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82900000022

第22章 食俗纵观(7)

与交杯酒相似,高山族的连杯酒,是由一块木头挖成两个酒杯,喝酒时一个人用左手,另一个人用右手,双手抬杯共饮,表示同心同德。傈僳族的“双人酒”,要求新人手抱肩,脸贴脸,同喝一竹简酒。白族新婚夫妇要同饮一杯放有辣椒面的酒。因“辣”字同白族的“亲”字同音,喝了辣酒表示夫妇亲密无间。

中国北方地区,饮交杯酒仪式完毕后,紧接着便是吃“子孙饽饽”。新郎、新娘各挟一个由女家包制、在男家蒸煮的半生半熟的饺子吃。这种半生半熟的饺子就叫“子孙饽饽”。当新娘吃饺子的时候,要让一个男孩在一旁问:“生不生?”新娘满脸涨红,羞羞答答地说:“生。”由此可见当地人求子心切。

各种仪式完毕后,便是小伙子闹洞房的时候了。闹洞房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也不乏饮食的内容。譬如,有的小伙子取来一个圆圆的苹果,用红线把苹果的一端系上,然后要新婚夫妇张嘴把苹果吃掉。还有的用筷子插上一个肉圆,要新郎、新娘同时张嘴去吃。更有甚者,将一颗糖放在新郎的嘴边,再叫新娘张嘴伸舌去吃这颗糖。其实这些都是变相地要新婚夫妇公开接吻。在今天城市青年看来,接吻似乎算不上什么,可是在偏僻的乡村,要青年男女在众目睽睽之下公开接吻是十分难为情的。

(五)回门食俗

新婚第三天新娘从婆家归宁(旧时谓已嫁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的日子),俗称“三朝回门”。回门之日,新娘要带一些礼物孝敬父母,俗称“回门礼”。回门礼以食品为主,酒、肉,糯米、糍粑、面条。糕点之类为常见。

在各地的回门礼俗中,广东一带的回门礼最有特色。交俗,新娘回门,少不了要带一只烤乳猪(又叫“金猪”)。当地人认为,金猪是新娘贞操的象征,如果回门礼中没有金猪,即意味着新娘在洞房之夜没有“落红”,便认为是“不贞之女”。反之,如果男家娶的是位处女,不但自家引以为喜,女家亦引以为荣,回门时往往以金花彩带系猪身,将金猪放在长方桌上,两人抬着,跟随新娘花轿之后,招摇过市,送往女家。清人俞溥臣的《岭南杂咏》:“闾巷谁教臂印红,洞房花影总朦胧。何人为定青庐礼,三日烧猪代守宫。”即言此俗。

在少数民族地区,三江侗族的回门礼颇为热闹。回门时,郎家往往要选十五六个青壮年汉子,抬着大红猪和大坛糯米酒,十多担扁圆形的精制竹箩里,盛满糯米、糯饭,上面插着纸扎的绿树红花,箩面上铺着侗人喜欢的酸草鱼和酸鸭,浩浩荡荡开往娘家,其声势不亚于娶亲。

女儿回到娘家,娘家要设宴款待女儿、女婿,民间俗称“回门宴”。回门宴的菜品格局与出嫁日宴席的菜式没有区别,只是有的地方婚宴上的看菜,回门之归便可以食用了。

女儿成家后,父母总希望小两口能同甘共苦、相亲相爱。民间,人们常常将这种希望寄寓于一定的饮宴活动中。豫、陕一带,回门之日,新娘母亲要特地为女儿、女婿做一碗用辣椒面做馅的辣饺子,饺子盛起后,先给女儿尝一个,然后由女儿递给女婿,女婿将辣饺子全部吃掉。遇到不吃辣的小伙子,往往辣得满头大汗,即使如此,也不能推辞不屹。因为这辣饺子里寄寓着父母们的一片希望--希望小两口往后亲亲热热、同甘共苦。

新娘三朝回门,要于当日返回夫家,回家时,母亲有时要送一些东西给女儿带回。台湾高雄美浓镇一带,新娘返回夫家时,母亲要把两株刚从田间连根拔起的甘蔗,用九尺长的红色带子绑住两端,给新郎、新娘带回;其意为祝新郎、新娘和好相处、白头偕老,生活如甘蔗般“节节甜”。

鄂东一带,回门返家时;母亲往往要将一些糯米给女儿带回,回家后即将此糯米熬成稀饭,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吃,据说吃的人越多,东家就越会人丁兴旺。遇到比较大的村子,往往要熬两三锅。

三朝回门之日,我国民间还有传统的“暖女”和“三朝下厨”之俗。

暖女,顾名思义,有取人间温暖,借以安慰女儿之义。女儿刚嫁到婆家,一切尚不适应,甚至有某种恐惧心理。作为父母,为了增强女儿生活上的安全感,于婚后三天派人送食物至女儿,称为暖女。宋人赵德麟在《侯鲭录》中说:“世之嫁女,三日送食,俗谓之’暖女‘。”盂元老《东京梦华录》也有此俗记载:“三日,女家送彩缎、油蜜煎饼,谓之’蜜和油煎饼‘,其女家来作会,谓之’暖女‘。”

我国民间,至今尚有暖女之遗风;不过在形式和内容上较之古代有所变化。譬如,江浙一带,新婚翌月,女家-早就送甜糕两盘、糖汤、参汤各一杯至男家;谓之“送早点心”。有的地方自姑娘出阁之日起,一连三日都由娘家送饭,这除了因新娘初到夫家,不习惯夫家的饮食之外,尚含有娘家富裕,衣食无缺的意思,这给新娘的面子增光不少,也可惜此加强新娘一点精神上的力量。

如果说古代的暖女是以父母之爱温暖女儿之心的话,那么从暖女脱衍而来的泉州“送米粉”之俗,则表明父母对儿女的真城希望。在泉州,过去姑娘出嫁第三天(有的在第四天),要送炒米粉给男家,相传这是为了使女儿到男家后,能和夫家的一切人都和睦相处。按泉州“粉”字和“忍”字谐音,“吃米粉大家相容忍”,所以炒米粉非送不可。普通人家仅炒一两中壶,合山珍海味送去。若富贵人家,则要送米粉两大缸,另配全席美味。

三日人厨做饭,这也是媳妇进门应做的第二件事,也是媳妇孝敬公婆的一种礼节。唐人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即是这种风俗的生动写照。

在江南一带,新娘三日人厨,首先是煎豆腐。据《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先置豆腐、刀于灶上,新妇至,卷袖露手,一手持刀,一手执豆腐,划开置之釜中,伴娘连做吉语道:’豆腐煎得黄,来年生个状元郎。豆腐煎得跳,新郎坐八轿。‘”新娘第一次人厨要煎豆腐,包含有这样几层意义:首先,经过油煎的豆腐,两面金黄,中间雪白,民间谓之“金镶白玉板”,新娘下厨做豆腐,有希望发财的吉祥寓意。民间道“要得富,煎豆腐”,即包含有这种意思。其次,煎豆腐最能体现新娘的手艺,火候掌握不好,豆腐容易煎糊;调味不当,豆腐只难入味;翻炒不当,豆腐又容易碎。总之,在“公说牙疼郎嫌烂,婆怪腌心姑喊淡。一锅能煮几样菜,做媳妇如滚刀山”的旧社会,要新媳妇做豆腐,恐怕是婆婆给媳妇的一个“下马威”吧。

当然,各地乡风不尽相同。在豫北一带,新媳妇第一次人厨不是煎豆腐,而是做面条,当地称“试刀”,这是对新媳刀工和面点知识的考核。一大早,新娘子围上围裙,挽起双袖,亲手和面。和面讲究“三光”,即:手光、盆光、和出的面光。擀出的面片要求薄而均匀。最后是试刀;新娘子操起面刀,在案上沙沙作响,切好的面条又细又长。有民谣称颂道:“新媳妇会做饭,切的面条真好看。下在锅里团团转,盛在碗里莲花瓣。”“试刀面”也叫“喜面”,头锅面先敬给公婆,它是喜面又是寿面,祝双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二锅面敬给兄嫂,吃了面,妯娌和睦,互相帮助。接着给新郎吃,吃了面愿情长如丝,白头偕老。最后一碗面是自己,吃了面象征勤俭持家,细水长流。

三、生育食俗

(一)求子食俗

一般来说,旧时的新婚夫妇一年之内就可得子。倘若一年之内还未受孕,主人便着急起来,而那些乏嗣的人家和长期不孕的妇女则更加坐立不宰。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治疗不孕之症的“灵丹妙药”。随之便产生了许多奇异的求子习俗。

我国民间,许多地方把蛋视为灵验的促孕食品,认为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蛋,具有奇特的促孕功能。山东黄县,每逢正月初一,长期不孕的妇女都要藏在门后吃一个煮鸡蛋,以求怀孕。在江南一带,小孩出生后第三天,父母必须以煮熟的鸡蛋一个在其身上滚过,俗称此蛋为“三朝蛋”,当地人认为,不孕者吃了此蛋即可怀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嫁女儿的嫁妆里有一个朱漆“子孙桶”,桶里要放上若干个煮熟染红的喜蛋。嫁妆送到男家后,男家亲友中如有不生育的女人,便会向主人讨子孙桶里的喜蛋吃,据说吃了这种蛋很快就会有喜。

除吃蛋外,民间还有吃瓜求子的习俗。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贵州中秋节有一种特别之风俗,为各省所无者,即偷瓜送子是也。偷瓜于晚上行之,偷之时故意使被偷之人知道,以惹其怒骂,而且骂得愈厉害愈妙。将瓜偷来之后,穿上衣服绘上眉目,装成小儿形状,用竹舆抬送,有锣鼓随之。送至无子人家,受瓜之人须请送瓜之人食一顿月饼,然后将瓜放在床上,伴睡一夜。次日清晨将瓜煮而食之,以谓自此可怀孕也。”偷瓜送子之俗并非“为各省所无”,其实,在湖南、江西、江苏等省也有类似的习俗。

旧时广州妇女还有偷莴苣以求子的习俗。据《清稗类钞》载:“广州元夕妇女偷摘人家蔬菜,谓可宜男。又妇女难嗣续者往往于夜中窃人家莴苣食之,云能生子,盖粤人呼叶用莴苣为生菜也。”

瓜也罢,莴苣也罢,生采也罢,本为平常之物,然而在特定的时刻和采取特定方式得来的瓜和莴苣,在人们看来,其功能就不同凡响了。

受孕是男女结合的结果,妇女能否受孕,是由男女双方的生理状况决定的,而不是简单地由屹什么能解决的。古往今来各种神秘、奇特乃至荒诞的求孕祈子食俗,是人们紊乱的直觉联想的表现,是一种唯心的征兆观念。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应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生男生女都一样,而且还要自觉地实行汁划生育。

(二)妊娠食俗

妊娠,预示着一个新的生命即将诞生。旧时则意味着香火的延续将得到保证,家族的谱系将得到续写。这对于新婚夫妇及家庭乃至整个部落或宗族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因此民间称怀孕为“有喜”。

然而,当新婚夫妇为身孕有喜而高兴的时候,流产、早产、难产、畸胎等各种令人恐惧的现象,给分娩蒙上一层可怕的阴影。民间认为,出现这些异常现象的原因,除了与遗传及妇女妊娠期的行为举止有关外,主要是由于妊娠期饮食不当造成的。

在我国民间,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孕妇饮食,而是采用一些迷信的方法,通过一些缺乏科学依据的饮食手段,以图实现良好的愿望。

例如:有的地方妇女怀孕时,要求孕妇多吃龙眼(干晶叫桂圆)。眼晶亮圆滑,民间认为多吃龙眼,日后生出的孩子眼睛会像龙眼一样又大又亮。

还有的地方,鼓励孕妇多吃黑芝麻,以为吃了黑芝麻,将来孩子的头发会像黑芝麻一样乌黑发亮。

江南一带,妇女在妊娠期间,长辈总要孕妇吃一些藕,因藕白而精,且多孔。多吃藕,是希冀孩子今后又白又胖又聪明,多长心眼儿。

许多地方都认为,妊娠期间多吃一些猪脚,孩子将来起步早,会走路。

这些饮食事象,虽然其间也不乏科学的内容;有的确实还有一定的道理,但主要还是人们凭借直觉的联想,把食物的某一特征同新生儿的某一优点联系起来,企图通过物性的转移,达到某一目的。这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孩子寄托美好希望的民俗心理。

民间深知孕妇饮食的重要,除了提倡、鼓励孕妇吃某些食物之外,同时又禁止、限制孕妇吃某些食物,生怕孕妇吃错东西,影响胎儿生长,故此派生出种种饮食禁忌。

在我国民间,至今流播着许多类似的违反科学的饮食禁忌,有的地方孕妇禁食狗肉;以为狗肉不洁,食后会导致难产。在新晃侗族一带,孕妇禁食葱、姜、蒜、羊肉、牛肉,人们认为吃了这些东西,婴儿将来会有狐臭,成哑巴。岭南一带,孕妇不能吃芭蕉怕生双胞胎。有的地方,孕妇不能吃黄瓜、生姜;认为吃了黄瓜生下的孩子身上会长出许多花花绿绿的斑纹。吃了生姜,生下的孩子可能会长六指。有的禁止孕妇吃葡萄,说是吃了葡萄容易生葡萄胎。蒙古克耶人还禁止孕妇吃鸡蛋,认为吃了鸡蛋,胎儿的胎盘只有鸡蛋大。甚至有的地方见“青”(指各种青菜)不吃,认为青菜属于青草之类,没有营养,对孕妇身体没有好处。在台湾,孕妇不能吃螃蟹,否则生出来的:孩子会像蟹那样抓扭别人的手腿。

以上这些饮食禁忌,大都是原始的紊乱联想,缺乏科学依据,它不仅限制了孕妇的饮食自由,而且对孕妇及胎儿的发育也是一种生理上的摧残。

我国历来有“重男轻女”的传统陋俗。因此,从妊娠的第一天起,人们就从多方面观察并采取种种手段来预测、引导生男生女,其中也不乏饮食的内容。

民间流行最普遍的预测生男生女的俗信,是所谓“酸男辣女”之说,即是说妊娠期间,如果孕妇喜食酸物,预兆生男,喜食辣物,预兆生女。还有的地方有“咸男淡女”之说;也就是说孕妇口味偏咸,可能生男,口味偏淡,可能生女。“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妇女妊娠期间的口味嗜好来确定的,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人们除了从孕妇的口味特征来预测生男生女之外,还有一种近似卜筮、博戏的预测方法。元宵之夜,孕妇将冬节汤圆在火上烘烤,如果汤圆胀而不裂则生男,如胀而破裂则生女。这种方法也可用其他食品代替。

同类推荐
  • 回族史话

    回族史话

    本书介绍了回族的历史文化和杰出人物,以及回族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 思想课堂-民俗笔记

    思想课堂-民俗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佛养心道养性2,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道养性2,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版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 大学原解

    大学原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热门推荐
  • 傲世天外天

    傲世天外天

    吾辈穿越入世间,山登绝顶我破天,男儿当遂凌云志,笑傲九重天外天。新人新书,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本人一定会努力的。
  • 守护甜心:御熔赧邶

    守护甜心:御熔赧邶

    曾经的樱发少女,那双眼睛,澄澈明亮。如今的紫发少女,一双血眸,充满仇恨。是什么叛变?事关人命的叛变!四条人命,毁在了你的手里,迟早有一天,你会得到应有的双倍报应!“那双血眸,充满仇恨。”他们描述她。“那个女生,绝不能忍!”她愤恨发誓。
  • 妾本猖狂:摄政王,请滚粗

    妾本猖狂:摄政王,请滚粗

    穿越前,她身为国际知名刑警,可以说是刑警界里的武器天才神枪手,样样武器在她的手中都能化腐朽为神奇;穿越后,她却成了将军府最丑最废柴的庶女,先帝一道乌龙赐婚让她成了摄政王的小妾。很好,他厌恶她,她也不待见他,那正好,他走他的阳关道,她过她的独木桥,从此互不相干。于是,她伸出爪子,对着某王爷便道:“王爷,写份休书,咱们和离吧!”只是,某王爷好像不太高兴啊?不对啊,她哪里说错了吗?他步步紧逼,她想尽法子逃跑,却次次被他围追堵截,最后她忍无可忍,咆哮道:“靠,轩辕擎宇,你到底想怎样?”他邪魅勾唇,“不想怎样,就想要你。”说话间,已经非常自觉地爬上了软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爱的幸福圈

    tfboys之爱的幸福圈

    你喜欢的,就是我喜欢的,我为你愿意付出一切,哪怕我的生命,你的容颜,将一直在刻在我的心里,永不会抹掉,也不会毁掉......默陌
  • 陌上歌:鸢尾落英

    陌上歌:鸢尾落英

    她是一个孤寂的妖灵,诞生于天地初开,无生无死。她没有朋友也没有爱人,惟一的亲人是与她共同诞生的朱砂。她辗转过无数世界,却依然不明白自己在追寻什么。她有无数个身份,在一个世界从到达到离开她叫这为一世。第一世,她是贵族的大小姐;第二世,她是浪迹江湖的女剑客;......第十世,她是神秘组织的首席杀手鸢尾。某年某月某日,她偶然成为凤离国不受宠的三公主陌言鸾,开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历程。
  • 引驾行

    引驾行

    伤凤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离开,只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待我有朝一日,踏彩云,为你逆天夺命...
  •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是一门讲授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创作规律的基础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艺术的一般理论观点介绍(艺术起源、本质、特征、功能等);艺术创作活动系统描述(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作品)。本教材运用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方法,大量介绍了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实例,介绍了各个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系统阐述了艺术的基本性质、特征及规律,同时又对艺术的本体论、方法论、欣赏观、价值观、艺术观都进行了深入细致、广泛的研究。本教材从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全方位介绍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
  • 鸟语花香的随身笔记

    鸟语花香的随身笔记

    这只是平时的一些心得体会,没事写着玩吧!文笔不好,多多指点
  • 援疆干部看哈密

    援疆干部看哈密

    如同候鸟,如同大雁,在共和国的版图上,以哈密为原点,一批批广东、河南援疆干部从南方,从中原,落脚在东天山脚下。从1998年开始,十五年间,换了无数的队员,但以哈密为终点的雁行,从未中断;以哈密发展为己任的援疆工作,接力向前。人过留名。如今的哈密大地,随处可见援疆的丰碑;哈密的各族群众,正在品尝着援疆事业结出的硕果。雁过留声。结集在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是援疆干部在援疆事业之余,写下的喜怒哀乐,唱出的游子心声。援疆干部的散文,或高亢,或婉转;或热情澎湃,或哲思缜密,所倾诉的对象只有一个——哈密!
  • 魂斗天澜

    魂斗天澜

    天才往往有废材改变,没有天生的废材只有不努力的废材。看主人公如何成长至位面至尊。不会写的浮夸,和斗破一样一步步踏上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