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59600000041

第41章 夕阳下的诗意

余秋雨:盛唐不再,这看上去好像是个悲剧,其实对文化来说倒是未必。光耀的时代虽然过去,唐朝还要延续近一百五十年时间。在一片苍凉之中,一种新的诗意出现了。

在一场大灾难之后,别的可以“恢复”,而文化却不可以用“恢复”一词,因为它必须以一种不同的精神状态向前延伸。大灾难之前的标准,可以用来衡量其他部门,却不可以拿来衡量灾难后的文化。

安史之乱后的唐代文化,首先是被一种悲剧气氛所裹卷,把这种悲剧气氛表达得最好的是杜甫。杜甫用他那枝充满人性关怀的笔,把离乱之情、丧乱之景,写得无人能够超越。但是,再深沉的痛,也会被时间所疏离,在杜甫之后,一个在安史之乱发生时才十七岁的小伙子将首先对这场灾难进行更宏观的美学挖掘,那就是写《长恨歌》的白居易。

白居易是一位创作了近三千首诗的大诗人。他写诗,负有“兼济天下”的使命,又通俗易懂,大受民众欢迎。在传世的唐诗名句中,他的作品占了不小的比例。我本人并不太喜欢白居易的诗,觉得境界不高;在他的两篇著名叙事诗中,我更喜欢的是《琵琶行》。但是,不能不承认,白居易用《长恨歌》,把唐代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大裂口,引向了故事化、情节化的情感审美之途。这是历史终于用文学方式告别灾难的一个信号。

相比之下,格调更高的是与白居易同年出生且关系很好的诗人刘禹锡。他的怀古诗写得最好,可谓空前绝后。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庞大的主题是其他文化所缺少的,那就是沧桑之慨、兴亡之叹。这个主题,刘禹锡完成得特别成功。请读《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还有《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文人那么喜欢抒发沧桑之慨、兴亡之叹,与中国历史的连贯性有关。看来一切都变了,但是,能说“变”,是因为有一个不变的坐标。如果社会发生了彻底的巨变,文字语言不复存在,社稷家国无从参照,那么,连感叹的可能也没有了。因此,咏史而叹,其实是一种奢侈。

终于,我们要跳过很多诗人,直接到达晚唐,去面对李商隐了。我对晚唐诗歌有一种偏好,乍一看离开了国计民生的大课题,离开了风云变幻的大空间,只是凉凉地、幽幽地,让人半懂不懂地吐露着个人的内心,却非常契合文学深层的那个角落。我相信,当代年轻人也会有这种感应。因此,我希望听听你们对晚唐的看法。当然,也可以倒溯到那位李贺。

王牧笛:宗白华先生评价晋人之美时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我觉得后半句特别符合这种晚唐余风。那种情感匪夷所思,很隐晦,像是一种独语的感觉,你在看它的时候,觉得能体会那个情感,但又说不出来,语言变得苍白无力了。

刘璇:对,比如李商隐的多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这些诗对感情的摹写是没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达的,只有用心地体会,心有灵犀才能契悟。

王安安:那首著名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特别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是什么?能说清楚吗?只有留待追忆罢了。

吕帆:晚唐诗人还善于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景物,李贺写过一首诗叫《苏小小墓》:“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里面的很多比喻非常形象,非常美。

余秋雨:我没想到你们会流畅地背诵那么多诗,是昨天晚上临时准备的吧?不过我刚才看到了,不管准备没准备,在发言中能够背诵一些好诗的年轻人是很耐看的。当然,要背诵的必须是好诗,好得让人觉得应该背诵,那就自然了。如果磕磕巴巴地背诵几句并不精彩的古语,那就有卖弄之嫌。

对这些诗,我想谈一种感觉。李白、杜甫的诗能裹卷我们,但是李商隐、李贺的诗却没有这种裹卷力。读他们的诗,我们似乎在偷窥别人的隐私,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又华彩纷呈。有的隐私也能让我们联想到自己的隐私,但那只是联想,产生不了整体共鸣。

晚唐的诗,不要求共鸣。这一点显然冲破了文艺学里的好几个教条。晚唐的诗,只让我们用惊奇的目光远远地看,片段地看,碎碎地看,并由此获得另类审美。这有点像欧洲二十世纪美学中那种阻断型的、陌生化的审美方式,别具魅力。

产生这种创作风尚的原因,与时代有关。豪迈或哀愁的诗情已被那么多大诗人释放完了,即使没有释放完的,如果再释放出来也显得重复了,也不真切了。为什么会不真切呢?因为整个社会已被门阀政治分割,宏大的感觉已不复存在,或者说,已成为一种记忆,一种幻想。因此,尽管很多二流诗人还会模仿前辈,而一流诗人则必然转向自我,转向独特,转向那个与社会共同话语脱离的深秘领域。这里,文学建立了一种新的自信:即使不涉及社会共同话语,也可能创造一种独立的美。现在我们知道了,这种独立的美,也就是纯粹的美。

面对这种更深秘、更纯粹的美,我们会遇到一个被普遍误解了的课题,以为“难懂”是美的障碍。其实,懂和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晚唐诗到当代的朦胧诗,都会让不少人觉得读不懂。其实,大家不妨联想一下,你们也会觉得秋山落叶是美的,女性忽闪的眼神是美的,但能从懂不懂的层面上来解释吗?你们为自己家购买窗帘时也会选择一些不知含义的色彩组合,而不会选择那些一眼就能看懂的鸡、牛等的图像,那又是为什么?我用这些最浅近的事例来批驳大批文艺评论家,他们实在掉在懂不懂的泥坑里太久了。

还是回到晚唐诗上来。从初唐、盛唐、晚唐的诗歌发展模式,我把它看成是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现的三段论规程。从气象初开到宏伟史诗,再到悲剧体验,再到个人自问――这个模式,反复地出现在世界各地成熟的文学艺术的每一个发展段落中。

我们这样来讨论唐代文字,当然遗漏了很多重要人物和重要作品。例如,散文领域的韩愈和柳宗元。尤其是韩愈,在中国文化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诗歌比散文更经得起隔代传递,而韩愈的文学主张我又不喜欢。在很多情况下,不少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学现象渐渐暗淡,我们没有必要抗拒时间而把暗淡了的一切重新照亮。后代的文化史目光,应该尊重时间的选择。

对于下一个跳跃,我是以一个问题开始的。我们现在要用一个唐以后的人,具体说来是在唐朝灭亡三十年之后出生的人,来作为唐代诗歌的回H向。我把他看做是唐代文学最抢眼的余光。你们能猜出这是谁吗?

王安安:当然,李煜。

余秋雨:当然,李煜。他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诗人,他的帝王权位和他的文学成就,如此矛盾地并存于一身,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奇迹。

李煜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在于为中国诗歌的一种重要体裁――词,树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李煜把词从民间演唱上升到了士大夫的艺术等级,进入到了高贵领域来呼唤高贵。事实证明,在他之后,这种文学体裁可以无愧地与楚辞、汉赋、唐诗比肩了。甚至有人认为,辛弃疾、李清照都只是李煜的余风。作为一个无能的帝王,他在生活中是那样地多愁善感,那样地风花雪月,那样地无奈,但是他的词却是豪放派的,即使在悲哀的时候也是一片故国山河,而且语言干净利落,晓畅明白,直达人心。在政治领域,他无所作为,但在诗词领域却是一个真正的大家。

皇帝或者政治家中也有喜欢写诗的,有些也写得不错,如刘邦、赵匡胤,因为他们的生命力很强健,直接体现在文化形象上也豪迈可喜。如果要在帝王的诗作中作一个优劣排列,我说过,即使是曹操的儿子曹丕也只能是第二名,第一是李煜。

李煜做皇帝的糟糕程度,几乎是让人生气的。他做的有些事情是不可容忍的,例如害死了很多直言的人。在军事上更是乱成一团,完全不知道怎样去面对赵匡胤已经建立的宋朝。赵匡胤劝李煜投降,答应在汴京给他造宫殿,李煜完全不能审时度势,不知道该怎么办,直到赵匡胤觉得他实在不听话,就只能打了。渡江的时候,宋军把船连在一起将整个长江贯通了,部队浩浩荡荡地过了江。但李煜身边的几个知识分子告诉他,看遍中国的历史书,没有把船排起来过长江的例子,李煜就放心了。结果他很快就被宋军包围,后面的情景可想而知。

投降的场面很屈辱。上身要全部裸露,跪下来接受宋军对首都的占领。然后坐着船,在雨天北行,到现在的河南商丘这一带再转道汴梁,即现在的开封。在那里,赵匡胤举行了隆重的受降仪式。所有李煜带来的大臣、官员全部穿上白衣服,慢慢地朝着受降台走去,齐齐下跪。赵匡胤以非常高的姿态说,我们现在终于走到了一起,宋朝在文艺上有点弱,李先生的词写得不错,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来带动文化的发展。这要按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让李煜当了个挂名的文联顾问。

赵匡胤还封李煜为“违命侯”,因为李煜违反过他的命令。说起来,赵匡胤也算是中国历代统治者中特别尊重文化人的一位皇帝,他也知道李煜的文化价值,但他实在太不喜欢政治上的李煜了。这不仅仅因为李煜对抗,对抗还能引人尊重,而是李煜在赵匡胤眼中根本是一个游移、无信、阴涩的政治人物,因此要用政治手段加以鄙视和污辱。在这一点上,李煜的两重性引发了赵匡胤的两重性。

但是,直到这个时候,在政治上已经什么也不是的李煜,仍然是雄视千年的文学家。我们随口背诵一下他的《浪淘沙》吧:“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写得真好。

再背诵一下他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善于捕捉最典型的图像,又善于运用最贴切的比喻,结果一气呵成,一字难改。

从李煜的词,我又联想到,他在还没有败亡前,曾派画家顾闳中去刺探韩熙载的生活情况,结果产生了《韩熙载夜宴图》。从政治上着眼,这是一个愚蠢可笑的举动,但从文化上着眼,却在不经意间酿造出了艺术杰作。

这与李煜本身的杰出词作的产生,出于同一规律。

李煜的经历告诉我们,杰出的艺术常常是人格分裂的结果,甚至是政治荒地上的野花。一切都志得意满的人,很难在艺术上成功。

李煜的经历还告诉我们,后人不要因为读了哪位创作者的优秀作品,就对他的全部行为系统进行不切实际的肯定和卫护。艺术家只是艺术家,让他们从政很可能导致彻底混乱。我们不能把艺术上的好感和恶感,推衍到其他领域。诗人很浪漫、很自信,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其实他们真正能做的事业也就是写诗。

同类推荐
  • 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

    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

    这是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窥望一个五彩斑斓的日本民间世界及其文化。在人类文明的发育中,民间故事就像花粉或者种子,可以随着风的吹拂或鸟的飞翔而传播。相对于典雅规范、风格迥异的日本作家文学,有着国际化面孔的民间文学的模块,一当嵌人了日本民间日常生活风情礼俗的点点滴滴,就浸润出了一幅幅日本气息浓郁的民间民俗的图卷。沿着从民间的角度探访日本民间的文化之旅,与一个个生趣盎然的民间故事中的儿童、老人、男人与女人相逢,玩味那古老传说中的河童、孤狸、天狗和山姥……一个折射着特定民情风俗与庶民生活断片的现世日本,就会呈现在你的,我的,我们大家的视野内。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具有悠久的历史。该书以图为主,用近200幅精美的照片,分六篇,即雁门长城、雁门关城、雁门古道、雁门名将、雁门商贸、雁门文化,反映了雁门关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
  • 世界神秘文化

    世界神秘文化

    巫医、巫师、巫术,从远古的喧嚣中走来,星相,吸血鬼、炼金术,在幽暗中绽放神秘的光彩,是冥冥中的蛊惑,是宇宙的安排,让人们顾影徘徊。
  • 菊与刀:揭示日本文化最隐秘污点的经典日本学著作

    菊与刀:揭示日本文化最隐秘污点的经典日本学著作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 巫术的世界

    巫术的世界

    神秘文化和神秘现象总能激发无限的遐想,作为一套神秘文化的专题百科读物和速读读物,本系列读本分专题全景式展现了世界神秘文化各个分支领域的历史起源、发展状况,以及与该领域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影视文学作品等等,并以现代科学的视角给林林总总的神秘文化一个全新的解释。
热门推荐
  • 那年夏天,十八岁

    那年夏天,十八岁

    那年夏天,十八岁的夏青遇见陆洋,是整个高中和大学里最让人羡慕的一对。
  • LivinginChina

    LivinginChina

    ManyChinesefeelliketheyareonanotherplanetwhentheyvisitforeigncountriesofcompletelydifferentcultures.ProbablythesameistruetoforeignerswhovisitChina.
  • 人面桃花惑君心

    人面桃花惑君心

    她沐浴时,忽然腰间多出男人的大手,她惊惧回头:“皇…皇上是你…”“玉儿!你这个小妖精,把朕的心都偷走了!”他霸道地将她圈在怀中。只因那惊鸿一瞥,他硬拆散她的幸福,将她囚锁。她只想平静的生活,怎想竟卷入阴谋漩涡,在后宫无休止的争斗中,她不得不变成暗夜中的罂粟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亿万老公小萌妻

    亿万老公小萌妻

    他是纵横商界雷厉风行的少董,她是正准备入行的偷,一个五年的约定,一个三年的承诺,让不在一条平行线上的两人交集.初见,她问:“什么时候结婚?”他答:“任何时候!”第二次见,他将她囚禁在天堂一样的别墅三个月未曾见面。第三次见,他收起她签下的文件,邪魅一笑,“从现在起,你,是我的妻子!”什么?才见三次面,她便沦为了人妻?她逃,他追,她追,他逃,终于,小猫咪怒了。“有名无实,我要出轨!”“婚内出轨,亲爱的,你将分不到半毛钱喔!”“冷子骁你就是一奸商!”
  • 龙套十八变

    龙套十八变

    做着小武替那种不会露脸的龙套夏沛菡,终于想转型继承老爸的武馆,过年回家发现,诶诶诶!邻居家和她上过树爬过墙砸过玻璃睡过一张床的.....怎么有哪里不对,算了,邻居家的那个混小子,居然是片场的大导演?!谁来告诉我发生了啥!夏:天皓,乖躺下,我去厨房端醒酒汤。齐:沛菡你知不知道我喜欢你。夏:我知道知道,我先去端汤。齐:不要,我一放手你就要和高汶走了。夏:我不走,我不走。齐:唔【整个人挂在夏沛菡身上】齐:沛菡,你别走,你别和高汶走。夏:我不走但是你能别扒我衣服了吗。某人化身大灰狼,然后哔--哔--哔--
  • 全能炼金师

    全能炼金师

    一次失败的化学实验,让实验员宫浩灵魂穿越异界,成为平民少年修伊格莱尔。不幸的是,他被卖到了噩梦之岛——帝国的秘密炼金实验基地,作为最下层的仆役和随时可能送命的实验材料。幸运的是,他还有一点时间来改变命运:拼命汲取各种知识与技能,学习和改造失传的古代炼金术,成为精通魔法武技的最强全能炼金师。用魔法武技将巨龙踩在脚下,让魔神也在我的傀儡军团面前颤抖!
  • 再见理想

    再见理想

    花一般年纪、多姿多彩的人生、每个人都有梦、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想、讲述着一个为了理想不懈努力而奋斗的人生梦......
  • 武魅妈咪小妞别太拽

    武魅妈咪小妞别太拽

    天哪,她也太倒霉了吧!不过是一次盗墓,居然莫名其妙就怀孕了?还生了一个长着翅膀的小恶魔?OMG!六年后,她拥有双重身份,偶遇身为警察的他,竟擦出火花!黑道斗殴,军火交易,古墓探险,他们携手对敌,演绎一对传奇情侣!
  • 传奇林绍良

    传奇林绍良

    本书介绍了林绍良先生传奇的一生。全书分为“故乡,难忘的记忆”、“印尼,血玉火的商机”、“庞大的林氏王国”、“红顶商人的风风雨雨”、“远离政治,投资海外”、“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六章内容。
  • 纪晓岚

    纪晓岚

    他是乾隆时期的学界领袖、文坛宗师。他学识渊博,被乾隆赏识;他工于对句,令世人惊叹;他作《阅微草堂笔记》,堪与《聊斋志异》媲美;他有无数的奇闻轶事,至今为我们津津乐道……本书将带你走进纪晓岚多彩的人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