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65300000023

第23章 记者手记(3)

仔细翻阅笔记,记录工作的事儿和解剖个人思想所占的篇幅同样多。修建灌区,因要长期在外,父亲起初“想到家庭困难,人多劳力少,加上自己有严重的资本主义思想”等,拿不定主意,组织上要他“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他就无情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反复在笔记中叩问:“家庭拖后腿怎么办”?“犯了错误怎么办”?“有吃亏思想怎么办?”……最终,通过学习毛主席着作“勇斗私字一闪念”,达到了解决思想问题的目的。

母亲一个人带着3个孩子在家,修灌区的日子,一年中父亲也难得回家一次。他每每想回家一趟,不由自主地想起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工地离家乡只有40华里,以后回家,有的是机会,于是,笔记中就有父亲打消回家念头的记载:“家中事,不挂心怀”。那年代,由不得自己儿女情长,身为领导更要有钢铁般的意志。

“文件箱”则是一个四方形木箱子,原用于装炸药雷管的(难工险段需要爆破作业)。父亲用钉子稍作“打造”,就成了用于装上情下达的文件、笔记本、往来账本和各种票据的“文件箱”。睹物思人,这种废物利用、勤俭节约的作风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很想探寻笔记和“文件箱”背后所蕴藏的那些艰难曲折、可钦可敬的故事,因其真实真情、朴素无华,才倍感震撼,倍感亲切;才能转化成文化自觉,形成信念,变成动力。今天是西方父亲节,写下这些文字,告慰天堂的父亲,我会将您这本遗世独存的笔记,无偿地捐赠给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陈列馆,让世世代代铭记这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爱动漫的伢子考上清华

阿油哥哥(网名)是我从前在医院工作的老同事和好友。他帅气儿子静伢子今年以668高分考上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这个向来低调的家庭,一时投来众人羡慕、关注的目光。

2013年8月10日,热情好客的阿油哥哥在醴陵外贸大酒店举办隆重的升学宴,答谢老师和亲朋好友对孩子的关爱和帮助。前来道喜的诸多朋友带着正在上学的孩子“感受学有所成的气氛”,来“接受教育和洗礼”,他们最想了解静伢子是如何发奋努力,刻苦认真的。

其实,静伢子考上清华并非“头悬梁,锥刺股”般的发狠钻研。他学得很轻松,玩心也很重!他的初中、高中班主任对他的印象就是“专注课堂40分钟”,加上好的学习方法。他把老师传授的书本知识即在课堂上消化掉;平常也没上过什么补习班和特长班。

宴会上,静伢子的小学、初中老师应邀在座,小学班主任上台即兴发言。阿油哥哥请她讲话的理由充足:“她带我孩子6年,是她,把我的崽从一个很顽皮的小孩,管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个很敬业的老师,是孩子的幸运!我们一辈子感谢她!”

友人请教育子之经,阿油哥哥云谈风轻地说,小学教育是基础,很关键。打下扎实的学习根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小学老师的关怀、引导和鼓励功不可没!网友温柔的风非常认同:“一个好的老师犹如人生的一盏明灯,指引着孩子们向着光明的方向前行!”

说到玩心重,也许有人不相信。静伢子他爸说,上小学一年级时,家里就买电脑给孩子玩,但只能在家里玩,不能到外面上网,在网吧玩,心会玩野的。读初中时,孩子每天回来先看电视,吃完饭做作业,做完作业就开始玩电脑了,但规定1点必须睡觉,不能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阿油认为,电脑只是一种学习和劳动工具,对于孩子使用,宜疏不宜堵。

更让阿油哥哥不可思议的是,崽伢子特别“喜欢看幼儿园的小朋友看的书--动漫书”。静伢子在湖南师大附中广益中学上高中,今年高考后,他去学生宿舍收拾、整理孩子书籍和日常用品时,就发现几百本动漫书,几乎天天要看,就连高考前夕,也爱不释手;《知音慢客》是他必读的杂志,期期必买。阿油哥哥纳闷:长这么大了,还看小人书?!太无聊了。孩子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说,你们大人不懂。

阿油哥哥还告诉我们,学理科的孩子还有一个爱好,喜欢用手机上网看小说,并乐此不疲。

静伢子爱看动漫书,也消除了多年我对我孩子的误解。记得6年前,孩子高考后,我在清理他的书柜书桌,光是《七龙珠》和《机器猫》等动漫书就占据他的书籍三分之一,我感到可笑,为什么孩子对动漫有那么浓厚的兴趣?

直到今天,我请教湖南卫视一位动漫编导才晓得,动漫是以漫画和动画为表现形式的造型艺术,很有创意。故事情节荒诞离奇,表现手法诙谐夸张,观者心绪自由轻松,还能体会作者天马行空的思维,培养自己想象力……如《米老鼠与唐老鸭》、《狮子王》、《圣斗士》和《宝莲灯》等这些个性鲜明的动漫形象,都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人心。

爱看动漫,爱看小说,让人心情放松,了无羁绊,也许是排解繁重的学习压力,消弭紧张的缓冲剂。我其时想,生活何尝不是,唯有清空心灵,删掉烦扰,放松自己,才能轻装上阵,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赵咏秋/敢叫日月换新天

75岁的赵咏秋老人一生引为荣耀和豪迈的是,参与指挥和修建了湖南境内两条着名的人工河:金河和银河。这里说的金河银河,指的是韶山灌区(韶山银河)及其配套工程(烈雁金河)。

屈指算来,自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韶山灌区建成通水,赵咏秋卷起铺盖回到老家杨嘉桥镇金凤村,至今48年,多少次,梦里千百回,一直没机会回访,成了老人一桩憾事。

日前,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在媒体上发布征集韶山灌区文史文物资料启事,征集参与建设韶山灌区有关的感人事迹和故事。我把这个消息告诉赵咏秋,老人喜出望外:“我做梦都想回去看看,这下可了却我的心愿!”作为当年建设者和指挥者,赵咏秋见证了当年热火朝天,多快好省建设韶山灌区的场面;亲身感受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体验了那种不畏艰险、战天斗地的昂扬气势。

5月11日,记者陪同赵咏秋老人一行,饶有兴趣地踏上寻访当年修建韶山灌区之路。一路所见所闻,感慨万端:它的历史,它的故事,容易让人联想起古代都江堰、灵渠和京杭大运河,现代红旗渠……平民草根的集体智慧,成就了当代“活愚公”传奇。

日夜修灌渠/挖掉祖坟也无怨

对于韶山灌区受益面的老百姓来说,干旱已是个遥远的词。随机访问韶山灌区古城乡白龙村附近多位农民,皆言“三四十年没遭旱灾了”,而在灌渠修建以前的“涟水流域水灾、旱灾轮番上演,水稻常常在抽穗扬花之时干死”,却是其历史的真实写照。

1965年初,韶光灌区工程准备动工修建,工程指挥部发出号召。在王家山煤矿工作的共产党员赵咏秋立即报名参加建设。通过政审和组织考察,他和新福村党支部书记汤忠任为首组成石潭荆洲民工连领导班子。当年7月1日开工典礼上,工程指挥长华国锋一声令下,来自远乡近邻的10万民工便扛起锄头、扁担涌到韶山灌区沿线的湘乡、湘潭等地开挖渠道。

“华国锋对工程提出‘三高一低’要求:高标准工程、高标准干部和高标准管理;‘一低’就是低生活标准。”赵老说到这里,仍是一脸的严肃:“高标准质量高到修的渠道与图纸上的一模一样;高标准干部,带队的都是公社书记、大队支书和生产队长等骨干;高标准管理,无论是人员还是工程,都是严格按章行事。如参建民工,不仅要自愿报名,还要通过政审;生活低标准,饭可管饱,菜就是‘冬南海’(冬瓜、南瓜和海带的简称),一个月只能吃两次肉,住的是搭的工棚。”

“那时,民工连组织采用部队建制,实行军事化管理,一切行动听指挥。当时,我任指导员,汤忠任当连长,还有一个当会计的周佳凯。3个人要负责管理118名民工劳动、学习、伙食和起居。既分工又合作,我负责做思想政治工作,上传下达,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汤忠任负责工程监理,土方管理,组织攻坚战,周会计负责点名,计工分,算土方等。100多人的开支,每天也要划算好。”赵咏秋说,我们除了带队伍外,每天和民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太阳落山了,累得全身骨头散了架似的。

记者了解到,荆洲民工连团原驻扎在古城公社白龙大队栗山生产队的王先初、唐月英夫妇家。王先初是大队党支部书记,唐月英是妇女主任。夫妇俩只生育一个女儿,聪明伶俐,逗人喜爱,因为家里人手少,经济负担不是很重。民工团的到来,夫妇俩非常高兴。

“夫妇腾出自己住的正房作民工连临时指挥所,床铺、床垫让给我们用。还把家里的堂屋和横屋空出来,让民工们住。俩口子则搬到一间没有窗户、潮湿的,堆放杂物的房子里;自己睡的是简陋的、临时架的床铺,这让我过意不去,很感动!”赵咏秋动情地说:“我们住在王先初家,就好像住自己屋里一样,一家人似的。民工做饭吃的锅子、铲子、灶台等厨房用具都是他家无偿使用的。只要能用得上的东西,可以随便用。”

赵咏秋带着我们寻找他当年住过的王先初老屋。老屋不复存在,故址残桓断壁,荒草萋萋。上前打听附近村民,方知40多年前就搬迁他处,老俩口已随女儿定居长沙。

记者回到长沙,见到了住在开福区四方坪小区女儿家的王先初夫妇。王老有点小中风,但头脑清醒,老伴唐月英能说会道,记忆清晰。她说,民工们满怀建设毛主席家乡的热情,从老远的地方赶来,流血流汗帮我们修渠引水,没得到什么好处,也不求回报,我们还有什么空话讲罗,应踮起脚尖支持和帮助他们,多提供一些方便。

说到这,老人有点哽咽:“那时民工的条件太苦了,睡的是砖头、木条垒起的连铺,几十个人一张大床。有的民工团还住在农民家的猪圈里,照明用油灯。正是热天修渠,没有电风扇,蚁子又多,热得半夜起来,还可听见民工使劲地摇扇子声。

唐月英说,不光是她家,灌区附近的每家每户都成了临时招待所,住满了人。民工白天挖土抬石头,晚上还要学习毛主席语录,尽管如此,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干劲。”

让赵咏秋内疚是,王先初的祖父埋在韶山灌区南干渠杉山段红线内,民工热火朝天挖土方时,连同祖坟挖掉了,当作废土废渣填埋他处,至今尸骨荡然无存,王先初却毫无怨言。“如今,像王先初这样为了国家建设,舍小家为大家,不计得失的人实在太少了。”赵咏秋说。

我其时想,韶山灌区的魅力在于环境极其恶劣,物质极度困窘,在几近不可能的状态下孕育的一种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一种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的气质;一种小我大爱、团结协作的高贵品格!它经过了几十年的岁月洗涤,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仍在沉静中释放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走近它,人们仍会心潮澎湃,甚至有那种进入圣地般虔诚的心态。

华国锋称赞杉山样板工程

从空中俯瞰韶山灌区,宛如一条蓝色飘带在湘中丘陵盆地中迂回缠绕,遍布韶山灌区大大小小的渠道像土地的血管,维系着粮食高产的命脉。

记者随同赵咏秋老人修建韶山灌区工程首站--古城乡白龙村杉山段一路参观一路采访。这里满目青山,樟树杉木遮天蔽日,绿影婆娑,林中鸟儿啼啾,一泓清波山林中蜿蜒,两岸风光倒映水面,流淌成一幅飘荡的动感图画。

“48年前,这里还是荒山秃岭,没有几个人影子。搭帮修建韶山灌区,水通到哪里,哪里就绿水青山。”杉山附近村民、70岁谭光荣老人也有他的烦恼:“灌区通水后,树木长起来了,水稻高产了,种植蔬菜品种多了,可渠道沿线的一草一木不能动了。自家田里的禾苗被树冠遮蔽阳光雨露,动一根枝条,一片叶子还得报告管理局,几多麻烦。”

谭光荣指着不远小水塘,说,从前这里是一个大水塘,叫樟树塘,管全村人吃的、用的水。渠道设计要从水塘中央过身。荆洲民工团花了3个月,把高处开挖的废土,一担一担挑到这里填平,还要夯实夯紧,几个人举抬几百斤重夯石,上上下下,齐声吆喝着。那个战天斗地的劳动场景,十分壮观,如今看不到了。

1965年7月,赵咏秋和汤忠任率领荆洲民工团118名好汉,开赴杉山。“当时来到这里,到处是光秃秃的黄土岭,沟壑纵横,一些灌木丛低矮少营养,好像永远长不高。由于土质硬,民工们花费的力气和流的汗,要比土质松软的高出许多倍。”赵咏秋说。

“工程指挥部先期分给荆洲民工团500多米长,宽20米,深13米土方任务,没有掘土机,全靠民工们一锄一铲,肩挑背扛运走土方。工地上人山人海,号子喧天,上上下下,你追我赶。”老人说到这些,神情激昂。

赵咏秋说,有一天,韶山灌区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华国锋率领一帮子干部,沿南干渠视察工程进度,检查工程质量,他发现我们杉山段民工利用废土废石填埋低洼的水塘、整理成菜地,垒成梯田,做到开挖了水渠,开发了当地,保持了水土平衡。就当即指示我和汤忠任,要继续修理平整好,下次全线检查,争取成为样板工程。我汇报情况时,华国锋见我爱抽旱烟,就叫勤务员给了我两包飞马牌香烟。

同类推荐
  • 海上繁花:张爱玲与《海上花》

    海上繁花:张爱玲与《海上花》

    解构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张爱玲.品读平淡而近自然的《海上花》倾听比《红楼梦》更亲切的人生回声.
  •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豆瓣无数网友盛赞,超过300000次转发推荐,豆瓣人气作者十三的文字温暖通透,打动内心。人生充满未知,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会得到生命最美的馈赠。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憨厚地自言自语:“妈妈告诉我,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电影《大撒把》里有这么一句台词:“你把这事往好了想到头,再往坏了想到头,然后就没什么了。”《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是豆瓣人气作者十三写给世间所有努力生活的人最温暖的疗愈随笔集——关于人情冷暖,关于时光流逝,关于相爱相守,关于亲情绵绵……人世间所谓的运气深不可测,但只要你努力地行走在其中,总会收获自己所期望的礼物。
  • 历代名人咏四川

    历代名人咏四川

    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四川就产生过灿烂的古蜀文明,秦汉时代即号称“天府之国”,三国时代建立过与中原、东吴鼎立的蜀汉政权;四川是首都文化的发源地,区内的峨眉山为佛教名山;川酒、川茶、川菜、川剧等,是四川地域文化的结晶,早已起向世界,名扬四海。自古人文多入蜀,剑门蜀道、嘉州峨眉、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是诗歌之路。而世世代代的读者,大都通过这些诗词了解了四川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 青春步履

    青春步履

    本书是一本个人诗文集。作者选取个人散文和诗歌作品近80篇,主题多围绕爱情、青春和年轻的经历而写。作者沉迷于对感情和情绪的唯美传达,寓情于景,作品充满真情实感和淡淡的哀伤。
  • 我读4

    我读4

    《我读4》万象包罗地收录了关于思考,关于生活,关于爱,关于家园的书籍,温暖而博大,细腻并客观。梁文道以他的独立思考和敏锐的眼光为我们选择各种好书,期待着与读者分享作者的精神世界。每个读者都能在这本小书里找到与自己的精神领地,也可以循着其中的线索和脉络,挑选最合宜的读本,完成这场愉悦而柔软的阅读之旅。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变得强大而丰盈,写作者和读者之间,也实现了某种连结。
热门推荐
  • 无极仙宫

    无极仙宫

    “叮咚,宿主境界提升到筑基期,根骨增长2点。”“叮咚,提升炼丹室使用权限,可以炼制三品丹药!”———————————般若寺少年僧人无极偶然捡到一件名为“仙宫”的门派传承型法宝,该法宝内部有炼丹室、炼器室、百草园、藏珍阁等功能各异的房间,只要宿主修为达到标准就可以自动提供品质极佳的修炼资源。但是,为了给门派选择最优秀的传承者,仙宫对宿主的修炼速度有强硬的要求,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提升境界,仙宫就会将宿主消灭,再去选择其它合乎标准的宿主。最让无极绝望的是仙宫强迫他修炼的功法对突破境界有特殊要求,必须借助阴阳双修之机,引动天地宇宙间的玄黄之气自动入体,从而炼化其中的大道烙印来提升境界。迫不得已,无极这个不通世事的小和尚开始流落红尘,磕磕绊绊的寻觅自己的突破机缘…….
  • 离殇:三段锦之鸳鸯错

    离殇:三段锦之鸳鸯错

    传言,天下首富的沈家,两位小姐貌可倾城。传言,沈家两位小姐中,二小姐更惊为天人。传言,沈老爷许下诺言,偌大家产均做嫁妆。传言,登门提亲者众多,几近踏平沈家门槛。但是传言只是传言,沈家大小姐,其实是个男人!
  • 伏跗室书藏记

    伏跗室书藏记

    伏跗室是浙东著名藏书家冯贞群先生的藏书室,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冯贞群先生一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力搜集、保存和研究古籍文献,积累达十余万卷。作者骆兆平长期负责伏跗室管理工作,对冯贞群生平及伏跗室藏书史深有研究。本书记述了作者在伏跗室管理工作中的亲历的往事和藏书概况,并介绍了伏跗室所藏的古籍善本;记述了冯贞群先生学术成就、事迹年表等。
  • 西游巨擎起缘

    西游巨擎起缘

    唐僧降服3个徒弟的现代故事。搞笑连同感人
  • 仙魄至尊

    仙魄至尊

    前生他看懂最难的公式但是却看不懂人心,今生重生他看懂了人心,只想逍遥自在的过一生,可是命运却给他开了天大的玩笑一次……尽在仙魄至尊……
  • 夜夜惊魂

    夜夜惊魂

    我是一名高二学生,开学没过几天,来了一名新同学,成了我的同桌,让我意外的是,她居然还是一个美女,皮肤很白,身材也很好。但是她总不爱说话。那天我找机会送她回家,没想到她家居然在坟地里,而当我私下去找她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她家的地址了!自从认识有些怪异的美女同桌之后,我的生命变的如此诡异。班主任疯了,同学死了……各种诡异恐怖的事情接踵而来。我的美女同桌,究竟是人是鬼?
  • 倾世繁华之怀梦殇

    倾世繁华之怀梦殇

    九州大统初,明帝分天下为二十八诸侯国。时历一百三十七年,狄戎陷京。两年后,飖举复国。但此后飖室衰微,诸侯争权。传至泯帝二年,二十六国兴兵克都城黎邺,废泯帝,屠皇室。亲恭王李忠及其弟李淳携皇嗣奔走帝都……是一日君临天下,亦或只是梦幻……是为江山?是为佳人?旧年往矣,空叹不可复……
  • 万界争霸

    万界争霸

    天才之路,必定艰难坎坷,且看主人公罗天残如何在乱世中踏上世界之最,族长,族长,生了,生了,是个男孩,哈哈哈哈,我罗风总算有儿子了,一定是上天恩赐我罗家,就叫他罗天吧,三年后,这孩子怎么还不会走路啊,莫非……父亲,怎么样了,哎,我孙儿,哎……怎么会是这样呢,天啦,是上天惩罚我吗?四肢经脉尽断,而且……哈哈哈哈,怎么会是这样了,天生残疾,以后你就叫罗天残吧……
  • 唯美:月光下的约定

    唯美:月光下的约定

    她,和他们有着特殊的关系,可是因为一场车祸,她忘记了所有……长大以后,她,和他们再遇见,却对他们毫无感觉……
  • 民族商侠之义海忠魂

    民族商侠之义海忠魂

    他是大清第一帮会——天下洪门的总舵主;他是大清第一船厂——众合船厂的大掌柜;有人说他是民族商侠、也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有人说他是洋人克星、也有人说他是西为中用;有人说他是痴情汉子、也有人说他是傻子一个;有人说他忠肝义胆、也有人说他冷血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