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90500000027

第27章 古代数学史(2)

《孙子算经》约成书于四、五世纪,作者履历和编写年代都不清楚,现在传本的《孙子算经》共三卷。卷上叙述算筹记数的纵横相间制度和筹算乘除法则,卷中举例说明筹算分数算法和筹算开平方法,都是考证的绝好资料。书中载市易、田域、仓窖、兽禽、营造、赋役、测望、军旅等各类算题64问,大都浅近易晓,但不少问题趣味性强,解题方法独特,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例如,“鸡兔同笼问题”、“出门望九堤问题”、“妇人荡杯问题”都是流传世界的数学趣题。

对数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物不知数问题”: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賸(剩)二,五五数之賸三,七七数之賸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

于是选用70、21、15这三个数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找三个这样的数:它们分别乘上35、21、15后所得的结果,各自被3、5、7除,所得的余数为1。在这里就是2、1、1三个数。了解了这一情况,就可以把“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一般化,得出一个解一次同余问题的普遍方法。

设A、B、C是两元素的正整数,R1、R2、R3分别为小于A、B、C的正整数,且N≡R1(modA)≡R2(modB)≡R3(modC)如果我们找到三个正整数α,β,γ满足下列同余αBC≡1(modA),βAC≡1(modB),γAB≡1(modC)那么,N≡R1αBC+R2βAC+R3γAB(modABC)

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孙子剩余定理”,它的完整阐述是我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作出的。

“物不知数题”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人们知道解题的关键是在找三个与1同余的乘积,所以好些人为作诗歌以助记忆,宋人周密(1232—1295年)对物不知数题的术文中所载的四个乘积作隐语诗道:

三岁孩七十稀,五留廿一事尤奇,七度上元重相会(上元,元宵节,正月十五,影射15),寒食清明便可知(寒食,指清明节前一天,至后一百零五天是清明前后,影射105)。

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则把70,21,15,105这四个数以诗歌形式,和盘托出: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正月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秦九韶则进一步开创了对一次同余式理论的研究工作,他提出的大衍术即孙子剩余定理成为中国数学中的一颗明珠。

《张邱建算经》这也是公元四五世纪写成的一本算书。钱宝琮先生考证它成书于484年以后。传本《张邱建算经》三卷是依据南宋刻本辗转翻印的,共92个问题,各有各的数学意义,有些创设的问题和解法超出了《九章算术》的范围。本书在中国数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比较突出的成就有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计算;各种等差数列问题的解法;某些不定方程问题求解等。

但解题方法没有详细说出,只写“鸡翁每增四,鸡母每减七,鸡雏每益三,即得。”

自张邱建以后,中国数学家对百鸡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百鸡问题”也几乎成了不定方程的代名词,从宋代到清代围绕百鸡问题的数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缉古算经》这是唐初算学博士王孝通的著作。全书一卷,载20个数学问题,集中介绍了用开带从立方法(求三次方程的正根),解决实际计算问题。其中第l题是用比例知识来确定月球对太阳的相对位置问题。第2~6题及第8题是土木建筑和水利工程中的挖土、填土计算问题。第7及第9~14题是在存储粮食仓库或挖地窖中所产生的高次方程问题。第15~20题是有关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宋元数学

从秦汉到隋唐,中国数学可算是蓬勃发展的,出现了不少数学家与数学著作,数学教育也积极展开。但是与宋元时期相比,后者已把中国的筹算数学发展到了顶峰,在数学的许多领域,宋元数学的成就代表了当时世界数学的水平。其中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成就有:

沈括(1031~1095),其著《梦溪笔谈》26卷(1088年左右),载录了他所发明的“隙积术”和“会圆术”,前者是一种高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方法,后者是关于弓形弧长计算的近似方法。

秦九韶(1202~1261),其著《数书九章》18卷(1247),载录了他所创造的“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前者是由《孙子算经》所开创的一次同余式理论的发展,在世界数学史上被称为“孙子剩余定理”;后者是沿着《九章算术》用开方术求二次方程数值解这条脉络,在贾宪(11世纪)的“增乘开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求任意次方程数值解的方法,比同类型的“霍纳法”要早出500多年。

李冶(1192~1279),其著《测圆海镜》12卷(1248)和《益古演段》3卷(1259),载录了他发明的“勾股容圆术”和“天元术”,前者是圆外切直角三角形各种线段间的关系的计算问题;后者是列方程的方法,这是初等代数的核心问题。

杨辉(13世纪),其著《详解九章算法》12卷(1261)、《日用算法》2卷(1262)、《田亩比类乘除捷法》2卷(1275)。其中尤以《详解九章算法》因附有二项式系数三角阵,即所谓的杨辉三角而闻名于世。其实,杨辉自己说这种三角阵出自贾宪书中,原名为“开方作法本源图”,贾宪是用它来进行高次幂开方的。杨辉著作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民间实用数学的总结,它代表了筹算数学顶峰时期的一个发展方向。

朱世杰(14世纪),其著《算学启蒙》3卷(1299)和《四元玉鉴》3卷(1303),前者属日用算书,后者重理论探求。在《四元玉鉴》中朱世杰将列一元高次方程的天元术,推而广之,提出了列四元高次方程的方法——四元术、又在沈括的“隙积术”和郭守敬等人的“招差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垛积招差术”——有限差分法的一种形式,著名的有限差分法是1715年由英国数学家泰勒提出的。

总之,宋元时期是中国数学大放异彩的时期,它像一盏灿烂的明灯,表明了世界数学发展的高度。

宋元数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盛况,这自然要从宋元社会的特点和中国数学的发展规律中去寻找答案。

就宋元社会来说,它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安定的局面,这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以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生产的兴起,给科学文化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像雕版印刷的广泛采用,印本数学著作的出现都给数学发展提供了条件。

数学学派的出现是促进宋元数学发展的直接原因。北宋以后中国民间曾多次出现各学术团体,它们各有自己的研究中心,形成具有一定风格的学派。这些学派的中心人物大都是献身数学而不求官职的学者,因此在学术上很有造诣。其中有朱世杰为代表的燕山学派;有杨辉为代表的钱塘学派;有郭守敬、王恂为代表的河北武安紫金山学派;还有李冶为代表的河北元氏封龙山学派。这些学派都曾在中国数学史上独树一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宋元数学高峰,也是筹算数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筹算数学从春秋开创以后,曾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得到发展,由于当时实际问题对数学的要求主要是计算方面的,因此筹算数学所能创造的成就的范围基本上也属于计算方面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同一切事物具有产生、发展及消亡过程一样,筹算在其消亡的前期必然会出现一个顶峰,在它可能获得成就的范围上创造出一个最高的水平。宋元数学高峰以后,筹算数学的发展也就日趋低潮,不久被珠算和西洋数学所代替。

宋元数学所创造的最高成就,并没有得到继承和发展,像天元术、四元术、正负开方术、招差术等,后来很少有人问津,要不是清初有人予以发掘,它几乎成了“绝学”。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由于中国数学的局限性,即它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始终以婢女的身份出现,少有数学自身发展的独立性。更何况中国数学的算法体系压抑了数学发展的内动力——思辨性,即使在自己的体系中也只能得到有限的发展。二是由于筹算制度造成的。筹算所能提供的创造性发展的舞台极为有限,它始终把数学框死在计算这个范围内。严格地说,筹算只是属于算术范畴,数学的其他领域它是很难顾及的。筹算成为绝学是必然趋势,只是时间先后问题。

宋元数学的顶峰,除了上面提到的成就之外,还反映在计算技术的改进上。为了适应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快速计算的需要,当时曾先后出现了许多乘除捷法和各种歌诀。《宋史·艺文志》著录算书49种,其中除去20种属算经十书及注文外,其余有26种是“求一术歌”“化零歌”“算法口诀”“算法秘诀”之类的内容。元代更是出现了内容丰富的实用算书。

当时计算方法上的改进主要是改进筹算的乘除运算。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八中说:“算术多门,如求一,上驱,搭因,重因之类皆不离乘除”。“重因”就是化多位乘法为个位乘法;“搭因”和“上驱”疑是属于加法代乘法,与传本《夏侯阳算经》的“身外加几”和杨辉的“身前因法”相当;“求一”就是化乘除数的首位数为1,从而以加减法代乘除法。所有这些都是唐代以后为了适应商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些方法不仅在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发挥了作用,而且也是从筹算过渡到珠算的一座桥梁。

捷法的出现,目的是使运算快速,但这种快速的要求却不可能在筹算中实现。这样,变革筹算就提到日程上来了。筹算乘除捷法出现后,把原来筹算乘除时“三重张位”的情况,改成了在同一横行里演算。乘法,只要列出被乘数和乘数,把被乘数逐步地改变成所求的积数;除法只要列出被除数和除数,把被除数逐步改变成所求的商数。这正是珠算运算时所需要的。另外,实用算法中口诀的应用,也促成算筹转化成串状的算珠,出现了新的算器——珠算盘。

珠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计算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也可以说是中国“经世务用”数学的最高产物吧!

古代物理史四、古代物理史

墨家和《墨经》

《墨经》,原是《墨子》中的一部分,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四篇,也有将“大取”、“小取”合在一起而称为《墨辩》的。《墨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经上”、“经下”两篇是墨家的创始人墨翟(约前468~前376)所作,“经说上”、“经说下”则是墨翟的弟子们所作的经解。墨翟是战国初期的鲁国人,曾当过宋国大夫,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末至4世纪初。那么,成书年代也应当在这期间内。另一种说法是,《墨经》四篇全是后期墨家,即墨子的再传弟子们所作,成书年代则在墨子之后一二百年。从后来墨家三派同诵《墨经》这一点看,认为“经上”、“经下”两篇出于墨子之手,是可以相信的。至于“经说上”、“经说下”则可能是他的弟子们对经的理解和解释,或是墨子在讲学时,弟子们做了记录,后来整理成书。总之,《墨经》是墨家学者的集体创作。

《墨经》的经文不长,全文不过5000多字,计约180条左右。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逻辑学、自然科学、哲学和伦理学。其中自然科学的条目仅次于逻辑学,占第二位。这本书的文字相当简古而艰深,到汉代就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读懂了。晋代鲁胜曾为之做注,现已失传。清朝以来,做注的人渐渐多起来,才使我们能够初步弄清它的主要含义。

墨家是先秦诸子之一,也是当时儒家的一个主要反对学派。这两家一起,被称为儒墨显学。墨家在仁、义、礼、乐等道德范畴内都同儒家相抗衡,他们提出了十大主张。这个学派的成员多来自生产第一线,有丰富的技术知识和刻苦的钻研精神,研究科学技术的风气特别盛,尤其是称为“从事”的一派更专注于科学技术,有不少创造发明,对后世的科学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墨翟本人就是一个优秀的手工业工人,深通机械之学。正是这样一个躬身实践并且善于总结经验的人,把他们对自然界各方面的认识写入了《墨经》。

《墨经》中的物理学内容,主要是力学和光学。其特点是超出了对物理现象直观描述的阶段,带上了浓厚的理论色彩。他在我国物理史上,第一个给出了力的定义,并大体上叙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他研究了杠杆、滑轮、浮力、随遇平衡、轮轴和斜面乃至时空观念等各种问题,其中有不少理论是正确和接近正确的。他第一个讨论了光的小孔成像原理,指出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他讨论了光的反射、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情况,找出了一些规律性东西。他甚至提出了火色和温度的关系。对光学做如此细致的探讨,使《墨经》俨然成为一部中国最早的几何光学。在两千多年前,提出这样颇为成熟的几何光学理论,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墨经》的光学比欧几里得光学还早百余年。它不仅是中国光学的始祖,在世界光学史中,也居领先地位。

王充和《论衡》

同类推荐
  • 哲理荟萃(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哲理荟萃(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对于爱思考的人来说,生活中的哲理无处不有。本书选取的哲理美文具有启示性,作者往往能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发现独特的感悟。你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也会发现,文章中的事情你也碰到过,而且你也产生过与作者类似的感悟,但遗憾的是,你没有把它记下来。读读本书,找回那些曾稍纵即逝的心灵感悟。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漫话数学故事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漫话数学故事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安全教育一年级(下)

    安全教育一年级(下)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中国行会制度史

    中国行会制度史

    本书介绍了行会的起源,萌芽时代,隋唐时代的行会,宋代的行会,元明时代的行会,会馆,近代手工业行会,近代商业行会等。
热门推荐
  • 最不屑一顾是相思

    最不屑一顾是相思

    若终是欢欣了却空一场,吾愿君望乡台前莫驻足凝望。
  • 我把自己造成传说

    我把自己造成传说

    一个倒霉蛋重生在一个娱乐,电影,网络文学并不发达的平行位面,当带着前世的记忆,且看他如何玩转人生。
  • 重生音乐路

    重生音乐路

    一觉醒来,张扬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时代。同样的人和事,但是世界却变了。这个世界中,没有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上一世未完成梦想的张扬这一世重新来过。笑颜如花,青涩年华,在这个青春绽放的年代,张扬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音乐之路...
  • 恶狗的疯狂

    恶狗的疯狂

    一个普通的游戏,一段美好的回忆。一些人,一些事都会过去,曾经的美好都将会烟消云散,天下没有不散宴席,却有永恒的记忆。本书讲述一位普通青年在《恶狗的疯狗》游戏中的经历,激情与热血,情谊有快乐,这是普通但却搞笑而轻松的故事。
  • 逆龙翔天

    逆龙翔天

    我想平淡一生,可偏偏有人逼良为娼,既然不能忍耐,那就让我爆发。在家仇,亲情驱使下。注定不平凡的一生。注定有人命丧刀下,也注定有人为此付出代价。既然不想改变自己的名媛那就改变世界的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
  • 倾城质子妃

    倾城质子妃

    为活性命,她隐瞒身份用丑陋遮真颜,世人都知道她丑陋无比却有真心疼爱她的青梅竹马小情郎,可皇家算计让她嫁给了冷若冰上嗜血好杀的北国质子,大婚当日新郎打落凤冠将丑陋的新娘无情的辱骂,可当他发现自己血喜欢她时他已经深深的伤害了他,可当他真的爱上她时她已经为他而死,当她从死人堆里被就出来从此洗尽铅华露真颜,倾城之貌羞花月……
  • 人间史

    人间史

    本书经过数十位文学评论家及网络文学老前辈鉴定,他们一致认为本书缺乏新意,情节枯燥,毫无看点,并且一致认为作者应该早日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当然目前这些评论家及老前辈都已经进了医院的外科病房。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坚持认为,但凡收藏本书或者订阅本书的人群都患有晚期非典型性弱势群体同情症,也就是说,收藏或订阅本书的人,都是好人……
  • 笨蛋丫头不好拐:注定今生只爱你

    笨蛋丫头不好拐:注定今生只爱你

    嗯~很好看哦~come,蒲荷糖在这等着你哦~mua~
  • 女汉子与霸道总裁的爱情

    女汉子与霸道总裁的爱情

    为了更加接近我的男神和闺密进了梦寐以求的公司,却没想到有一天被坑闺女的老爸送到霸道总裁身边当保镖,可我怎么也没想到会不知不觉中牵连出了我的身世
  • 驭兽魔妃驰畅天下

    驭兽魔妃驰畅天下

    "那谁,还不给本妃端杯茶”“是是是。娘子稍等”他是驰畅天下的战神王爷,冷酷无情,手段残忍,却偏偏对她温柔至极。她是一名帝国杀手,一跃,便陷入了乱世的龙跃大陆。。。。。。。至此,一场生死角逐开始,且看她如何翻云覆雨,万兽来降。。。。。。。。且看看人人眼中的废物如何成为傲世强者,一路登天。。。另外桃花朵朵开,且看她如何踩死白莲花,手刃自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