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69100000012

第12章 散文卷(12)

吃过午饭,全家人到挨近小区的金鸡寨生态公园爬山。这是县里新近开发的提供给市民锻炼身体的好去处。这里树木葱郁,空气新鲜,视野宽阔。水泥砖砌筑的台阶从山脚下绵延到山梁再到山顶,在几座山之间形成回路。我们一边走一边聊,一边眺望一边拍照。到了山顶开阔地,席地而坐,吃个水果,解解渴,稍息一下,下山。

年初二,按我们这里的风俗,亲友间不串门,哪怕是亲兄弟胞姐妹。所以这天各家各户都自由活动,处理自己的事去了。

年初三,全家人在我家和妹妹家玩(两家住两隔壁)。也是一整天。吃过午饭,我们到就近的窑头竹林生态园踏青。一路上,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好不热闹。看来大家都喜欢亲近大自然,新鲜空气大家都青睐。

吃过晚饭,儿子因与同学约好去歌厅K歌,他与大家先行告别。侄女马上两眼放光,向着她老爸:“你前几天不是说要请我们去唱歌吗?正好今晚去。”哥一听,就爽快答应:“好啊,现在就去,我请大家,叫老弟给我们先订个包厢。”看老妈也没提反对意见,就这么定了。儿子就打电话。一会儿,他跟我哥说:“定好了包厢,冠豪城歌厅409,在我们隔壁。”

三世同堂就这么唱开了。侄女、外甥忙着给大家点歌。对这个活动积极性最高涨的是第三代,他们唱了一首又一首,不知疲倦。他们唱的,都是些与爱啊情啊有关的港台流行歌曲,有的还用粤语唱。也难怪,他们这个年龄,正是谈情说爱的花季时节。没想到儿子这么有心,他专门从隔壁包厢过来,为全家人献了两首歌。第二代,唱的则是些怀旧经典老歌,以及民歌、红歌,诸如《为了谁》《草原之夜》《红河谷》等。这反映出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的人的心理和心态。哎,老妈怎么不露一手呢,我小时候,也就是她年轻时,我可是听过她唱歌的呀?当我看她听着二、三代歌唱时那陶醉的样子,我明白了:原来,老人家是要让年轻人多唱几首,多多尽兴。

唱了两个半小时,快十点了,该回家了,尽管第三代几位年轻人还意犹未尽。出到歌厅门口,侄女对我说:“以前没听过叔叔唱歌,想不到你唱得这么好。”正当我想得意一下,她话锋一转:“不过还是老弟唱得好。”一扬一抑,让我刚刚喜上眉梢的表情来不及转换,立马凝滞。

感觉今年这个年,过得舒心、欢乐,还有清醒。舒心、欢乐,皆因低碳带来,自不必再解释,上面说了那么多。这清醒嘛,不像往年那样,整天围着酒桌转,想不清醒都难呐!

吆喝里飞出爱的歌

那天早上,路过菜市场,远远地,一个男人的吆喝声飘荡过来:“八——宝——粥,五——香——鸡蛋!”循声望去,看见一妇女忙碌的身影。这女子的声音怎么和男人的一模一样?我好奇,便走上前去,顺便买她的早点。

原来,声音不是她的,而是从一扩音话筒里传出的。那女人一边手脚麻利的做着生意,一边笑意吟吟的与身旁的顾客唠着嗑,开心快乐、幸福满满的样子。

轮到给我盛八宝粥了,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妇女说:“你可真会偷懒啊,请了个小工给你吆喝。”

“嘻嘻,哪是小工啊,那是我老公。”妇女说这话时,脸上笑得更开心了。

她告诉我,以前,每天天刚蒙蒙亮时,他们夫妻俩准能按时赶到菜市场,推着三轮餐车,迎接在这里批发蔬菜的第一拔食客。她负责盛粥,老公则帮着拿鸡蛋,连带吆喝。后来,他到外地打工,离开了家,这担子就全部落在了女人身上。

临走的前一天,老公从外面回来,背着双手,神秘兮兮地对她说:“给你找了个帮手。”“谁?”“我呀!”只见他把藏在背后的扩音话筒举到她的面前,拔动开关,一阵“八——宝——粥,五——香——鸡蛋!”的吆喝声灌进女人的耳朵。女人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男人不在自己身边了,但有男人的吆喝声随时随地伴她而行,她走到哪,吆喝声就跟到哪,如影随形。在她听来,男人的吆喝声就像是一首歌,一首比当红歌星演唱的情歌还要动听千百倍、经典千百倍、缠绵千百倍的爱情金曲。

难怪妇女笑得那么开心。她能不开心吗?

夫妻间的爱,不一定就是丈夫给妻子买项链香车,也不一定就是妻子给丈夫做山珍海味。在上面这位“八宝粥西施”看来,爱其实很简单,它不过是一阵阵的吆喝声。

元旦,圆蛋

元旦到了,单位忙着在大门口张灯结彩,张挂“庆祝元旦”大幅横招。不过,看大多数的家庭,似乎没什么动静,阳历年嘛,民间不是太注重。但听我一朋友说,他家有一“习俗”——元旦吃圆蛋。这一“习俗”,历史并不悠久,他说他清清楚楚记得,那是从“二简字”时代开始的。

所谓“二简字”,就是十年浩劫刚结束的1977年12月,由国务院明文下达的“第二批简化字”。当时出台了一个《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本来是“圆蛋”一个,由于“圆”简成了“元”,“蛋”化成了“旦”,于是乎,“圆蛋”摇身一变成为“元旦”。面对简化了的“元旦”,朋友的父亲一边大摇其头,一边顺水推舟,向全家宣布:“我家过元旦,从今以后定下吃圆蛋的规矩。”圆蛋大体上就是茶叶蛋(过去有些家庭不加入茶叶去煮,现在家家户户很少不放茶叶的了),我们这里的方言叫“圆宝”。小兔崽子们自然求之不得,多了一个饱口福的机会,高兴!就这样,这圆蛋一吃就是30年,吃出了他家的第三代传人。

这“二简字”算来字数不足1000个,但弊端多多,尤其是滥用同音字替代,在意义上混淆视听,带给人困惑。记得在“二简字”时代,某一日,我接到单位领导托人带来的一张便条,上面写着“请付付付主任人民币二十元。”我看了老半天也没彻底明白其中的意思:怎么三个“付”字在这里排队?莫非领导遭遇劫匪,吓得说话结结巴巴?后来见到他,才知是要我付给姓傅的副主任二十元现金。付、傅、副三字不分,全是简化惹的祸。

国人在使用简化字的过程中还常常遭遇尴尬。据说,有位叫王修道的老者,他的名字经“二简字”一折腾,“修”字被裁掉了左侧的“单人”和中间的“短竖”,“道”简化成了“辺”。老先生自嘲:“修养之事从此就不再是人干的喽。”旋又装出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我这个‘道’,刀起首落。想想看,人走在路上,碰上个提刀的主儿,你能不害怕么?”本来,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每个字都尽可能造得尽美尽善,可是到后来,文字改革只图简化,很多简化后的字显得就不那么“善”了。真是无奈啊!当时,曾有外媒报纸以《元旦成了圆蛋》为题,对我国的“二简字”予以讽刺和讥笑。

由于“二简字”存在诸多问题,海内外争议声此起彼伏。在试用不满9年后的1986年9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停止使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二简字”的时代遂宣告结束。

“圆蛋”恢复了其本来面目,但朋友说,他家的“元旦吃圆蛋”的习俗始终没停没变。朋友说,他老妈说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吃了圆宝,圆圆满满,招财进宝。”听他老妈的意思,这圆蛋是要子子孙孙一直吃下去了。呵呵,瞧这一家子,真有意思!

满城尽见国旗飘

2009年的金秋十月,国庆长假第一天,我闲暇地走在家乡这座美丽江南小城的街道上,发现今年的国庆气氛比以往热烈:所有临街商店门点前,无一例外地插上了一面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猎猎飘扬。城市的节日,有了这些国旗星罗棋布的点缀,显得更加的喜庆庄重。

在我的印象当中,每年的国庆节,也会插国旗彩旗,也会张灯结彩,但那似乎都是单位的事,与个人无关。每当国庆节来临之际,无论机关、厂矿、学校、部队,政工干部们个个都忙开了,都在为自己的单位大门作一番精心的装扮。大门门顶上方,中间高插一面五星红旗,国旗两侧再插上若干面五颜六色的彩旗;门顶的两边,大红灯笼高高挂;门框则用苍松翠柏环绕起来,配之以各色眨巴着眼睛的小彩灯,再将干部、工人、师生、战士们自己动手制作的各色艳丽花朵点缀上去。这时,节日气氛就烘托出来了。

今年是新中国60华诞,各个单位举行隆重的庆典那是肯定的,张灯结彩、布置门面、悬挂灯笼、张贴标语也是预料之中的事。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在城市经商开店的市民们也这样积极的参与其中。

我随意走进一家文化用品超市,与超市老板聊了起来。他告诉我,近一个月来,超市最畅销的商品就是各种规格的国旗,除了单位来购买大尺寸的国旗外,个人来买国旗的也特别多。我问为什么?他说,今年是祖国母亲60华诞,大伙儿都明白这个道理,有国才有家,国强促民富,有了党的好领导、国家的好政策,我们老百姓才能过上今天这么舒心的日子。聊着聊着,一位顾客也加入其中,接上话茬儿:为什么大伙儿挨家挨户插国旗?你听,对面家电超市播放的《红旗飘飘》这首歌,正好表达了咱老百姓的心声。

我侧耳,豪迈激越的男高音传来:“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听着优美的旋律,我心潮澎湃。

走出超市,金风送爽,我深吸一口,顿感惬意无比。环顾整座城市,一街、三街、五街……,北路、东路、中路……,红旗大道、人民大道、龙翔大道……,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举目望去,满眼都是国旗飘,汇成了一片红色壮观,风景煞是养眼。是的,节日是有颜色的,祖国60华诞,大喜大庆的中国红成了当然的主色调。

国旗猎猎飘扬在风中,祖国永远在人民心中。

我是“锅头”我怕谁

那一年,也记不清从哪个月份开始,反正,忽一日,一夜醒来,走在大街上,碰见熟人,十之八九,见面第一句话都会先亲切地叫我一声“哥”,当然,他们年龄都比我小。亲弟妹自然叫我“哥”,表弟妹也是叫“哥”,他们的同学朋友、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也跟着叫“哥”,都很正常。可是,往日的同事,过去见着我大多毕恭毕敬的后生,今天相见,也“哥长哥短”个不停;熟人也难免“俗”,甚至包括一些仅有一面之交的生熟参半的隔行人士,也是开口一个“哥”闭口一个“哥”,这我就一头雾水、稀里糊涂了。不过,感觉还是蛮亲切的,你设身处地转换角色地想一想:本来,一个人孤魂野鬼般地在街上晃荡,走不多远,冷不防,三步一声“哥”,隔道又是一声“哥”,“哥”声阵阵,自己俨然成一“哥哥头”,一社会大佬,多风光呀!说不准你一不留神还会从喉咙里蹦出来一句:“我是‘锅头’我怕谁?!”感觉真的好爽。

说来也是,我们古老的中国历来就是个重感情的国度,“天理国法人情”沿袭至今。在社会交往各色人等的感情天平上,兄弟之情算得上是最黏、最铁的了。《三国演义》里的桃园三结义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异姓朋友,亲密无间,但要维系这种感情并使之深化,只有靠结拜成兄弟。一旦对天盟誓,举酒结义,接下来便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可见,能够称兄道弟者,关系确实非同一般。

想起了身边的一个小故事。某日,一位特别要好的朋友,邀上我们几个,到他家喝酒。酣畅淋漓之际,喝得脸红耳赤的他见其亲哥从外面回来,忙起身去隔壁他哥家叫过来陪大家喝酒同欢。“哥,这几个都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比兄弟还好。”当弟的向哥一一介绍过来,一脸的自豪。这下把哥给冒犯了:“比兄弟还好?那你叫我过来陪陪陪,陪个鸟啊!”哥一脸的不快。做弟弟的这才知道说漏了嘴,自打耳光:“都怪我喝糊涂了,忘记了你……是我亲哥。”就是嘛,朋友关系超过了兄弟,换谁当这个哥都会有意见,何况做小弟的还是当着哥的面来说的,这不是对高高在上的哥的极大不敬吗?在弟的面前,哥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想到这些,游哉悠哉于大街小巷的我,更是快乐得像济公活佛一般。

过了一段时间,走在回家路上的我,偶遇两位若干年前的学生,他们一起同路而行。现在的他们,都成了地地道道的社会人。其中一位,在学生时代就显露出调皮本性的学生甲,一见着我,就嘴巴甜甜地送上一声“哥”,让我听起来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学生乙马上反应过来:“你叫‘哥’是不是给叫疯了,老师怎么能叫‘哥’?”又对我说:“老师请别介意,他这个人呀,在社会上混,沾染了不少哥们义气,对谁都称兄道弟的。那天,见到他叔,他也一个劲地叫‘哥’呢!”我哭笑不得。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我用当下这句“热语”劝说他。也不知这位没大没小没老没少的学生听进去没有。

流行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如甲流。真希望,流行“哥”能像风,吹过去,过了这阵就销声匿迹。说来也怪,之后没过多久,再出门,听到叫“哥”的,还真的少了许多。

“不够义气”了一回

想起了过去的一件事。每当想起这件事,心里还总有点发虚。

那是端午节的上午,朋友打来电话,说有一位朋友要从外地自驾游过来,带着他的老婆孩子,还有父母大人,一块儿来我们这里观赏极具地方特色的划龙船比赛。朋友要我等会儿过去,与他一起全程陪同这一家子人。

同类推荐
  • 诗意罗浮

    诗意罗浮

    《诗意罗浮》是散文集《仙境罗浮》的姊妹篇。《诗意罗浮》由22篇散文组成,以记叙、游记等手法,记录了罗浮山的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养生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和生态文化。本书以罗浮山人文景观为线索,串起一系列传说、历史事件,以小见大,由景及人,叙事说理,每一篇都充满了对罗浮山的深情,对罗浮山的厚爱,对罗浮山的感悟。
  • 跨世纪的文化瞭望:刘心武、张颐武对谈录

    跨世纪的文化瞭望:刘心武、张颐武对谈录

    这两场精湛的对话,前后跨度近二十年!著名作家刘心武与著名学者张颐武共同探讨新时期以来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文学与文化的推进与转变,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一系列重大文学事件、文化思潮和重要作家、作品的观察,极为深入,富有启发性。作为当代文学重要参与者、建设者的两位对话人,为今日读者提供了一份亲切、深刻、极富创见的观察。
  • 中国树

    中国树

    本文收录了杨如风的:中国情结、中国树、孤独的灵魂、石头、孤独的猫头鹰等诗。
  • 生命在纸上行走

    生命在纸上行走

    瘫痪病榻,才感悟到散步阳光下的幸福;饥困荒漠,才渴望得到一滴水的幸福;身陷囹圄,才领会到获取自由的幸福。缺陷像一把钥匙,打开幸福之门,幸福在缺陷中找到答案。
  •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热门推荐
  • 妃常穿越:皇妃武媚娘

    妃常穿越:皇妃武媚娘

    别人穿越都是官家小姐,可她穿越偏偏确是个尼姑。好了安心做尼姑,不问世事吧,忽然却来了皇上。温泉池边,她疑惑问他,“你谁啊。”“媚娘,我是李治,你不记得我了?”他眉头深锁,眉宇含情道。顿时如雷轰顶。李治,李治…咋这么熟呢,等等,武媚娘,那不就是武…则天!不行,不行,想要躲开宿命的追随,奈何却扭不过作者,哈哈!好了进宫就进宫,刚好去见见鼎鼎大名的王皇后和萧淑妃,来个化敌为友,三人一桌刚好斗地主!只是事不如人算,后事如何…敬请期待!唐朝各路帅哥粉墨登场!(谢谢大家收藏)
  • 死神绝宠

    死神绝宠

    似水流年,忽而两个春夏。那时年幼,晃晃年少。再见,幼心不变,再见,一起去看蓝海。(十二岁那年,亲母逝,十三那年,烟水那儿的小村庄,天是那么清澈那么蓝,转而看了两年,再见十五。回到那个家,然而一切仿佛已变,那个女人带着一个同龄的女孩走进了我们单纯清澈的生活。一年后搬到了舅舅家住,然后,他闯入)
  • exo陌鹿蔷薇之恋

    exo陌鹿蔷薇之恋

    潮湿月光润透最后一张忧伤,寂寞蔷薇开满天堂。回忆亦然美好,可是年少就是年少,再痴再傻也不会在来了。随后的雨季,她必须一直痛着勇敢着走过。直到现在,忙碌得忘却了如何爱。像浑身是刺的蔷薇一样,为所爱之人努力盛放,彼此终究遍体鳞伤......几轮光年,事事已休,故人只语:鹿晗,一起,好吗?
  • 惜我往昔

    惜我往昔

    经历了一系列的扑朔迷离的时间后,事物的棱角似乎一点一点的显露了出来
  • 身体课

    身体课

    “文革”时期,少女康美丽与雕塑家陶纯猝然相遇。朦胧的梦中,两人的情感和身体经历了一次奇妙的碰撞,康美丽由此获得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身体高潮。三十多年后,随着一尊女性裸体塑像的神秘出现,康美丽封存许久的青春记忆被唤醒,她陷入难以自拔的精神危机,丈夫和女儿也被拖进莫名的紧张之中……
  • 神医狂妃,冷挑寡情王爷

    神医狂妃,冷挑寡情王爷

    她是太医之女,平生最大的志向就是悬壶济世行医天下,谁知她爹治好了太后痼疾,太后一高兴,把她赐给了瑞王做侧妃!可这个瑞王是个什么薄情寡义的玩意儿啊?扔下她,头也不回骑上马就走了,一别五年!五年后,瑞王大胜而归,但她岂肯跟这样的男人过日子?带上包袱,休书信一封,携着儿子款款而逃,自由,我来啦!可是,这个腹黑又薄情的男人,之前不是说好了不会插手她的逃家大计吗?为什么……一次假死之后,她从棺材里爬出来,瞠目结舌——悬棺荡荡,荒山野岭,说好的乱葬岗呢?为什么她在半山腰万丈峭壁上?儿子不见,丫鬟不来,唯独她在悬棺里咬牙切齿——瑞王夏侯懿,我和你没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法大盗莫亚

    魔法大盗莫亚

    臭名昭著的少年大盗莫亚,因为某次在王陵大墓里发生意外受到了咀咒,不但身体发生了某些变化(?),更是被帝国的治安队给抓住关在了斯克达大监狱里面。虽然一个月后,莫亚已成功逃离监狱,但是身上的咀咒却依然死死地缠着他,为了解开这个咀咒,少女(?)莫亚不得不重新踏上寻求去除咀咒的道路……
  • 一品美娇娥:医女点贤郎

    一品美娇娥:医女点贤郎

    “石头山,石头庄,石头庄里丑娇娘……”农村娃子白薇,顶着高等医学院校花、料理爱好者首席BOSS头衔,离奇穿越到三餐不继、淡如秋风、食不果腹的清贫农家。田边地头三盘菜,发家致富凭手艺。捏着药食同源的绝学,硬是把穷日子过得蒸蒸日上。篡改了命格,鄙弃了荣华富贵,为的只是为父兄撑起一片天来。丑颜骇人听闻,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后,才能尽显。俊美如谪仙的美男,生死相随,美娇娘终得洗尽铅华,携贤郎同归,再造种田惊世传奇!
  • 绝世逍遥神

    绝世逍遥神

    少年遭遇大难,侥幸不死,练得九府。本该是驰骋天下,征服天空大海。奈何却遭“奸人”所计,沦落为别人灵宠,美其名曰:奴仆。呜呼,斗得过人,斗得过天,沈寒却始终斗不过……大小姐。
  • 宠妻无度之嫡妃不羁

    宠妻无度之嫡妃不羁

    她是大学士府嫡女,却因为天生聋哑被家族放逐弃于山中。一朝重生,当她能说会道之后,当她遇到那个腹黑、缠人的男人之后,所有的生活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成了他的手中宝、心头肉,在他没有下限的纵容下搅得各府人仰马翻,势必要为前身报仇雪恨,势必要把各方妖魔鬼怪全都消灭干净。从此,夫妻联手、天下我有。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