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65300000004

第4章 湖南(2)

读书有一“笨”法,于我来说,很受用。那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篇美文,百看不厌,百读不烦,读的时间越长,文章在自个心里慢慢发酵酿成美酒。一篇文章,第一遍就找辅教书来看,就找对应的翻译诠注的文章比照,只能顺着别人的思路走,永远体会不到原汁原味的韵味。我认为,一个人肚子里有几十篇经典文章,几百首唐诗宋词元曲烂熟于心,平常作文说话,不愁找不到好的句子。

美的文章美在内涵,工在格调。我欣赏《岳阳楼记》全在于范仲淹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将个人的荣辱升迁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所倡导“先忧后乐”思想已熔铸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血脉之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章中“政通人和”治国理念,成为后代无数治国理政者孜孜以求的境界。影响力洞穿史册,闪烁异彩。

才子就是才子。范仲淹其实没有到过岳阳楼。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邀请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看图作文。才子超凡脱俗的想像力,把岳阳楼记写得如同身临其境,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辞秀美,音节和谐,气度豁达。

为体验《岳阳楼记》意境,我先后10次登上岳阳楼。这座雄峙千古的名楼,阅尽世上满目疮痍,人间悲凉疾苦,乱世颠沛流离,确实令人“感极而悲者矣”;而今,千古憾事已随洞庭洪波滔滔流逝,巴陵胜状更逾从前,鱼米之乡日益富蔗,岳阳古城活色生香,“其喜气洋洋者矣”,虽前不见古人,而后却有来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古今题写岳阳楼的楹联汗牛充栋,我犹偏爱清代巴陵邑陈大纲撰写十四字联,雅切而阔大: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爱莲说/香远千年的美丽

一朵莲花灿烂千载而美丽,一个才子跨越千年而圣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理学大师、道州人周敦颐一生爱莲成癖,爱到心底,浸透骨子,自然有话要说,于是,就有了《爱莲说》。

周敦颐父亲饱读诗书,曾做广西县令,母亲知书达理。出生时,正是莲花盛开时节。

周敦颐故居前有一条小溪,溪中长满莲花,当地人叫莲溪,是周敦颐儿时嬉戏玩耍的地方。相传,周敦颐从小与其他孩子不同,爱观察莲的生长环节,每天看着溪里莲花不动声色地长大,从出水根茎,含苞欲放到莲蓬结子,他细细观赏,暗暗揣摩。

他一生做了30多年小小的地方官,先后在湖南郴州桂阳当县令、江西南昌做知县、广东广南当刑狱、江西知州做通判,最终选择庐山的濂溪终老,不论何时何地,他总是在房前屋后种一池莲花与已相伴。

正是与莲朝夕相处,周敦颐也融入了莲花的世界,莲花是他,他是莲花,相对无言,俩俩悄悄开放。荷塘没有浮躁,没有喧哗,只有他一个人,孑然四顾,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和每一朵莲花零距离接触,作最亲切的交谈。

也许,周敦颐没做什么大的官,担负责任不大,才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历史、现实和理想,驰骋的激情,蓬勃的灵性,充满哲学智慧的生命情调和生活美学意趣化作了一道道思想闪电……于是,中国人就独有了这株莲花,亭亭千年,光洁照人。

周敦颐爱莲,爱得死心塌地,可谓从头到脚,莲的品质在他眼里是那样的完美而高贵: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株“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莲香“香远益清”……其蕴藏的内涵在于污泥中出世,却能清醒地屹立,洁身自好。清水芙蓉,含苞待放,也无娇媚之态,无媚世之意。这不正是那些超然脱俗,心胸坦荡,为人忠耿,不攀权附贵,仪容端庄,尊严傲岸的“君子”形象的生动写照吗?

如今,周敦颐如观音似如来端坐在莲花之上。在湖湘学人千百年来的顶礼膜拜中,他的119字《爱莲说》精髓点点滴滴浸润湖湘大地,成了品行高洁,清正廉明的君子人格象征。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潇湘八景/千年讴歌的美景

米芾的《潇湘八景图诗序》入选《湖南九章》,原本不在初选之列,在广泛征集意见阶段,却有不少网友力荐(我就是其中的一位),实在是喜欢至极:喜欢米芾给湖南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潇湘”;喜欢米芾千年讴歌的潇湘美景至今风光不减;更喜欢米芾几分颠、几分狂独立特行的个性。

自幼酷爱读书的才子米芾,6岁能背诗百首,7岁学书法,21岁获朝廷任命,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他为人耿直,不受礼教束缚,一生仅官达五品。虽仕途困顿,却未卷入党争,生活相对安定。后来当上书画博士,饱览珍藏,大有收益。

米芾好洁成癖。据说“屋宇器具,时时涤之”;他还以“好洁”作为择婿标准:“芾方择婿,会建康段拂字去尘,芾曰:‘既拂矣,又去尘,真吾婿也!’以女妻之。”

米芾举止狂放,好古博雅,爱穿唐人服装,呼丑石称“兄”,膜拜不已,世人因其不羁,称之为“米颠”。苏轼有“米老真颠却辩颠”之说法,说的是米芾之颠,是其颠、痴、风、狂、谲异、戏遣之类的言行。

工于书法的米芾,其字稳而不俗,险而不枯,润而不肥,意趣独特,个性鲜明,为古代书法之上品。同时,又是一位书画双佳的名家,他不仅书法出众,而且名留画史。享誉千古的“米氏云山”尤为后人称道。笔下的山水,轻笔淡岚,平淡自然。

米芾,史称“大米”;其长子米友仁,史称“小米”。父子二人,大胆突破前人的画风,遇山水有感即“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完成了“米氏云山”的艺术创造;技法上结合书法用笔,以苔墨点与晕染来画圆弧形的山峦,让山水形象融合在一片雾气中,呈现出“山骨隐现,树梢出没”的烟雨微茫的意境,特别具有抒情的韵味。

我想,一定是南宋画家宋迪泼墨挥洒《潇湘八景》契合他的山水雅趣,让一代大家米芾为之击节赞叹之余,意犹未尽,又题写了《潇湘八景图诗序》。从此,宋迪的图,米芾的诗,融和潇湘八景,穿越千年岁月,成为世人神往的人文盛景。

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序》

《潇湘八景图诗序》之一:

潇湘夜雨(永州市潇湘亭)

大王长啸起雄风,又逐行云入梦中。

想像瑶台环佩湿,令人魂断楚江东。

《潇湘八景图诗序》之二:

平沙落雁(衡阳市回雁峰)

阵断衡阳暂此回,沙明水碧岸莓苔。

相呼正喜无征徼,又被孤城画角催。

《潇湘八景图诗序》之三:

烟寺晚钟(衡山县城北清凉寺)

绝顶曾僧未易逢,禅林常被白云封。

残钟已罢寥天远,杖锡时过盖紫峰。

《潇湘八景图诗序》之四:

山市晴岚(湘潭市昭山)

乱峰空翠晴还湿,山市岚昏近觉遥。

正值微寒堪索醉,酒旗从此不须招。

《潇湘八景图诗序》之五:

江天暮雪(长沙市橘子洲尾)

蓑笠无踪失钓船,彤云暗淡混江天。

湘江都对君山老,镜里修眉已皓然。

《潇湘八景图诗序》之六:

远浦归帆(湘阴县城靠湘江一带)

江汉游女石榴裙,一道菱歌两岸闻。

贾客归帆休怅望,闺中红粉正思君。

《潇湘八景图诗序》之七:

洞庭秋月(洞庭湖君山一带)

李白曾移日下仙,烟波秋水洞庭船。

我来更欲乘黄鹤,直上高楼一醉眠。

《潇湘八景图诗序》之八:

渔村夕照(桃源县武陵溪一带)

晒网柴门返照新,桃花落水认前津。

买鱼贾酒湘江去,远吊怀沙作赋人。

船山记/承载古今 顶天立地

王夫之,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晚年居衡阳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

先生生活在明末清初,一个战乱的时代,对于知识分子而言便是一个两难抉择的时代。顺乎清,还是持乎明?在那个时候,大多数有节气的知识分子认为清军入关是一种侵略,所以要奋起反抗。

同类推荐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三闲集——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三闲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岁月觅踪

    岁月觅踪

    全书分我的人生、诗词选录、近期文辑、方志文摘等四个部分,记述了从抗日战争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生履痕和社会变迁:抒发了对亲情故土喝国家发展的情怀:探索和总结了十余年编纂方志的经验。
  • 唐诗宋词元曲(第二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二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叶圣陶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叶圣陶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叶圣陶散文》“学生阅读经典”丛书是一套为中小学生编辑的语文课外读物,精选了多位名家的经典作品,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阅读这套丛书不但能提高你的文学修养,对你的语文学习也大有益处,更能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和应试能力。
  • 巧断珍宝失窃案

    巧断珍宝失窃案

    比尔巴是印度民间故事中的著名机智人物。他实有其人,生活在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莫卧儿帝国(1526—1858)的全盛时期,是莫卧儿帝国最有名望的君主阿克巴(1556—1605在位)的重臣,官至宰相。他聪明过人,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是阿克巴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数量甚多,内容涉及宫廷生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以他与阿克巴的趣闻、轶事最有代表性。它们在印度,尤其是北印度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热门推荐
  • 我来挖个坑

    我来挖个坑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神圣的庇特殊罗神殿里,苏铭收拢背脊的血魔蝉翼,轻盈的向我走来,他还主动介绍自己,如同当初我们初识的模样,还原的扯开了记忆的闸门,倾泻向我们,淹没了耳根。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魔鬼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邪恶摧残的面容”“我第一眼望见你眼眸的火,在燃烧,你已经早早已经刺穿了我,铭,我们最好的结局就是再见吧”
  • 闲二首

    闲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做个英雄也容易

    做个英雄也容易

    平凡但聪明的女子,幸运地踏入了梦想的校园,出乎意料的吸引着王子的目光;幻想的英雄梦,不知不觉中实现,一觉醒来什么都变了,有了超凡的能力,所以不得不担负着责任,能不能分清现实与理想,该不该向他坦白,一切还能回得到从前吗?
  • 美女的绝品高手

    美女的绝品高手

    极品?这个世界多了去,绝品!那可是举世无双,独一无二。高手林枫自深山而出,纵横都市,所到之处,群狼跪服,美女折腰。“没看见哥很忙吗?美女们都还等着哥这个绝品高手保护呢!”“美女,我保护了你,你是不是要以身相许啊!嘿嘿!”
  • 婚姻拉锯战

    婚姻拉锯战

    名流宴会的相遇,一见钟情的真命天子,人人称羡的童话般的婚姻,我都有了。可我却不懂,为什么光鲜的背后藏着的,是婆婆的故意刁难,是无数的流言蜚语,以及枕边人的恶语相向。我终于尝到了真心喂了狗的滋味,更可笑的是,人心多半还不如狗。我遇到了童话般的开始,却没有料到这会是噩梦的源头。虽然这场离婚的战斗很艰难,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我找回了差点丢掉的自尊与爱情。
  • 思惟略要法

    思惟略要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窝抛出颗夜明珠

    山窝抛出颗夜明珠

    本人新书《灵吟》欢迎大家鉴赏!年近五夕,老来得子。烧香拜神,天赐之名。六昧真炎,无上剑诀。开尽七魄,剑焚天下。天宝大陆唯有灵气,世人皆可修炼,只有肉身七魄方能吸附,而七魄受人魂控。天赐,先天七魄皆闭,不愿平凡的他,带着一枚戒指,以意御气,以气御剑,踏遍世间万千,只寻长生不灭。全新修行等级设定:后天灵者灵士灵师大灵师灵皇灵帝灵宗灵尊灵圣
  • 跟巴菲特学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跟巴菲特学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巴菲特的天才之处就是其驾驭股市的能力。他的性格严谨、理性,而这些普通的性格,对于搏击股票市场的人是必不可少的。巴菲特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是其成功的关键,他习惯于阅读财务报表,从枯燥的账目中了解市场的波动和发展趋势,对研究出来的有发展前景、快速增长的公司全力投入,同时进行全面的跟踪了解,从各种渠道了解掌握公司的基本情况,并时时跟踪注意公司基本面的发展变化。故而,学习股神巴菲特的炒股精髓,并不是一味的模仿或生搬硬套,而是需要将方法融会贯通,将技巧领悟系统化。本书力图通过大量实例告诉你“股神”巴菲特是如何通过财务报表对股票进行评估,他使用哪些指标综合分析一家企业,以及他可以长期获得丰厚回报的投资法则。
  • 召唤强劲女打手:美艳召唤图

    召唤强劲女打手:美艳召唤图

    上古巨龙?超级神兽?骷髅军团?不不不,这些召唤都OUT了。当你召唤出来的是一个个身材火辣,艳冠无双,实力强劲的美女打手之后,你才会知道。原来,做召唤师是如此的幸福。本书轻松幽默,愿意在酷暑夏日给你送上一丝清凉。
  • 糊涂学(历代经典文丛)

    糊涂学(历代经典文丛)

    人生难得糊涂,贵在糊涂,乐在糊涂。糊涂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做到把握糊涂的度,路数固然不同,心态也未必一致。以自己特有的大智慧去拥抱人生,以自己固有的方法去展开生命,这就是糊涂的智慧。《糊涂学》主要讲述了“略微‘糊涂’有益健康、老子糊涂养生法、幽默为处世开道”等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