这些种子,只会存在自己的阿赖耶识里,不会存到其他地方,也不可能成熟在其他地方,一定是“自作自受”,就是佛经所说的“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现在还没有显露出来,是因为你没有能力看到它,等看到的那一天,就是报应到了。

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内心,分不清善与恶、好与坏,只是顺着自己的习气,按照下意识的反应去处理问题,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造下大量恶业,却还误以为在行善积德,如此就会背离解脱的道路,而且越离越远。

曾经有一户草原上的藏民,过年时请我去他家念经。我到的时候,看到他家有一头才刚刚被杀的牛,他也知道杀生非常不好,正在向金刚萨埵佛忏悔,但是我完全感受不到他的痛苦与愧疚。他还非常开心地告诉我,说他今年没有造恶业,因为牛不是他动手杀的,是请别人帮忙杀的。我告诉他:“你自己杀,还只是一个人造了杀业,现在你让别人替你杀,你们俩同时都造了杀业,而且因为是你的要求,人家才杀的牛,你还造了两倍的杀业。”这就是因为无知而造业,却还以为自己是在去恶行善。

“因果报应,真实不虚”,听到这句话,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有些人作恶多端,天天造恶因,为什么还活得那么轻松自在,没有遭到报应呢?这是很多人经常会有的疑问。

要知道,如果没有前世的恶因,今生不会有做坏事的能力,这也是果报。然而,做了坏事等于又播下恶种,在种子破土而出之前,我们是看不到的,但看不到,不等于它不存在。不可能今天播种,明天就结出果实,它总是需要时间和条件,才能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的。我们现在什么都求快,什么事都想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所以也希望看到对方的因果报应马上出现,但这是需要时间和机缘的。

有句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以我的经验,所有善恶因都会有果报,一个都不会少,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有时恶报必须等到善报用尽,才会成熟。一个坏富商为什么不会变成穷人?就是因为他前世累积了大量善业,在福报没有耗尽之前,当然还可以尽情享用以前累积的福报,等福报用完以后,就要开始承受恶报,而且通常是特别的多又特别重,一般时间也都很晚。当然,也有很多是活生生的现世报。如同佛经所说的——有些果报是在这一世成熟,有些是在下一世成熟,有些则会在未来的某一世成熟。

甚至龙树大师也一样。大师和当时的国王寿命一样长,活了9年都不死。这时小王子想继承王位,母亲便告诉他:“大师和国王是同生同死的命,只要请求大师舍弃生命,国王就会一起死亡,而且大师慈悲为怀,一定会圆满你的愿望。”于是,王子就去请求大师布施他的头,大师欣然同意,可是无论小王子用刀怎么砍,都无法伤到大师一根毫毛。最后大师告诉王子:“用刀剑砍众生脖子的业力,我都已经清净了,所以用刀是不可能把我的头砍下来的。我唯一欠下的业力,是我曾经在采吉祥草的时候,杀死了一只小虫,你只要拿吉祥草砍我的脖子就行了。”最后王子不是用刀,而是用草砍下了大师的头。

无论有无信仰,因果都是真实存在的;种下的因,一定会有果报成熟的时候。如果真的了解并深信因果,任何人对自己讲过的话、做过的事,哪怕是心里闪过的念头,都会负起责任。痛苦从何而来?由造恶而来,恶因只会带来烦恼和痛苦。快乐从何而来?由积德行善而来,善因会带来快乐和幸福。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既然知道不好的习气会带来痛苦,首先不要继续储存不好的种子,而对于已经储存的,要趁它还没有真正扎根,依靠忏悔的力量,不给它生根发芽的机会,还要彻底清理干净,不让有毒的种子停留在阿赖耶识。因为一旦不好的种子累积多了,习气会越来越重,最终内在的佛性会被完全包裹住,如同厚重的乌云把灿烂的阳光完全遮蔽一样。

理解这个道理以后,就要为阿赖耶识多储藏一些能带来福德善报的因,当善的种子越来越多时,福报自然越来越大,痛苦也就越来越少了。

同类推荐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是加措活佛首部作品,也是他首度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本书完成之后,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的大力赞赏,并被谢娜等人列为必读书。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
  • 心经随喜

    心经随喜

    胡兰成亡命日本,1966年应邀在名古屋讲述佛教重要经典《心经》,这段期间,他流亡如新,生命亦彷佛在萧条之境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创造的生机。胡兰成讲《心经》,彷佛是在聊生活、谈时局、说历史、观赏艺术,但谈着聊着,却又印证了佛法不离人生。此书是胡兰成不世出的日文著作,孕育了他之后写作《禅是一枝花》的思想核心。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看透牛皮经

    看透牛皮经

    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阅读禅门公案,是最具挑战性的心灵探险,我们永远不知道就在下一瞬间,会有什么奇妙非凡的事情降临在我们身上!
  • 道上的风景Ⅱ

    道上的风景Ⅱ

    本书作为戈国龙先生日记随笔的第二本,主要记录了作者自2005年至2010年期间的学术研究,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到作者记悟的过程和心得。
热门推荐
  • 太监皇上抓小偷:贪财小皇后

    太监皇上抓小偷:贪财小皇后

    “喂!那头猪!给朕站住!朕今日非要你当皇后!”一道富有磁性的声音温柔的从后方传出,那人脚下仍不停止追着那个俏丽的身影。只见那个小小身影转了一下头,瞥了一眼后面穷追不舍的人,顿时懊恼的骂道:“死太监!别跟着我了好不好!天下之大那么多想嫁给你的女人,为毛偏偏要我当!”那人勾起淡粉的薄唇邪笑道:“谁让你偷走了朕的东西。”那娇小的身影微微一怔疑惑的说:“什么东西啊!我除了整天偷你点钱,其他什么也没干啊!”“谁说你没干!”那小身影停下瞪着他不服气的说:“你说我除了钱还偷你什么东西了!”突然他抱住了她,把她的手拉到自己的胸口处,对着她温柔的说:“你偷走了我的心,难道这不是偷?”那一刻时间仿佛停止了。
  • 近身御医

    近身御医

    身为全球第一杀手的李林,黯淡了杀手圈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刀光剑影,在一次任务中遭受重创,心灰意冷,决定回到都市,过正常人的生活,却被安排来到柳城成为千金小姐的近身御医……意外的婚约、特殊的任务、惊天的阴谋,萝莉、校花、御姐、女王,在那以后,纷纷靠近了他,且看神秘青年如何玩弄红尘,欢笑人间。
  • 明月共潮生

    明月共潮生

    非小白文,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希望大家喜欢
  • 2015中国年度儿童文学

    2015中国年度儿童文学

    该书编选团队在广泛阅读浙师大国际儿童文学馆本年度订阅的数十种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及综合性报刊和大量图书的基础上,对入选篇目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推敲。我们力图通过选文,对2015 年度中国儿童文学的短篇作品,包括童话、小说、儿童诗、散文的创作概貌,进行较为全面的反映和呈现。
  • 异世狂龙.B

    异世狂龙.B

    古老修真门派的悲催男,重生在斗气与魔法的世界。以行善为名,悲催男周旋于各色美女之间,立志将边陲小镇打造成异界的拉斯维加斯。这,仅仅是开始……轻松,热血,会有令你捧腹的笑段,也带着点暧昧。废柴官二代的巅峰之旅,从这里开始吧……
  • 欲望少一点幸福多一点

    欲望少一点幸福多一点

    本书结合欲望少一点,幸福就会多一点这个主题展开,通过生活中心灵励志小故事,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了欲望与幸福关系,帮助读者克服各种不良的欲望,引导和保持合理的欲望,以开启幸福的生活。
  • 思路决定出路(第二册)

    思路决定出路(第二册)

    留意一下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总会有碰壁的时候。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你是否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有条不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还是整天发牢骚,埋怨事情多了,思维乱了,没头绪做事?以上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清晰的思路,有没有按照思路去做。“成功不是不可能,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本书让大家知道了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或方法,更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员工培训还是个人的成长,本书都是最佳的范本与参考书。
  • 韶华碎

    韶华碎

    迷糊少女洛紫苏,一跟头摔进万恶的旧社会,成为了一个爹不疼娘不爱姥姥急的用脚踹的庶女,被家里的姨娘算计,送入了宫中成为了太医院的一名医女……原以为进了宫会好过一点,没想到却意外地卷入了皇室的纷争之中,天性善良而又迷糊的她,在这滚滚的洪流之中该何去何从?面对英俊帅气的皇子,骄傲冷酷的剑客,她的芳心,又该对谁暗许?
  • 1916新德意志

    1916新德意志

    一战德国战败。英国人挥起了警棍,法国人拿起了掌勺,意大利人念起了圣经,瑞士人翻起了账册,俄罗斯人闹起了革命,美国人搞起了称霸,中国人挺起了脊梁,德国人当起了小弟。但总有一部分人,他们不计生死,只为了这个国家而战斗!而宵丁克就是其中一员,他坚信,世界的格局会按照他的意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时候,英国人念起了圣经,法国人当起了小弟,意大利人闹起了革命,瑞士人挺起了脊梁,俄罗斯人拿起了掌勺,美国人翻起了账册,中国人挥起了警棍,德国人搞起了称霸。PS:本书的第一卷已经结束,许多人都说蒙太奇手法有些严重,故从第二卷转换下风格,争取让大家对此满意。一句话,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进步。最后感谢一下黑捷克(指导)和天地醉剑(改稿)这两位幕后默默的支持。谢谢!
  • 凉风静默

    凉风静默

    高兴归高兴,正事可不能忘了,“你向我保证不能喜欢你们体育老师。”凉的笑僵结在脸上,“谁告诉你我喜欢我们体育老师的?”按理说这是不可能呀,人家老师年纪多大了,儿子说不定都比我大呢?难道真的如传言所说,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也就是说他是喜欢我的?“你自己。你不是说你喜欢老男人吗?”净墨被气得不轻。这下凉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心里忍不住反驳,是成熟的男人不是老男人。凉已经认定净墨百分之九十九喜欢自己了,就差一分没承认,于是胆子变大了也想逗逗净墨,叫你老欺负我,45度侧头扬起倨傲地说,“我就喜欢成熟的男人怎么了?”凉等着下文呢,谁知道对方没了反应,难道生气了?凉刚转过头就听到一句话,“我会变得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