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84400000025

第25章 21世纪中国经济猜想(1)

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不但给中国自身,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信心。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预测不绝如缕。《香港远东经济评论》是一家颇具影响的周刊,它在新近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在港的中外管理层精英坚信,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杰出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19世纪是中华民族受屈辱的世纪,20世纪是复兴的世纪,21世纪将是辉煌的世纪。(注解43:“一份对“中国崛起”的民意测验带来的思考”,《香港远东经济评论》,2006年2月24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在其新作《世界经济:历史与未来》中对中国是这样描述的:在整体作为现代化的迟到者的亚洲,日本作为第一航班已飞上云霄;亚洲“四小龙”作为第二航班紧随其后;中国则已经登上了21世纪的新航班,她将开辟新的航线,并且一飞冲天。(注解44,转引自钟伟、巴曙松等,“中国如何保持未来20年的繁荣”,《企业外脑网》,2004年7月11日。)许许多多国外专家和学者中肯地认为,中国经济存在着无可趋避的发展问题,但确实在突飞猛进,前景看好。

一、中国经济增长能持续多久?

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许多经济学家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问题进行了研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在2005年福州参加海峡青年论坛发表演讲时说,未来15到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5%左右。他是针对海外有专家学者提出,中国经济继续维持高增长难度非常大,理由是一些支持经济高增长因素正在发生变化和衰减,包括体制改革由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劳动力要素低价优势可能逐渐丧失、面临能源、资源“瓶颈”等。他认同专家学者的观点,但他认为,中国经济仍可延续前期高增长态势。在今后15年包括“十一五”规划中,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虽然有下调趋势,下调1-2个百分点,但仍可保持年均7.5%左右的增速。?陈东琪表示,作出这一判断主要基于4个理由,即:(1)深化改革还会带来很大发展空间,尤其是体制改革、创新;(2)扩大开放大有可为;(3)今后15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将拉动经济增长;(4)中国经济品质将提升,结构进一步改善,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带来经济高速增长。(注解:《商都信息港》,2005年6月20日。)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认为,未来15年,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有许多有利因素,主要表现为:(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都为中长期经济增长留下了较大空间。另外,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将有力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2)中国人口数量庞大,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例如,2005年中国新增人口761万人,按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4552元/人计算,仅此一年就可扩大消费需求347亿元;(3)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不可阻挡;(4)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5)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新的地区增长点不断形成,将为中国经济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6)具有经济快速增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础;(7)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这是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增长的重要保证;(8)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所有制结构在逐步优化,经济内在活力在不断增强,市场作用日益显着,资源的流动更加快捷,体制创新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9)中国有一个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特别是中国政府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逐渐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这是确保中国经济航船持续稳健快速前进的重要指导思想。(注解:《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1月18日。)

“在未来20年中,中国经济将会以8%至10%的增长速度发展。”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2006年8月23日在上海举行的“领袖的力量”高峰论坛上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海闻表示,由于中国未来20年的“三大化”趋势,即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他坚信中国经济将会以8%至10%的增长速度发展,中国将比日本、亚洲“四小龙”经历更长时间的经济增长。海闻认为,支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有4方面原因:(1)中国人口多,同时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远未完成,因此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还能延续20年。(2)13亿人口构成了一个庞大市场规模,这是别国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3)制度潜力,制度对经济的影响不可估量。虽然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要完成体制转型,仍有较大发展空间。(4)中国现在面对着高度开放的环境。中国之所以能以现在的9%至10%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出口导向政策是分不开的。(注解:《东方网-劳动报》,2006年8月24日。)

“国际大循环”理论的作者、现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认为,按照目前改革进程,再经过几个5年计划时期的补充和完善,中国到21本世纪初会有一个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经济体制雏形出现。国际资本由于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处于饱和状态转而投向呈高速经济扩张的中国。因此,若结合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可看到21世纪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前景模式。中国经济发展将再次进入重工业化阶段,大约会给中国带来20年左右的高速增长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将长期维持在10%上下。以此推算,到2010年时,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规模将达到38350亿美元,届时中国14亿人口,人均产值为274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产值达到2500美元,是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的重要标志。此时,居民的物质消费可基本满足,需求转向劳务,由此推动服务产业的发展,即进入所谓“后工业化社会”。而农村人口工业化进程更将持续到2020年。(注解59,《中国财经信息网》,2006年9月16日。)

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评价和猜测中,有几份独特的研究报告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1、英国《独立报》在“中国经济增长还能走多远”的文章评论说,要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好背景材料是高盛公司有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研究报告,答案是,中国的发展速度比高盛公司估计的还快。中国似乎比日本、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等经济体发展得还快。事实证明,认为中国那么大的国家不可能取得像“亚洲虎”(指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那样快速增长的想法是错误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是错误的。中国经济增长能持续多久?高盛公司的研究进一步指出,对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回答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是,增长速度会逐渐减慢。目前,中国正处于人口统计学上的“黄金时期”,其劳动力人口仍在不断增长。由于中国实行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出生率低了,但还没有影响到劳动力人口的增长。但是,在大约10年内,劳动力人口将开始缩小,导致下面这个问题:“中国能在老年化前富裕吗?”对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回答是,它肯定会变得更加富裕,但是,它达不到发达国家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到下一代人,劳动人口缩小和最终的人口减少将影响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但是,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注解:《金羊网》,2005年12月23日。)

2、马丁·沃尔夫(MartinWolf)在“为什么中国可以再保持20年的高速增长?”一文中认为,东亚经济赶超最发达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几乎是,这些赶超型经济在他们的人均收入超过了美国人均收入的50%之前是很容易保持高速增长的。如果这个经验观察是正确的话,那么这意味着,中国经济至少还应该再高速增长35年,因为实现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一半至少要在2040年前后(按购买力平价估计)。(注解:马丁·沃尔夫是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和首席经济评论家。)

3、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军教授在上海市委党校就“中国按照现在的增长轨道能保持未来30年的高速增长吗?”的问题进行演讲(注解:《文汇报》,2004年10月31日)时指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第一,中国在未来30年能否继续维持这么高的国民储蓄率。而能否继续维持这么高的国民储蓄率与人口结构的变动趋势和劳动力的增长前景有很大的关系。第二,即使中国维持着高储蓄率,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增长速度不下降,则还要取决于我们的生产率是否最终能够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张军分析指出,根据大多数的经验研究,经济学家几乎一致地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平均70%以上)可以用要素的投入增长来解释。这个结论无疑表明,中国的经济正处在迅速工业化而不是后工业化的阶段上。而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由工业化推动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青壮年劳动力的持续增长,这一点对于理解中国以及东亚经济曾经达到过的高速增长记录都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增长归根结底是一个人口现象。这不仅仅是因为所谓的“经济增长”意为国民产出的增长快于人口的增长,从而表现为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第一,增长需要资本的快速积累。而资本的积累来源于国民的储蓄倾向。一个人口结构、从而劳动力集中处于年轻化的经济比一个人口处于老龄化(一般用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的比重来衡量)的经济有更高的储蓄能力。第二,增长依赖劳动力的持续投入的增长。而劳动力的增长是人口增长、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增长的结果(在经济学上,这可以用可进入劳动阶段的人口比重来衡量,这叫“劳动参与率”)。最后,增长的持续最终还取决于人口接受教育的水平提高和人口素质的增长。

众所周知,中国的劳动力储备主要在农村地区。据世界银行估计,1991年中国有超过7亿的劳动力人口,而且还在每年以2%的速度增长。25年来,我们有大约有累计1.6亿的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或者种植业中转移了出来,在城市和非农产业部门就业。虽然农业人口占了中国总人口的70%以上(根据普查,最近降到了62%),但是农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显着下降。在每年的国民收入中,农业提供的国民收入在改革初期将近40%,而今天不足15%。这说明,25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了以制造业扩张为特征的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由于拥有持续增长的青壮年劳动力供给,中国的国民储蓄能力显着改善了。所谓国民的储蓄或者积累是指每年的国民收入中扣除国民消费(包括居民和政府的消费)之后的剩余大小。这是可以再投资于经济发展的剩余收入。今天,中国维持了世界上相当高的国民储蓄率,这显然与我们的劳动力集中地处于比较年轻的阶段有关。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20年前,东亚的新加坡和韩国也曾经达到过这样高的储蓄水平,而今天它们的储蓄率都已经大大下降到了25%左右。在东亚,只有泰国今天的储蓄率与中国大陆大体相当。既然在流行的所谓新古典的增长模型里,资本积累的速度是增长的最重要因素,那么,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新古典的增长模式是理解和解释中国1978年以来经济获得高速增长的基本理论框架就不足为怪了。

根据大多数的经验研究,经济学家几乎一致地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平均70%以上)可以用要素的投入增长来解释。虽然生产的效率在1978年以后有明显的改善趋势,但还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这个结论与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为效率的改进所致的核算结果相差甚远,但却与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如亚洲“四小龙”)的增长模式类似。不管经济学家内部对这样的研究细节有什么样的争论,这个结论无疑表明了,中国的经济正处在迅速工业化而不是后工业化的阶段上。而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由工业化推动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青壮年劳动力的持续增长,这一点对于理解中国以及东亚经济曾经达到过的高速增长记录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类推荐
  •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本书以颠覆性科技为主题,文章包括颠覆商业世界的十个趋势、扬帆海外:中国国企的世界梦、关乎2500亿美元: 如果中国不能填补高技能人才缺口、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探讨、本土车企如何实现“中国梦”?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本书可供中国企业高管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经济学常识全知道

    经济学常识全知道

    本书为“知识大百科”系列之一,结合大众实际生活,系统介绍经济学知识。
  • 房地产企业财税处理技巧

    房地产企业财税处理技巧

    根据房地产业最新颁布的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分为“房地产涉税处理技巧”和“房地产节税实战方案”两篇论述,分别从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等角度深度解析房地产业的税收政策和纳税处理技巧,并通过大量实践案例剖析房地产业的节税操作思路与技巧。
  •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
  • 富豪游戏:中国民间财富大转移

    富豪游戏:中国民间财富大转移

    他们是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的常客,他们是中国商界家喻户晓的传奇,从地产大亨到IT精英,从零售巨头到电商大佬,在他们谱写各自人生的同时,也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多彩的财富故事。深窥富人圈子,闲看“上流”社会的百态人生:创业之路上,他们也钻空子,拼钱拼爹拼人脉,甚至上演“空白套白狼”的好戏;而现实生活中,他们有的低调内敛,淡然安逸,有的则是灯红酒绿,张狂奢侈,为我们百姓看客上演着一幕幕有钱人生活的浮世绘。
热门推荐
  • 啸亭续录

    啸亭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新课程百科知识-生命的秘密

    新课程百科知识-生命的秘密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文字,舞蹈,地理,自然,音乐,雕塑,丹青等文化知识。
  • 异世虐主全攻略之逆天

    异世虐主全攻略之逆天

    掉节操,无下限,斗比大陆来实践。来自异世的灵魂,充满玄奇的逗比之旅。天道无情。我欲乘风归去,唯怕天承不起。前途坎坷,偏逆天改命,叱咤风云。PS1:没什么阅读难度,大家伙就当相声看吧!PS2:参考影片《惊声尖笑》。
  • 我是神仙我会飞

    我是神仙我会飞

    她泪奔、她纠结、她无语问苍天。呆呆小笨仙贬落凡间,遇上无耻腹黑兽,吃干抹净还被人嫌!靠,小仙当自强,看我男女老少通杀必胜客!额……卖糕的,不过是笑了笑,用不着派出各方势力四处围捕吧?啊啊啊……她不要当橡皮泥被任何人捏来捏去。玉帝爷爷啊,快让我回天庭去……----------------------------------------------------------一只既呆又腐,前途未卜的小仙奋斗史。
  • 我还想等你,三年又三年

    我还想等你,三年又三年

    他薄唇薄情,她冷手长情,他陪她三年又躲了她三年她等了他三年,三年又三年
  • 妃要休夫:美人不自持

    妃要休夫:美人不自持

    一朝穿越异世,不仅狗血地穿到了青楼,还砸到了帝都第一丑王爷的金躯上。好不容易找回将军府,以为从今以后屌丝大逆袭,从此过上金枝玉叶的幸福生活,原主却是个不得人心的主,人称帝都第一不要脸的女人!更离奇的是,二娘还急急给她这个大活人举办丧礼!……当帝都第一不要脸的女人出现在异世时,模式是这样的。砸到丑王爷:王爷,您把这样一张美人脸毁成这样,你妈知道吗?偶遇曜王:美人,快到碗里来!被战神抓包:救命啊!打架勒索绑票非礼啊……后宅陷害,皇廷纷争,神秘海域……还有那该死一纸婚妁,且看一个风风火火的少女,如何在异世混得风生水起,绽放夺人光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昼夜彼方

    昼夜彼方

    我们看到的所谓世界,是真实的吗?真相,不过是别人的一张用过的纸巾,在历史里的阴影中,不知是谁人布下的局,当你想摆脱一切时,却发现自己早已身在局中。
  • 剑之行

    剑之行

    我不做第二个他,只做第一个自己!看天才少年带着穿越而来的配角一起笑看苍穹,傲世寰宇!踏碎乾坤!成就属于他的逆天之路!!!(PS:本书不是废柴流,请耐心点击下一章。)
  • 将军的宠妻

    将军的宠妻

    他是镇守宇国的狂狮,曾有人说,有他在,宇国将一统天下敬爱他的人有,憎恨他的人更多,他功高震主,太后与皇上却对他如子如兄,因为他的“心”在她的身上。十年前,他初见她一身红衣从此心便系在了她的身上,他放弃自己的王位来到宇国当着小小的将军,等待着她的长大,岂料,佳人变得倾国倾城,爱的,却不是自己。心殇了,在爱与放弃之间痛苦抉择中,但爱,却不是说放就能放的,爱她不一定要有回报不是吗?所以他隐去了眸中的温柔,在战场上杀敌,守护着她爱的家国。他没料到的却是佳人早已换了另一副心魂,他的爱终会得到她的回报。乱世间为你执剑守家国,红尘岁月,与你一起笑看落花无痕。
  • 云尘

    云尘

    这是一个怎样深情的故事呢,夹杂着爱与恨,友谊和稚嫩的青春,还有那些般如飘散的彩色花瓣似的离散而纯洁的爱情,这些都将在命运和时间的缺口中,渐渐失去色彩,最后变成了美好而又痛苦的回忆。无奈是宿命的安排,那曾经有你的美好短暂的浪漫时光,最后在高考的舞台之上无情散场,感谢曾经有你的温柔的岁月,感谢你纯真的笑脸,让我学会坚强,学会爱。逃脱不了的是命运的安排,让我们从此只能在各自的路口孤独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