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91800000032

第32章 声音与听觉

我们接受的所有声音信息都要经过耳朵这个接收器的加工处理,有一对怎样的耳朵决定了接受声音信息的效率如何,但是究竟能够接受多少信息,最关键依旧取决于声音本身的特征。

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究竟有哪些特征呢?声音的特征一般被认为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它们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声音以波的形式来传播,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认为声音的特征就是波的特征。几乎所有关于声音特征的介绍都把响度放在最前面,最后才是音色,而事实上音色才是声音最本质的信息。

听觉的生理基础

大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时对周围空气产生压力,使空气中的分子作疏密相间的运动。人的语音则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关于听觉的生理机制,首先来了解耳的构造和功能。

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它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的作用是收集信息,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两个部分。动物的耳朵可以通过肌肉控制它的运动,比如兔子,它在听到任何细微的声音时都会把耳朵竖起来,然后仔细判断声音来自何处。人耳的运动能力要差很多,但依旧有一部分人的耳朵是可以动的。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可以调侃一句:原来你没进化好啊?不过经验告诉我,把注意力集中在耳部,经常尝试着让它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人的耳朵还是可以运动的。

中耳由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圆窗组成。一般人还是听说过鼓膜的,当声音从外耳道穿到鼓膜时,便引起鼓膜的机械振动,鼓膜的振动带动三块听小骨,把声音传到卵圆窗,引起内耳淋巴液的运动,这条传导途径被称为生理性传导。当然,听觉还有其他的传导方式,如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内耳则是由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耳蜗是人耳的听觉器官,耳蜗内有基底膜,基底膜上的柯蒂氏器含有大量支持细胞和毛细胞,毛细胞便是听觉的感受器。

声波经过耳廓与外耳道到达鼓膜,镫骨(三块听小骨中的一块)的运动产生压力波,引起耳蜗液的振动,由此带动基底膜的运动,并使毛细胞兴奋,毛细胞一兴奋,就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最后产生听觉。当然,听觉的产生仅仅依靠这些器官是不够的,也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支配。

面对同一个声音信息,不同的人由于听觉的生理基础不同而产生微妙的变化,这和视觉是类似的。对于视觉而言,同样是红色,正常人看到的就是红色,而红绿色盲看到的就是灰色。

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响度与音调是声音的三个特征,具体有什么区别,我们来看一下。

1.音色的分析

音色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音色就是声音的感觉特性,音色的不同取决于不同的泛音,每一种乐器、不同的人以及所有能发声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除了一个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频率(振动的速度)的泛音伴随,正是这些泛音决定了其不同的音色。

在语言学中,音色、音高、音强和音长是语音的四要素。这里的音高相当于音调,音强相当于响度,而音色就是音色。所以语言学中的许多要素和声音特征是相同的,只有音长不属于声音的特征。其中音色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以不同的音色作为基础,构建了不同语言的语音系统。音色的变化也是最丰富的,就好比两个人说同一句话,即使响度、音调完全相同,我们也能够将两个人区分开来。不同的乐器音色不同,不同的人音色也不同,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音色同样不一。

虽然音色在语音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却不是表达语义最重要的手段,音色所体现出的仅仅是语音的特征。响度、音调在表达语义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其中响度的大小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与音调的共同变化形成了声音特征的语义。

2.响度的分析

根据声音的振幅、频率等不同,当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可以产生拍音、混合音和声音的掩蔽,我们称之为声音的掩蔽混合现象。

如果两个声音强度(即响度)大致相同,频率也很接近,会听到声音的起伏,即为拍音(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是平时的“交响”);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不大,频率相差较大时,则产生混合音;当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只能感受到其中一个较强的声音时,就形成了声音的掩蔽。声音的掩蔽又分为三种:纯音掩蔽、噪音对纯音的掩蔽、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听上去好像很复杂,但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因为没人会无聊到把这三个掩蔽小类别记住。许多物理学家也没有记住,比如兹伟克(Zwicher)或是沙儿夫(Scharf),但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与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收到的掩蔽作用就大;频率相差越远,收到的掩蔽作用就越小;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作用也增加。

当置身于声音嘈杂的环境中时,想让别人在嘈杂的环境中听清楚自己的声音,这时候很多人往往都会提高自己声音的分贝。声音的掩蔽现象告诉我们,强度越高,掩蔽作用也越强,分贝是声音响度的单位,所以提高自己声音的分贝的确能够让别人听得更加清楚,因为你的声音响度增加的同时,其他的声音就在一定程度上被掩蔽了。想想看,当形容声音响度很大时我们通常会用到哪些形容词?当一个人说话时的响度提高又说明了怎样的倾向?

我们可以用一张波形图来记录一下我们声音的强度。

当波达到波峰的时候,声音的响度最大,这就好比是违背了重力原则一样。违背重力原则的行为必然是因为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我们可以推测出处于兴奋状态时我们的情绪是什么。我们想让别人听清楚自己的声音,就提高说话的响度,这时候可能的情绪是愤怒;当我们谈论某个话题或某件东西时提高响度,可能的情绪则是喜欢。

3.音调的分析

音调和响度一样也有高低,声波的振幅决定了响度,而决定音调的则是声波的频率。频率越高,波形就会越挤,波形越挤,发出的声音就越短促,我们的声带就会绷紧,进而产生较高的音调。

听觉的基本规律

听觉简而言之就是声音信息的接受,而声音信息的接受,也遵循微反应的一般规律。

喜具体,忌抽象;喜形象,忌笼统;喜浅显,忌艰深;喜清晰,忌混乱,新闻研究者程道才将人接受新闻信息时的心理规律归纳为以上几点。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的听觉是具有选择性的,选择性即“趋利避害”。我们不可能把所有我们不想听的信息全部屏蔽掉,也不可能接受100%想要接受的信息。

什么是“喜具体,忌抽象”呢?在心理咨询中有一种参与性技术叫做具体化。如果需要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就必须将抽象的说法不断“具体化”,具体的信息更容易直接存储在大脑里并且更容易被接受。以新闻为例,作为一个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大家都喜欢听形象具体、清晰且容易理解的新闻,很少有人喜欢听晦涩难懂的新闻,因为很难消化并且记忆。什么是“喜形象,忌笼统”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在交谈过程中,让两个人描述同一件事情,然后让第三者转述这件事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对描述更生动的那个版本第三者会转述更多的细节,这是因为人们对形象的语言的记忆更准确。什么是“喜浅显,忌艰深”呢?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区别在于书面语言较为规范,而口语是贴近生活的语言,人们在平时交谈的时候总是喜欢随和的容易理解的语言,没有人喜欢空想家、说大话、天方夜谭。“喜清晰,忌混乱”则是指语言叙述条理清晰,更容易被人接纳。

另外,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也就是赞扬和夸奖的话,这样的话能使听者的心理价值获得提升,但在喜欢听好话的同时人们似乎偏偏对“坏”话听得更清楚。我们小时候肯定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别人在私密交谈的时候不小心看了你一眼,你就会觉得仿佛听见他们在说自己的坏话。也许这也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吧。

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听觉来进行方向的定位。

用耳朵测定声源的方位,就叫听觉的方向定位。根据音笼(早期用于研究空间定位的仪器)实验结果,人的听觉定向有以下几个规律:

对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从不混淆。即使声源与两耳轴线的垂直平面夹角只有2度,人们也能判断出声源的位置是左还是右。

头部中切面(或两耳轴线的垂直平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如果声源在头部中切面2度到3度范围内时,人们容易判断声音出在中间,但是很难分辨出是前是后,或是左是右。此时只有转动头部才能进一步确认方向。

如果以两耳连线的中点做一个圆锥,那么从圆锥面上各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

接下来,我们要谈论的是短时记忆的听觉编码。

心理学家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中占主体的是听觉编码,其次是视觉编码。打个比方,你正在看一本书,其实你不只是在看,同时还在不出声地“读”,这些“读”过的信息像是通过了一个内部通道传递到你的耳朵里,于是你“听”到了刚刚“读”过的内容,便在脑海里留下了记忆。我们也把这些你不出声读出来的东西称为“内部语言”。在记忆字母顺序的实验中,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则很少发生混淆,这说明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

只要你处于有意识的状态,每时每刻你的内部语言都会发挥作用。当你看到一串数字或者是看到一个词语时,你就会下意识地“读”出它们,所以很多时候内部语言不受自己的控制。同时,你可以经常通过内部语言对自己进行有效暗示,这些暗示的词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

同类推荐
  • 维护你的心灵:现代社会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导读

    维护你的心灵:现代社会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导读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干部而言,保持心理健康,既是正确履行职责的前提,也是培养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思想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干部管理要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这是对新形势下的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 轻松生活享受生活

    轻松生活享受生活

    本书阐释了如何才能拥有健康及快乐的法则。内容分为“从做人做事中轻松生活”、“从交际处事中轻松生活”、“从自动自发工作中轻松生活”等七个部分。
  • 大学生的人格维度与心理健康研究

    大学生的人格维度与心理健康研究

    作者在广泛参考国内外及港澳台专家关于心理健康标准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大量搜集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的看法,据此制定出评判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词汇表,让大学生自己作评价,最后作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心理健康大学生的人格维度。另外,作者在深入研究心理健康大学生人格维度的基础上,还系统而详细地探讨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恋爱、大学生的焦虑与社会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生社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流行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价值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网上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朋辈心理咨询、大学生与强迫症、大学生与职业认同等问题。
  • 1分钟看透对方心理

    1分钟看透对方心理

    你不是心理学家,品读此书,你也可以“一眼看穿”他人的内心世界,“一语道破”他人的真实想法。你不是他的痴心朋友,拥有此书,你也可以快速熟悉对方,快速读懂对方,快速了解对方。
  • 工作压力会伤人:高效经理人压力管理技能培训

    工作压力会伤人:高效经理人压力管理技能培训

    本书阐述了压力与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压力诊断,压力解析,为缓解过度压力而提供有效且具体的方法,以及告别压力的案例和实战。
热门推荐
  • 林记大宅门

    林记大宅门

    林家有三个姑娘,大姑娘林琼萱,二姑娘林琼玉,三姑娘林琼芳,个个长的眉目如画,丽质天成。然而林宅里的下人都道,这大姑娘是真懦弱,三姑娘也是真嚣张。唯独只有这二姑娘,面上看着且是温柔娴静,其实内里最是冷心冷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双花

    双花

    天然纯的关晓悠怀着兴奋不已的心情,踏入这个海滨小镇的一所高中学校,好期待呢!可是人家很害羞··…隔床的顾慧群对人好好哦,真想跟她做朋友……班上的同学为什么突然都在辱骂慧群姐?“不行,慧群姐是我唯一的朋友,你们不可以这样对她!”……看着慧群姐跟她其他的朋友有说有笑的走了,顿时觉得心里空空的,唉,还是自己一个人去吃饭好了……“呀!原来你是慧群姐的男朋友?!嘿嘿,那算了。以后啊,可以好好保护她哦,有什么问题来找我,我帮你讨她开心。”……可恶,那个整天将慧群姐从我身边拉走的女孩原来那么坏,不许你欺负慧群姐……为什么……慧群姐你怎么还要和她和好啊……你宁愿相信曾经伤害你的人,也不愿相信我……
  • 杏树下的一点感悟

    杏树下的一点感悟

    本来只想发一篇,后来觉得还是写个短篇集吧,就把自己在创世的心路记录下来,也不求发表什么的,算是一个博客吧。
  • 校花是修仙高手

    校花是修仙高手

    校花是富豪千金,而我资质平平。本想平凡度过大学时光,却因祸得福,巧和校花双修正果校花将面临家族灭顶之灾,而我却逆转乾坤,将其家族发扬光大。校花是修仙高手讨论群:89784977
  • 落花怨

    落花怨

    那日她偎在他怀里低声喃喃:“我一生别无所求,只愿在那繁华尽处,寻一无人山谷,铺一青石小路,建一木制小屋,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他执着她的手,皱眉凝着她美丽而哀伤的眸子。她抽回手,眼底深处皆是绝然,“只是这,终是太难。”——————他望着床榻边白衣胜雪的俊郎男子,“王爷,你曾说让我护她一世平安喜乐,而现在你却把她伤成这样。”男子沉默不语。“王爷,江陵求你了,放了她吧。”————“你还是不肯原谅朕吗?”年轻的帝王皱着眉痛心的看着面前绝美的女子。“你走吧,以后不要再来了。”她笑着摸摸儿子的头发,终是不再看他一眼。
  • 绝代风华:倾尽天下

    绝代风华:倾尽天下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君心可见,草木可闻。
  • TFBoys与她的邂逅

    TFBoys与她的邂逅

    她出现在他们的世界里,经过种种坎坷,与心爱的人在一起,另外两只也找到了真爱。
  • 蓂薇.殇

    蓂薇.殇

    三角之恋,弥漫着硝烟。三人的游戏,谁将是最终赢家?三人战争,谁又会牺牲?一切,拉开帷幕……
  • 傀儡恋

    傀儡恋

    她,李晓妍,过着史上最平淡的日子,可是,在12岁那年,身入车祸现场,冰冷的寒冰手似乎在告诉她她不是一般人的消息。终于,一个神秘与她同是吸血鬼皇室儿女的神秘男子,拯救了她,让她返回了更幸福的生活。他们的生活还会这样生离死别吗?
  • 网游的剑破乾坤

    网游的剑破乾坤

    一个在游戏里呼风唤雨的人,一个可以泡尽天下MM的人,一个可以成神的人。想看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