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38800000026

第26章 保持小公司的感觉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决定其未来命运的是一种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巨型企业今天的处境仍然很危险,如果没有一种核心竞争力,没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没有出色的领导者管理指挥,巨型企业油轮可能瞬间就沉没在商海浪涛中。

比尔·盖茨提出的保持小公司的感觉,实际上是一种危机管理方式,一种时时鞭策自己保持警惕的危机意识。微软公司在历年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财富排行榜中始终位居前茅,是世人所公认的巨无霸企业。然而,比尔·盖茨从不这么看,他只承认微软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小公司或是世界上最小的大公司。

比尔·盖茨曾经宣称,他的公司最多不超过200名雇员。但过了一段时间,比尔·盖茨不得不重申:“我并不反对生产和人员的增长,但我认为增长速度不能太快。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不想让公司雇员超过1000人。”1986年,在微软股票上市的时候,公司有近1200名员工。今天的微软已经成为一个拥有200多种产品、数万名雇员的大公司。但比尔·盖茨仍一直以自己的管理方式和思想观念驾驭着这个巨型航母。

微软和它的股票市值比起来并不算是一家大公司。在微软的内部,不断分裂成一个个小的部分来保持最佳团队工作环境。有时,微软在一个星期内就会增加几个新部门。比尔·盖茨为了便于自己控制公司,刻意保持简单的组织。一旦他认为沟通的渠道过于复杂或模糊时,他就立即简化结构,进行拆分重组。

尽管目前微软在世界各地的员工已达5万人之多,但比尔·盖茨始终强调要保持小公司的感觉。他说:“我们即使是家大公司,也决不可以用大公司的心态去思考,否则我们将必死无疑。经营层由我负责,实际上是由几个人协助我工作,我们是良好的合作共事。如何充分利用我的时间,我该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去帮他们把事情做好,怎样做才会更有效率等,都是讨论出来的。”

观察家认为,微软与其他计算机公司相比更加优秀,其原因在于微软能保持公司创立时的工作乐趣和兴奋,这使公司成为一个可以任意发挥才干的地方。比尔·盖茨说:“我们喜欢大家一起工作——大家都是聪明人,需要共同解决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一行竞争相当激烈,而他们全都领会我给他们的反馈,连负面的反馈也包括在内。我们的收入都很不错,我们工作都很愉快——我们公司的员工不会有很多不快乐的经历。”

微软组织的秘诀还在于让其著名的首席执行官可以工作得更有效率。每次微软膨胀得太大时,比尔·盖茨马上把它拆成小单位,每一单位的人数以200人为限。

“当年我们只有80人时,公司进出的每一位员工我都认识。我知道他们的车牌号码,知道他们每个人所做的工作。每个人我都可以接触得到,他们写的每一行代码,我都一定要看,现在就没那么直接了。仅产品开发部门就有3000多名员工。我自然没办法个个都认得,但我还是认得关键人物的。”

比尔·盖茨以他独有的方式管理着微软。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他将微软管理成灵活而易于管理的组织。在公司最高层,他设置了总裁办公室,由他最信任的三位助理和他自己组成。这个办公室就好比是微软的大脑。在总裁办公室往下分成15级的经理层。其中第15层由7个程序设计员组成,微软称这些人为“建筑设计师”,他们是微软最资深的软件开发员。虽然在编写程序代码方面,他们都强过比尔·盖茨,但是,他们无人拥有比尔·盖茨那样的整体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

微软的一位高级设计师说:“他们的确有点不同寻常。你必须亲自与他们打交道才能了解他们。我与所有设计师都成为朋友。当我们一同工作时,我们彼此尊重。一旦我们出现分歧,我做出最终决定,然后我们继续前行。”

比尔·盖茨还确立了促进小型团体有效发挥才智的机制。在微软没有象征地位的标志。事实上,雷德蒙总部所有的办公室都陈列着同样的家具,房间也是同样的面积。这加强了平等的氛围,消除了有可能因为办公室面积大小而引起的纷争。比尔·盖茨的办公室十分寒酸。

比尔·盖茨的这种管理行为和控制方式,不仅避免了发展规模与提升业绩发生冲突,更使微软内部永远保持着最佳团队的工作环境。当美国联邦法院把微软推上被告席,强制拆分这个巨型企业时,岂不知比尔·盖茨早在此之前已经做了最充分的准备,聚集在微软旗下的无数个子公司,每一个都足以让竞争对手恐惧。此时的人们,不能不佩服比尔·盖茨的远见卓识和经营智慧。

心得:

·大企业最致命的缺陷便是人浮于事,浪费巨大。避免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按小公司的模式经营。

·以危机式管理,鞭策自己警惕危机。

同类推荐
  • 厚黑管人学

    厚黑管人学

    本书集领导集体管人、用人的智慧,谋略于一体,剖析了领导厚黑的理论与实践。
  •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

    本书讲述了工商税金的管理、进出口关税的管理、出口退税的管理和税收筹划的理论。内容全面,系统而具体,重点突出,指向明确。
  •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销售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销售

    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销售就是心与心的较量。销售界流传一句名言:“成功的销售员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一个成功的销售员往往不是因为有一副三寸不烂之舌,而是因为他精通销售心理学!如果你想钓到鱼,就得像鱼那样思考,而不是像渔夫那样思考。
  •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成功,就会与成功更近。将成功的企业以及企业家的智慧与大家分享,让众多的总经理在打理公司的过程中走得更轻松、更踏实。本书深刻地剖析了总经理打理公司所需要具备的个人素养和管理金律,给总经理们提供了最具代表性、最具说服力、最具实战性的200条经验锦囊妙计。融深刻的哲理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于一体,总经理们可以在畅快淋漓地饱览公司发展经典实例的同时,学会让公司精于竞争的提升之道,掌握令公司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的顽强能力。
  •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交易的成功,往往是口才的产物”,这是美国“超级推销大王”——弗兰克·贝特格近三十年推销生涯的经验总结。因此,可以这样说,对于销售人员,哪里有声音,哪里就有了力量;哪里有口才,哪里也就吹晌了战斗的号角,进而也就有了成功的希望。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口才的影响力将会贯穿于销售工作的整个过程,而推销口才的好坏,也将会在每一个环节上,对推销工作的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销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推销人员对口才的合理运用与发挥。
热门推荐
  • 好莱坞劳模

    好莱坞劳模

    影评人对他又爱又恨。粉丝们则对他十分喜爱。他就好莱坞的劳模----布鲁斯-杨
  • 代嫁丑后不承欢

    代嫁丑后不承欢

    “你这个毒妇,快点交出解药,要不然我会让你生不如死!“风落天一个巴掌打在了苏凝的脸上,苏凝眼里含着泪笑着说道:“风落天,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你一巴掌会让你失去什么?你要解药是吗?好我给你,”风落天对门外喊道:“来人,把她给我关进天牢!”第二天,苏凝竟然消失在了天牢。
  • 那扇门是爱情吗

    那扇门是爱情吗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爱情,但他知道,她是他这短暂一生里唯一的温暖。她不知道他为了什么紧紧抓住她不放,但她知道,他这个看上去温润如玉的男人,心中住着一匹孤狼。“为什么,为什么不肯放我走?为什么?”是啊,为什么呢?他也在心中无数次的问自己,大概与黑暗中的人见到了光明一样的不想放开吧。
  • 雪域情郎1——缘起那一世

    雪域情郎1——缘起那一世

    你,相信前世的存在吗?陶格森欧德……一个在梦境中无数次听到的耳语,将叶灵绯召唤到广袤的大草原。直觉告诉她,唯有这里才能找到梦境谜团的答案。可是当她潜入湖底的几分钟,再浮上水面--时光已悄然回溯至叶卡捷琳娜二世六年。如果面前这个全裸出浴、美艳到极致的男人,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最宠爱的男人,为什么历史上没有留下他的名字?到底是叶灵绯的穿越改变了历史?抑或者,她的穿越根本是历史的一部分?权力倾轧的乱世,她……能否再次平安回到现世?
  • 血族之殇:重生宠妃

    血族之殇:重生宠妃

    Nobodyknowsbutyou!华美的宫殿,迷人的面容,一切的华丽都掩盖不了那来自地狱深处的黑暗,命运让他们再次相遇,命运让他们错过彼此。今生今世,永生永世,只为再次遇到你!既已无爱,那就用恨填补破碎的它吧!
  •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本书对朱元璋的政治谋略进行研究,包括出身布衣篇、霸王出世篇、建功立业篇、建立明朝篇、巩固江山篇、政体改革篇、依法治国篇、教化德治篇、反腐倡廉篇、安居乐业篇。
  • 奔跑的鹿:激发工作热情的职场寓言

    奔跑的鹿:激发工作热情的职场寓言

    《奔跑的鹿:激发工作热情的职场寓言》主要内容:有一只来自远方的鹿,他风尘仆仆奔跑而来,跑过森林、跑过乡村、跑过都市,他向遇到的每一个人讲述自己的传奇经历,并且兴致勃勃地告诉人们一个永恒的真理,当你真正找到奔跑的乐趣时,你的激情将如火山一样喷发! 如果说,职场是一片广阔的原野,那么你我就像那只鹿一样,每天都在不停地奔跑。直到有一天,你厌倦了,或者感到疲倦不堪,你可曾在河边停下脚步,静静地想一想,我为什么而奔跑? 你不应把工作视作一种无可避免的苦役。否则,即使你从事的是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 当下的幸福

    当下的幸福

    《当下的幸福:我们并非不快乐》讲述了人们总爱假定幸福是有条件的,喜欢为自己的人生设定各种标准。而实际上,幸福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此时此刻你的意识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和反馈。
  • 水至清则无鱼

    水至清则无鱼

    他的爱太少,如晨曦般飘渺,使人无处寻踪;他的爱又过多,多得无处不在。她爱他,只是晨曦的轻语。高贵的公主火烧皇宫。他看到了她的复仇,11……
  • 重生之网络大亨

    重生之网络大亨

    有人说Google在拒绝雷雨基金的风险投资前,应该参考暴雪的先例。有人说联通不该发布联通网苑计划,因为市面上百分之八十的网吧都归风云网络所有。有人说苹果、微软、思科、IBM、雅虎、甲骨文,只要你能想到的高科技企业背后几乎都有那个少年的影子。有人说当一场比微软当年更庞大的反垄断调查展开时,许多人都在猜测,或许这家集团将会逃脱不了分拆的命运,特别是那个二十二岁就成为世界首富的少年。那个少年叫于骏,他重生于一九九八年,那个互联网萌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