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57200000008

第8章 品德的心理构成

品德篇

第一节 品德及其结构

品德,亦称道德品质。它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品德是分结构的。“结构”原意是指部分构成整体的方法。事物的结构就是事物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的构成因素的组成形式。个体品德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其构成是由一系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组成的立体复合系统。内在因素,即品德的内在层次构成,就是指具有一定社会身份并起社会作用的个人含有善恶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及其机制的有机构成。即古人所说:“内得于己”——以善念存于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外在因素,即品德的外在层次构成,指个体道德行为的层次构成,就是具有一定社会身份并起社会作用的个人,基于一定道德心理机制而引发的具有善恶价值的、表现为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即“外得于人”——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受益。

这里,我们首先考察品德的内在层次构成,即内在心理构成。它包括这样两方面:一是品德心理的过程结构,也就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二是品德心理的倾向结构,也就是道德需要,道德兴趣与道德信念。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便构成个体的内在品德素质。

第二节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一、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一定的社会道德关系以及关于这种社会道德关系的理论、原则和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简明地说,就是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对这些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形成的主要标志有两点:一是道德观念的形成;二是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认识形成的过程,就是道德观念形成的过程和运用道德观念进行道德判断的过程。个体只有掌握一定的道德概念、道德知识,才能概括地抓住一定道德关系的本质,并自觉作用于这种关系。道德判断力的提高,使个体道德活动的调节具有理性的指导,并能通过对社会活动的道德评价,全面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由此可见,没有个体的道德认识,就没有自觉的道德行为,那么所有的道德规范或原则只能是空的;没有对于规范、原则、要求、行为中蕴含的客观必然性及其逻辑条理的认识,那么所有的践履只会是盲目的。

儿童的道德认识同成人相比,有质的差别。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表现为一个认识结构不断改组、提高的过程。6~10岁的儿童的道德认识所具有的具体性、肤浅性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道德评价上缺乏独立性、全面性,往往以教师、家长、成人的评价为转移,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行为不稳定、不持久。11~15岁的少年期的道德认识水平比儿童期间发展了,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的特点,与此相联系,在行为上,把自己的行为与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感联系起来;道德情感迅速发展,形成了较高级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信念。总之,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完整意义上的个体道德才确立起来。因此,道德认识是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中西传统道德都十分注重道德认识的研究。西方传统道德哲学的“反思”,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内省”,这两者都包含着对自己的意图、动机、行为的反躬自问,反省自识再思,都涵括着理性与感性。但分而论之,各有其重心。黑格尔的“反思”,主要是偏重于通过理性思辨使人达到自我意识的能力,是对外在必然性、规律性的把握基础上的自由。“内省”则强调在日常生活之中,把切实的经验与自家的身心融成一体,设身处地,体物入微,身体力行,笃行履践。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个体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爱憎、好恶、信任、同情、痛苦等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任何一个具体的人都有七情六欲。但道德情感不同于人的其他情感。道德情感在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有三种相互联系的作用。一是评价作用,即通过赞赏、鄙夷、愤怒等情绪对某种道德关系或行为的评价态度。二是调节作用,以某种情绪态度强化或弱化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三是信息作用,即通过各种表情动作传递道德信息或示意行为的道德价值。总之,道德情感可以使行为者有所为或有所不为。

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道德境遇里发生不同的道德行为,有不同的道德情感。有人认为中国传统儒道心理意向结构是忧感与乐感的对立与互补;而西方基督教传统的心理意向结构则是罪感与爱感的对立与互补,以此来说明民族心理情感结构对于个体道德情感取向的影响。道德情感除了民族差别,还有阶级差别。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情感无一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道德情感对个体的道德行为有具体的、局部的或长久的影响,它能够转化为人的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力量。没有个人内在的道德情感作支柱,人的内心信念就不会确立。所以,道德情感是个体内在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一个因素。但是道德情感由于与个体的其他情感、心意状态常常交织在一起,故又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复杂性。故而,中西道德学说中除个别流派外,对于“情感”都颇为警惕,都主张以理性导向或意志导向控制情感导向,驾驭其中的非理性成分。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协调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感,摒弃、批判利己主义的、自私自利、民族狭隘性、对周围人不信任、依附性等不道德情感,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指个体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作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执行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果断性、持久性和自制力、言行一致诸方面。道德意志体现着自觉的目的。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果没有明确的生活目的和长远的价值目标,他就不会有道德意志。道德意志在个体品德形成中有其独特的作用。首先,它使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成为可能。一个人的德性如何,必须由行动来证明。说得再好,想得再美,没有实际行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道德意志的作用就在于它能促使个人完成行为动机斗争,迅速将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其次,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任何个体的道德行为都是按照道德意志的指令实行的。只有通过道德意志,个人才能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困难障碍,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中,都能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方式。

中西传统道德学说都不同程度地看到道德意志的这种作用。中国古代哲学家非常注意与道德意志相关的“志”。《论语》中“志”字出现17次,《孟子》中“志”字出现51次。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博学而笃志”;孟子“尚志”,要求学者“志于道”,“志于仁”;朱熹认为:“心之所之谓志。”王阳明视“志”为人的一切精神、言行的主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立志”。在他们看来,志代表一种目标,代表一种决心;有志才能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志也代表一种动因,有志才能产生出预期的效果。

西方哲学家中也有很多人是十分重视意志作用的。如近代的哲学家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康德把自由意志看成是纯粹的抽象的形式,把自由意志绝对化,不受其他因素制约和影响。费希特力图克服康德的这一缺陷,认为实践理性不是抽象的自律。在自我与非我的实践关系中,自我的意志是自由的。黑格尔认为,自由意志的本质是普遍与个体现实的统一。自由意志发展到最后为绝对自由或普遍意志,即是与理性相统一的意在必行的普遍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西方哲学家有关意志的学说,在肯定自由意志重要性基础上,指出:“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意志自由、道德自律的最终根源在社会生活的实践,它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及其道德规范,产生于对这些规范的把握。就个体的道德意志而言,它不仅受到外在必然性的制约,而且受到个体内在的其他道德意识的制约。另一方面,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道德自主性、创造性必须得到肯定。如果没有为行为定向、调节并克服障碍、抵御外在诱惑的道德意志,就没有什么道德的主体性和自觉的道德行为。无视意志和自主性,压抑主体的内在意愿,势必导致道德宿命论,甚至直接否定个体的存在。因此,道德意志在道德目的的确立、决策、执行、自控等方面的功能是必须正视的。道德意志能够通过发动或抑制某些欲望、动机、情感,调动信念和理想的力量,为实现确定的目的作出积极努力。

第三节 道德需要、道德兴趣、道德理想、道德信念

一、道德需要

道德需要是指个体作为道德生活主体,对确立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实现一定社会道德价值的心理欲求和心理期望,以及在道德上实现自身人格尊严、人格价值和人格完善的心理欲求和心理期望,它本质上是与个人的安全、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等基本需要相联系的对一定道德价值的精神需要。

人是现实的自然存在物,当然有各种自然需要。但人最本质的存在是社会存在,最根本的需要是社会需要。正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在满足自然需要的基础上产生高级道德需要。

个体道德需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我国传统的道德哲学把行仁义作为人之为人的、首先第一位的、内在自觉的需求,把有没有这种自觉的、强烈的内在需要作为人禽之别的道德是非的判别标准。因此,担当道义、除暴安良、履行家庭和社会义务,维护社会秩序、社会公正与公德,帮助他人,尊老敬贤,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修养自身等等,都是道德个体发乎内心的而不是外力强加的精神需要,较之饮食男女的需要更加迫切和自觉,由此获得的愉悦、满足,更加惬意和快乐。

道德需要在个体品德形成中的作用表现为:首先,个体道德需要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是相辅相成的。道德需要是通过欲望、动机、情感表达出来的,它受到道德认知与道德意志的制约,同时又是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的转化或积淀。在一定意义上,它反过来也制约着上述其他道德要素的生成和发展。例如,某人求善的需要不迫切,或者需要的层次很低,那就会限制道德的知、情、意诸方面的畅达。由于每个个体社会存在的状况不同,教养不同,修炼功夫不同,道德素质不同,个体道德需要的水平、层次或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培养与提升个体对于善的需要,可以促进个体内在道德意识诸要素的整体发展与个体道德的形成。其次,个体道德需要达到的程度,不仅是衡量个体道德水准的指示器,而且也从一定侧面标志着整个社会对于善的需要的水平与程度,因此也是衡量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指示器。换句话说,社会对于道德需要到了什么程度,总可以从不同个体身上反映出来:不同个体对于道德需求的增强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第三,个体的道德需要是激发个体的道德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一种动力。人的道德创造性、积极性,总是在满足自身迫切的内在的道德需求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集体需要转化为个人需要不是一个单向的,被动的过程。从个体道德发生学上,我们看到个体道德行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激活机制,不仅在认知、情感、意志、信念、理想方面,更是在“需要”的满足与“新需要”不断产生的历史活动中。

二、道德兴趣

道德兴趣,是道德需要的具体心理表现和心理发展,是进一步明确化了的道德需要,它具体表现为个体对一定道德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心理关注或心理倾向。稳定的兴趣经久不衰,它不断充实,诱发新的需要,激励个体去建立各种个人联系和在集体中的新关系。对社会需要的兴趣的培育,能推动个体作出积极的行为与举动,情绪高昂实现他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并主动克服不健康的需要。

三、道德理想

道德理想,是个体在道德需要和道德兴趣的基础上形成的指向未来的道德价值追求,它既表现为个体对某种完善的社会伦理制度、道德关系和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又表现为个人对某种完美的道德人格模式的向往和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理想不是脱离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凭空臆想,也不是随意设想的抽象人格。道德理想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不同阶级或政治派别,曾经提出过各种各样的道德理想。如,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丘,把圣人和贤人看作是理想人格,并极力把这样的理想人格树为整个社会的道德理想和人格标准。墨翟依据他的“兼爱”主张,提出能够实行“兼相爱”、“交相利”的人,就是理想人格。与儒墨的人格标准相反,道家根据“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提倡归复到无知无欲的“婴儿之未孩”状态。中国近代资产阶级伦理学家冯友兰先生在30年代提出“天地境界”或“宇宙境界”的道德理想。他认为,天地境界需要最多的觉解,所以是最高的境界。到了这种境界,人已能“知命知性”,超脱现实,成为“与天同参”、“与天地一”的圣人。

在欧洲,古代社会道德理想是英雄理想,即力量和勇敢。随着中世纪封建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英雄理想被宗教道德的迷信和忠君孝亲的理想人格所代替。从文艺复兴开始,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公开颂扬人性、智慧和冒险精神,把合乎天性的享乐和幸福作为道德理想的基础,把一切能够获得享乐和幸福的行为,都看作是理想人格应有的品德。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道德理想日益显出其虚伪性。

无产阶级的道德理想,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对促进社会进步和人们道德品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为人类服务”的道德理想;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无产阶级的理想人格,并提出要以张思德、白求恩、雷锋为榜样,把他们看作是人们道德理想的化身。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是一生贯穿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宏伟誓言,他不愧是无产阶级道德理想的楷模,是理想人格的光辉典范。

四、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指个体对一定理想道德价值和道德理想的坚定确信,坚信它的崇高和伟大,一定能够实现,从而将其作为人生价值选择的坚定不移的观念。

道德信念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六七岁的儿童还谈不上有道德信念,只能说有了初步的信念因素,到少年期道德信念开始形成。个体往往都要经过从轻信到独断和无理性,然后再到成熟的过程,其中交替着怀疑与坚信、否定与肯定,从权威信念到自主信念,从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并不断调整和发展。道德信念的功能是使行为者不折不扣地完成道德准则的需求,忠诚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道德信念是道德品质构成的核心要素,是道德行为发动与坚持下去的最深层次的根据与保证。

个体道德的内在心理层面的过程结构与倾向结构两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个体在道德上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不仅以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为主观前提,而且还会在道德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构成道德心理事实。而个体的道德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则不但规定着道德认知力量、情感力量和意志力量的作用方向,而且还是这些个体道德力量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正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才构成了个体道德的内在心理层面的系统整体。

在品德的构成要素中,道德认识、意志、信念均属道德意识范畴,如果到此为止不去行动,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了品德。道德行为是品德的载体,某种道德行为反复多次,便形成相应的品德。

【操练】

道德信念问卷调查

操练目的:让学生做“道德信念量表”,内容主要包括诚实,关心集体,勤奋学习等三个方面道德信念的认知水平、情感水平和道德行为意向的测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青少年学生道德信念的原有水平,从而便于实施相应的道德信念教育活动。

操练步骤:

(一)每个学生按自己的真实看法,实事求是地填写量表。

题号题意完全正确比较正确似乎正确有些错误完全错误

1做人就应该做一名诚实正直的人

2现在正直老实人吃亏,要做八面玲珑的人,才能占便宜

3凡事要讲究实惠,正直诚实的人现在吃不开

4像彭德怀同志这样为人诚实、正直的人是人生的引路人、吃亏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6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7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8一滴水离开大海就会干涸,一个人离开集体就无法生存

9读书苦,读书有点啥用处

10现在知识分子待遇低,不学习照样挣大钱

11智慧、勤劳和天才,高于显贵和富有

12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有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辛勤的劳动而得到

13有些人尽管一生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为人正直诚实,对这样的人,我的态度是

14我对一个很有地位、声誉,但投机虚伪的人

15在运动会上某班出现了冒名顶替的现象,有个同学向学校如实做了反映,我对这个同学的态度是

16有的人用夸大成绩,隐瞒错误的手法而得到了奖赏,对这种做法,我

17有的同学学习抓得很紧,但经常不值日,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我对这种行为

18班长小明学习雷锋,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对于他,我

19有的同学学习好,但很自私,对同学和班集体漠不关心,我对这种人

20一次运动会上,1500米没有人报名,有个同学为了集体的荣誉,主动报了名,虽然没有得到名次,对他这种精神我

21我对学习上耍小聪明,考试前经常猜题而获得优秀成绩的同学

22有次考试由于事先漏题,有同学争着抄答案,也有的同学拒绝这样做,尽管成绩不如抄答案的同学高,但我对这种拒绝行为

23对现在的学习采取有兴趣就听,有作业就做,有考试就考,但从不主动自觉学习。对这种表现我

2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对这句格言

25为了友谊,如果我的朋友要我对同学撒个小谎,我会

26我不认为正直、诚实的品质很重要,有时弄虚作假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为了某种需要和目的让我去谎报军情的话,我会

27一次考试老师错给了我高分。老师讲评时说,给错3分的请到老师处订正。这时,我会

28有些事情我明知不对(如作弊、抽烟)如果老师不在场,我就

29只要集体交给我的事,我会

30如果集体工作占了我的时间和精力,使学习受到影响,我会

31在集体生活中,集体决定不符合我的意愿,我的态度是

32凡是能使别人得到幸福的事,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会

33解难题有苦有乐,只要我遇到难题,我就

34当我遇到看电影、电视与做作业产生矛盾时,我对作业的态度是

35对于付出了辛勤劳动但最后不能如愿以偿的事,我将

36只要是不动脑筋、省力、省时的事,我就

(二)按照以下记分标准记分:以信念的认知为例,正题回答的,如“做人就应该做一名诚实正直的人”,选完全正确的记5分,比较正确记4分,似乎正确记3分,有些错误记2分,完全错误记1分。反题回答记分相反。如“凡事讲究实惠,正直诚实的人现在吃不开”选完全正确记1分,比较正确记2分,似乎正确记3分,有些错误记4分,安全错误记5分。信念的情感、行为记分也是依据以上相同的原则。量表最高得分为180分,最低得分为36分。144分为信念基本形成的分数线,这是以每题比较正确得4分,共36题计算的,得分越高,道德信念水平越高。

道德信念教育活动

操练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提高道德信念水平。

操练步骤:

(一)利用政治课学习有关伟人的著作或语录,比如: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以及模范榜样人物如居里夫人不为私利的科学精神、华罗庚的“我们应当回去”、吴运铎的“我愿做共产主义的铺路石”的格言等等。

(二)组织学生看电视系列片——《共和国之恋》。该片反映了科技工作者为祖国事业的奉献和勤奋工作的精神。

(三)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中采访工厂中的科技、行政人员。

(四)召开“做学问要诚实”全班讨论会,批评考试作弊的错误作法。召开“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同类推荐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本书是60位亲历者讲述的发生在大地震中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他们当中很多是文学家,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真诚的创作激情和厚重的文学底蕴,但是它更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第一手的地震灾害评估科学报告和减灾防灾的预警书,让我们学会如何科学的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地震灾难。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内容包含:公文的起草、校核和签发;办公文书的写作,会议文书的写作,行政公文的写作,规章文体的写作、其他公文写作八章。
  • 教师公文包-地理拾趣

    教师公文包-地理拾趣

    本书分宇宙、地球趣谈,历法气象趣谈,山石岩窟趣闻,河、湖、泉、瀑布趣闻,国家、城市趣闻等六部分对地理常识进行了介绍。
  •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舆情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在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作用下不断互动的过程。它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同时又经常随各种社会事项的发生具有变动不居的特点。2007年呈现给大家的舆情蓝皮书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同2006年相比,其发展态势具有新的特点。细心阅读该书并同2006年的情况做对比,对我们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热门推荐
  • 终末讨伐

    终末讨伐

    公元2020年,地球出现新的物种,在人们的不以为然之下,世界末日已经悄然来临。人造武器,黑化魔兽,战争一触即发。
  • 繁花落尽只留余香

    繁花落尽只留余香

    繁花落尽,只留余香,空有念想,不留痕迹。
  • 忆你微笑:回眸泪流

    忆你微笑:回眸泪流

    【文已弃】本文暂且不会更新了。但是关于本书的内容颖兮还是会继续想着写下去的。
  • 天降阎王

    天降阎王

    一出生便带有银色之瞳,一出生便有了二阎王之位,被称为迷一样的女子。又有谁能想到是个逗比呢?在人们眼中,她大大咧咧,她温柔善良,她冷血无情,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报!”“怎么了”某哥哥。“启禀大阎王,二阎王她、她、她把油尸楼的恶鬼们都放出来了。”“报!”“又怎么了?”某哥哥“启禀大阎王,二阎王她把烟尸楼给烧了。”“报”“二阎王她…又怎么了”某哥哥咬牙切齿。“启禀大阎王,二阎王她…她把天宫赤脚大仙的脚毛拔了。”某哥哥猝…
  • 重生之别再伤害我

    重生之别再伤害我

    前世她信错了人,结果父母因她而死,兄长不知所踪,最好的朋友在她面前被强暴致死;最终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打击,含恨自杀;重头来过,她会扭转乾坤,还是重蹈覆辙??!
  • 王俊凯之你我一起长大的约定

    王俊凯之你我一起长大的约定

    王俊凯与女主小时候的约定,长大后会不会再相见,再见时,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爱的火花,结局又会怎样?本文纯属幻想qq群557432265
  • 倾城狂妃:浴火凤凰

    倾城狂妃:浴火凤凰

    月圆之夜,21世纪黑暗组织顶尖杀手凰流鸢接到命令,去刺杀一个名为利昂斯的男人,并带回被拍卖的紫玉。她是天才杀手,为各个势力组织所忌惮,她只要一出手,就绝不会空手而归。当她执行任务时,遭到了埋伏。生死之际,一道金光闪过,她来到了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灵幻大陆。一朝穿越,她成为了丞相府中最不受待见的废物三小姐。她睁开神秘的紫色双瞳,与他偶然邂逅,从此历经生死,舍命相随。看她如何浴火重生,谱写大陆的经典传说!
  • 生死通玄

    生死通玄

    这是一个人战胜自己的故事。心中有方向,前途自然光明。
  • 狂暴帝君

    狂暴帝君

    【火爆爽文连载】少年遭兄暗算,痛失天帝位。意外重生之后,他要以无限暴力姿态强势回归!!!凡俗界,他以狂傲之姿踩压万千天才,让所有世家在他的拳头下臣服。修道界,他以神算之智深入敌后,将敌人的修道根基完全毁坏。少年发誓:一定要将陷害偷袭他的那些卑鄙小人连根拔起,要还修道界一片祥和正气的青天!【不一样的激情,不一样的战斗!且看夜落沉如何以寡敌众,成就狂暴之名,登上帝君之位。】
  • 凌凰柔雅骄妻

    凌凰柔雅骄妻

    三个大陆,三种身份,三魂一体,三转乾坤暗衣(医术一绝):尊主天人之姿,左护法举世无双离(神王高手,高级灵阵师):小姐……公子……本座词乏风斜(第一杀手组织掌权人):尊主九天神女,左护法世外谪仙竹悠然(心智如妖):摄政妃惊才艳艳,摄政王……反正本相斗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