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94000000016

第16章 美国的那些事儿(4)

所以看似收入不少的所谓“中产”,其实多数人经济上紧巴巴!甚至网上有个留学后刚在美当白领的写有一篇长文,标题是《留学生吐槽在美生活:年薪10万美元过得不如猪》。这样讲似乎有些过份,各人具体情况不同,也许有他的特殊性。但说明了一点,即令收入达到年薪十万,初来美国的人,也未见能很快畅地生活。这是就经济层面而言。

另外是中产与中年的忙碌。没到过美国,或仅仅走马观花来美考察、旅游过的人,以为在美国做白领亦如国内那样轻松悠闲;更有人以为美国是“自由世界”、“花花世界”,人们在这里可以“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其实那是大错特错。

首先,美国不论企业公司,抑或政府机构、研究机关或学校,任何单位不会聘用一个闲职,任何岗位都有他特定要求。且不说达不到要求压根就别想上岗位,就是应聘上了岗,也决不会有你闲散的日子。像国内有的上班一杯茶、一张报、或泡网混日子的岗位,这边根本找不着;出差开会顺道旅游、当个小“官”老婆孩子“群带”这样的“好事”,在美国也找不着。不论说这是“资本主义的血腥压榨”,还是“美国的管理先进”,美国上班当白领,没一个说是轻松的。起早贪黑,大清早开(或坐)一两个小时车赶去上班的多得很。见到许多派去中国出差的,回来没容倒过时差就得上班,这是正常情况!

我在《走进美利坚》书中说过美国中产者其实也是“穷人”,穷于没有时间、“没了属于自己的时间”(详情在书里说了)。

的确,美国有许多地方算是“花花世界”。著名的“拉斯维加斯”、“大西洋赌城”等等,任何人都可以前去“花天酒地”。现实中你去得了吗?一是钱从那里来;二是你有时间吗?

“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是美国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追求。尽管美国的穷人因为有国家社安福利保障生活不错,基本做到了“衣食无忧”。但凡有能力的人绝不会仅仅满足于当一名美国穷人。美国的富豪毕竟只占总人口的2%,他们过的“天堂顶层”生活不是多数人能达到的。社会的大多数是中产。这是发达国家、富裕社会的标志。

中国之所以眼下把十年“奋斗目标”确立在“奔小康”上,是考量了具体国情。迈过“小康”而达到中产占社会主体,我们还有一段长路要走。新总理最近提出“让中国十亿人口城镇化”。这是一个宏伟目标,其内含实际上也包含了提升全国中产者比重,但要实现绝非轻而易举。

眼下不少国人想走捷径来美国进入“中产”。虽不是不可能,但据我所见,美国中产者就个人而论,首先得具备在充满竞争的美国社会,具备上岗就业的个人能力。而且身体、思想观念与生活习惯具备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心理素质:敢于承受艰难困苦,具备拼搏图存精神;有失败再战的顽强斗志。

说一千道一万,在美国当一名中产,最不能少的是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找得到一份几万美金年薪的工作,而且不能失业。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2012年12月8日

美国的那些事儿(七)

--想起阿基米德那句话

作为客居这里的“外国人”,想向国人讲述“美国的那些事儿”,实在太多太多。有时会问自己,最要介绍的该是些什么?

也许这是“愚人自问”。且不说并没人问你,就是有人这样问,谁又能答得准确?这恐怕属于“测不准”、或“静不定”问题。不过,我还是试着回答看看。

先谈人物,美国最该介绍应当是哪几位?我想,不是现任总统奥巴马,也不是历史人物华盛顿,倒是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非因他们是赚钱多的富豪,而是他们创立的事业。这些方面,值得我们钦佩与学习。

也许会有人说,对他们用不着介绍。今天中国各地书店、网络媒体上面他们的资料数不胜数,小学生都看过,还用得着隔十万八千里再说?

是的,作为世界首富之一的比尔·盖茨与创建了全球最高市值公司的乔布斯,莫说中国,就连非洲贫困地区的人,都知道他们。

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两个人的关系会像斯蒂夫·乔布斯(SteveJobs)

和比尔·盖茨(BillGates)有这么多的“巧合”:两人同年出生(1955年);同样没有修完大学;同期创业;同时进入研发个人电脑领域,灵感同样来自Xerox。他们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通过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创建个人电脑产业。

比尔盖茨的理想是让“每张桌子上一台电脑,每台电脑都装微软”,最终证明他成功了。乔布斯更不同凡响,把一个消费类电子公司做成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集群;一个人颠覆了通讯业、音乐业、影视业、个人电脑业、物流业、软件业等等所有他曾经涉足的行业。虽然他五十多岁就走了,却能够唤醒美国人、中国人、欧洲人、非洲人、阿拉伯人等的生命感和价值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阿基米德说:“如果给我一个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如果把创业时候的定位比做杠杆的着力点,“撬动地球”的位置当然是离开支点越远越好,但越远的地方越高,难度越大。有几个人愿意费力爬到那个高点呢?伟大的创业者必须在开始的时候明白自己选择的高度,并有耐心、有能力。

比尔·盖茨、乔布斯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是在撬动地球杠杆爬得最高处的人。他们能如此,不单纯技术水准,更因着具有的先进的思维理念、卓越的创造才能、高超的见识水平与具备的客观环境条件。他们是地道的美国人。

记得去年,在深圳召开过一次《中国能不能出现“苹果”类似企业》的讨论会。不少企业高管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倾向性看法认为,不是中国人才、智力逊于老美。能够“颠覆”旧有、创新世界一流科技与商业成果,当然首推得有类似人才。如乔布斯、比尔·盖茨这类开创性人才的出现绝非偶然,是他们国家、社会综合条件具备的结果。

“如果给我一个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如果有了适宜的土壤,创新型人才也能大量涌现。在地球的东方能不能打造“撬动地球杠杆”那类人才成长的客观条件,令创造的奇迹在中国也大量涌现?!

2012年12月1日

美国的那些事儿(六)

--地球人都来买美国房子

上面是近日这边报上登出的一条新闻。华人看了,第一个感觉是兴奋:中国人有钱啦!想当年莫说在美国买房子,更别想一次付款买下美国房,那时候来这里能住上一小间出租屋就不错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热播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主人翁王启明到纽约千辛万苦谋生存,住的是地下室,干的是手动编织机给商场织毛衣。可如今,咱中国人有钱啦!美国人买房还得从银行贷款,买一栋房子实际上要付双倍价:一倍付给银行交利息;一倍付给房主,分期付款得十几二十年。现在,中国人来美国买房,白花花的银子一次付清,真气派!光去年一年,中国人就拿来90亿买美国房!

90亿美元是多少?五百五十亿人民币啊,我的天!《北京人在纽约》那个时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远在地球另边的中国人为什青睐美国房地产?

相对而言人少地多的美国,住宅比起中国来,可谓“价廉物美”。如上图中最贵那套也才百万美金;上图右边那套,也不到30万,合人民币两百万不到。要在中国上海、北京,没有一、两千万人民币拿不下来。所以有人讲,在中国城市买一套房,在美国可以买几套!

可是,别忘记一点,买美国房子每年是要交地税的啊!

如上图右上角那套房,虽然卖价只有人民币两百万,但每年得交1。2万美金的地税。也就是说,每年还得按时交当地政府七万五千人民币的税金。平时房前屋后的剪草、修树等等维护费在外。

早两天应一位华人朋友之约,去看他在新泽西新买的住宅。所谓新买的并非新建的,是中国人所讲的“二手房”。购价二十万美元,地税每年也是1。2万。不过他的房子比张照片上那套小多了。那位朋友讲,暂住它三几年后准备换住公寓房,那样地税就少多了!

美国买房为什么要交地税?说起来话长。我在《走进美利坚》那本书里有详细述说,这里不重复。一句话,美国联邦以下的州、市政府所有开支,就靠这地税收入。随着美国政府开支日增,房产地税每年还在增长。

当然,对能来美国买房的中国人,地税这点钱他们无所谓。送儿女来美国读书、有子女在这边就业,能由在中国家庭出资为之买房者,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先富的人们。虽然眼下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刚迈上、甚至还没迈上小康,但少数先富者或富豪,拿百几十万买套美国住宅已不成问题。十三亿中国人里面哪怕有百分之一,对美国房地产业的复苏,也是不得了的一支巨大力量。所以美国为之高兴!

《世界日报》所指一年90亿,不仅指来美买房自住的国人。重要的是,中国投资人出巨资到美国办房地产投资业。这样的“富豪”可不是小打小闹买两套住宅。

美国土地广阔、金融危机萎缩的房地产业眼下刚复苏,中国巨资投入进来,对美国经济是极大利好。

在这里,让我想到了中国的房地产业。最近报载,即将但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有话称:“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

十亿中国人的“城镇化”这是新总理提出的宏伟目标,实现在一目标得多么大的投资啊!前十多年中国房地产业虽然成就巨大,教训亦不谓不深:大发展、大调整反反复复,政府出手一压再压房价。一个本来该由市场主导的大产业,总在政府的所谓“调控”之中,该由政府全力调控或全权掌握的一些方面,又看不见政府出面,至少从观念到政策有些乱套。

我讲的意思是:住房买不起的社会人群,应当如美国那样划定范围,或称“无收入或低收入者”(即所谓“穷人”),他们买不起房但也要住房,政府就应当纳入社会福利。或“廉租”或“低价卖给”,有如美国的“老人公寓”,则应由政府掌管建成专住(租)穷人;真正市场导向的城市房地产,则该听命于市场调节安排,不应由政府操作,否则,叫什么市场经济?强压的结果,不但投资跑了,与房地产相关的工业如钢铁、建材、水泥都萎缩了。特别是土地,更应在宏观政策引导下,由市场机制处置,而不是由政府强撤强迁拿土地“官倒”买卖!

美国的“内需拉动”,一是房地产、二是飞机、汽车、三是社会零售业。中国更须拉动内需。如果还是那样跛脚的房地产政策,至少这一块“内需拉动”难为做好。中国巨资不在本国“城镇化”大业中施展拳脚,跑到地球另边的美国来帮忙拉动别人的内需。照我看,不能怪投资人,似乎该由政府多个思考。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2012年11月28日

美国的那些事儿(五)

--试谈美国苹果与中国茅台

咋看起来,“苹果”与“茅台”无法相题併论:一个在美国,一个属中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产品:一个科技类用品,另一个用来吃喝;拿它们来对比意义不大。

但我以为,就社会影响、在国家统计GDP的份量,以及社会关注度、影响力等方面,还是可以对比一番。

作为市场消费,它们都属社会产品;生产社会产品的,都归入市场企业(公司),又都是股票发行的上市公司。是产品、有价值是它们共同的属性。

先谈美国的“苹果”:苹果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是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是全球最大的PC厂商,也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其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苹果的AppleII于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后的Macintosh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II、Macintosh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商店、iMac一体机、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

2012年2月底,苹果市值在派息预期的刺激下大涨,一举突破5000亿(美元)关口。

11月15日,苹果股价收报525。62美元,下跌2。1%,盘中创下522。62美元的近半年新低,自今年9月份创下705。07美元的历史最高价以来,苹果股价累计跌幅已经达到了25。5%。按照525。62美元的收盘价计算,苹果总市值为4944。5亿美元,跌破了5000亿美元大关。

再说中国的贵州茅台:茅台现在的流通市值是2400亿(人民币),而贵州全省的国民生产总值,也不过4500亿(10年)。贵州茅台的流通市值,占贵州全省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还多。目前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涨幅约200元,已经从数月前的1600元涨到了1800元,而在部分大超市的酒水柜台看到,价格甚至已飙升至1980元,似乎有攀上2000元大关的势头。

归纳一下(大至时间约定):

A。市值:

苹果:5000亿美元(约合31000亿人民币);

茅台:2400亿人民币。

B。市价:

苹果:(以iPad代表吧)大约2000元人民币/台;

茅台:(以贵宾价代表)大约2000元人民币/斤。

C。股价:

苹果:(最高)705美元/股(约合4500元人民币/股);

茅台:(最高)250元人民币/股。

D。开发历史:

苹果:10年-15年;

茅台:800-1000年。(历史悠久,本人无从查证!)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天书悟语——智慧绝学

    天书悟语——智慧绝学

    本书主要内容为:人有智犹地有水,一操一纵,度越意表,小人有才未学无济于国等。
  • 醉春风

    醉春风

    《醉春风》这一组散文、诗歌、小说完全是一种文化与文化的交谈、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个性与个性的交锋。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德莱塞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德莱塞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由若干分册组成;每一分册基本上介绍一位作家和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每一分册既是一本独立、完整的著作,又是全套丛书中的一个单元;分则为册,合则成套。这一分册介绍的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杰出的、进步的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和他的三部代表作:《嘉莉妹妹》、《欲望三部曲》、《美国的悲剧》。
  • 老骥琐谈

    老骥琐谈

    仲冬时节,良金同志送来他的书稿——《老骥琐谈》。书稿收集了作者四十篇散文随笔。其中有赞赏故乡的风土人情,有异地他乡的旅行札记,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感悟。读罢掩卷之后,犹如一汪清泉,润泽着心田。
热门推荐
  • 邓丽君全传:纪念邓丽君诞辰60周年特别纪念

    邓丽君全传:纪念邓丽君诞辰60周年特别纪念

    邓氏一家再度将独家收藏的家藏的近千幅图片与海报、各种相关影像资料授权作者编写成书,同步在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同步出版。是华语地区最权威的邓丽君写真版本,也是籍由私家相册这一形式来达致的私人公史。谨以此纪念邓丽君小姐诞辰六十周年。
  • 大宋之侠义天下

    大宋之侠义天下

    本书有借鉴其他历史演义的情节,但以原创为主。并会不时夹杂一些其他的文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东线序曲

    东线序曲

    《东线序曲》选编了作者曾良才44篇文章和1篇作者的专访。这45篇文章中,有参加集团重大活动时有感而发的札记,有出席相关会议的讲话和演讲,有对国有企业文化的探讨和感悟,有亲身参与调研考察的思考。虽然文体不同、胚材各异、文章各自独立,但又一脉相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航空工业科研、管理、宣传、文化建设的辉煌,展示了一代航空人的思想火花和感人故事。《东线序曲》对于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米调

    米调

    米调以非凡的艺术想象力,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上铺陈、展开了主人公数十年来富于戏剧性与荒诞感的人生故事:从叱咤风云的红卫兵领袖,到为了理想上山、越境、参加缅共打仗、参加“克钦帮”。这是一部大视界、多声部的小型人生史诗,写实中充满奇情想象,象征里不乏典型人物与细节的经营,在历史的追溯中同时涉入人类学、考古学、地理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趣味,充满了奇幻奇情的寓言色彩,同时又浸淫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顿悟与哲思。被有关批评家称为“一部奇书”,“散发着艺术想象力的奇异香气”。
  • 前妻归来:冷总裁的迷糊妻

    前妻归来:冷总裁的迷糊妻

    “以为你装出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我就相信你了吗?”强势的被这个男人逼入墙角,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安朵真的是觉得够了,这个男人怎么说不听啊,自己说了不是他口中的宁夏,依然不相信,要知道,自己可是有未婚夫的人,被人看到和这个男人以这种暧昧的姿势在一起可怎么办?
  • 床上的承诺

    床上的承诺

    宁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别相信男人那张嘴。尤其是床上的承诺。姐妹们,文小雨可是深有体会,她情场失意只好化悲愤为力量,努力赚钱。乐颠颠抱着辛苦赚来的票子存银行,结果遇到打劫。牛头马面工作失误又把她弄到一个没听过的朝代。“天哪,还有没有天理?”
  • 天启之录

    天启之录

    从地狱中爬出。背负世界的期望。为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爱人。凯利握起死神之镰,同诸世死神,一决生死!(我不怎么会写介绍,凑活看吧2*3*3*3)好吧,再加一条,更新不定期
  • 校草的的狂热追求者

    校草的的狂热追求者

    他是帅气的校草,她是从不知减肥为何物的吃货—当她遇见了他,她才知道丘比特的?早就射中了她。阳光帅气的他和渺小的她的爱情故事从此拉开序幕。
  • 华夏再起之赵云大帝

    华夏再起之赵云大帝

    正准备在明日,参加第二次北伐的赵云一睁眼,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个科技和魔法共存的世界!而此时,他的祖国,刚刚在甲午战争中败给了昔日的学生……。被无辜卷入历史洪流中的赵大将军,为了不再有昔日的遗憾……与天争、与地争、与人争,并非天赋异禀,却傲视古今,独立九天上……神魔皆不能挡其路!
  • 空梦之回转一梦空

    空梦之回转一梦空

    实与虚,总是让人纠结不清;爱与恨,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天与地,总是让人啼笑皆非;你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