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88200000022

第22章 培养孩子的耐性

孩子需要学会忍耐生活中的烦恼,以达到长远的生活目标。让孩子学会忍耐,实际上是让他们做事有恒心,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顽强的毅力。对于儿童不合理的需要,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不能得到满足,而对于那些合理的需要,也不要急于满足,不妨让孩子等一等,再给予满足。

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一旦想要什么,就必须马上得到满足,否则就会大哭大闹,难以劝阻。但是,家长的及时满足往往让这些孩子变本加厉,寻求更多的及时满足。其实,这些孩子缺乏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那就是忍耐或耐性。

1.孩子为什么要学会忍耐

忍耐,显示着一种毅力,彰显着一种意志。古今中外的圣贤哲人,无不认识到忍耐在生活中的价值。东方人强调“忍”,西方人也强调“忍”。在《圣经》中,就有一句名言“爱是恒久的忍耐”,意思是说,弘扬博爱的精神,需要持之以恒的忍耐之心。忍耐中有智慧,忍耐中有成就,“忍”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所在。

对孩子来说,首先要学会忍耐生活中的烦恼。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忍耐生活的繁琐。生活本身充满了繁缛的细节,每天早晨要穿衣、起床、洗刷,然后是锅碗瓢盆交响曲,在繁忙的一天过后,还要为每天的生活做一些“收尾”的工作,如清洁、收拾各种器具等。所有这些,尽管形式不同,但繁琐带来的烦恼是相同的。人际交往也是如此。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想法和需要,别人的想法和做法未必总适合自己的意愿,自己感到不顺心的事情每天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驱之不散,挥之不去。生活的烦恼点点滴滴,但又必须去面对。有的人说,生活本身就是烦恼,人生的本质就是愁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要不,怎么会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谚语呢?

既然烦恼无法避免,就要学会忍耐,就要有忍耐这一切烦恼的意志。对一个孩子来说,烦恼一方面来自生活中的琐事,或因时间紧张,或因休息不够,等等,不一而足。对生活中的琐事,特别是生活起居,只要家长注意让孩子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就可以应付,孩子就会认为,每天早晨穿衣、洗刷、吃饭、洗碗,放学后完成家庭作业,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习惯是人们行动的“惯性”,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的一种需要,就像一个习惯于早晨跑步的人,一旦早晨不跑步,就浑身不舒服。如果不考虑作业给孩子带来的智力负担,一旦孩子形成放学后做作业的习惯,做作业就成为他们放学后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一种需要,因而也就不觉得是一种烦恼了。

孩子的烦恼更多地来自他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来自他们的愿望和行动受挫的时候。对儿童来说,由于能力的限制,他们在生活中遭遇各种挫折,产生挫折感,这是经常会有的事情。想自己吃饭,却总是把碗打碎;想出去玩,却遭到父母的拒绝;想做游戏,却找不到伙伴,或遭到伙伴的拒绝;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却没有得到。诸如此类的事情,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烦恼。

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最需要忍耐的恐怕还不是生活中的烦恼,而是达到长远的生活目标的过程。毋庸讳言,每个孩子如果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克制自己暂时的欲望或需要,而努力达到更有意义的目标。譬如,一个孩子必须克制自己想走出教室去玩的欲望,才能在老师指导下学会读书、写字,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必须克制自己放学后与朋友玩耍的欲望,才能很好地完成家庭作业,才能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他们要不断克制学习带来的压力感和不适感,才能获得更好的升学和发展机会,才有可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在心理学上,这叫“延迟满足”。换言之,一个孩子需要推迟满足某些暂时的、意义不太大的需要(譬如玩耍、游戏、放松的需要),才有可能满足更长远的、更有意义的需要(譬如上大学、找工作、赢得更高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在一项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中,实验员对一群幼儿说,如果他们等十五分钟,就可获得一份非常诱人的点心;但是,如果不能等那么久,他们就可以随时按铃通知实验员,这时,他们就只能获得一份不太好的点心。在这段时间内,这两份点心儿童都可以看得见。幼儿一般只能等待一两分钟,就禁不住去按铃了,而也有少数幼儿能够用遮住眼睛、唱歌、做游戏等方法,等足十五分钟,而得到了那份更好的点心。心理学家发现,那些能抗拒一时的诱惑,忍耐力较强的孩子在将来通常“更有出息”。通过这种早期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预测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在成为一名青少年以后,那些早期耐性较差的孩子通常表现得没有耐心,很容易冲动,那些在早期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学习成绩、社交能力、压力应对能力、独立性、自信等方面,都明显地好于那些耐性差的孩子。一些心理学家甚至发现,这种早期的忍耐甚至可以预测人们成年后在事业上的成就,在早期有耐性的人,成年后通常成就更大。

实际上,自我控制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意志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某些训练,可以增强这种自我控制能力或“延迟满足”能力。

2.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性

延迟满足的能力虽然与气质或遗传有关,但同样与家庭的养育方式分不开。对成人来说,在孩子产生挫折感的时候,要帮助他们,让他们学会摆脱这种消极情绪的困扰。成人一方面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孩子体会到更多的成功感,培养自信。在孩子产生挫折感的时候,也要让孩子知道,这类烦恼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旦遇到这类事情,首先要学会忍耐它,面对它,接纳它,而不是逃避它。然后,再让孩子学会通过积极做事来避免挫折的方法。简言之,让孩子忍耐生活中的不顺,然后尽量克服它,而不是被它击倒、打垮。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父母在孩子提出某种需要之后,总是不分是非地、尽快地给予满足。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许多心理学研究的确表明,在儿童成长的早期,特别是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如果能敏感地觉察到孩子的需要,而且给予及时的满足,的确可以培养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儿童年龄稍大之后,特别是在儿童已经发展起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之后,“尽快”地满足孩子的所有需要,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这种即时的满足,可能促成孩子即时满足各种需要的习惯,而即时满足又常常带来不良的后果,容易让孩子变得没有耐心,在不能即时满足时容易烦躁、不能忍受。

首先,成人应辨别孩子的哪些需要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对于不合理的需要不仅不能满足,而且应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能满足。而对于那些合理的需要,也不要急于满足,不妨让孩子等一等,再给予满足。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形成忍耐的习惯。如果能在忍耐的行为之后,给予更多的“奖赏”或超过孩子期望值的东西,就可以让孩子体验到忍耐的价值,知道忍耐是有回报的,从而变得更有耐心。

最不应有的就是溺爱。所谓溺爱,就是无原则地顺从孩子,满足而且常常是即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包括合理的需要和不合理的需要。事实证明,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缺乏耐心,无是非感,成年后也往往一事无成。一旦需要无法得到即时的满足,这种孩子就会有强烈的挫折感,甚至会感到愤怒、苦恼。因此,溺爱带来的不仅是耐心的丧失,而且是需要受挫之后的痛苦。

对一个孩子来说,身体的成长需要忍耐,知识和能力的增长需要忍耐,人格的形成也需要忍耐。让孩子学会忍耐,实际上是让孩子做事具有恒心,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发展其顽强的毅力。学会忍耐,就是学会忍受痛苦,就是学会战胜自己。善于战胜自己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同类推荐
  • 父母最关心的360个育儿细节

    父母最关心的360个育儿细节

    本书详细讲述了父母最希望了解的360个育儿细节,为父母养育宝宝提供体贴入微的指导,分别针对不同月龄的宝宝,详细讲述了生活护理、日常喂养、宝宝常见问题与应对技巧、用药常识、教育技巧等父母需要注意的细节。内容科学实用,插图亲切温馨,相信这本书会给年轻的父母带来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 让孩子安全成长

    让孩子安全成长

    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一个重要的日子——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个日子是在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周一。可见,安全教育已经上升到全民、全国的高度。安全,是一个沉重而严肃的话题。安全,是生命的保证。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保障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安全隐患有很多,而孩子却很难应对突发的意外状况,尤其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生命是异常可贵的。今天,很多突如其来的意外很难预料。
  •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

    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汲取榜样母亲科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优秀孩子辉煌的发展轨迹。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母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外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她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
  • 产后体形恢复有妙招

    产后体形恢复有妙招

    《产后体形恢复有妙招》向广大产妇提供了产后体形恢复的最新科学方法,包括有关体形恢复操、生理调节及面容调整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对饮食营养及健康生活方式进行了科学指导。我们向广大产妇极力推荐《产后体形恢复有妙招》,因为《产后体形恢复有妙招》具有内容全面、系统、专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用语精练、图文双解、版式活泼、形式多样、静动组合便于理解等显著的特点。只要产妇仔细阅读《产后体形恢复有妙招》,按照《产后体形恢复有妙招》的有关要求去安排日常生活,并能坚持下去,便可恢复当初的亮丽体形,做一个漂亮的妈妈。
  • 父母要懂心理学

    父母要懂心理学

    怎样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这是一个备受家长关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位家长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说起自己的教子经头头是道!然而,他们却没有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好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父母意识中所谓的教子经验,并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就要从改变孩子的“心”开始。如果能够做到了解孩子的心理并因势利导,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热门推荐
  • 仙道轮回

    仙道轮回

    此书之后,再无玄幻!生有何意?死又有何用?这个世界,我为何而来?又将归于何处?如果我死了,从今往后这世上就再也没有我了吧?羽蓬坠入无尽黑暗之中,缓缓闭上了眼睛,送开了紧握的双手。几千年后,景小凡终于从长眠中醒来。诸葛亮面色平静地看着他,双眼似乎洞悉一切:“你应该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吧?”神魔千年的史诗战争,神秘的佛界,天外仙界,尘世凡间。一切是否都逃不过命运?当修罗化身为魔时,被冰封前的最后一刻,发出了千古誓言:她既是为天下人而死,我便要这世间所有人,要这世界给她陪葬!当诸葛亮最后用尽全力却依然被命运打败,即将失去所有力气时,仍然向天大喊:“我不会输!”
  • 汉末的陌刀铁骑

    汉末的陌刀铁骑

    大乔:“夫君,还不投子认输?你这五子棋终究是下不过我们姐妹的。”典韦:“大人,铁甲军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启程。”“好!”杨云掀掉棋盘,大义凛然的走了出去,“走,让曹、孙、刘尝尝我们钢铁洪流的厉害!”小乔:“……又来这套。姐姐,这次夫君出征会赢吗?”大乔:“你何曾见过夫君输过。要担心的话,你还不如担心这次夫君会带几个新姐妹回来。”小乔:“……”
  • 情空之下

    情空之下

    那一年他们遇到了她们,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爱情故事呢?(剧情纯属虚构)
  • THE AGE OF INNOCENCE

    THE AGE OF INNOC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侠奇缘

    恶侠奇缘

    极恶强盗,机缘巧合,冒名假扮,奇幻侠缘!!!!
  • 论吃货的道德修养:人人都是厨师

    论吃货的道德修养:人人都是厨师

    美食,是全球通用的语言,制作各地美食,就是你全球通行的签证。走访曼谷的大街小巷,会吃到一道普及率极高的泰国美味,无论是路边摊、还是大餐馆。这道菜便是泰式炒河粉。
  • 风简战国策

    风简战国策

    西陵峡古战场,因为一场三国混战而闻名,无数英雄豪杰埋葬于此。毕业旅行,被意外卷入远古的战争,做了时空的旅人,两个世界如此截然不同,却又诸般相似,是我大梦不觉,或只是谁的一个游戏?我的家在哪里,回家的路在何方?更可怕的是,我,是谁?自此,我不断地遗失自我、寻找自我,这是一段谁推动的历史,被镌刻成了我们战袍上的花?无法不去做的,如命运般不可违抗的,那就是命运了吧,我想,我明白自己的使命了。我的人生要有目的,我的目的要单纯。请观赏,恶之花缓缓绽放……“风”系列传二《战国策》
  • 逍遥都市之最强神仙

    逍遥都市之最强神仙

    啦啦啦,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然后某大神从圣劫中穿越而来。。。。。。呃,应该是被劈的穿越到了某悲剧男的尸体中。。。。。。从此,天下不再太平了。。。。。
  • 无意的邂逅

    无意的邂逅

    人的一生,遇见无数人,往往在不经意间遇见那个你又爱又恨的人,让你的生活不在单调。
  • 清代之竹头木屑

    清代之竹头木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