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28400000018

第18章 史体语言的要求

历史内容的叙述,除了需要体裁来规定叙述的方式、结构,安排叙述的次序之外,还必须借助语言来表述,才能成为史学著作。刘知几说:“史之为务必藉于文。”不借助语言文字,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就不可能表达出来也不可能交流和传播,从史学著作的构成来说,史体语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恰似一座大厦的主体建筑和内外装修,任何科学的设计艺术最终都要依赖实际建筑和装修来体现,同样,任何高明的编纂体例必须要借助优美的语言表述来实现。有史书编纂就必然有语言表述工作;离开了语言表述,就无所谓编纂。史书的表述是对史学研究结果的书面反映,它对研究成果的流传、推广和应用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语言表述是史书编纂这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主要部分。因此,在史书的编纂中应对史体语言的运用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想灵活驾驭史体语言,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是要弄清楚史体语言的要求。

史书的语言表述不同于文学写作的地方就在于它既不能虚构情节以示曲折,也不宜浓墨重彩以显生动,但又要求获得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感人效应,即可读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史书的语言表述自有奥妙。对此,历来论者不少。古代史家刘知几、章学诚等提出了“尚简”、“用晦”等标准,顾炎武认为史文当“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当代史家白寿彝先生提出了“准确、凝练、生动”的六字原则。吴泽先生提出了“科学、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瞿林东先生则从美学高度提出了历史著作语言表述的“真实之美、质朴之美、简洁之美、动态之美、含蓄之美、力量之美、形象之美”的范畴。综合以上这些史体语言的要求,结合当代地方史编纂的实际,史体语言的基本要求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准确、简练、生动、朴实。

1.准确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史学概论》,在讲历史文学时,把“准确”作为历史文学语言的第一要素。所谓准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意思: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客观历史及其规律。主体对客体认识的正确,是语言表述正确的前提;二是用词要恰当,恰到好处,与所要表述的史事相符合,对某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要分辨情楚,所用的专门术语要准确;三是句子写得严谨,判断要合理,推理要合逻辑,一般不宜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历史研究的科学成果必须准确地表述出来且能被人所认识和接受,才有科学价值。

所以对一词一句都必须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史体语言的运用上,还有一个叙述明快的问题,这主要是针对史学著作在论述某些问题、观点时,往往夹杂许多专门术语和转折语词,有附加成分较多的长句、复合句,这样就使内容的陈述易于呆板。对此,除了在语法上进行加工外,应尽量避免用“难词”和专门术语。此外,在编纂当代地方史的实践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具体的文字表述问题。比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不清,或者使用一些笼统的时间概念,“目前”、“现在”、“近几年来”、“近来”等等。再比如,在称谓上“错位”。编纂者不是以第三者的地位来记事,而使用“我省”、“我区”、“我市”、“我军”、“我们党”,等等。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编纂者对史体语言的准确性要求不明确所致。这些虽属文字枝节问题,但没有规范,也会影响史书编纂的水平。

2.简练古代史学家在叙事上往往强调要做到简明精练,如刘知几说:“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陈垣也遵从史文尚简,主张“写文章要清楚、明白、闲话少说”,在保证读者正确理解作者观点的前提下,语句能省则省,言简意赅。他认为“写作应象顾炎武的《日知录》,一字一句能够表达就不要再写出第二个字第二句话”。由此可见,所谓简明精练的基本要求,是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也就是反对空话,要言之有物。要做到这点,最重要的是要训练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的思想高度缜密,对所述问题的实质、规律等有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抓住要害。此外,要做到文字简练、繁简得当,不仅仅是一个文字技巧问题,还和史学家对历史过程的深入了解及对材料恰当安排有关。但简练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宋人洪迈指出“文贵于达而已,烦与省各有当也”。顾炎武也认为“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一部好的史学著作或一篇好的文章,有时写得简,有时写得详。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顾炎武认为史之语言要“主乎达”,不在于繁简,可以说道出了历史文学的根本要求。他说:“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繁简之论兴而文亡矣。《史记》之繁处,必胜于《汉书》之简处。《新唐书》之简也,不简于事而简于文,其所以病也”。所以说,史文的语言表述上的“简练”,指的是在“达”的基础上做到“事多文省”,若能“文约而事丰”就更好了。但如果一味尚简,致使史文叙事不明确、不准确,反而“求简而得烦,两失之矣”。

3.生动史学家写史首先要忠于史实,但简单呆板的语言文字是不能再现具体生动的历史过程的,所以对史体语言提出了生动这一基本要求,即撰写史书要写得生动、传神、情尽。在描写人物时,可以在不失真的前提下尽情地刻画任务形象,突出其性格特征;在史事的叙述中也可以恰当地运用描写的手法,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和揭示事实前后因果的联系性。此外,恰当引用诗文、歌谣、小说、戏剧等也能使史文显得生动传神。包括正史在内的各种史书,这类引文相当丰富。

史体语言生动性要求的实现,只有刻画传神的人物、描写引人入胜的史事是远远不够的,生动性的要求体现在全文的字里行间,往往因一个字、一个词、或是一句话之差,效果就相去甚远。同为中国历史上不朽的史学著作《资治通鉴》和《史记》,都有许多值得称颂的地方,但从史体语言生动性要求来看,则《史记》略胜一筹。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顾炎武的评价是:“《史记?万石君列传》:庆尝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太史公之意,谓庆虽简易,而犹敬谨不敢率尔即对,其言简易,正以起下文之意也。《通鉴》去‘然犹如此’一句,殊失本指。”。也就是说,《通鉴》将《史记》中的点睛之笔删去,就有点乏味,缺少了生动。

4.朴实作为以理服人的史书文字,通常以朴实取胜,不加雕饰。既通俗易懂又含义隽永,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和陶冶。这是一种较高境界的美。我国古代史学家,都很注重和强调史学著作的朴实美,并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楷模,值得我们总结和学习。

准确、简练、生动、朴实,是对史体语言提出的基本要求。根据当代地方史编纂实践遇到的一些问题,还需要注意当代地方史著作与文学作品、与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等应用文体在语言表述上的差异。文学语言的特点在于形象性,它比较多的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段来表现作品的人物和情景,这对于史学著作来说是不适宜的。史学必须以史实为依据,以纪史为目的,不允许像文学那样将许多历史人物揉在一起,创造典型形象,更不允许在叙事纪史中采用夸张虚构的手法去篡改史实。形象思维与文学性的语言只是史家在描述史实中借用的一种表述手段。编纂当代地方史也同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有区别。在工作总结、工作报告中常见的用语,在文件、报刊社论中常用的指令性语言,如果用于写史,那是十分不得体的。记叙历史需要用必要的统计数字来说明问题,但是如果数字用得过多,甚至以此来代替历史发展的生动过程、代替人物活动生动场面有声有色的记叙,会使人读来乏味。因此,编纂当代地方史,文字要准确、简练、生动、朴实,切忌想当然,凭空推论,忌用套话、空话、假话。假想臆测、浮文虚语,都有失史体。

在史书编纂的语言表述方面,要摆脱目前史书可读性差的困境,最根本的途径在于史学工作者大力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和文学素养,潜心史学文采,研究和提倡科学的优良的文风。从汉语文学中吸取丰富多彩的词汇,从西方文学中学习其句式的灵活多变和语言思维的严密逻辑,把史学著作写得通俗些、生动些、活泼些,使它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既然历史是复杂多变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人类情感是喜怒无常的,那么,史书的语言表述就应该是生动活泼、绚丽多姿的,没有理由整齐划一、单调平淡。这也是史书的生命力所在。

同类推荐
  • 明末乱闯王

    明末乱闯王

    一个宅男意外穿越到水深火热,兵荒马乱的明朝末年,看他如何从一个深山里的小村子开始筑墙修城,养民练兵,横扫天下乱流,守我中华长城。
  • 大明残云

    大明残云

    明末纷争,投降,委曲求全者不计其数,国人的精神去哪了?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那个多变的时代,历经感情,事业的坎坷征途,渴望延续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第一部将主要以两国间谍战,官场上的权钱交易,尔虞我诈为主,主角借“势”游刃于各种势力之间,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资源”。第二部“铁壁关”,内容将以军事战争为主,金戈铁马,初试锋芒。第三部“西南变局”,主要内容是“抵御大西军”“计赚李定国”“舌战朱由榔”“奇袭吴三桂”。PS:非快餐文,流水帐爱好者慎入,另因结构紧密,不建议跳读。
  • 东汉开国风云录

    东汉开国风云录

    本书以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形式诠释一个波澜壮阔的东汉开国,爱恨情仇、尔虞我诈、列国交锋、逐鹿中原,所用素材皆来自于《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东观汉记》,虽有演绎色彩,但与史实绝无出入。在众人眼中,东汉既没有刘邦项羽的楚汉争霸,又没有汉武帝虽远必征的豪情壮语,更没有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留给人们的印象多是外戚秉政,皇权疲软颓废,以致天下纷乱,三家鼎立。但在东汉初年,这个承前启后的时代,一个名唤刘秀的年轻男子,作为刘邦后人的没落皇室,从篡汉昏君王莽手中重夺江山,又在绿林、赤眉诸多义军夹缝中历经艰险,最终脱颖而出,重建汉室天下,其创业历程同样精彩绝伦,其云台二十八将同样闪耀历史星空,为后世楷模。
  • 一代杀帝

    一代杀帝

    五胡十六国时期,没有秦汉的霸气,隋唐的辉煌,对于汉人来说,有的只是无尽的耻辱,野蛮的胡人,用野蛮的屠刀,摧毁了华夏千百年遗留下来的仁义道德。仗义每多屠狗辈,且看一个屠狗出身的小子,陈帝,在面对国家危难,家破人亡的时候,是逆来顺受,还是揭竿而起......
  • 红星1890

    红星1890

    镰刀与锤子伟大的联合。
热门推荐
  • 末世之万事许愿机

    末世之万事许愿机

    官方解释的卫星撞击,为什么会变成程序寄宿。金球球是一个普通的二货女青年,一场意外让她得到了一个机器,名为万事YES。意思就是想做什么事就能做什么事。代价就是万事说YES,这个东西好啊。但是背景观为什么是末世!!作者是要逼死球球吗!!!
  • 女性圣经

    女性圣经

    女性圣经美丽的形体是上帝赋予的,迷人的魅力却是自己培养的。形体的美丽是外在的,感情的魅力却是内在的。爱是一首朦胧诗,每一个句子都弥漫着奇妙的意象。爱情是一幅象征派画,全靠画师的彩笔如何点染。美丽的心灵是一本书,每一页都洋溢着太阳的光辉。健康的身体如同没有污染的源泉,流淌千里也会回响明澈的溪声。
  •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异怪谈之天阴伏魔

    灵异怪谈之天阴伏魔

    苗家巫师后人、全真后人、灵魂摆渡人、相师,然而他们却不约而同的被卷入一场场阴谋或者灵异事件当中,恶灵作祟?还是人为?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推动着这一切?然而他们又该如何去化解每次的危机?
  • 盼逍遥

    盼逍遥

    一个名为萧遥的家伙的异界逍遥之旅。妈妈,那个哥哥拿魔核当糖吃!傻孩纸,那只是做成魔核样子的糖果!.....
  • tfboys之爱你万年不变

    tfboys之爱你万年不变

    当高冷的易烊千玺遇上一个逗比的女主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当爱笑的王源遇到了一个比千玺还冷的冰山,王源会不会用他的爱把冰山融化?看看王俊凯能不能让一个女生在女神经和女神之间自由转换,一切的一切.......自己看吧!(作者承诺:保证不弃文、新手上路,多多支持!)
  • 呆萌夫君:王爷是个拖油瓶

    呆萌夫君:王爷是个拖油瓶

    三流演员,就是没钱没后台没地位,一朝枉死,她连个娱乐版头条都没混上!借尸还魂,却没想到还是个包子命!人善被人欺,这一次她要逆天改命,混出了一片天!可终究命运捉弄,一道圣旨,她的夫君成了个拖油瓶。“喂!呆子,你敢离我远一点么?”她对他怒目而视。“嘤嘤嘤,娘子,不要凶凶……要亲亲!”他含着两泡泪向她凑近。喂,妖妖灵吗?每天都有一个傻呆萌王爷想吃我豆腐!
  • 大唐白衣战神

    大唐白衣战神

    ‘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且看传说中的白衣战神薛仁贵铁血柔情,征高丽,破突厥,伏辽东......征战四方,为我大唐开疆辟土,使得万国来朝!!巍巍唐风,万方臣服!!!
  • 私定终生:桃之夭夭醉君心

    私定终生:桃之夭夭醉君心

    寒秀峰上的惊鸿一瞥,蚀了心,种了情。漫漫复仇路,一抹阳光温暖了他孤寂的心。他们私定终身,奈何相守之路千难万阻。与她针锋相对的小侯爷阴晴不定的捉弄下,是他疯长的情意。他精心设计与她共宿一榻,一心要纳了她……位高权重的奕安王对她亦颇有好感,欣然同意太后将她指为他的侧妃。不可违抗的婚约,凤披霞冠下的她内心一片冰凉……各方人马厮杀的婚宴上,利剑穿过心心挂念的他的胸口。难道他们注定今生无缘,来生再聚?
  • 心光林夕录

    心光林夕录

    心光如林夕,但晨往,终暮归,不觉知。彼穷也道不尽,长喟方思,流过水清,不返仍心意忆。林夕若心光,不过一瞬而已。一心光,一林夕,谁不是在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