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57200000019

第19章 个体社交心理修养

第一节 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要和别人结成一定的关系。人出生以后,就逐渐被固定在各种关系中。最初是和父母的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亲戚关系等等,然后逐步和同伴、朋友、老师、长辈、领导发生关系。一个人成年以后,还要参与更加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道德生活,有的还参与宗教生活,于是又和别人发生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文化关系以及宗教关系等。人,就是在这样一张社会关系结成的大网中生活。所以,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则是社会关系之网上的“网结”。

交往是标志人类活动特殊领域的概念。在英语中使用“communication”一词,其含义有通讯、传达、交流、意见的交换等。交往在汉语中又称为交际。“交”有接合、通气、赋予的意思;“际”有接受、接纳、交合、会合、彼此之间等意思。朱熹对“交际”的注释是:“交际谓人以礼仪币帛相交接也。”他所指“礼仪”的“相交接”,即日常所说的“礼尚往来”,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性的交换;而“币帛”的“相交接”,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物质性的交换;朱熹把人与人间精神的和物质的交换称为际,这种诠注是很有见地的。

由此可见,人际关系是人的一种行为,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来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建立人际关系的直接活动。

第二节 培训与辅导

一、交往素质的重要性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能否合理的驾驭自己的交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其本身的交往素质。交往素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在交往中的基础条件,即一个人的人格、品质,交往风度,交往心理等。它决定着交往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交往素质是人际交往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其实,就一个人才能的发挥来说,人际交往状况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这个社会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事业成败。美国卡内基工业大学曾对一万个人的档案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的8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根据哈佛大学变业指导小组调查的结果,在千名被解雇的男女中,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的高出两倍。不少研究报告还证明,在每年调动工作的人员中,因人际关系不好而无法施展其所长的占90%以上。

总之,人际关系虽然不能作为衡量一个人才能大小的标准,但它却是一个人施展才能的重要环境。这个环境对人的才能发挥有利,其事业就容易获得成功。相反,这个环境对人的才能施展不利,尽管某个人很有才能,但其事业的成功将会曲折得多,困难得多。

幽默大师萧伯纳有一个绝妙的说明:“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自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句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如果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是以哲学语言对朋友作用的深刻概括。事实表明,人们都希望得到快乐,摆脱忧愁,而朋友之间的交往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朋友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们在长期交往过程中,通过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关怀、共同帮助而逐渐获得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人际交往与人的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后认为,人对感情的需要,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交往,诉说各自的喜怒哀乐,会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减少忧愁,有益于身心健康。青年人也是如此。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做过将几位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与世隔绝的实验,当几位受试者从实验室出来后,竟会精神痴呆,动作不协调,说明青年人脱离与他人交往,过着被社会所遗弃的孤独生活,对人体健康的摧残是多么的严重!因此,人必须有交往,交往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

首先,在人际交往中,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减少心灵上孤独的痛苦。

其次,在与他人交往中,可以减少心理的恐惧。事实证明,高度恐惧的人比低度恐惧的人更愿意与他人交往。

再次,与他人交往,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和不快乐的情绪,从而减少心理的压力。

人际交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人们获得知心朋友,可以得到他们的帮助,可以活跃和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更适应社会生活,在事业上取得顺利和成功,保持身心健康,愿你培养自己的交往兴趣,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素质,广泛地结交良师益友。

二、友好交往的能力培养

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除交往双方要掌握交往的艺术和技能外,还在于有无正确的社会知觉和自我认识,这是在交往中掌握自己言行的依据,是提高交往素质的关键所在。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只是一味追求“技能”,肯定会适得其反。待人要“尊”、“真”、“诚”。

“尊”就是要尊重别人,不要自以为是,自命清高,关心人,爱护人,同情人,体贴人,这是尊重人的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没有这种思想和感情,就不可能在行动上尊重,即便有,也不会持久。尊重人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为所作出的劳动,如果自恃智力、能力或其他某种条件的优势而轻视他们,结果必然由于损害他们的自尊心,而得到他们同你疏远的回报。

“真”就是对人不口是心非,讲话留半句;不当面说人好,背后又说人不好;也不无端猜疑他人,好像他们总是同你过不去。人际相处中,难免发生矛盾,有了矛盾应该开诚布公。交往中,对他们的评价,尤其是赞美之词,应是真实的,不是虚伪或言不由衷的。虚伪的恭维话并不能增进朋友间的友谊甚至会造成不可原谅的恶果。

“诚”,就是对于别人的缺点、短处不讥笑。批评别人时,注意尽可能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同时采用诚恳的态度,平静的语气。

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都要与他人交往,友谊是人际交往的产物,交往在友谊中不断扩大、丰富和充实。如果说交往是人的社会性的直接反映,是社会的人的需要,那么,友谊便是这种交往、这种需要的必然结果。但是,就具体的个人的交往活动来说,并不是任何形式的交往、任何人之间的交往都会产生友谊。友谊需要交往双方通过交往达到心灵的共鸣和思想的沟通,需要彼此的尊重和理解。

三、多方位广交朋友的途径

(一)打开通道——自己主动找上门

有位年轻技术员,对电脑程序设计颇有兴趣,自己也在研究,一天,他从报上看到某工厂一位工程师常有发明创造成的报告。他很想与之相识,但独自上门是否合适?开始他有点犹豫。“不主动交往,永远也不会相识”。他鼓起勇气,“上门”拜访。结果彼此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主动找朋友,形式多样,可以是亲自造访,面对面交谈,也可是先寄一封信并附上名片,利用“鸿雁”传递信息,或打个电话,借助“千里耳”互通情况。

(二)广开门路——借助他人的舞台

时下,社交聚会活动较频繁,若你出席各种招待会、联欢会、联谊会,你应意识到这是结识新友的好机会,不妨借分阶段的舞台,“演”出交友的“戏”。

在这种场合,通过同桌交谈、自我介绍,互相攀谈等办法来达到更多地结识新友的目的。初识新人,只需寒暄几句,互送名片即可,这样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去结识其他人。

(三)拓宽渠道——通过朋友介绍

托朋友把你介绍给对方,气氛和谐,自然得体。在这种的扭转中交友,无疑是件很愉快的事。而且朋友越可靠,越能给对方一种信任感,因为这正符合“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和“交往定律”。而更重要的是朋友又有自己的另外朋友,形成“朋友链”,你通过他的引领,认识许多人。

当然,不可急于要求刚结识不久的朋友马上为你介绍其他朋友,这要看具体情况,同时,要求朋友介绍,先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好事先用征询法探询一下,以免尴尬。

(四)扩大网络——利用工作关系觅友

有的人一味在社会上找朋友,而忽视工作单位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实际上,单位是人交往的“核心”,工作岗位是交友的“基地”。在工作岗位上,有同事这一层“关系圈”,有这个“关系圈”繁衍的更大的交往圈;有工作对象所衍生的多层面的交友圈,懂得交际的人,自然会从中找到交友门径。

工作单位是一颗能撑起“关系网”的大树,工作岗位是能找到开交友圈的金钥匙。

(五)结交专友——利用个人特长交友

一个人的特长,不仅是走向成功的资本,也是吸引他人的磁铁。

一种特长,就是良好的“接触源”,别人通过对你特长的欣赏而产生结识的愿望,这时你的特长无疑是交友的“魔棒”。当特长成为打开交友之门的钥匙时,你们的交往通道就多了一条。

有位搞美术的教师,有一个爱好就是广交朋友。不过他的友方式别具一格,认为你可以成为他的朋友时,他会主动作画、写字,然后裱好送给你。每当他离开客人家时,别人却留下了他永远带不走的“画影”。所以这位教师,画画得出众,朋友的“交往圈”也色彩缤纷。

(六)攀搭关系——利用外出机会

一般来说,出差,观光旅游,这是结识异地朋友的良好时机。当你坐上火车、汽车或轮船、飞机时,周围必定有许多陌生人,有意识地与其攀谈,可能会获得良友,最起码可免除旅途的烦闷和寂寞。

有位在大学工作的女教师,在火车上认识了与她对座的异地客。双方开始了愉快的交谈,先从地方聊到工作,结果巧得很,原来彼此还是同行。于是话题更为广阔,共同语言更多,由于在路途上有了朋友,几千公里的路途也变得近了。从此,双方通过书信交流工作,还利用各自住地的便利,为对方捎去当地土特产,成为事业的挚友、异地的好朋友。

广交朋友的途径是很多的。关键还是要在工作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让自己拥有吸引朋友的魅力,同时又具备社交技巧,那么你的朋友便会源源不断。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卡内基曾提供了几条建议或称之为交友秘诀,它们是:

1.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

2.经常对别人报以会心的微笑;

3.做一个好的听众,不当“演说家”;

4.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情;

5.经常让对方感觉到他自己重要;

6.避免与对方正面争吵;

7.不要总显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

8.勇敢承认错误;

9.多从别人角度去考虑问题;

10.永持同情心;

11.尽可能使彼此的交往有趣味;

12.以积极的态度开展竞争。

这12条秘诀在我们交友初期很有参考价值。

【事例】

没有阳光的日子

一个不幸的空白了21年社会交往的女孩子永梅,小时候,她和别的孩子一样活泼、天真,可那年一次偶然的迷路,无情地改变了她的生命轨迹。从此以后,她的母亲决定“不再让女儿离开自己半步”,而断绝了她与外界的一切接触,甚至与父亲的接触也屈指可数。从那时起,她就再也没有“成长”过,21年社会交往的空白,21年不离家半步,这21年没有“阳光”的日子使如今29岁的于永梅看上去就像十四五岁的少女,苍白的脸上毫无表情,孱弱的身体经不住哪怕只是很小的风雨,而她的智力与知识水平更是远远低于她的实际年龄。

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我们不难得到结论,没有了“风雨”的日子,离开了社会,空白和社交的生命,会使人的智力心理乃至身体产生“废用性萎缩”而成为毫无用处的废人。

【操练】

更好地适应环境

操作目的:运用脱敏法,解除紧张引起的焦虑,改善对环境的适应。

操作步骤:

首先,拿出一些卡片,在第一张上写引起你焦虑的情景或原因。

然后,再在第二张上写引起你同类焦虑的不同情景或原因。以此类推,写上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的情景或原因。

把这些卡片按照引起焦虑的强弱程度排列,焦虑最强的放在最下面,最弱的放在最上面。如:

(1)向一位新认识的高年级同学打招呼。

(2)在路上向班主任或系主任打招呼。

(3)在食堂里和任课教师或系主任同桌就餐并聊天。

(4)班主任或系主任叫我到办公室里去,讨论我的考试成绩。

坐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或躺在床上,使自己完全松弛下来。

抽出第一张卡片来看,读完之后,闭上眼睛,假想自己正处在卡片上所描绘的情景中。

如果,这时候你感到紧张和焦虑,就马上停止假想,做深呼吸,重新使自己松弛下来。

然后,取出第二张卡片重复上述的步骤。直至最后一张卡片。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仍念,清风与你

    仍念,清风与你

    她是一个冥界里的女孩。不能算鬼,也不能算人。她是在忘川河里漂泊的女孩。只是刚好被孟婆看见,救了她,还收养了她。女孩生活了三百多年。有一天,孟婆告诉她一个秘密。她是由一个准备转世的男孩救她的。她从冥界来到人间。她叫清风。她认识了他。她知道了一句话:故事与酒,清风与你。
  • 美女的透视神医

    美女的透视神医

    清纯可人的傲娇校花、冰山一般的冷艳师傅、酷爱黑丝高跟的美女御姐老师、蛮横霸道的女总裁、爱撒娇爱卖萌的极品小萝莉……吊车尾学渣觉醒透视异能,考试作弊,买彩票,赌石,给美女治病,无所不能!融化冰山美人师傅,让清纯校花倒贴,美女老师欲拒还迎,女总裁霸道示爱……这就是秦枫!携带逆天医术、无敌古武,一路高歌逆袭,成为全校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列入各大顶级豪门至尊贵宾,让所有邪恶势力闻风丧胆!
  • 巅峰血逍遥

    巅峰血逍遥

    刚从阎王殿捡回一条命的逍遥蓝殇,突然接到父亲被灭族的消息,逍遥蓝殇立马赶回了紫雨阁,逍遥回去后经历那些事情?接下来会有什么事情等着逍遥去做?当逍遥座上巅峰的位置又会有那些感叹,2015武侠来袭之作〔巅峰逍遥蓝殇〕作者———海纳福音
  • 惜香乐府

    惜香乐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胜军化世百瑜伽他经

    胜军化世百瑜伽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尊绝鼎

    至尊绝鼎

    传说进入青铜仙殿,即可得到成仙之秘!万古第一人,无双至尊魂!这是世人对无双至尊的评价,可当这样的一位绝世至尊,进入隐藏着成仙之秘的青铜仙殿后发现,仙殿内除了一口青铜鼎外,空无一物!他忍不住破口大骂:“我日你仙人板板!”
  • 星际战旗

    星际战旗

    谁能相信,他是被一只自称玩具的机械蜘蛛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然后……远离地球,懵懵懂懂闯入宇宙星海的!没错,这就是一个粗线条的地球青年在瑰丽神奇的宇宙众文明中,像一条钻进金鱼池中的泥鳅,搅浑一泓又一泓的清池,非但没有被金鱼殴死,反而步步生莲的故事……
  • 若凡花散尽,亦流水年华

    若凡花散尽,亦流水年华

    在十岁时我认识你,十五岁时你走进我,十七岁时你爱上我,十八岁时我辜负你,20岁时我爱上你,21岁时······
  • 邪恶鹿晗你等着!

    邪恶鹿晗你等着!

    一次偶然,他们相遇了,相遇并不代表就是美好的开始,也有可能是残酷现实的开始……【各种读者,宝宝是第一次写小说,有些不懂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教。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书中集中收录季羡林对陈寅恪、郑振铎、胡适、冯友兰等师友的回忆文章,勾绘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各自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曲……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每一个学者身影的背后便是一段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这些百年中国栋梁之才,与季老一道构成了20世纪中国学术和文化的风景线。那一篇篇温馨感人的文字向我们揭示了季老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并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老一代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和兼济理想提供了一份最真实的知识分子心路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