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94200000007

第7章 岁月芬芳(2)

屋顶上会渐渐有霜。那些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青柿子,从前我母亲会把它们放在米缸里慢慢捂熟。但那些都是从前的事,我的母亲现在已经不在世,她每日在遗像里默默地注视着我们,注视着我们小心翼翼地剥开通红的柿子皮。我们无声地吃,仿佛无声地啜泣。我们知道,霜会越来越重,越来越重,而那些经霜的白菜吃起来会越来越甜。

扔一只狗但它又回来

扔一只狗,它又回来,在傍晚,在灯光里面。这是发生在我童年里的事情。扔一只狗它又回来这个事件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胆小、内向、孤僻的童年。狗是被我的母亲扔掉的,她瞒着我在一个黄昏将狗带到了离家很远的一个地方。但狗又回来了,几天之后,同样是在一个黄昏,这个小东西突然闯进了我的家中,那一瞬间就像一道光照亮我们。扔一只狗但它在某个傍晚又突然回来,使我从此对傍晚充满了期待,当灯光点亮之时,我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有什么事情将让我战栗。

扔一只狗但它又回来了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随着时间的增长,我在童年经历的那些小事渐渐变得重大起来。我内向、孤僻的性格也正是在童年形成的。当我说扔一只狗时,我感到内心的隐痛和无奈,但当我说扔一只狗但它又回来时,就会有一盏温暖的灯在我的面前点亮。把狗扔掉是一种命令,是对一个孩子自由的剥夺,说把狗扔掉时大人们使用的是冷冰冰的语气。我记得,在母亲瞒着我偷偷把狗扔掉以后,我经历了几天的绝望和绝食。

把一只狗扔掉它却又回来这句话中,有着一种迂回的语气,仿佛旧电影里的一句独白。我在童年里发生的事现在回想起来几乎都是黑白且无声的,只有内心里的独白在空气中发出回响。它又回来了,更加证明这个事件是值得回忆的,充满温存的。扔一只狗它又回来这个事件促使我在长大成人以后追寻一种安定、温暖、完整的家庭生活。

把一只狗扔掉这件事本身是不值得描述的,正如我童年里发生许多突然事件,它们都不值得通过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往事重现,往事通过气味、声音、情绪、天气得以重现。把一只狗扔掉又回来了这个事件重现的时候,我陷入那个傍晚的昏暗光线里,在一只40瓦白炽灯泡的光晕里。当我回忆这个童年事件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动物皮毛般的温暖。

把一只狗扔掉曾经使我痛苦,甚至直到现在它还在发出它的指令,迫使我放弃我所钟爱之物。把一只狗扔掉乃是命运的一个低沉的音符,把一只狗扔掉在很多年之后被引申为失恋、亲人病故、不得不进行下去的一次搬迁等。把一只狗扔掉意味着某种痛失。在我的童年,在那只狗被母亲远远地扔掉之后,我陷入了对大人、对整个世界的无名恐惧。我几乎从来就不喜欢陌生人到我的家中,我害怕家门口的下水道,是因为某个雨天,我童年的一个伙伴失足掉了进去,成了一个溺水者。我在童年经历的很多事件都有着某种相似,我害上中耳炎和把一只狗扔掉一样可怕,我在那个发着低烧的夜晚突然失去了听觉,耳朵里灌满了脓水,大人们正在忙碌,根本就不清楚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而我正在慢慢和这个世界远离。

扔掉一只狗,它又突然跑了回来。它给我的童年带来失而复得的那种喜悦。但返回并不都是欣喜的,多年后当我重返我的出生地--一条老街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岁月变迁的无奈和辛酸。老街正面临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拆迁,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到处都是人们扔弃的旧家具,一片狼藉。我又回来了,但我已经不可能再站在熟悉的灯光和老房子的气味里面。我在童年时是多么喜爱夕阳返照在老街的灰土墙上,猫弓着腰蹑手蹑脚地走在瓦片上。

扔一只狗但它又跑回来,这样的情景还出现在我母亲带我去看的一部电影里。我那时好像仅有五岁,电影院里似乎没有什么人,除了我和母亲。现在想来,我对于那部电影的记忆只剩下了那个穿着长衫的清瘦的男人,以及他一个人走到郊外,将一只狗丢到土坑里的场景。直到现在,我去看一场电影仍旧难以记住电影里的故事情节,在我的脑海里是一个又一个的场景。我欣赏那样的场景,并且我一直以为我们的生活就是由这些场景和片段组成。那部电影的名字叫《伤逝》,那只狗叫阿随,这些都是在我长大成人以后所知道的事。

扔一只狗但它又回来了。--当我这样说的时候,回来的还有那个傍晚的灯光、收音机里的歌声。我现在几乎不能再去听一遍《昨日重现》这首流行于过去年代的英文歌曲。老歌之所以有震撼人的力量,正在于我们在听一首老歌的时候,必须要同时接受它带回来的往日的情景。我是在一条繁华大街的拐弯处猝然与它相遇的,一家唱片店里重复地播放着卡朋特兄妹的这首怀旧歌曲。现在,只要它一响起,那个十几年前的城市里的阴天都会一起跟着出现。我在听这首老英文歌曲的时候,必须要接受它带来的十几年前的天气以及街道上的某种寂寥的气氛。而美丽的凯伦最终死于厌食症,她已不可能再用她磁性而略带沙哑的嗓音重新演唱一次这首歌曲。

扔一只狗但它又回来了。这浑身泥泞的小东西已经在外面流浪了一些时日,我想象它可能去过的一些地方:天桥,地下通道,废弃的旧车厢,垃圾桶,以及垃圾成堆的菜市场。我想象它可能遭遇过的那些流浪歌手,路上艰难行走的孕妇,脾气古怪的老人,玩杂耍的,以及扔在大街上没人要的布娃娃。我至今还记得,在它窜进家门的那一瞬,我和它的眼睛对视了几秒钟,它呜咽了一声。而房间里的灯光昏黄。

母亲的手在宁静里

我的母亲死于帕金森综合征。这是一种没有什么办法治愈的病症。无法治愈,也就是说被判了死刑,只不过尚有些期限罢了。最初发现母亲患了这种病,是从她的手开始的。母亲的手骨骼粗大,手掌肥厚,是那种典型的家庭主妇的手。当我们发现母亲的手有些抖的时候,其实她的手已经颤抖得相当严重了,以至于无法将汤匙里的汤舀到自己的碗中。那些汤全都洒了。这该死的帕金森严重地影响了母亲每天的吃饭。

我们总是在悄悄地观察着母亲的手,当母亲的手拼命地颤抖的时候,一屋子的安静。在安静中,我们感到恐慌。我们没有办法,母亲也没有办法,对于她的手,她已经默默地认同自己无法控制了。后来,母亲的手越来越适于拿那些重物,物体越重,越有分量,才能控制住手的颤抖,反之,物体越轻,手便抖得越厉害。有时候,母亲在厨房里,她必须要干活,她的手把那些炊具碰得叮当作响,我们在隔壁的房间里听着,沉默而忧伤。

那时,我们家住在一楼,房间里潮湿而阴暗,窗外还有一棵非常茂盛的黄杨木,被父亲修剪成了一个巨大的球。因此,房间里的光线十分柔和,就像照相馆里的工作间那样。柔和的光线和房间里的安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必需的,它们可以使我们安心地在家里坐下来,默默地感受家庭的温暖。在黄昏,我们读报,母亲也在一旁看着,她不识字,她是在看我们,看我们读报时的样子,但她的手在无声的宁静中拼命地颤抖。而现在想来,那样的时光是难得的,那样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心领神会。

母亲是一直反对我们抽烟的,虽然她无法说清抽烟的种种害处。“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或者“从健康的方面来说”诸如此类的措辞,对于母亲是不合适的。她只是凭着直觉,凭着一个母亲的良知和宽厚的爱来劝阻我们:不要吸烟,吸烟有什么好的!但如今,我想戒烟恐怕是一件很难的事了。我的写作已经和吸烟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在烟雾缭绕中,我放松了自己,写着一首又一首语言流淌的诗。一支香烟被我用食指和中指轻巧地夹着,烟灰雪白而干净。--我这么写,似乎感到一种残忍的美丽。是母亲生育了我,也是她给予了我这双手指颀长灵活的手。当我把一支烟夹在手中时,我想到了母亲那双无时无刻不在颤抖的手。

而在最宁静的时候,母亲的帕金森病在发作。在老房子里,母亲在为全家人烧饭,洗衣,干活,那块搓衣板已经被肥皂水、衣物和母亲的手摩擦得光滑无比了,它已经是一块真正的老木头。手也会老的,但母亲不可能领教“手老了”这种诗意的说法,她仍旧用她的手在和每天的日常生活搏斗,她有时也会哀叹:人老了,做不动了。在老房子里,为了让房间更亮一些,我们自做主张地粉刷了一次墙壁,那是一次彻彻底底的粉刷,用掉了几大桶白色乳胶漆。母亲在一旁看着,两手不停地抖着,她埋怨我们改变了老房子的气息。房子都老了,还刷这么白做什么。--母亲自言自语着。

“不可逆转”这个词是我经常在一些病理学书中所看到的。母亲的帕金森病是不可逆转的,老房子的衰老是不可逆转的,时光更是不可逆转的。我保留着一张全家福相片,那相框都快散架了,在那张全家福中,该在的人都在,我经常注视相片中的自己--一个两岁的小男孩,我注视他的眼睛,如此清澈,而如今它们都已经混浊了。我发现自己的眼睛里有一些黑色的影子飘来飘去的时候,我被医生告知患上了玻璃体异化的毛病,那是过度用眼的结果。那些眼球里的黑色絮丝,它们不可能再变回去,或者消失。我看风景的时候,必须忍受它们黑乎乎地在我眼前飘来飘去。不可逆转的是时光,是我的眼睛,当然也包括全家福相片中那些亲人的死。

有时,我一个人坐着公交车到一个地方去,当我默默地望着窗外的风景时,我突然觉得我像我的母亲。我突然间觉得不是我,而是我的母亲在看车窗外的风景。我记得有一次,只有我和母亲两人在房间里看电视,母亲紧闭着嘴巴,嘴角微微翘起,眼睛有些眯,她看电视的神情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房间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气氛。遗传的因素肯定会在我身上起作用,不仅仅是相貌上的,还有神情上的。当我一个人在一个阴雨天里乘公交车到外面去,我是两个人,潜伏在我身上的不是别人,而是我的母亲。

作为她的孩子,母亲的手让我们焦虑。我们天天都要面对着这手的无休止的颤抖,这手的暴动。我们真不知道它们何时能够安静,返回到它们自身。为了完成每天的吃饭,这种简单的劳动,筷子是根本不能用的了,母亲后来把她的手和勺子用手绢捆绑在了一起,那场景想起来至今仍旧让人揪心。母亲活着,就像一个双手负伤、功能逐渐丧失的战士,她竭力地挥舞着她那越来越不听话的身躯。母亲从来没有说过“要是能把这手换掉就好了”这样沮丧的话,她知道手是不能换也无法换的,手跟了她一辈子,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

母亲的手在宁静里。当母亲去世的时候,这双手彻底地安静了下来。它们垂着,静脉凸显,皮肤白皙,犹如一个静物。这一瞬间使我想起了罗丹的雕塑。

春季的打狗行动

春季的打狗行动开始了!这打狗行动是在一条巷子里开始的,血腥气、哀伤和狗嚎混合在一起,令人在春天的空气里无法呼吸。黄土路北一巷,这条我每天都要经过的被旧城改造遗忘的窄巷,在这个猛然燥热起来的春季变得喧闹、浮肿和不安起来。那由一些老狗、枯树、形迹可疑的人构成的安静在打狗队进来之后便不复存在。打狗队来了,气势汹汹地来了,他们是一群穿着制服的体体面面的人,而它呢--这条夹在一片老房子里的巷子--它只能是一条默默无语、无法自我表达和澄清的巷子。

说是打狗队,其实那是派出所“派出”的一群联防队员,穿着像模像样的制服,但他们真的像模像样。他们来了,他们带着打狗的工具来了。我知道,春天的黄土路北一巷,注定要在这个狂躁的春天里失去它的体面,它的宁静和安详。我知道打狗队要来了,是通过本地的报纸得到消息的,报纸就是这样的东西,它是一张奇怪的暗灰色的毛边纸,上面每天都有一些奇怪的消息飞来飞去的,本城的花边新闻、寻人启事、征婚广告和塔利班袭击、飞机失事、禽流感、金融危机一起组成了一个市民越来越混浊的眼底里的风景。是好事者举报了这条巷子,他们的确是有教养的人,他们使用了“狗患”这个词。

而黄土路北一巷里的狗越来越多、越来越不怕人这的确是事实,我每天骑着单车经过北一巷的时候总是在和一些狗擦肩而过,或者总是有一两只狗在后边追着,而我在北一巷里总是以一种不快不慢的速度骑着单车,对于这种悠闲和自在我感到很享受。而人呢,那些在黄土路北一巷里生活了很多年的人呢,他们在打狗队来的时候到哪里去了呢?真的是一条空巷子,有时我想,这灰旧巷子两旁的房子里也许没有住人吧,事实是,这里很多火柴盒似的样式简单的水泥房子门楣上都挂出了“房屋出租”的硬纸板牌子,人越来越少,空房子越来越多是北一巷真实处境。但所有这些都越发地证明这真是一条老巷子,留守在这里的也是一群和巷子默契了一辈子的老居民。他们都是一群需要狗陪伴的在巷子里安安静静生活的人。

同类推荐
  • 青春似酒

    青春似酒

    青春美好而阴晴不定,我们都曾经历,用文字,把它定格下来,我们就成了追逐阳光、露出灿烂笑脸的向日葵。这本书是余红人生经历和生活美景最真实的记录,像一扇扇门窗,每一篇都带你走进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和你分享青春的秘密,带你游历美不胜收的大自然,一起感悟生命不可多得的智慧和哲理。余红用书写留驻了青春,将生命变成一条潺潺流淌、浅吟低唱的小溪,让我们在阅读中获益匪浅。
  • 掌上流云

    掌上流云

    本书以散文的笔法描绘草原的生活图景,收录有:《雪地篝火》、《青草远道》、《月光手帕》、《静默草原》等。
  • 新子不语

    新子不语

    本书是本别致的杂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60余篇各具风格的文章。该书秉承陆春祥杂文一贯的创新精神,在文体文风、内容编排、装帧设计上均有新颖之处,具有鲜明的个人印记。本书内容包括怪第一,袁枚访谈录,《官场词典》征稿启事,秘书李真“列传”,两只名鸟的身世调查,“我是顶尖科学家”,成人考试手册简编,“爱情保鲜药”使用小知识,“人造处女膜”转让技术等。
  • 走开江

    走开江

    《走开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川东小平原-开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传奇的历史文化。作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及开江的旮旮旯旯,然后用笔用心记录下那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奇的历史人物。对研究者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历史补充资料;对游客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旅游手册;对读者来说,《走开江》是一本散文大全。《走开江》在不动声色中,将人们带进开江的画卷长廊中,让人们摸到了开江的脉络,听到了开江的心跳,看到了开江的面相。写出了开江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开江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传奇,是开江地域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开江地域文学的“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达州市一部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作品。
  •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书中集中收录季羡林对陈寅恪、郑振铎、胡适、冯友兰等师友的回忆文章,勾绘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各自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曲……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每一个学者身影的背后便是一段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这些百年中国栋梁之才,与季老一道构成了20世纪中国学术和文化的风景线。那一篇篇温馨感人的文字向我们揭示了季老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并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老一代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和兼济理想提供了一份最真实的知识分子心路档案。
热门推荐
  • 宠使

    宠使

    受到世界意志排斥永远无法主动释放灵技的李适,从寻宠,养宠,训宠,直至从废物宠使到至尊宠仙的故事。
  • 老公好坏

    老公好坏

    她本是一个普通的幼儿园教师,却因为一场交易,她一跃成为豪门少奶奶,约定三年后回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他,则与自己的女友逍遥世界。不料一杯下药的白开水,让两人的世界再也纠缠不清!意外怀孕,绯闻事件,令他们的生活波澜不断。她是该坚守爱情还是追求自由?
  • 反

    所有小说,低下庸俗,千篇一律,虽有众多作者,我亦不从,且有广大读者,我亦不屑;我之小说,博大超前,独一无二,虽无一人同道,我亦不改,只要一人觉醒,我亦知足。反者,道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李恒:世界人民和平。城帮必亡,人民永生。杨苦:教育言论自由。城帮必亡,家族永生;宗教必亡,哲学永生。陈铎:军事科技进步。城帮必亡,军队永生。刘灵:政治地位平等。一帮必亡,多帮永生。王烝:经济分配公正。城帮必亡,公司永生。五大主角,十大城帮,百大英雄,打破一切。
  • 神魔传说之冰雪圣歌

    神魔传说之冰雪圣歌

    神需要感情吗?我不知道。但我想他们是渴望着感情的。前世作为杀手大盗,白神从来没有体会过真正的的感情,天道不放弃她,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让她穿越到了一片洪荒大地,在这里,强者为尊,她为什么而来?她来完成自己的使命!一切的真情,一切的美好愿望,她将在这里实现!作为凌耀帝国唯一的公主,她有着疼爱他的父母与哥哥,还收获了前世想都不敢想的爱情,谁说公主只能娇惯着?她神念心,必要纵横这片天地!渣女渣男,都不过是我成神之路上的垫脚石罢了!装乖卖萌,谁不会呀,想吃我的豆腐,你还嫩着呢!竞技场上,某公主如是说道。
  • 家教也疯狂

    家教也疯狂

    我幻想着有一天脚踏七彩祥云,手拿金铍,口念金刚经,对九岁妖孽学生小至道:“我收了你。”本以为就算遇上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顽劣学生,也不过是个斗智斗勇的过程而已。要吓倒我这个小暴残忍手段下调教出来的妖女直接免费赠送两字:“妄想!”再外加优厚套餐:“姐把你调教成杯具!”然而小至的失踪、莫羽奇怪的追求、可疑的车祸,让把幸灾乐祸当成娱乐设备的我也慌了神……
  • 明星校花和制服总裁的烦恼

    明星校花和制服总裁的烦恼

    “你这一生,不可为王,不可为相,亦不可为将,否则必为死路。”算命先生曾经这么对云溪说过,在“士兵计划”中作为完美成品唯一存活下来的“原士兵”,注定只能成为一个普通人。这是一代新生兵王在都市血雨中逆天崛起,磨练为英雄的故事?不是这样的,虽然也会去做,但云溪是要将花花都市里面各种各样的美女(校花,明星,警花,护士,总裁,村姑-_-)纳入后宫,尤其是他的两位大小姐。“既然我注定什么都成不了,那就让她们全部臣服在我的身下好了!”“让我去做明星校花和总裁姐妹的保镖,别开玩笑了,我现在这身手……”“什么,当保镖还有助手?”云溪作为大小姐们的贴身管家,史上独一无二的盗贼兵王诞生了!
  • 姬姬

    姬姬

    嘛,虽然书名有点坑,但米娜桑能看懂的吧,大概。本书讲的是一名拥有红魔馆大小姐与二小姐血统的少女领着自己的专属女仆十六夜咲夜到处打11并可耻地卖萌的故事。姬姬如驴硬.嫁人党,你麻麻喊你回家吃饭的说。阿诺...米娜桑能不能投给呜喵几张推荐票...呜喵会感激不尽的说,米娜桑,拜托了!
  • 诡事档案

    诡事档案

    我叫方知白,是个怪人,同时也是民间鬼事的传人。鬼事传人,只收钱,不收命,行走阴阳路,穿越生死门。一切,都要从那个不平凡的日子说起……
  • 都市之兵锋无双

    都市之兵锋无双

    昔日兵王退伍归来步入了无尽的杀局,却被豪门千金‘强行’招为赘婿,从此开始了怀揽温香软玉的‘软饭’生涯……
  • 呢喃

    呢喃

    那日的家庭聚会,他高高地坐在远处,任家中的长辈对他说怎样的话,他都是僵硬地扯起嘴角,礼貌的回报一个笑容,奶奶拉起同样默不作声的温暖,“看看我这孙女,如今长得真是漂亮。”她扬起笑脸,将骨子里的清冷掩去,一直沉默的他看着温暖,浅浅开口,“你叫什么?”温暖朝他望去,面带微笑的直视他,“温暖,小叔。”易暖城勾起唇角,有意思,真的有意思,他不笨,她也不傻,在这深深地温家中,他们是两个寂寞的灵魂,虽各自清醒,但禁不住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