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62800000007

第7章 陶瓷的收藏指导(1)

陶瓷的历史概述

陶瓷历史简述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造就了我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

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我国就是“陶瓷的故乡”。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1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我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陶器是用泥巴(黏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的结晶。中华民族对黏土的认识是由来已久的,原始社会的生活中离不开黏土,原始人发现被水浸湿后的黏土有黏性和可塑性,晒干后变得坚硬起来。

我们祖先对于火的利用和认识历史也是非常远久的,大约在205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他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

陶器的发明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作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陶瓷的发展史

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

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琉璃、法花器及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是别具一格,备受赞赏。

中国瓷器的发明和发展,有着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成熟逐步发展的过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再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期终于摆脱了原始瓷器状态,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这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发展,到了唐朝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如北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南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形成“北白南青”的两大窑系。同时唐代还烧制出雪花釉、纹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贴花装饰等品种。

宋代是中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

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还有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产品也是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局面,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统理窑务,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出大型瓷器,并成功地烧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红及枢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宋、金时战乱后遗留下来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窑仍然继续生产,其中龙泉窑比宋时更加扩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龙泉窑的上乘之作。还有“金丝铁线”的元哥瓷,应是仿宋官窑器之产物,也是旷世稀珍。

明代从洪武三十五年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两百多年来烧制出许许多多的高、精、尖产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铜红釉、成化的斗彩、万历五彩等都是稀世珍品。御窑厂的存在也带动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白瓷、彩瓷、单色釉等品种,繁花似锦,五彩缤纷,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还有福建的德化白瓷产品都十分精美。

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景德镇瓷业盛况空前,保持中国瓷都的地位。

康熙时不但恢复了明代永乐、宣德朝以来所有精品的特色,还创烧了很多新的品种,并烧制出色泽鲜明翠硕、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的青花。郎窑还恢复了失传200多年的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技术,郎窑红、缸豆红独步一时。还有天兰、洒兰、豆青、娇黄、仿定、孔雀绿、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时创烧的珐琅彩瓷也闻名于世。

雍正朝虽然只有13年,但制瓷工艺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雍正粉彩非常精致,成为与号称“国瓷”的青花互相比美的新品种。

乾隆朝的单色釉、青花、釉里红、珐琅彩、粉彩等品种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都有极其精致的产品和创新的品种。乾隆时期是中国制瓷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到嘉庆以后瓷艺急转直下。尤其是道光时期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竭,制瓷业一落千丈,直到光绪时稍微有点回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寿终正寝,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陶瓷发展史也至此落下帷幕。

陶瓷的不同分类

陶瓷的分类

陶瓷制品的品种繁多,它们之间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以及制造方法,常常互相接近交错,无明显的界限,而在应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很难硬性地归纳为几个系统。详细的分类法各家说法不一,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常用的有如下几种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分类法。

按烧制时间分类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分类和命名方法。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划出“朝”,如唐瓷、宋瓷、明瓷、清瓷等;二是划出“年代”,一般用于明清瓷器,如明洪武窑、明宣德窑等。烧制地点指总的烧制区域。如“越窑”泛指浙江余姚、上虞、绍兴地区的窑址,“耀州窑”泛指陕西铜川市的黄堡镇、陈炉镇、立地坡、上店及玉华宫等窑址。

按烧制特征分类

胎质、釉色、装饰、形制和铭文是构成瓷器的五大要素。其中,釉色又是区别瓷器类别的一个重要标准。

我国陶瓷在发展中经历了单色釉到多色釉(彩釉)的过程。单色釉包括青釉、白釉、红釉、蓝釉、黄釉、绿釉、黑釉等,而青釉又可分为粉青、天青、豆青等,白釉分甜白、青白,红釉有霁红、牛血红、豇豆红等。

多色釉包括两种:一种用釉色与形状不一的色块构成釉面,如均釉等;另一种用釉彩勾勒图案,如青花、粉彩等,习惯上又称为“彩瓷”。彩瓷具体又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双层夹彩三种。

按烧制窑别分类

这是我国封建等级制度最生动形象的反映。官窑器泛指官办窑厂专为皇室烧制的产品,始于唐五代,明清时盛况空前。民窑器则是民间窑厂烧制的各种产品。官窑器工艺精美、端庄华贵,民窑器则显得洒脱、生动。

按花面装饰方式分类

按花面特色可分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和色釉瓷及一些未加彩的白瓷等。

釉上彩陶瓷就是用釉上陶瓷颜料制成的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700℃~850℃烤烧而成的产品。因烤烧温度没有达到釉层的熔融温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只能紧贴于釉层表面。如果用手触摸,制品表面有凹凸感,肉眼观察高低不平。

釉中彩陶瓷彩烧温度比釉上彩高,达到了制品釉料的熔融温度,陶瓷颜料在釉料熔融时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用手触摸制品表面平滑如玻璃,无明显的凹凸感。

釉下彩陶瓷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装饰方法,制品的全部彩饰都在瓷坯上进行,经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这种制品和釉中彩一样,花面被釉层覆盖,表面光亮、平整,无高低不平的感觉。

色釉瓷则在陶瓷釉料中加入一种高温色剂,使烧成后的制品釉面呈现出某种特定的颜色,如黄色、兰色、豆青色等。

白瓷通常指未经任何彩饰的陶瓷,这种制品市场上销量一般不大。

按所用原料及坯体分类

按所用原料及坯体的致密程度分类可分为粗陶、细陶、炻器、半瓷器、以至瓷器,原料是从粗到精,坯体是从粗松多孔,逐步到达致密,烧结,烧成温度也是逐渐从低趋高。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皇帝的新衣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皇帝的新衣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一语文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一语文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转变问题学生的施教艺术

    转变问题学生的施教艺术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四十三册,本书针对问题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选择合适的教育环境,运用适当的教诲方式,解决教育中所面临的学生发展问题。其中的思想、机智、技巧、情感等搭建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
  • 老师的承诺

    老师的承诺

    本书收入作者顾文显近年来发表在故事报刊的中、短篇故事,通过艺术手法塑造了许多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通过或曲折离奇的故事,或平凡普通的事例,宣扬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爱,邻里之间、朋友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的爱,甚至陌生人之间产生的关怀、帮助与理解。
  • 学与教的新评价

    学与教的新评价

    本书是《当代课程与教学新视界》丛书之一,本书结合具体教学实例系统阐述国际国内教育评价改革的新趋势与新方法,为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理解学与教的评价在教学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构建学与教评价的新体系提供新视野,新方法。
热门推荐
  • 汤周山

    汤周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只因恋上你

    只因恋上你

    裴一寒有一个正式的工作,是多少女孩子梦寐以求的总裁助理。为了抵御外界的揣测,裴一寒恪尽职守除了公事连看都不看陈冠勋一眼。好友萌萌经常穿着暴露的来找裴一寒,这让他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对劲儿。而这股不对劲儿,终于在日积月累中变成了爱情,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生根发芽。
  • 独宠萌妃:腹黑王爷很妖孽

    独宠萌妃:腹黑王爷很妖孽

    一朝穿越,她竟变成了要出嫁的王妃!我凑!颜沫无语望天。听说这个王爷是京城第一美男!“哦,那还好。”颜沫拍拍受伤的小胸脯。但是有个缺点,他克妻!听说他曾死过七个王妃!“我凑!”颜沫再次跌倒,“我笑了...算上我就刚刚好可以凑成两桌一起搓麻将了?”
  •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

    本书分为春季篇、夏季篇、秋季篇、冬季篇,介绍了各个季节的养生之道和食谱。
  • 绝世神女:废柴也有春天

    绝世神女:废柴也有春天

    【腹黑睿智男主】却对冷情冷性的女主无可奈何,他对她说:“面瘫是病,得治!”【冷静淡定女主】她说:“看来,有人盯上我们了!”他无辜叹息:“确切的说,他们是盯上了你,我是被你牵连的……”她淡定总结,“所以,我们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他问:“打?还是……跑?”她说:“一会儿你打,我跑。”【外冷内黑的护卫】“我家小姐喜欢清静,一有陌生人吵她,她就不高兴,一不高兴,就想杀人!”身后,某女面无表情,“你家小姐我现在就不高兴,一不高兴,就想杀人,怎么办?”背后说人被逮,某护卫一脸镇定,“那,属下再把那些人给小姐叫回来?”亲,本书还有很多萌货等你领养哦!还等什么!快到我碗里来吧~
  • 王朝的烙印

    王朝的烙印

    《王朝的烙印》讲述了宋、明、清三朝,国民精神一步步衰落。赵匡胤开创的宋王朝,将中国带入“崇文抑武”的羸弱病态,缺失了在东亚范围的国际地位,三百年时间,足以对群体国民精神产生致命的打击;以武功孱弱为代价兴盛起来的文化繁荣,最终产生的是扭曲、小器的理学思想,在朱元璋开创的明王朝体制下,禁锢了国民头脑,从而造成精神上的衰落;王朝的一次次毁灭,人们的一次次麻木,中华的血性消泯日甚,当清王朝试图以游牧民族的强悍把持这个帝国时,传统文化内部的腐烂已经无可救药,再也支撑不起一个庞大臃肿的、远远落后于世界的群体。
  • 且与长情共白首

    且与长情共白首

    楚长情是二十六世纪的天才神偷,更是有赤狐现,天下乱之称,物极必反,恶有恶报是说她吧。那老头…啊呸…神仙爷爷能不能穿越到一个万众敬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小姐啊!试图撒娇.jpg爹娘早死,硬是被说成万恶的外姓嫡姐,嫉妒庶妹,反倒害了自己可笑,她害人没有理由!一手偷术更是无人能比,不好意思,本姑娘就是狂,看不惯圣母玛丽莲。他是有年少锦时风华现,无心无情临天下之称的容寰府主人,我呸可拉倒吧,不就是腹黑奸诈,命犯桃花,骚气外露的小人吗?“呵…咳…怎么是您老啊。”某女子心虚地干笑,“我这次…真没偷您老的东西!!”“我很老?嗯?”某人挑眉,好看的唇瓣似有若无挂着抹笑,“偷了我的心,岂能放你跑?”
  • 隋是唐非

    隋是唐非

    本书从隋末暴政到唐初中兴,大唐帝国的盖世伟业是如何建立的?其间腥风血雨、惊险悬疑、步步惊心!一部《隋是唐非》,超过最刺激的悬念小说!历史这样写,很好看。
  • 傲娇王爷的追妻史

    傲娇王爷的追妻史

    她,是华夏特工的老大、不留名神医、天凌公司的总裁。却被小人害死,竟然是因为她妹妹喜欢上了她未婚夫……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北岳国的摄政王,不败战神、对女人不屑一顾。让人闻风丧胆。女人不能靠近他三尺。
  • 星球寻踪记

    星球寻踪记

    观察站遭遇魔兽袭击,飞船天线受损,与宇宙基地通讯中断。为恢复通讯,林玲奉命进入这个世界寻找药品救回重伤的队友。语言不通,文字不懂,同伴太囧,身后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的敌人紧追不放。一路千辛万苦,搏命求生。她能否顺利完成任务?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虫子书友群:26057799,等待您的大驾光临。敲门砖:你最喜欢虫子创作的哪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