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94000000010

第10章 怀乡集(9)

再谈“美国梦”、华人移民在美国(一)

《走进美利坚》第六篇讲到了美国移民。书中第124页提到了解放后,中国大陆经历了三波“移民美国潮”。即早期的沿海居民赴美(不少人偷渡进入美国)、后来的白领精英留学赴美与近些年的“投资移民”。

上述三类人中,前者到美国后,多从事体力劳动即所谓“蓝领”工作;留学精英到美国后,大都从事文化技术的“白领”类工作;投资移民在美状况比较复杂,一般不会是“蓝领”。

新近认识一个叫阿东的人,短暂接触了解到了他作为“蓝领”移民的基本状况。

儿子家一间卧室和卫生间需要翻修,几经方案对比,人工加材料需花费七千到八千美元才能拿下来。为节省劳务费,特地找了阿东这家“装修公司”上门承包。十来天修房过程中我代表房主在场张罗,阿东则是他那家装修公司的“全权代表”,实际上就是带着一名他雇佣的墨西哥人在现场干活。

下图是阿东开来的工具车,车内装满了维修所需用的工具与零配件。另外还有许多专用设备如锯断、切割、裁剪用的大中型工具台,则依需要另车运来,使用后再搬回去。

今年四十岁的阿东,爷爷是解放初期从福建农村来美国的早期移民。当初他爸没有一同过来,他来美国是在家乡读完高中之后。到美国后,他也得探索在美国立足生存途径。开初是在餐馆打工,学过烹饪,也干过洗碗端盘子的杂活。干了几年觉得缺乏自我发展,这才转学装修。

他身体很棒,脑子非常灵活。在人家的装修公司干了几年后,就自己“当老板”成立了这家名叫“全美”的装修公司。据说一开始是瞄准餐馆装修业务。

装修餐馆比一般家庭装修要求更高,在美国市场上要装成拿得出手的餐厅堂馆,还要在节能、省电、省气上过硬,尤其要经得住法定的安检、质检,不是件容易的事。他的公司,其实就他一个人。母亲给他管后勤,他出外干活包括他雇来的伙计所带的中餐“便当”,是他母亲隔夜给他准备的。在美国上门承包工程,主家是不管伙食的。

他妻子既管公司财务,还要带孩子和采买工程零配件,只能是他的后“勤部长”,出外干活他是主力。根据活计大小,他再决定请几个帮手。这些帮手大多是南美洲过来的移民,有一技之长,但不是全能手。雇请什么人,他根据承接的订单考虑。唯有他自己是“全能”的,包括撤除、装裱、粉刷、水暖、电器、灯光、煤气等等关键活计都得按标准拿下来。因为能这样,他才敢于撑起一家装修公司当老板!

在我们这里干活的十多天,他壮实的身体上穿短袖衫,下穿一条许多口袋的工装裤,腰上扎一根粗粗的宽皮带,上面挂满了帮手、锤钳和试电试气各类工卡、量具,全幅武装打扮。每天干活之前他会先与房主人交换意见,把装修要求、标准搞明白,然后他再具体交待他雇来的帮手,告诉他该干什么、干到哪样标准。这之后他很少言语,总是默默地干活。我与他交谈仅在中餐时,他吃他带来的便当,我吃我自己做好的饭菜。这时他有问有答地谈及他个人情况。

阿东说他搞装修快十年了,这期间他接到了三百多个装修项目。大多是餐馆、家庭房屋改造与修整,重建新建不是他这类公司的业务范围。我注意到,这里各类报刊杂志上,他们这类装修公司的广告多得很(如下图)。

这说明,干他这行在这里竞争非常剧烈。要承接到业务,必需是质量好、价格优、服务周到并且颇有人缘才行。当然前提一定是经营管理与工程技术符合各项法律法规,否则没有立足基础。

仅有高中文凭的阿东,来美国后为了生存,通过短期培训加上刻苦自学,原只会福建土语的他,不但掌握国语普通话,还学会了英语。他雇的南美洲伙计,只能讲西班牙语和英语。很多时候在华人家里搞装修,他跟房主要讲普通话,而跟伙计则全是英语交流。早在三年前,在经历两次失败之后,他最后通过了美国的入籍英语考试,现在成为了美国公民。

在我们这里干活的最后两天,见他一边干活一边手机电话不断。一会儿英语、一会又讲他的福建家乡话。我全然听不懂他讲些什么,但看得出,他是在交谈下一波装修业务。

美国是个充斥竞争、淘汰的社会,华人在这里立足打拼不容易。从阿东身上我看到了所谓“蓝领”,不仅仅只是靠卖体力,同时还得拼技术、拼才智。

2012年7月26日

(因为美国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所以阿东的个人照片我不能在这里公开出来,他是一个很帅气的年轻人。)

美国与中国基础教育之异同

我那册《走进美利坚》一书把对美国基础教育介绍作为重点的内容之一。这里再有些补充。

各国民生领域,教育是最重要的。整个教育里头,基础教育最能反映社会教育的状况。它既是社会综合管理最要一环,也是民族文化、经济现状以及传统观念的集中反映,是国家实力与未来希望的标志。

我在书中介绍的虽然多是美国方面,对照的却是中美异同;讲到的多是具体情况,反映的则是一些基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别开具体环节,整体而言就两国教育异同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中美两国具有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国情,决定着中美两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基础教育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美国则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可以看出,中国教育侧重于知识的静态接受,美国教育则侧重于知识的动态掌握;中国是一种模式化教育,而美国则是一种精英式教育……

摘录一位在美国从教的中国教育专家的话,对中美基础教育异同作个初步小结:

中国教育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培养孩子吸收知识的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中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

美国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美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

美国学者贾尼丝·萨博把培养“聪明的孩子”还是培养“智慧的学生”概括为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聪明的孩子--能够知道答案

智慧的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聪明的孩子--带着兴趣去听

智慧的学生--表达有力的观点

聪明的孩子--能理解别人的意思

智慧的学生--能概括抽象的东西

聪明的孩子--能抓住要领

智慧的学生--能演绎推理

聪明的孩子--完成作业

智慧的学生--寻找课题

聪明的孩子--乐于接受

智慧的学生--长于出击

聪明的孩子--吸收知识

智慧的学生--运用知识

聪明的孩子--善于操作

智慧的学生--善于发明

聪明的孩子--长于记忆

智慧的学生--长于猜想

聪明的孩子--喜欢自己学习

智慧的学生--善于反思、反省

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是中美基础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考生”是以“学会”为目的的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者;“学生”是以“会学”为手段的探索未知世界者。一字之差,千里之遥。“奥赛”需要“考生”去回答现成的答案;诺贝尔奖需要“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的东西。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获“奥赛”奖,但中国的高校无成人获诺贝尔奖?根本原因是我们只培养考生,不培养学生。

只占世界人口不到5%的美国获得70%以上的诺贝尔奖,科技领先世界,其基础教育功不可没--为美国这个创新型国家培养源源不断的“智慧的学生”,输送取之不尽的创新型人才。

我在《走进美利坚》一书中就基础教育所述篇章不短。这里再借用别人的文字做归纳,目的不是肯定一边否定另一边。我们都是从中国教育里走出来的人,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在中国一直很不错,时代在发展、情况在变化。善于取长补短、“引进”“拿来”是中国现代教育的要义之一。教育的优劣好坏在对于具体问题、具体对象做具体分析。如果所介绍的这些能对国家教育体系有些微帮助,也就自认足够了。

当年出道之初,我也是一名教师,且家中三代都有从教史,是为爱教育事业之故!

2012年7月19日

喜看山东省来美演出

应约为湖南《大学生入学特刊》

写的一段话

七月,湖南《高校信息杂志社》、《长沙大学生》编辑部组织出版《湖南大学生特刊》邀我写一篇文章。《特刊》的主编是我今年认识的青年朋友侯佳林。

出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热忱、对朋友侯佳林同志的信任,我如期交稿。文章的标题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祝福》。

现在,该期大学生《特刊》已顺利出版发行,万千赴湘就读的莘莘学子,兴高采烈走进大学,他们手执着这份特刊,不仅从中了解到湖湘文化、环境、社会的方方面面,也作为年青人迈向新生活的一份珍贵纪念。

本博客前文转发了侯佳林编辑的《特刊》图文。下面把特刊“卷首语”、登在《特刊》最前面的我那篇文章全文刊登于下:

2012年9月22日

来自大洋彼岸的祝福

正值家乡万千年青学子初踏大学校门之际,应《新生入学特刊》之约,本人远从大洋彼岸对青年朋友们致以热烈祝贺和衷心的祝福。

我是一个老人。当年亦如大家一样读书求学、毕业后从事教育、然后走上国企管理岗位。从集团公司总经理岗位退休后,十多年来多次往返美国探亲。去年这个时候,正如你们的今天,我曾陪送小孙子走进美国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不久前,与厦门来美留学的几位同学还在讨论中美教育异同。等等一切,由此及彼,不免想到当年我进大学读书、中央党校进修以及近年在美所见所闻。遥相面对又一批国内新进大学的年青朋友,免不了浮想联翩。

任何国家,大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即使科学技术最发达的欧美,也不是人人都能进大学读书。现代社会,架构国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端领域,主要靠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迈入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身肩个人与家庭期盼,又大而言之亦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此非夸大其词,乃是现代社会奠定于科学技术创新的不争事实,必然令其肩负的历史使命。

经常往返湖南与美国的我,现正在美国纽约地区。谈及大学读书,不能不涉中美两边对照。近年国内赴美留学者倍增,许多人对欧美趋之若鹜,似乎只要到了美国就意味着成功。其实这是一个认知的误会。

不错,建国仅两百多年的美利坚,以占全球5%的人口,拿走了全部诺贝尔奖的70%。仅哈佛大学,就培养出33名诺奖得主和七位美国总统。究其缘由,一是美国乃移民国家,受过良好基础教育的他国青年多被吸引过来。如美国的犹太人,得诺奖者就占去全美四分之一。举世公认的科学泰斗爱因斯坦也是从欧洲移民来美国,美国顶极大学76%专利来自外来移民。

另一方面,不能单看得诺贝尔奖人数,更应了解作为成才主要途径的美国大学,他们有不同一般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方法。

在美国,如果说高中之前有国家《义务教育法》的强制因素,儿童青少年非进校读书不可。非义务教育的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则完全是学生的个人选择。作为满十八岁的法定成人,没有任何外部因素“要我读书”,乃是非常明确地“我要求知成才”。

而在我们国内,有人认为“初、高中已拼搏辛苦,进到大学该放松放松”;或读书是为回报家长、或基于个人日后的功名追求等等。这些认知是进入高校后探求真才实学的大忌!

人生成长、成才需要经过高等教育的艰苦学习。大家都知道的美国哈佛图书馆二十条“训言”,其中就有“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美国多数大学生这样想也这样做,认定在科学创新造就上,没有什么捷径可寻。

就方法而言,美国大学不主张学生死记硬背,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并强调学生更多的主动性。这是他们培养造就人才的重要原因。

五千年中华文明有许多优秀成果供我们继承,诸如“和而不同”朴素的哲学思想,“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忠诚告诫。崛起的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成效已经举世公认。继往开来全靠举国上下树立新时代的创新精神。青年是创新强国的中坚力量,只有抓紧大学阶段刻苦进取,胜利完成高考,迈进大学校园的你们,有如鱼翔大海、鹰击长空!你们将成为新一代中国精英!湖湘大地、惟楚有才,定将由今天的你们再奏新凯!

湖南老人:韧之

2012年8月15日寄语美国新泽西州

《长沙口袋书》以在长沙各高校发行

2012年新学年之初,候佳林同志急赴湘就读大学年青人所需,及时编辑出版《大学生入学特刊》,令所有学子争相阅读。了解大学生使命、了解初踏高等学府从何努力、了解湖相、了解新的社会环境,全国远道来湘青年更感受益多多!

2012年9月22日

再谈中、美教育

应试教育、赴美留学、低龄化倾向……

接着前面几篇已经涉及到的内容,再谈中、美教育课题。

社会民生领域,家庭把孩子教育始终放在首位。尚不富裕的时期,一些人赴美奋斗是为了过上好生活,现在许多中国家庭想到的却是为孩子成才。

同类推荐
  •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社会底蕴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社会底蕴

    《哲理美文·社会底蕴》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社会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真正涵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 柳宗元集3

    柳宗元集3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 感动心灵的精品美文:美丽情怀

    感动心灵的精品美文:美丽情怀

    真正的幸福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灵魂里才能被发现。一篇篇感人泪下的故事一曲曲美丽人生的讴歌。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记录一首首解读生命的感言。《幸福是灵魂的香味》,讲述的是爱心的奉献与给予,感恩的回报与追忆,柔情的力量与怀念。本卷中的一篇篇动人心弦的佳作,精短美妙,温馨生动,真挚感人,愉悦心灵,无不显露出作者的智慧与才情。阅读这后,给读者留下的是清闲的感受、艺术的享受、哲理的启迪与美德的熏陶。
  •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收录了多篇散文。其中有《关于姚茫父》《祝诗与答诗》等。
  • 读者精品——青春有约

    读者精品——青春有约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假如真识路,自己就早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
热门推荐
  • 节能省钱你也行

    节能省钱你也行

    本书从家庭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燃气、节约打印、节约用餐及物尽其用六个方面,教大家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节能常识和窍门。这些窍门既是科学知识,又是一种生活习惯。如果大家平常都按照这些小窍门的方法去做,在不需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等无形成本的情况下,就能有效地降低您生活的有形成本。
  • 五代逆天

    五代逆天

    避免两宋之颓废,重现汉唐之盛世,一切尽在《五代逆天》……
  • 无字审判

    无字审判

    省委副书记的儿子身为一大公司的董事长,却死在了别墅里,空间是他杀还是自杀?死者的情人会不会是凶手?他身为团省委书记的妹夫会不会是同谋?这里面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东西?
  • 嫣然摇动

    嫣然摇动

    她是二十一世纪铁腕总裁,她是大统国人人厌恶的花痴女。一场意外让她成为了她,是宿命还是意外?再次睁眸,看着那些想要谋夺她家财、想要她命的堂姐、伯母、渣男,她扮猪吃老虎,将众人耍的团团转、让其身败名裂、付出惨重的代价。她低调却被人步步紧逼,锋芒毕露。阴谋重重、身世之谜、皇位之争将她重重包围,她步步为营、手段强硬,为求生存与那华冠天下却狡猾的如同狐狸一般的小王爷联手倾覆天下,强强联手,谁敢争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震撼心灵的感悟

    震撼心灵的感悟

    本书收集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人小故事,故事折射出生动睿智的生活哲理,全书分四辑,包括“真爱勿需海誓山盟”、“美好的家庭是幸福的港湾”、“伸出友爱之手,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跟陌生人握手,洗涤一下你的心灵”。
  • 沉歌清艳,倾尽十世

    沉歌清艳,倾尽十世

    有个小姑娘,她有一个师兄,他宠她,默默守护。有一天,小姑娘遇到一个好人。锦国鼎盛,御凤来仪。才惊天下的云漓公子,清艳出尘的画坛绝壁,冷漠俊逸的世家主,娇弱淡然的太傅嫡女,是谁十步之内,破了棋局,是谁一曲《素问》乱了他心,是谁慵懒散漫,谈笑间赢了当世赌圣……情丝绕,九洲赋。这一世,不覆天下,不乱浮华,却,不得两全!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一心难求

    一心难求

    他是无疆大陆上最杰出的异能者:“你能帮我一个忙吗?”她是市重点中学高二的学生:“力所能及,全力以赴!”他拥有一张比都敏俊还要俊逸的脸庞:“谁要你多管闲事,知道多事的代价是什么吗?难道你真的想死在这里?”她终于发现有些忙是帮不了的:“……我其实只想要回家!”此文由于一次错误的点击被冠上了都市生活的头衔,实则是异界玄幻言情,不喜勿进!
  • 若有来世为君倾城

    若有来世为君倾城

    “子桑,年十七,卿鉴天之女,生性凶残暴虐,废东宫,弑人无数,罪大恶极。”红衣服的姑娘茫然的抬起头,望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半晌,感叹道:“真是变态啊……”男人道:“这一切,你都不记得了?姑娘诚恳道:“的确不记得了……”他弯下腰来,同她面对着面,身后是酉时迟暮,昏黄的夕阳犹如一只硕大的烧饼一样挂在枝头。他的手探上她的脖间,冰凉的手指,紧紧的箍住,声音淡漠:“那就是你啊——”
  • 年少时候的你

    年少时候的你

    这是一个平凡而温暖的故事。故事里会有你我共同的年少美好回忆。献给每一个拥有美好年少回忆的你。他叫陈安,他学跆拳道,爱上吃蛋卷,放学走着与自己家背道相驰的方向......都是因为一个叫渔来的女孩儿“渔来,我这辈子认定你了!”他从幼儿园开始便一直赖在她身边,直到后来出现了一个比阳光还要温暖的男孩——方舸。与渔来共住一个屋檐,共同分享饭后的晚风,一起看西藏美丽的星辰。他们曾约定以后在西藏定居,只他们两人。“可渔来,我一直在你身边你看不到吗?”后来的后来渔来和方舸突然的消失,仿佛从未出现“渔来我会等你,一直,一直,等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