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54900000010

第10章 让你人见人爱最受欢迎的10大社交影响力法则(1)

【本章心理学冷知识关键词】

首因效应︱曝光效应︱登门槛效应︱契可尼效应︱适度原则︱刺猬法则︱晕轮效应︱名片效应︱变色龙效应︱鸡尾酒会效应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两个人初次见面时,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也许很多人会说:“我不以第一印象来判断别人。”实际上,第一印象或多或少都会对人物的整体评价产生影响。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人员先是找到一个班级,对全班的学生读以下两个人的简单介绍:

A君,28岁,男性,供职于A商业公司。同事们都对他的勤奋、认真表示赞许。他的缺点是不够耐心,不过深得部下的信任。

B君,28岁,男性,供职于B商业公司。他的缺点是不够耐心。同事们都对他的勤奋、认真表示赞许,而且深得部下的信任。

第二天,实验人员再到这个班级,询问同学们对这两个人的印象。提到A君时,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勤奋、认真;提到B君时,对他不够耐心的缺点印象更加深刻。

两个人的简介内容基本是一样的,读者也许感觉不到太大的差别。两个人都有不够耐心的缺点,只是“不够耐心”在介绍文中出现的位置不同罢了。放在前面,就更容易让人记住。换句话说,开头出现的内容,将左右一个人的整体评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第一次去相亲,第一次拜访某个客户,或者去面试前,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劝告:“打扮得漂亮一点,第一次见面要给人留个好印象。”

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吗?

在人的心里,初次见面时会形成对一个人的印象。

印象是通过下面四种信息形成的:

身体的特征:长相、体型等;

外观的特征:服装、发型等;

说话的特征:说话方式、声音、语速等;

行为的特征:表情、动作、姿势、态度……

还有,以前听到的关于这个人的信息也会左右自己对他的印象。例如,听到过别人对于甲、乙两人的品评。

甲:好嫉妒、顽固、好批评人、冲动、勤奋、聪明。

乙:聪明、勤奋、冲动、顽固、好批评人、好嫉妒。

你会对谁抱有好感呢?

根据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的实验,大多数人对乙抱有好感。即使传言的内容相同,但最初听到的信息(甲“好嫉妒”,乙“聪明”)会影响整体印象的方向,还会改变后续信息的意义。像这样,最初的信息对印象的形成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叫做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会影响后来的人际关系。第一印象好对人际关系是十分有利的。如果一个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随和温暖的,那么你会自然地无拘无束地接近那个人。这样对方对你的印象也会很好,会和你融洽地谈话。这时,你就会想“果然,这个人很随和”,从而印证对方留给你的第一印象。如果对方给你的印象傲慢,邋遢,总之,让你的心里很不爽,你也会在心里给对方打上一个叉。

马明赶到海通公司参加最后一轮应聘,主考官正是公司的谢老总。临到考试快要结束,马明才满头大汗地赶到了考场。谢老总瞟了一眼坐在自己面前的马明,只见他大滴的汗珠子从额头上冒出来,满脸通红;上身一件红格子衬衣,加上满头乱糟糟的头发,给人一种疲疲沓沓的感觉。谢老总仔细地打量了他一阵,疑惑地问道:“你是研究生毕业?”似乎对他的学历表示怀疑,马明很尴尬地点点头回答:“是的。”

接着,心存疑虑的谢老总向他提出了几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马明渐渐静下心来,回答得头头是道。最终,谢老总经过再三考虑,总算决定录用马明。

第二天,当马明来上班时,谢老总把他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说:“本来,在我第一眼看到你的时候,我就不打算录用你,你知道为什么吗?”马明摇摇头。谢老总接着说:“当时你的那副样子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满头冒汗,头发散乱,衣着不整,特别是你那件红格子衬衫,更是显得不伦不类的,不像个研究生,倒像个自由散漫的社会小青年。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太坏。要不是你后来在回答问题时很出色,你一定会被淘汰。”

马明心里暗自庆幸,不过也给自己提了个醒:以后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千万要注意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啊!

马明给面试官的第一印象使他差点丢掉了工作。不过,他还比较幸运,自己的才华没有被埋没。遗憾的是,许多人可能就不那么走运了。《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大才子庞统,准备效力东吴,于是找到一个机会面见孙权。孙权是一个爱才惜才的人,但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不快,又见他谈话态度傲慢,目中无人,于是将他拒于门外。

庞统因为给孙权的印象不好,遂使他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后来投奔刘备,刚开始也因为相貌受到冷遇,后来才能逐渐被刘备知晓,才被委以重用。可见对第一印象的重视,自古皆然。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经说过:“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天生的容貌我们或许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整饰自己的形象,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搭好台阶。

要切记,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即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会自然地服从于最初的印象。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

曝光效应:遇到面熟的人会有亲切感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荣茨做过实验:先向被试者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现20多次,有的出现10多次,有的只出现一两次,然后请被试者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被试者更喜欢那些看过若干次的照片,即看的次数多就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另一位心理学家通过一个实验证实了上述观点:在一所大学的女生宿舍楼里,心理学家随机找了几个寝室,发给她们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要求这几个寝室的女生,以品尝饮料为理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走动,但见面的时候不得交谈。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评估她们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的程度,结果发现:见面次数越多,互相喜欢的程度越大;见面的次数越少或根本没有,互相喜欢的程度也较低。

实验中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曝光效应。

为什么有些人我们只是见过几次,就会感觉距离很近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上学、上班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经常在同一个时刻,在同一个汽车站或候车室的话,总会有几个面熟的人。对这些面熟的人,即使没有说过话,也会有一种亲近感,就像对朋友伙伴的感觉一样。看到他们的身影,我们会缓解慌乱的情绪。

我们对人产生好感甚至喜欢上别人,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其实,上下学、上下班时,从不相识到面熟的这一过程,都会成为开始喜欢别人的契机。

当我们被问到为什么会喜欢这个人,是什么魅力吸引了你时,一般我们都会列举这个人的相貌、人品为理由。但是,当我们不太了解一个人时,也可能会对他抱有好感。我们一般不会注意上下学、上下班时那些面熟的人的相貌和衣着,也看不出他们的行动中有什么醒目的特征,只是看着他们沉默站立的身影。但随着每天的重复、看到对方次数的增多,我们对对方的好感也会增强。这就是曝光效应,即仅仅因为与对象人或对象物接触次数的增多,对这个人或者这个事物的好感也会增强。

因为懂得了这一道理,一位推销团体保险的推销员获得了良好的业绩。

谁都知道,如果想取得一家公司的团体保险,必须先说服公司的领导,不过,这些领导通常都忙得没时间坐下来与人闲聊。因此,一般的推销员,只要遇到某领导有一点空闲时间,便抓住不放。结果,虽然是长谈了,却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导致推销失败。

而这位成功的推销员则不同,他不求与客户一次见面时间长,只求见面次数多。只要见到对方很忙碌,他便迅速地离去。对方心存感谢,对他产生了好感。如此三番五次后,对方被感动了,最终答应投保。

推销员的故事就是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想缩短与对方的距离,增加对方喜欢自己的程度,不妨多制造见面机会。

另外,我们对离自己距离近的人更容易产生好感。心理学称之为接近性因素。在单位或者教室里,我们更容易去亲近那些座位离自己近的人。同时,如果对方离自己越近,见面的概率就会越大。因此,曝光效应和接近性因素之间也是存在一定关系的。这两者都可以起到缩小心理距离的作用。

美国的心理学家康恩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测试与异性谈话时,一般人会对多大距离的男女产生好感。

在这项实验中,如果被测试的对象是男性的话,就叫两名女性去跟这名男性进行谈话,其中一名女性坐在距离他五十厘米的沙发上,而另一名女性则坐在距离他两厘米的椅子上。谈话时,这两名女性的态度完全相同。

实验结果表明,男性对坐得离自己较近的女性,更容易产生好感。

同样,实验的对象换成女性时,也是对身旁距离近的男性更易产生好感。

这就是所谓的接近性因素的功效。因为,彼此距离缩短的同时,双方的戒备心理也开始放松,而且有产生亲密感的心理倾向。因此,要想缩短与某人的心理距离,可先缩短彼此的空间距离。

登门槛效应:先进门再提要求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个饥寒交迫的穷人到富人家门口行乞。他对看门的仆人说:“你能让我进去暖和一下吗?我在你们的火炉旁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认为这点要求不算什么,就让他进去了。接着,这个可怜的穷人请求厨娘借给他一口锅,以便让他“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厨娘很好奇,“我倒是想看你怎样把石头做成汤。”她答应了。

于是,穷人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在路上捡的石头,洗净后放进了锅里煮,在锅中加入水,然后,他又对厨娘说:“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觉得这没什么,就给了他一些盐。

后来,穷人说,汤里要是再添点蔬菜,味道就更好了,于是厨娘就给了他一些蔬菜;最后,穷人又说,要是汤里有点肉末,就是天底下最好的美味了,厨娘想尝尝天底下最美的味道,就给了他一些肉末。

汤终于熬好了,果然是味道不错的“石头汤”。这个饥寒交迫的穷人,仅凭着一颗石头,就喝到了一碗美味可口的肉汤。他的目标的实现,在于他一步步地提出要求,厨娘一步步地答应他的要求。

这个聪明的乞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为了达到看似很难的目标,有时候,我们可以先让对方满足自己一个小小的愿望,然后再得寸进尺。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登门槛效应。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实验:

196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助手弗雷泽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两个大学生,让他们到两个居民区劝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者仅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对于登门槛效应,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人们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是人们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一定认知和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就会支使他继续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帮助,并使态度成为持久的。

其实,在生活中,这种技术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用到。比如,一个男孩在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孩时,总是先约女孩看电影、吃饭,然后才提出交往的要求;劝朋友喝酒的人,总是会先让朋友“浅尝一口”,等朋友喝下第一口后,继而把朋友灌得酩酊大醉。

还有,我们到商场选购衣服,有时候正在买与不买间犹豫,很多导购小姐就会说:“先试穿衣服,买不买没关系。”当我们把衣服穿在身上,她便会趁机说“这件衣服很适合你”、“你穿起来真漂亮”之类的话。这个时候,我们再脱了衣服离开显然有点不好意思,只好掏腰包了。

心理学家D·H·查尔迪尼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代替某个慈善机构进行了一次募捐活动。在募捐的过程中,查尔迪尼对一些人这样说:“请你帮助,哪怕一分钱也好。”而对另外一些人则没有说这句话,只说:“请你慷慨捐助。”结果,前者的捐助比后者要多两倍。

如果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不容易达到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若能逐步提出要求,将一个大的要求或目标分解为若干较小的要求或目标,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

在1984年的日本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名不见经传的矮个子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冠,有人觉得这是运气。

两年后,在1986年的意大利米兰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山田本一再次夺冠,令人们大惑不解。

同类推荐
  • 快乐在左痛苦在右

    快乐在左痛苦在右

    这不是小说,没有虚构的情节与人物,也不是把听来的故事再加工成为所谓的传奇。只想说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准确地说,是一段经历,一段让我刻骨铭心的经历。不为赚眼球,只求给与我有相同经历的朋友,特别是那些尚未走出抑郁症阴影的朋友,一个参考,一个成功的希望。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一个人完全可以用心理学的方式来彻底解剖。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承担什么角色,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心理学始终是对你最有帮助的一门学问。”本书荟萃100多个问题,配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全面介绍了心理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让你一学就通!
  • 重口味心理学

    重口味心理学

    本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心理现象,如多重人格障碍、特定精神分裂、恋童癖、恋物癖、露阴癖、性欲倒错、特定对象恐惧症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的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身边人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 二十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

    二十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尽可能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
  • 说谎心理学

    说谎心理学

    本书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演说家、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为“当众商务演讲与交流训练班”的商务口才训练课程精心编撰而成的。本书没有教科书那种死板的教条,而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和严谨的语言,融合实用心理学、人际关系学、公开演讲术、商务演说技巧和推销术等诸多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培养出色商务口才所必备的心理素质,掌握实现高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成功地进行演讲和谈判,做到在各种场合从容不迫地开口说话,展示自己的魅力,赢得商业上的竞争。
热门推荐
  • 不一样的初中生活

    不一样的初中生活

    一个从农村来到城市中的单纯小男孩,在新的学校和同学中会发生什么呢?他喜欢上一个女孩,能追到吗?他初中的三年又是怎么的与众不同呢?静下心来看完这篇小说,你会发现他的初中多么令人向往!
  • 极咒破天

    极咒破天

    咒术出,风云舞,脚踏乾坤尽征途。劫气现,阴阳乱,拳破苍穹身中变。咒术师!只为那捉日月、拿星辰、得长生·······
  • 东山经

    东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偷疯子

    神偷疯子

    “夫人,还活着。”他阴冷的看着她躺在床上,毫无怜惜之情。“嘿嘿,大哥哥,我要吃糖糖。”她装疯卖傻,终究也没能让那个妓女夫人放过她,无奈,最后,带着伤心,冷情离开了将军府。江湖中传闻,神偷疯子,出手无影,专偷贪官污吏,奸商富豪,救济百姓。无人知道是男是女,是何样貌。他一国将军,被派捉拿神偷疯子,奈何,得知一切真相后,看着那个曾经,他认为死了的她,让他悔恨当初,奈何佳人不再痴迷于他,他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熊猫剑仙

    熊猫剑仙

    穿越为熊,执剑破苍穹!天地玄黄,任由我独闯!重生一世,吾亦为神魔!大千世界,唯有我剑狂!名起,看熊猫剑仙执掌乾坤;风动,自有万千豪侠来观赏!“各路豪侠,不要吝啬手中法宝,订阅、推荐、点击、收藏各种技能助施展起来,助熊猫剑仙修成大道!”-----拜谢!!
  • 仙路奇缘传

    仙路奇缘传

    力修修炼气血体魄,法修吸纳天地元气,魂修修炼精神识念。且看断浪如何三系同修,在世家林立的修界,披荆斩棘,闯出一条通天大道。QQ交流群号:202196091欢迎喜欢这本书的朋友来交流探讨。
  • 补天殇

    补天殇

    主角光环加身,谁与争锋。凭什么啊?,顶个主角光环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了,对别人多不公平啊!为什么一定要有主角?主角的存在只是为了方便书写视角,既然如此那么小说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提供这个视角。所以在这里没有唯一的主角,谁都不是主角,又谁都可以是主角。想要成为主角吗?想就快来补天殇吧!只要参与就有机会,那谁与争锋、叱咤风云、天下无敌、左拥右抱的主角说不定就是你呢?
  • 魔法使徒

    魔法使徒

    神引—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昼。神说:“要有暗。”于是,便有了夜。神说:“要有物质。”于是,便有了元素。神说:“这是空间。”于是,便有了生物。神说:“谁继承意志?”于是,便有了使徒。
  • 快穿之心愿系统

    快穿之心愿系统

    这是一个妹子遇上了一个系统之后,不断做任务的故事。(没错,这是“简”介)ps:1.本文目测应该有cp,但是作者一疯起来可能就没了...2.作者一周3~6更,作息不定;3.本文全本免费;4.待续...
  • 美人乱:第一歌姬

    美人乱:第一歌姬

    宛格,在学校里是乖乖模范生,在校外却是痞子女流氓,但是,她竟然穿了!!!好吧,既然穿越了那就也来享受一下公主王妃皇后一般优雅舒适的生活吧,可是……为什么?她偏偏穿到了这个需要卖唱为生的女子身上!!!不过幸好上天待她不薄,送她三个明晃晃闪亮亮的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