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56800000018

第18章 宋元明清时期(4)

在中国历史上,秦桧是最大的奸恶之人。在演义小说《岳飞传》中,秦桧与王氏更是恶得不可救药;他们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飞,从而使自己背上了千古骂名。

南宋当时,人们听到岳飞被害的消息,“天下冤之,闻者流涕。”上至白发翁妪,下至三尺孩童,都对秦桧万分怨恨。大家用面粉捏成他的形象,放在油锅中煎炸,后来简化制作过程,只剩得两条长腿,变成现在油条的样子。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叫它“油炸桧”。元朝时人们在秦桧墓前便溺,称其坟是“遗臭冢”。一首打油诗中说,“太师坟上土,遗臭遍天涯。”明朝时有人在岳飞墓前植桧树,举刀一劈为二,号称“分尸桧”;又铸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奸贼跪像于岳飞墓前。近世时,一秦桧之后人为有这等祖宗而感到羞耻,遂挥笔写下一对联:“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至今我们去杭州西湖畔的岳王庙里参观,还可以看到他们被反绑着跪在那里,并见到那副著名的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尤其王氏还赤身露乳,满脸苦相,任人唾弃。真是跪拜忠魂,遗臭万年。

最近看到报载,上海一艺术家雕塑了秦桧夫妇的站像,并给其取名为《跪了四百九十二年,我们想站起来歇歇了》。一时议论纷纷。学者认为这样做不妥当,至少没必要。

但是也有史家指出,杀害岳飞的主谋、真凶,其实正是宋高宗赵构本人。他从自己利益出发,只想偏安一隅,担心岳打败金兀术,“直捣黄龙府”,迎回徽、钦二帝,自己便再不能做皇帝;且又忌于岳功高震主,这才同意秦桧的陷害忠良之举,而秦不过是他的替罪羊罢了。另有人认为,根据当时宋金实力对比,宋只有言和,并非真的妥协投降。就此而言,秦不过是主和派代表,也同样只是替罪羊。再说,史书上关于秦投降、叛国,并没有什么证据,完全是后世杜撰;相反倒是有不少关于他爱国的实例。一代忠臣李纲还曾赞扬他“精忠许国”,“立大节于宗社倾危之秋”。

还有人认为,王氏又成了秦桧的替罪羊,秦桧陷害岳飞其实与她无干。她一介女流,有何能耐干预军国大事?相反,她倒是做了不少好事。《宋史》载:“秦桧病时,大理寺当以赵汾等狱案上省。桧夫人王氏却之,语家吏曰:‘太师病势如此,且休将这般文字来激恼他。’如此者再三。桧死,事遂已。故以桧之恶如此,而其子孙未尽灭绝,盖王氏此举能全数十家性命故也。……秦桧此举较杀岳飞手段尤狠毒,设非因王氏之阻而止,不特此五十三家性命不全,而一时贤士皆尽,南宋元气已丧,国将不国,其亡恐不待百年以后矣。是延南宋断绝之祚者,王氏之力也,魏了翁乃所谓‘圣人之徒’,其言宜不妄。秦桧子孙未尽绝灭,归功王氏……”

哎,有人不无挖苦地说,历史就是个婊子,任人打扮。正史、野史,真的、假的,让人扑朔迷离,难以定夺:事史实、真相在哪里?标准、真理在哪里?

“错错错”,“莫莫莫”——陆游与唐婉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恨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唐婉《钗头凤》

陆游(1125—1210年),南宋爱国主义大诗人与诗坛领袖。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生当北宋灭亡之际,自幼立下抗战复仇壮志。他不仅学诗、写诗,而且填词、写散文、读兵书、学舞剑,长大后便成了一个能做诗写文、骑马舞剑、踢球射箭的文武全才。他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打击,未能得志,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统一。二十九岁赴南宋首都临安应礼部试,名列第一,居秦桧孙子之前;且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触犯奸臣而被黜。孝宗即位后,被赐进士出身,后任宁德县主簿、镇江通判等。积极赞助张浚北伐,后因北伐失利,他亦以“鼓唱是非”罪被罢官家居。乾道八年至南郑,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淳熙五年离蜀东归,先后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做过一些小官。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灾情,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因此触犯当道,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在礼部郎中任上,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却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罪名再度罢官。又曾支持韩侂胄北伐,仍遭失败。1190年以太中大夫、宝华阁侍制致仕,告老还乡隐居,但仍关心国事。最后以八十六岁高龄驾鹤西去,在历代文人中该算是大寿星了。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十三四岁即能诗文,十七八岁便有诗名。一生勤于创作,文思活跃,作品极多,仅保存下来的就有九千三百多首诗歌,还有一百余首词作,应该是中国最高产的专业诗人了。其诗题材甚为广泛,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南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表现抗金报国主题的作品,包括抒写铁马横戈、收复中原大志,批判当时统治集团屈辱投降政策的部分,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最为动人。基本上是现实主义路子,又极富浪漫主义情调,风格豪放、气魄雄浑、想象瑰丽,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

唐婉(生卒年不详,估计略小陆游两三岁,卒于三十余岁年纪),表字蕙仙,陆游表妹,其母舅唐诚之女(也有专家曾对此说表示怀疑,但他们至少是远亲),后来又嫁给他,再后来又因故离婚,在大诗人一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少时因兵荒马乱,到处奔波,陆家与母舅家交往甚多,他便认识了这个文静灵秀、才华横溢,且生得端庄秀丽的女孩。唐婉十三四岁擅诗文,十七八岁琴棋书画皆通,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她与年龄相仿的表兄青梅竹马、耳鬓厮磨,堪称情投意合,在乱世之中相伴经历了一段浪漫岁月。两人皆常借诗词倾诉衷肠,渐渐爱得深切。两家父母和亲朋好友都认为他们是天造之合,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宋朝礼制,结媒以钗为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与唐婉结婚,两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琴瑟和谐、情爱愈浓,度过了一段美满的婚姻生活。

但不幸的是,他俩婚后三年都未生育;加之陆游对科举取仕没有上进心,引起母亲唐氏的不满。古代士人以功名为至高,仕途通达不仅是学业成就的佐证,也是光耀门庭的要求。此时陆游已荫补登仕郎,还须参加朝廷“锁厅试”及礼部会试,方能成就功名。可他沉湎情爱和文艺,无心应试功课。唐氏盼儿子金榜题名、光兴门楣,眼见陆游馁落之态,大为不满,却数次只会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其督促丈夫以科举仕途为重。但此时陆、唐二人情意缠绵,难以解脱。故唐氏对唐婉大起反感,认为正是她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而且她本来就不是很喜欢这个内侄女、儿媳,便强令陆游速修一书将其休弃。此情形与东汉故事《孔雀东南飞》中无异,乃古今婆媳关系难处之又一名案。封建孝道是读书人陆游不能反抗也无法反抗的;他开始耍小聪明,表面答应把妻子送归娘家,背后却悄悄另筑别院安置之。这很快让精细的唐氏发现,极度恼怒,严令二人断绝往来,并让儿子另娶一温顺本分之王氏女为妻;而唐婉也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家系皇氏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本人亦宽厚重情、开明通达,对唐婉的遭遇表示同情与谅解。陆、唐之间从此切断联系,音息隔绝。

后来,陆游在唐氏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经过几次挫折后终于走上仕途。公元1155年(绍兴二十四年),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三十岁的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来到家乡禹迹寺附近那个花木扶疏、布局典雅的沈园游览散心(今绍兴仍有此遗址,并成了一处旅游胜地,粉壁上还留有陆游亲书的词作)。也许是造化弄人;正当他独坐自饮、借酒浇愁之时,竟在这里巧遇了阔别近七年的前妻唐婉与其夫君赵士程。据《癸辛杂志》,时“唐氏以语赵,遣致酒肴,放翁怅然久之”,往事幕幕,旧情难舍,无语伤神之下,乃提笔在墙上题了那首著名的《钗头凤》(见文首所引)。诉尽十年相思苦、无奈恨、悲凉意后,陆与唐怆然而别,悔恨绵绵。唐婉读罢此词后,也是满心悲伤,感慨万千,不免失声痛哭,回家后愁怨难解,不自禁和了该词,亦是一首《钗头凤》(见文首所引)。不久后,唐郁闷、愁怨而死。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入川蜀任职,复返江南。几十年辗转南北的风雨生涯,都无法消除他对唐婉的苦思眷恋。得知其死讯后,他更痛不欲生,打击甚重。

在六十七岁高龄时(1192年),事已隔近四十年,陆游又重游绍兴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心情难以抑制,泪落沾襟,便写了一首诗以记此事,诗中小序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主已三易其主,读之怅然”。诗中如此哀悼唐婉:“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陆游七十五岁时住在沈园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又留下《沈园》绝句二首:“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其中第二首非常著名。

就在去世前一年,陆游还写诗怀念唐婉,深挚无告的情思令人读之恻然:“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依靠“马大脚”打江山与坐江山——朱元璋与马皇后

“家之贤妻,犹国之良相。”——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年),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即明太祖,号洪武皇帝,明朝的开国君主。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后改名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从南方打到北方建立王朝的开国皇帝、唯一一位出身微贱贫苦农民家庭的开国皇帝、唯一一位先后当过乞丐与和尚的开国皇帝,故极富有传奇色彩。有人说他是“一个从历史的夹缝中钻出来的英雄”。他身上特有的平民气质和自卑感,一直伴随着其整个君王生涯。

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曾以乞讨为生,后入皇觉寺为僧。再过几年聚众造反,1352年率众投郭子兴之红巾军,参加元末农民起义,领兵出征,有攻必克。1355年郭子兴死,被继承者韩林儿封为左副元帅。龙凤二年(1356年)一举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府,建江南行省,称吴国公;废除一些元代苛政,命诸将屯田。后接受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积蓄并壮大了自己军力。旋击败陈友谅义军,至龙凤十年(1364年)消灭其残余势力,改称吴王。次年消灭另一支义军张士诚的割据势力,旋即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出兵北伐,进攻元大都(今北京)。1368年以应天为京师,即位称帝,建成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称帝后半年,北伐军攻克大都,元亡。此后继续逐步统一全国。全国统一后,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措施,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改革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机构,废中书省及左右丞相,设立六部,直接由皇帝负责;“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火烧庆功楼,大肆诛杀有功之臣,并大兴文字狱(如胡惟庸与蓝玉案),对明初的文化思想起了严重束缚作用。但他喜楹联,有“对联天子”之称。

马皇后(1332—1382年),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结发之妻。俗称马秀英,安徽宿州人。反抗礼教,素未缠足,又被称为“马大脚”。史载她“有智鉴,好书史”。她是被民众传颂、后世共尊、史家公认的贤后。她善良淳朴、体察民情,辅弼明君、安邦定国,协助夫君打天下、坐天下,与之同患难、共开国、掌朝政,可谓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功劳巨大。许多有趣的典故,例如“露马脚”、“福字倒贴”等,据说也都是出自她的事迹。

马皇后早年丧母,家道中落,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郭当农民起义军元帅时,马氏由他做主,嫁给了他手下英勇善战、屡立奇功的将领朱元璋。但郭性情暴躁、气度狭小,有一次,在别人挑拨之下,把朱关了起来,不给饮食。心善多爱的马氏偷了几块刚出炉的热饼,立即揣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以至烫伤了胸乳也不觉得。她平时总是备下干粮肉脯供给朱,自己却常饥腹而入眠。

在朱元璋领兵征战的年代里,马氏率领将士们的妻妾驻扎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并亲自缝纫衣服鞋袜,以供军需,后勤工作做得很好。一天,与朱敌对的另一支义军陈友谅大兵临城,不少官员和百姓一时惊吓,准备逃难。在人心慌乱的紧急时刻,马氏则镇定如常,“尽发宫中金帛犒士”,稳定了军心,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马氏还亲手铲除了一门邪教,并代朱斩了居功自傲、为非作歹的大将军李冰。

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氏和他患难与共、同住军营,积极扶佐丈夫以成就大业。因此朱当了皇帝后,对马皇后便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以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婉言劝止。马皇后积极勤于内治,使明朝很少出现外戚专权的现象。马皇后气量大度,还曾亲自为夫君挑选后妃。因史书记载,宋朝皇后大都比较贤良,马氏就将宋代的家法汇编成册,让后妃们朝夕攻读,使明朝历代皇后贤惠者居多。

朱元璋性情暴烈残忍。为保住朱家子孙日后的统治地位,他不断寻找借口屠戮功臣宿将、贤才良士。对此马皇后总是婉转规劝、尽力解救,使朱多少有所节制。譬如,曾为皇太子师傅的一代大儒宋濂,其孙宋慎因受胡惟庸案牵连而入狱开斩,株连九族;宋濂也未能幸免,被判死刑。马氏亲自求情,未能得允。她就特意吩咐当天晚饭不进荤菜。朱元璋不解。马氏回答他,自己正在祭奠宋濂,使朱受到感动,下旨赦免了老宋。

母仪天下、至高无上的马皇后,还一直保持着过去年代的俭朴作风,“衣不作彩、食不奢靡,赈济灾民、救孤助寡”,平日穿洗过的旧衣服,破了也不忍丢弃;并教导妃嫔不忘蚕桑的艰难。遇到荒年灾月,她还带领官人吃粗劣的菜饭,以此来体察民间的疾苦。

洪武十五年(1382年),五十一岁的马皇后病逝。当她生命垂危,朱元璋四处求医问药时,她考虑的也是别人安危,再三叮嘱朱:“人的生命自有天定。假如吃了药也不管用,是否还要加罪于医生呢?”临终前,她又嘱咐朱元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并愿“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还训导诸位王子、公主“生长富贵之中,当知蚕桑耕作之不易,当为天地惜物,且为生民惜福”。为永远追念她,朱竟决定不再立后。朱元璋曾常将马皇后的贤德与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夫人,详见前文)相提并论,认为“家之贤妻,犹国之良相”。

大权阉“内线”竟是天子乳娘——魏忠贤与客氏

“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僇,甚至剥皮、刲舌,所杀不可胜数,道路以目。”——《明史·魏忠贤传》

同类推荐
  • 平凡的三国

    平凡的三国

    一个平凡的人来到三国时期,他既不武也不会文,只是普普通通的人,他的前途非常迷茫,似乎看不见一点光亮,直到他找到了一丝光芒,他能够抓住吗?
  • 逐鹿末年

    逐鹿末年

    所有的故事都从董卓进京开始。黑暗之后,汉失其鹿,天下逐之……诸侯混战,猛将对决,谋士过招,刺客暗行。谁又能杀死谁?
  • 晚清西南首富李耀庭传

    晚清西南首富李耀庭传

    生于晚清的李耀庭系位列重庆名人馆的名人。他经营在重庆的天顺祥商号,创建了辉煌。重庆开埠,他是重庆总商会首届会长。他开办了最早的川江轮船公司。他开办的烛川电灯公司,点亮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戊戌维新”中,他出资资助宣传新思想的《渝报》出刊,辛亥革命,他的两个留学过东洋的儿子,均贡献巨大,孙中山特为之手书条幅“高瞻远瞩”以褒扬。
  • 崇祯——千古一帝

    崇祯——千古一帝

    工科男重生为崇祯,看他如何在明末乱世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当他消灭了流寇、建奴和贪官后,一个无敌的大明朝再一次站立在了东方之巅,而他也成为了真真的千古一帝。
  • 重战三国

    重战三国

    本是毕业博士,可为救一个小男孩,而出车祸,导致穿越到了这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又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太平要术。发现了太平要术中的秘密。切看他如何创造出属于他的三国时代。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正妃嫁到

    穿越之正妃嫁到

    天上掉下个大灯箱,把她给“砸”穿越了。嫡出的丞相千金注定要当太子妃,偏偏庶出的姐姐是太子的侧妃。他是东宫太子,却为了生存必须迎娶心爱之人的妹妹做正妃。他是温和谦恭的恪王,为了亲人和爱人甘愿让鲜血染红了生命。一夜之间,风云突变。从他挥师离京的那一刻起,伴随着他们的是血雨腥风…
  • 琴铉上舞动的秦春

    琴铉上舞动的秦春

    是一个朋友大学的梦,我只是代发,谢谢。
  • 龙神啸

    龙神啸

    今天开始,告别曾经的自己,呵呵。背负着孤独与不堪,他其实想抓紧一切。今天开始,告自己。带着无法被勘测的命运,走上属于自己的路,天地万物,以吾为尊,原来我并别曾经的自己,谁又能理解谁的过去?一次深爱,长达两年的漂泊,偶然间他变了,再也不是曾经的不孤独,之前的一切,不过都是父亲为我准备的成人礼。
  • 天书残七卷

    天书残七卷

    天书七卷修长生,七星拱月照七墓,七君镇尸七神器。一个关于两千多年前的外星人入侵事件,先民们是怎么抵抗那未知的生物。三木头、照相机、倒霉丫头盗墓铁三角在集合。为了心中的疑团,为了身负的使命,为了千古的谜团,出发那未知的地底亡灵世界。
  • 锦瑟华年

    锦瑟华年

    家族联姻到底是她的劫,还是她的幸?亦或是,她的命?是不是如花美眷,终究敌不过似水流年。家族联姻的女孩,兜兜转转,最终,与自己的丈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穿越变成绝色女侠

    穿越变成绝色女侠

    一个人变成猫咪娘的日常生活,之前写的作品好像不适合,我也不会写。。抱歉
  • 创神之杀戮者

    创神之杀戮者

    圣膺之战,十二世界,人与神的约定……不知何时开始,不知何时结束。她只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能与挚友爱人幸福生活的世界。她是被人类创造出的神,她是为了杀神而活着的人。诅咒之子与高塔镰魔,诅咒者与被诅咒者。十年后,一切都将结束。然后,我将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寻找被遗忘的你。
  • 移民计划

    移民计划

    公元2433年,因为人类的无节制发展,地球已不适宜人类居住。人类开始移居至近地轨道空间站,并在那里制定新的星际移民计划。可是该如何移民?往哪里移民?谁可以获得移民的船票?移民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完成?多少人能够到达新的家园?人类的未来是走进自己挖掘的坟墓,还是创造新的未来?
  • 逆转逼婚:惹火辣妻慢慢说

    逆转逼婚:惹火辣妻慢慢说

    她有必要好好提醒一下顾少的女人究竟是谁。顾少随便让别的女人和他自己有着肌肤之亲还有理?言暮晴觉得一定要好好教训顾大少一顿。谁知晚上反被人教训了......“顾少,你不觉得你很无耻么?在我眼前被别的女人挽着手还有理了?”“有不有理等会你就知道了。”
  • 灰戈年代

    灰戈年代

    我生活在东北的一座小城市,所讲述的故事是关于那个城市90年代真实而残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