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45900000016

第16章 母亲巧妙激励,偏科儿子保送上北大

儿子偏科,学习不用功,而且自大,但有着过人的数学天赋。母亲利用他的性格特点,制定学习目标,激励他进步,从而让他在一次次数学竞赛中摘金夺银,最终被保送北京大学,并获得国际奥数竞赛冠军。母亲是怎样利用儿子的性格特点,激励他进入北大的?

数学天才骄傲偏科,母亲迎其兴趣制定目标

2008年7月下旬,在第49届国际奥数竞赛中,上海某重点高中学生小成获得了冠军。高中三年,小成连续获得高中数学全国联赛一等奖,并于2007年11月获得了保送北京大学的资格。对此,人们很是不解:小成早已获得了保送北京大学的资格,他为何还要参加国际奥数竞赛呢?说到底,这源于她母亲的目标激励……

小成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也很疼爱他。特别是母亲,为了培养亲子关系,儿子还不会说话,她就把儿子抱在怀里,饶有兴致地讲故事,还经常掰着指头跟儿子玩数字游戏:这是1根指头,这是两根指头……1 1=2,1 2=3,2-1=1……在母亲的影响下,小成对听故事和数字特别敏感。两岁大时,他就缠着母亲讲故事,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满足他的要求。此外,无论母亲怎样变化10个手指,他都能准确地说出数值来。

儿子的表现令母亲眼前一亮,她觉得很有必要培养儿子在数学方面的兴趣,便继续跟他玩数字游戏。不过,这时她的玩法开始升级了:在桌子上摆弄数字模型块,练习加减法;用树枝或笔在地上或纸上给儿子出题做。儿子喜欢这样的玩法,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个位数的加减法。

上了幼儿园后,小成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了绝对的优势。当时,幼儿园开设了珠心算培训班。珠心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计算多位数的加减乘除法,它透过知觉、形象和记忆等过程,在大脑里来完成珠算运算。母亲给儿子报了名,一段时间过后,小成的数学成绩更是突飞猛进。上中班时,他就能做两位数进位退位的加减法。不久,他代表幼儿园参加上海市组织的珠心算竞赛,并获了奖。

儿子如此厉害,母亲不住地夸奖他,他非常得意。这促使他产生了很强的表现欲望。每天回家,他总缠着母亲给他出数学题。家里来了小伙伴,他更是这样,并让小伙伴和他抢答。但父母出的题,小伙伴们常常答不上来,他却不费吹灰之力,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母亲觉得这是儿子的兴趣特长,便不遗余力地配合他。

担心儿子会对枯燥的数字失去兴趣,母亲就常给儿子出一些益智类的趣味数学题,因为趣味数学注重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繁琐的运算,这样能培养儿子的思考能力。这些趣味数学包括七巧板、砌图游戏、密铺平面、加减法的乐趣和火柴棒的平移等。后来,她还买了趣味数学教学光盘,跟儿子一起思考,一起做题,寓教于乐。

趣味数学提高了小成思考问题的能力,更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的表现欲。他不仅缠着父母给自己出题,就连家里的来客,他也不放过。一天,母亲的大学同学来家里做客。还未坐稳,小成就拉着人家说:“叔叔,你给我出一道数学题吧,看我能不能算出来?”母亲的同学听后为之一震,他立即拿起笔出了一道两位数的加法题,小成看后却说:“这题太简单了,再出道难题!”母亲的同学哪里肯信?他摸着小成的头说:“小子,你吹牛吧?你才几岁啊,也能算出这道题?”谁知小成一口就说出了答案。母亲的同学目瞪口呆,他一连出了好几道较难的题,小成都轻松应答。他没想到,小成这么小的年纪,就表现出过人的数学天赋。

母亲对儿子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儿子每次做对一道题,她就夸奖:“儿子真棒,加油!”后来,小成请客人们出题时,还要求客人的孩子跟自己竞赛,他总是准确快速地先答出来。得到客人们的夸奖后,他得意洋洋地说:“还是我厉害吧。”母亲觉得儿子太骄傲,客人们却说:“这孩子将来肯定能成为数学家,你们一定要好好培养他。”

母亲并没把客人们的话放在心上。在她看来,儿子有数学方面的特长虽是件好事,但这并不鲜见,何况这孩子有些骄傲,作为母亲,既要培养他的学习兴趣,还要矫正他的骄傲情绪。至于数学家,那就太遥远了,他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吧。

因为抱着这个想法,小成上了小学后,母亲并没有关注他的学习成绩,但她相信儿子的成绩肯定出类拔萃,特别是数学。可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小成上小学后,除了数学成绩较好外,其他学科成绩都不理想。数学成绩所谓的“较好”,也未达到她的期望值!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母亲不免慌了神。究其原因,她才知道,儿子认为自己是数学天才,就开始偏科,他认为只要学好数学,其他学科可以放松要求。可就连他喜欢的数学,他也不爱动手做作业。母亲不只一次地问儿子:“为什么学习不用功?”儿子却说:“数学题那么简单,我一看就会了,干吗还要动手呢?”母亲听后,心情颇为沉重地说:“会不会做题,是一回事;做不做题,却是另外一回事,这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学习靠的是脚踏实地和勤奋努力,而你太骄傲自大了,而且还偏科,这绝对不可以,必须改正!”

小成不以为然,他甚至有着满腹的委屈:“我虽然很少做题,但我的脑子却没闲着。对于每道题,我都会思考。我既要思考出多种解题办法,也要思考出多种出题办法,但我就是不想把它写出来。”母亲听后,感觉怪怪的:这孩子是怎么了?难道他真能如此思考问题?

随后,母亲给儿子找了几道数学题,让他思考解题方法,看他能思考出几种来。小成看了那几道题,沉默了半晌后,突然哈哈大笑。母亲忍不住问他:“你笑什么呀?”小成兴高采烈地说:“妈,这道题我想出了三种解题方法,没有什么题能难倒我!”说着,他就把刚刚想出的三种解题方法一一向母亲道来。母亲听后,这才相信儿子没说假话,但是她想:勤于思考虽是个好习惯,可不爱动笔却不值得提倡。这不仅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还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更何况儿子还骄傲、偏科。长此以往,天才也成了庸才。

想到这里,母亲就给儿子恶补各门功课,并督促儿子动笔做题。可无论她怎么努力,甚至是强令,儿子就是不爱动笔,除了数学,其他各科成绩一直在及格边缘徘徊。直到小学三年级,情况依然没有改变。

母亲有些着急,但她冷静下来想:儿子既然喜欢数学,而且有一定的思考能力,那就侧重进攻数学,家长总不能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吧。其他学科成绩只要能及格,就从长计议,慢慢提高。从教育的角度考虑,精心培养孩子某方面的专长也未尝不可。从这时起,她就为儿子制定了目标方向:小学打牢数学基础,初高中上以理科为主的学校,然后再进入重点大学数学系深造……她相信,沿着这样的道路,儿子在数学方面一定会有所成就。

从此,母亲就不放过任何可以提高儿子数学成绩的机会。小成上三年级时的那个暑假,少科站举办奥数培训班,因为奥数更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所以母亲让儿子报名,可小成却抵触说:“数学题我都会做,干吗要去上奥数班?不去!”母亲火了,她激将儿子:“你也太自大了吧!你的数学成绩不怎么样!再说奥数更有难度,既然你喜欢数学,为什么不去碰碰奥数呢?如果你能像平时那样解奥数题,那你就是数学天才。”

小成被母亲激进了奥数培训班。从此,他每天都要抽出半天时间跟奥数打交道。奥数确实更难学,小成感到有些吃力,他一度产生了想要放弃的念头。母亲不急不躁,她决定利用儿子骄傲自大的性格,对儿子比学赶帮。于是她故意做错题,让儿子指正;或者装作不懂的样子,让儿子讲解。一边听儿子指正和讲解,母亲一边夸奖他说:“还是你厉害,我不如你,这些奥数题说起来很难,但对你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跟母亲比起来,小成一直占上风,且受到褒奖,内心得到了极大满足,便产生了学习奥数的动力。虽然难度增加了,但他的兴趣却有增无减。后来母亲点拨他说:“儿子,奥数题也有多种解法吧,你为什么不试试呢?”小成听后,马上行动起来。此后解奥数题,他都像在迷宫里寻找出路一样兴奋。难题解开后,他又思考另外一种解题方法,直到成功为止。他如此反复,乐此不疲。

小成上小学四年级时,区里组织“方正杯”数学竞赛,他被推选参赛。结果,他从数百数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手捧奖杯,小成傲气十足地对母亲说:“妈,怎么样?我是数学天才吧?”母亲原想夸奖他一番,见儿子又这么自大,便想趁着这个机会,治治他偏科的毛病:“儿子,仅在数学方面有特长还不行,各门成绩都要优秀。优秀的学生,是不应该偏科的。再说,奥数你都拿了一等奖,其他学科有什么好怕的呢?”

儿子听后,反驳她说:“妈,既然您也认为我是学习数学的材料,那就让我偏重数学吧,其他学科不管了,我要当数学家!”儿子这是什么话?母亲没好气地说:“儿子,你想当数学家这很好,妈妈一百个支持你,但你打听一下,有哪个数学家像你这样偏科?数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学好各门功课,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数学啊。妈妈不反对你在数学方面多下些工夫,但不赞成你偏科,更不赞成你在其他学科上有短腿现象。”

母亲以为儿子能听进自己的话,没想到他还是不以为然。无奈之下,她把以前制定的目标搬出来激励儿子:“儿子,只要你能保证在数学成绩领先的情况下,各科成绩均衡提高到一定水平,你就可以上以理科见长的初高中学校,乃至大学。这样,你的数学特长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学习的过程也很轻松。否则,你就要像其他同学那样,做到每门功课都拔尖,然后一级级地往上考。这两者之间,你看如何选择?”

小成当然选择前者。为了能考上以理科见长的学校,他果真开始用心学习其他学科。母亲担心儿子其他学科成绩跟不上,就这样规定和安排:补习数学,可以继续少动笔或不动笔,以节省时间;但补习语文和英语,必须动笔,还要脚踏实地地练习和背记,并接受检验。

在母亲的督导下,小成的各科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2002年夏,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以理科见长的重点初中学校。小成如愿以偿,并实现了母亲制定的第一个目标,母子俩皆大欢喜。特别是母亲,因为经过她的努力,儿子不仅实现了目标,还矫正了偏科的毛病。

儿子自大又轻狂,母亲激励他考上重点高中

小成上了初中后,接触到了历史知识,开始对历史读物爱不释手。渐渐地,他喜欢上了很多历史人物,心中也产生了英雄情结,培养了个人主义。在他看来,那些声名显赫的历史人物都是天才,都有某方面的特长,所以才高人一等。加上个人的努力,他们最终成为名家。

同那些历史人物比起来,小成觉得自己有数学方面的天赋,只要勤于钻研和思考,将来肯定也能成名。他经常为自己的这个观点和想法沾沾自喜,母亲觉得他很自大,个人主义太强,甚至有些空想,便给他泼冷水:“历史和现实有差距,要想实现理想,唯一可行的就是脚踏实地。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小成却自大地说:“我就是我,我一定能行!”母亲听后很是忧虑,更让她忧虑的是,儿子又像往常那样,不爱动笔做题,学习也不再用功。面对繁琐的一道题,他甚至连草稿都不打。初中课业要比小学紧张得多,也难得多,儿子怎能用这种自满的态度对待学习呢?

但经过仔细观察,母亲发现,儿子做题不用功,是因为他沉迷于思考的过程。比如,一道题本可以在10分钟内解答完毕,他非要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思考这道题的其他解答方法,以及类似题目的解答方法。儿子的做法虽让常人有些难以理解,但母亲觉得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精神。于是,她经常给儿子找过去做过的题,让儿子更换角度思考解题方法,或者给儿子出题做。在母亲的支持鼓励下,小成沉迷解题方法到了痴狂的程度,他甚至边吃饭边思考。待难题被一一破解后,他不是哈哈大笑一声,就是自言自语地说:“我解出这道题了!”

儿子对数学的痴狂,让母亲看到了希望:这孩子确实是块学习数学的料,而且兴致还那么高涨,那就继续让他在数学王国翱翔吧。其他学科只要稳中有升,也不必强求他。这时,她希望儿子实现第二个目标:考上以理科见长的重点高中,继续发挥数学方面的优势。她认为儿子能实现这个目标,因为这个目标对儿子来说是适度的。

小成的理想是当数学家,豪气万丈的他,怎会把这个目标放在眼里?他毫不在意地说:“我当然能考上重点高中,这是最起码的。如果连这个目标也实现不了,那我就太失败了!”小成表现出的骄傲轻狂,让母亲感到担心,但她欣赏儿子的志气。

小成沉迷数学的表现,也引起了学校老师的注意。经过一次次测试,老师觉得他在数学方面特别有潜力,甚至超过全校最优秀的学生。小成上初二时,学校推选初三以上的优秀学生参加上海市数学竞赛。这是一场含金量很高的数学竞赛,作为数学尖子,小成被破例推选。

第一次参加全市组织的数学竞赛,小成很激动。母亲对他说:“重在参与,不要在乎结果。”然而,小成看重的就是结果,他很自大地说:“我这次参加比赛,就想拿一等奖。”母亲觉得儿子过于自大和功利,便开导他说:“能拿一等奖当然好,但参加比赛的学生都是强手,何况你只是个初二学生,很多题型你没见过。儿子,你已经相当优秀了,不必那么好强,如果目标制定得不切实际,结果就会令人失望!”

听了母亲的话,小成的心态平和了许多。那次竞赛,他获得了三等奖。结果与目标虽然存在差距,但小成却深刻体会到了母亲那番话的含义:制定目标要切合实际,否则结果就会令人失望。通过这次竞赛,他还彻底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以前的观点和想法确实有些盲目自大,自己和那些强手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该怎么弥补这种差距呢?小成想到了母亲以前对自己的告诫: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因为通往天才的路,没有捷径,只有靠勤奋。

大彻大悟之后,小成不仅在数学上奋起直上,在其他科目上也付出了一定的努力,综合成绩明显提高,名次排在全班前10名左右。初三时,他再次被学校推选参加上海市数学竞赛。这次竞赛对每个参赛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获奖学生将有机会被学校推举免试上重点高中即“推优”,所以参赛的同学都铆足了劲。小成也做足了准备,但在母亲的开导下,他不再那么功利了。这次比赛,他轻松获得了一等奖,成绩名列上海市第二。小成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全校师生都为他感到骄傲。

小成高兴极了。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他有资格被“推优”。上重点高中,这是小成对自己的最低要求,也是最起码的目标,如今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他不禁轻狂起来,又不像以往那样勤奋了。母亲怎么劝告,他都无所谓。

2005年初夏,正当小成翘首期盼“推优”通知时,他却意外落选了!原来,学校当年“推优”的名额只有4个,学校计算学生成绩的办法是,初中时期数学竞赛获奖的累计得分。小成的总成绩排在第五名,他遗憾落选。小成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他觉得学校待他不公,便趴在床上委屈地哭了很久,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谁也不见。

母亲也替儿子鸣不平,但弄清了事情的原因后,她便开导儿子说:“这是学校的规定,人人都得遵守,你不必难过。我觉得学校是按规定办事,并没有待你不公。儿子,换位思考一下吧,如果学校把名额给了你,别的有资格被‘推优’的同学就会落选,人家会怎么想?这对人家来说,是不是也不公平呢?”

儿子一直低头不语,母亲接着劝他:“儿子,把这件事情忘了吧。其实你真的具备‘推优’资格,只是学校名额有限,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现在距中考还有一段时间,好好准备中考,你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

谁知,小成听后情绪格外激动:“我为学校争取了那么高的荣誉,他们凭什么那样对待我?我不管他们是什么规定,反正我不服!”儿子依然那么狂傲,母亲决定将他一军:“你不服又能怎样呢?不服你就参加中考,凭真本事考上重点高中,让别人看看呀!只要考上了重点高中,别人都服你,这样不好吗?”

听了这话,儿子再也不吭声了。虽然他对落选的事还是耿耿于怀,但他明白:不参加中考,又能怎样呢?于是,他把所有的不满压在心底,决定通过最后一段时间的冲刺,给自己争口气。决心虽大,但小成的精神状态却很不好,因此他的复习效果也不太理想。

母亲很是担忧,为了给儿子减压,她决定放弃为儿子制定的第二个目标:考重点高中。但儿子觉得若是这样就太失败了,更加失落。见此情景,母亲没再催儿子复习参加中考的事,而是在空闲时间带他外出散心,尽量排遣他的失落情绪。

小成觉得母亲用心良苦,便向她保证:“妈,我一定会好好复习,努力考上重点高中。”母亲却说:“儿子,不必强求自己,只要努力了就问心无愧。普通高中怎么了?难道普通高中就不能培养数学天才吗?”

母亲这样豁达,小成也就放了心。那年中考,在精神状态不佳、心理起伏跌宕的情况下,他的成绩刚刚过了重点高中录取线,并被一所重点高中学校录取。这所高中学校是一所以理科见长的重点高中,小成终于如愿以偿,也实现了母亲制定的目标,但每次回想这个过程,他都不禁为自己捏把汗:真的好悬啊!我若再一味狂傲和赌气,听不进母亲的开导和告诫,肯定考不上重点高中。那样的话,我就真的太失败了!

狂傲小子接连遭遇挫折,母亲激励他获得国际冠军上了高中后,小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第一次上奥数课时,老师为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这道题是上届国际奥数竞赛的试题,但不少参赛者都没能做出来,包括国际奥数冠军。老师公布答案后,让同学们思考: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解。他以为同学们需要思考很长时间,没想到小成立刻就提出了另一个解题方法。这个方法非同一般,老师和所有的同学都感到震惊。从此,老师对小成刮目相看,每遇到难解的题,他总找小成探讨,小成的内心也格外满足。

作为以理科见长的重点高中学校的学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参加每年10月举行的全国联赛并获奖。全国联赛是目前国内高中生含金量最高的数学竞赛,竞赛成绩将被计入高中数学竞赛成绩总分,如果具备相应资格,将被保送国内重点大学。

2005年10月,经过层层考试选拔,小成不仅轻松入围全国联赛,还获得了一等奖。这年寒假,他又经过层层考试和选拔,同国内另外5名一等奖获得者奔赴俄罗斯,参加数学冬令营活动,并代表国内选手获得了唯一一枚金牌!

接踵而至的成绩和荣誉,让小成身上充满了光环。他又变得骄傲起来,于是常跟母亲说:“我就是我!我能行!没有什么考题能难倒我!”刚取得了一点成绩,就这样得意忘形,母亲警告儿子:“你别高兴太早,比你能行的人肯定大有人在!只是他们没参赛而已,或者他们没有你这么张狂,所以你只看见了自己,而看不见别人!”

小成不服气地说:“我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就连学校领导也对我很客气,而您非但不表扬我,还这么打击我,真让我伤心!”母亲没有打击儿子,她只是想给儿子降降温,好让他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但通过这两次比赛,她对儿子也充满了希望,她相信儿子有实力在数学领域走得更高更远,于是希望儿子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数学系,这也是她为儿子制定的第三个目标。

小成觉得自己实现这个目标,简直就是小菜一碟,甚至放言:我最起码也要考上北大或清华的数学系。母亲很想像以前那样给他降温,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她想:这孩子还那么自大,非得受点挫折才能长记性,受一些挫折人才会长大。

2006年10月,已上高二的小成再次获得高中数学全国联赛一等奖。正当他信心百倍地进军冬令营想要摘取金牌时,却在选拔赛中被淘汰出局。当时,他的成绩竟排在20名开外,比上年落后了一大截!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小成更是难以接受。他觉得自己丢了大面子,失落沮丧极了,甚至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然而,对事情结果早有预料的母亲却宽慰肯定他说:“儿子,你已经得过一次冬令营金牌了,知足吧。如果你每年都得金牌,其他同学怎么办?”小成听了,脸火辣辣地烫,他后悔自己当初没听母亲的劝告,但他就是想不明白:自己好歹也是一等奖获得者啊,上年就能轻松入围冬令营并获金牌,今年怎么会输得这么惨呢?

母亲得知他心中的困惑后,向他解释:“这都是你骄傲自大惹的祸。高一时期,你身上笼罩了太多的荣誉和光环,但你没有接受住考验,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总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因为骄傲自大,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了进取精神,当别人都在努力时,你还在为昨天的成绩沾沾自喜。想想,你能不落后于别人吗?再说,优秀学生真的有很多,大家的水平都不相上下,凭什么你能获得金牌,别人就不能啊?另外,你把金牌看得太重了,却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结果自然输得很惨!”

母亲分析得头头是道,小成不得不服气。经过这次挫折,他也彻底明白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个人主义太强,狂傲自大,学习不够踏实。从此,小成便把母亲的教导牢记心间,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2007年10月,他再次获得高中数学全国联赛一等奖。因为连续三年获得高中数学全国联赛一等奖,小成被学校保送北京大学数学学院。

终于圆了北大梦,小成高兴得跳了起来。他决定放松下来,等进了北大后,再集中精力深造数学。母亲了解到他的思想动态后,便劝他说:“儿子,凡事有始有终,学习也是这样。你是一个永不言弃、永不服输的人,怎能因为被提前保送到北大,就没了进取精神呢?去年的冬令营你不是输过吗?为什么不把它赢回来呢?还有,你应该参加国际奥数竞赛,对一个热爱数学的学生来说,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啊,你为什么不争取呢?”

母亲觉得,儿子如果不经历这些过程,将会留下很多遗憾,因此才这样要求儿子。可三年紧张的高中生活,已让小成感觉疲惫,他不想再拼力了。无奈之下,母亲决定给儿子找个榜样。一个周日,她把儿子带到儿子的同学家串门,那位同学也被保送到了国内一所重点大学,可他依然在家埋头苦读,目的是想参加冬令营,向国际奥数大赛冲刺!小成见状,不解地问:“你都被保送了,怎么还这么拼命?”那位同学说:“我被保送并不能证明什么,也许别人认为我走了捷径,我这样拼命,就是想向别人证明我的实力。参加冬令营和国际奥数竞赛正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干吗不试试呢?”

同学的话深深地启迪了小成,同时他也明白了这是母亲的有意安排,于是他赶紧调整了状态,重新面对学习与竞争。2008年1月,经过严格考核,他与来自全国的150位数学尖子共同参加了全国数学冬令营,并入选奥数国家集训队。

进入奥数国家集训队后,小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也感受到了题型的难度。尽管压力很大,但他还是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很快,他就获得了入选奥数国家队的考试资格。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竞争空前激烈,因为奥数国家队名额只有6人。要想从全国几十位数学尖子中脱颖而出进入奥数国家队,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小成却并不放在心上。

2008年3月,考试在苏州进行,共分为六次小考,三次大考。起初几次小考,小成很轻松,答题也很顺利。但从第四次小考开始,他总感觉答题有些吃力,看到周围同学的笔在卷纸上沙沙作响,他开始紧张起来。交了卷后,他感觉自己没考好,跟同学们一交流,他更觉得自己丢了不少分。那天晚上,他久久无法入眠,第二天考试,他觉得头昏脑涨,心里非常紧张。一道道看似简单的题,他怎么也答不出来。这样的状态让小成感到特别痛苦,痛苦之中,他竟然连一道题也没做出来!

走出考场,小成的大脑一片空白,他只觉得自己在做噩梦。回过神来后,他沮丧地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妈,我今天考得特别不好,一道题也没答上来……”事情还没有说完,他就挂了电话。母亲心里咯噔一下:儿子的数学成绩那么好,怎么会一道题都没答上来呢?他究竟出了什么事?

由于实在放心不下儿子,当天晚上,母亲就赶到了苏州。看到儿子痛苦失望的表情,母亲心里明白了几分。她没有过问考试的事,而是把儿子接出学生宿舍,在宾馆住了下来。由于第二天是周六,小成不参加考试,所以母亲便拉着他外出逛街、吃夜宵。母子俩边逛边吃边聊,谁也不提考试的事。小成玩得很高兴,他似乎也忘了考试的事。第二天、第三天,母亲依旧带着他到处游走。

第二个周一早晨,小成又要进考场。因为心中有了阴影,他还是有点紧张。母亲见状,轻轻拍了拍他的额头说:“别把这次考试当作考试,你已被保送到北大了,还担心什么呀?你不是说过没有考题能难倒你吗?我也相信!”

母亲的话让小成彻底放下了包袱,此后几场考试,他考得格外轻松。令他特别感动的是,工作异常繁忙的母亲,还特地向单位请了几天假,一直在苏州陪伴着他。在母亲的帮助和关爱下,小成如愿以偿地入选奥数国家队。

2008年7月,他和另外5名队员远赴西班牙马德里参加第49届国际奥数竞赛,并不负众望,获得了冠军!

这件事在国内产生了很大轰动,小成对此却这样说:“如果没有母亲的教育引导,我就不可能创造那么多奇迹,我的人生也不会那么精彩。”

进入北大半年多的时间里,小成的学习任务更加繁重。已经长大懂事的他,不再轻狂和自大。每次取得成就或遇到难题,他总能想起母亲的话:人外有人,脚踏实地。结果,他再接再厉,难题也都迎刃而解。

如今,小成不仅把母亲的话当作治学法宝,还经常在电话或电子信件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009年5月10日是母亲节。小成特地给母亲发去了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妈妈:为了我,您辛苦了。我能够进入北大,并能在这里轻松快乐地学习成长,得益于您的教诲和激励。放心,我会永远记住您的那些教诲和激励,永远轻松快乐地成长……”看了儿子的短信后,母亲心里涌进了一股浓浓的暖意,她笑了,笑得是那么的开心。

同类推荐
  • 慈母家训

    慈母家训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70多位名人的母亲或女性的家训文章,做了严谨准确的编著,分为训主简介、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几个环节,有利于读者在了解历史人物,理解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古汉语知识、历史知识的同时,在这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家训中取得教育子女的真经。父母是子女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而做母亲的由于在抚育儿女方面具有独特的本能,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因此人们往往受母亲的影响最大最深。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慈母的言传身教,其事例是不胜枚举的。
  • 10位优秀父母的独特家教方法(感动中国的教育)

    10位优秀父母的独特家教方法(感动中国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们肩负着重大责任。普天之下的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无不为自己的孩子的成长与成才任劳任怨。然而,孩子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不听话、成绩差、逆反、早恋、网瘾、存在心理障碍,等等,一系列问题让父母们愁心不已、束手无策。那么,究竟用什么方法才能教育好习孩子呢?有一种很有效的办法,这就是向那些成功的家长“取经”。本书介绍了10位优秀父母的家教经验。他们所创造的教子成就,在神州大地上影响广泛;他们的家教经验,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中国父母;他们的家教主张,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
  • 天使启示录——育儿纪实

    天使启示录——育儿纪实

    本书介绍了作者的育儿心经,共分四部分:我心中的太阳、初升的太阳、阳光岁月、最初的炼狱。
  • 开启孩子的才气之门

    开启孩子的才气之门

    本书介绍了“引爆孩子的智慧潜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资源”、“挖掘孩子的天赋才华”等。
  • 儿童营养大全

    儿童营养大全

    儿童是父母的寄托,是祖国的未来和人类的希望。培养好下一代,是关系到“适应二十一世纪来自各方面挑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培养人才,应从儿童开始,首先必须培养儿童强健的体魄,而“营养是健康之本”。目前不少家长还缺乏营养方面的基本知识,甚至还有误区,容易跟某些不正确的广告走,花了不少的经济代价。但收效甚微,甚至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上海市少年儿童营养基金会和上海市学生营养促进会,针对目前的状况,组织了上海市有关儿童营养、保健方面的专家和著名教授以及专业人员,共同编写了这本《少年儿童营养大全》。
热门推荐
  • 空城旧念

    空城旧念

    他,清澈眼瞳,却刺痛了某人的心。她,可爱笑容,却破碎了某人的心。他们,因为命运的安排而相见,却还是命运的安排,成为陌路人.......
  • 三言二拍-醒世恒言五

    三言二拍-醒世恒言五

    《醒世恒言》,白话短篇小说集。始刊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史传和唐、宋小说。除少数宋元旧作外,绝大多数是明人作品,部分是冯氏拟作。编撰者创作成分较多。内容修饰润色较精,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但有些作品带有封建说教、因果报应宣传和色情渲染。
  • 历代名赋

    历代名赋

    从先秦开始,赋体之文就已出现。赋是介乎诗和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学样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画卷中,赋体文学也曾有过它光辉灿烂的一页。本书对于历代的辞赋,选的比较全面,从中不难看出历代辞赋的发展、变化和特点。
  • 请不要宠我

    请不要宠我

    她担着狐狸精的名声,没人知道她其实是他名正言顺的妻子。对外,她妖媚刻薄,替他挡外面泛滥桃花。对内,她温婉能干,替他堵秦家悠悠众口。隐婚两年,他们有名无实。离婚一天,她反而坐实了曾经的名号。她嫁给他,是明码标价;她爱上他,是不自量力;她自觉离开,他却步步紧逼。“是你逼我走的!”她倔强地盯着他。“乔安心,你总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能救你的只有我,我要你心甘情愿回到我身边。”
  • 千百年眼

    千百年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HP之巫师界的灾难

    HP之巫师界的灾难

    她林筱穿越了,而且是哈利波特的世界!但是似乎有哪里不对?......哦,好吧,这里没有小天使哈利,没有万事通小姐赫敏,没有暴躁级长罗恩,也没有铂金小孔雀德拉科。......只有黑魔王汤姆·马沃罗·里德尔。没错!就是那个邪恶的没有鼻子只有鼻孔的蛇脸的秃头老怪物伏地魔!额......自己还流弊的和他有血缘关系,是双生的姐·姐!逃?逃不掉,林筱被少年伏地魔抱在怀里:“我亲爱的库莱尔,你要去哪儿?”占了便宜还无辜的伏地魔好像......该死地把她的心抓住了!那么既然逃不掉,就改变他的命运吧。林筱想。此文跟原剧有很多地方不同,所以别介意别介意~
  • 我要结婚

    我要结婚

    财大同班三对男女同学,谈情说爱,拥抱热吻,时机成熟,我要结婚。三位未来丈母娘,三位未来阿婆娘,欲选择乘龙快婿,称心媳妇!她们发声、定调、定格,乱点鸳鸯谱。恋人间是坚持到底,还是移情别恋。几家欢喜,几家愁。高兴、无奈,缠绵、纠结、彷徨、悔恨,交织在一起,这婚结得成吗------
  • 都市之无上超能

    都市之无上超能

    “暴力虽然他妈的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暴力可以解决你!”于是天降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让他挨顿胖揍!揍完了还是打不过,那就撒丫子跑吧!打不过就跑!跑不过就拼命跑!聪颖顽劣可胆子不大的江辰,打架预计没有胜算,毅然逃学。人生的巨大转变总是注定于某日某时某刻。逃学路上,重伤老人临终的托付,竟令他的命运天翻地覆!传说中五行演变的超能力,是真是假?异能者乱世中“诛恶”的使命,是匡扶正义,还是以暴制暴?传世的“墓碑”真的能让人逆转阴阳,超脱生死?“五行合一”真的可以毁天灭地,重塑凡间?神说,这不是末世,只是反省!
  • 魔心难寻

    魔心难寻

    “啥,天君要渡本魔王成仙。本宫才不要成仙”“什么,天君硬要渡我成仙,我说天君你要是想渡魔成仙来显示你的仁慈,行,我有几个手下想成仙,您渡他们去吧,本宫当魔王还没过瘾呢”“我说天君你更年期到了吧,不经我同意强行想把我渡成仙也就罢了,你还挖我心脏,哼,以为我好欺负吗,你们越想我成仙,本宫偏不要”面对来势汹汹的一群神仙们本宫为了不成仙,只好跑去人间。可不料在人间途中弄丢了本宫的心脏变成了凡人,还被凡间小姐捡回去当丫鬟。而且这小姐自称是从21世纪穿越来的,妄想称霸天下,于是本宫就边寻找心脏边称霸天下。在称霸途中碰上个谪仙男“你要称霸天下,行,我帮你”“你要称霸天宫,嗯,只要你娶了我,整个三界都归你了”
  • 鬼眼小萌妻

    鬼眼小萌妻

    她本应该是个普通的女孩,奈何未出生便遭人设计,出生之日,幽灵花开,鬼眼缠身,父母亲人皆惨死。当她用尽毕生的好运,求的一心爱之人,可最终……。有些情有些爱不管我们是否发现,它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