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61400000025

第25章 我到底要什么

人活百岁无非生死,活明白了,自然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清楚了因也就知道了果。目标清晰,人生的路上才不会有迷惑、烦恼、无助。

《六祖坛经》中讲:“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意识是说,善知识,世人一天到晚在口头上念诵般若,但他们没有认识到般若智慧就存在于他们自己的本性中,这就像整天念食物名称而不能充饥饱腹一样。只在嘴上念叨空,就是花费一万劫的时间,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本性,到头来还是毫无益处。

六祖慧能禅师的悟禅其实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事业奋斗是一样的。如果在悟禅时“只在嘴上念叨空”,而不去探究其中的“究竟”,那么,这段看似在用功努力实践的实则是荒废掉了。慧能禅师认为如果这样的话,“就是花费一万劫的时间,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本性,到头来还是毫无益处”。

正如南北朝时的宝志禅师的一首偈语:

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

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不管是六祖慧能禅师也好,还是宝志禅师也罢,他们都想揭示一个禅理,那就是人活百岁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不能混混沌沌混一世。

的确,人生是短暂的。倘若我们不能正视人生,人生就会如流水般——只有流走的,却没有留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这短暂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怎样过才是有意义的。

一天,佛陀等弟子们化缘归来后,问他们道:“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化缘,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长养色身,来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又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芸芸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不过几十年的光阴。”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对佛法的了解仅限于表面。”

又有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

“嗯!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有了深入肌肤的认识,但还不够究竟。”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逐渐地被激发起来。又一个弟子说:“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两样,看起来不乏美丽,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工夫它就干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这时,只见一个弟子站起身,语惊四座地说:“佛陀!依弟子看来,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语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佛陀的开示。

“嗯,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证了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生命只是一呼一吸!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

人们往往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才会明白活着的价值。不要将自己的生命浪费在那些没有丝毫意义的事情上,要抓住每分每秒可以利用的时间充实自己。只有目标清晰,其过程才会充实,并且在奋斗的过程中才会度过各种艰险苦难,最终修成正果。

在佛家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初唐时的洛阳净土寺,一个年轻的和尚因家中贫困, 13岁(或说 11岁)在这里出了家。他每日除了做早、晚课外,寺里的方丈还要他洒扫寺院、担水及负责去后山采买。而其他和尚与他相比则要清闲许多,即便是被分配购物,也是去寺前较近的集市买些零碎东西。

就这样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年轻的和尚突然有一天觉得有些不公,就去找方丈理论。老和尚听完后笑而不答,只是低头吟了一声佛号。第二天,当这个青年和尚背着一袋米从后山市镇赶回来时,却发现方丈正在寺院门口等待。老和尚笑着示意他放下米袋休息,然后自己也找了块平地盘腿而坐时间过去了大半天,直等到日落西山时他们才看见两个小和尚抬着一小袋食盐说说笑笑地朝寺院走来。方丈起身很不客气地问他们:我一大早就让你们去买盐。路途不远又很平坦,但你们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呢?

一个小和尚低着头胆怯地回答:我们一路上谈笑看风景,走累了还要休息休息,所以回来晚了。方丈转身又问年轻和尚:寺后的市镇那么遥远,道路又崎岖不平,背着这么重的米袋还要翻越两座山峰,为什么回来比他们早呢?

年轻和尚回答道:由于肩上的东西重,我走路时就要格外小心,这样反而会走得又稳又快。十几年来我每天想的都是早去早归,这已养成习惯。在路途中我的心里只有目标,所以反而忽视了道路的坎坷和崎岖方丈听完后笑着说:道路平坦了,心反而不在目标上了。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出一个人的心志啊!年轻和尚顿时大悟,此后,他变得更加刻苦、勤奋和精进。

不久,寺里进行一次严格、全面的考核,内容包括体力、毅力、诵经、悟性等等。而这位年轻的和尚没有辜负老方丈对他的期望,以优异的成绩在众僧中脱颖而出。他就是我国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翻译家、法相宗的创始人——玄奘法师。

玄奘年轻时在坎坷道路上的艰苦磨炼,成就了他西行取经的伟大壮举;他“心中只有目标”的坚定信念,使他能够历经千难万险而取回了真经!

有的人生命虽然短暂,然而他们活得却很精彩;有的人虽然能够活到百岁,然而他们却稀里糊涂、空活百年;有的人总是因为害怕死亡而嫌时间过得太快,事实上他们每天都在浪费着时间;有的人却忙碌得来不及考虑这些无谓的问题,他们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被充分利用上了,根本“来不及老”。而这种“来不及老”的人,虽然无法达到参透生死的境界,然而他们离这种境界却并不遥远。

佛光禅师门下的大弟子大智,出外参学 30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经历。

佛光禅师总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师父,这 30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

佛光禅师道:“我很好,每天在法海里泛游,讲学、说法、著作、写经,世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了。我每天忙得很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道:“师父,您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

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清晨在睡梦中,大智隐隐中就听到佛光禅师的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

白天,佛光禅师总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众开示,讲说佛法。一回禅堂不是拟订信徒的教材,便是批阅学僧的心得报告,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刚与信徒谈话告一段落,大智忙过来抢着问佛光禅师道:“师父,分别这 30年来,您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碌,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觉得老呀!”

“没有时间老”,这句话后来一直在大智的耳边回响着。

事实上,佛光禅师并非没有老,毕竟 30年的时间对于谁来说都不算短。那么他为什么没有觉得自己老呢?

这主要还是在于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正是他将自己每天的工作安排得很充实,让原本一天中的无数个断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才“来不及老”的。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还是孩童时曾经有过许多的梦想,但当我们还未想如何去实现这些梦想时,死亡已经悄然而至。我们只能感叹、只能埋怨我们没有看清什么是人生。于是我们祈求上天能让我们回到从前,但那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奢望而已。所以无论我们现在是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娃娃,还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抑或是白发斑斑的老人,都要珍惜我们剩余的人生。奔着我们拟定的人生目标实实在在地做点努力,便不会留下那么多的遗憾与悔恨了。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的确,我们只有将这句话领悟于心,度过人生,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能无怨无悔、坦然面对。

同类推荐
  • 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

    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

    《全然接受》作者塔拉;布莱克拥有担任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师20年的丰富经验,在本书中对许多学生、客户的案例做了详实的分析与阐释,为我们提供系统化的实修方法,告诉我们如何转化悲伤情绪并重获完整的人格。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这部唯一由中国人写的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只言片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念执着,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更快乐地活在当下,每时每刻都能享受最活波、最自在的生命状态!
  • 伊斯兰文化:探索与回顾

    伊斯兰文化:探索与回顾

    本书汇集了众多丰富内容的文章,不仅是作者不同阶段、不同场所亲身经历的人生旅程的记录,也是撰写我国新时期伊斯兰教断代史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资料。全书分为“朝觐盛典”、“探索·论述”、“译著举要”、“出访纪实”、“祝贺·企望”、“缅怀前贤”、“序言和韪记”和“接待访谈”等八个板块,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 不可不知的圣经故事全集

    不可不知的圣经故事全集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热门推荐
  • 魔妃15岁:逆天三小姐

    魔妃15岁:逆天三小姐

    她是21世纪遭人人唾弃的逗逼杀手兼职神偷,在新到手一批“脏污”中,慧眼识珠,挑选了最为平常一面古镜。却不曾料想,此镜为上古十方神器之一的昆仑镜。传闻,以昆仑镜为核心,便可以穿越时间空间。机缘巧合下,昆仑镜带着她穿越到了一个架空时代。穿就穿吧,偏偏穿到一个没娘没老子的痴傻废物身上。废物?很好!那我便让你们看看,武魔双修算不算废物!神兽在手算不算废物!十五岁便能凌虐四方算不算废物!……四方势力皆想拉拢她,五方组织都想除掉她。某人微微感叹:“处境很不妙啊,难道是我太高调了?”【喵~本文有神器、有萌宠、有基友、有混蛋。更有暖暖的很贴心的大神哦!】粉丝群:480970937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人妖殊途:俏皮狐仙

    人妖殊途:俏皮狐仙

    生是墨家狐,死是墨家仙。莫道问:“为什么死是墨家仙?”“因为我这么可爱动人,死了肯定不会下地狱,自然就会升天成仙啊。”莫道又问:“我明明姓莫,为什么是墨呢?”“安啦,哎哟,只要是你的人不就行了?”新书移此,不负初心。
  • 逍遥游天下

    逍遥游天下

    谈不上拳打南山幼儿园、脚踢北海敬老院,但犯贱了钓钓狼牙鱼、烧烧红纹毒蜂、黑水蛟群里游泳,蛮族圣殿里打滚还是有的,至于还有可爱的星沙海、中央大陆、荒古圣域….额额额…要是不一一游玩一番怎对得起穿这一回?
  • 双成局

    双成局

    从好友的死开始,一步又一步,谁的局,又为了谁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桥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桥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 你若不嫁我便不老

    你若不嫁我便不老

    冷傲揉了揉眉心,今天的他是疯了,居然一大早帮冷宁收拾好行李送到学校来,却不想马上离开,坐在学校对面的冷饮店里看着学校门口发呆,就在刚才,当他看到冷宁和刘慧一起朝店里走来时,他的心竟然有些窃喜。想到昨晚看到的一幕,不禁感叹:“真是一颗好白菜被猪给拱了。”啊?刘慧猛的抬起头,疑惑的问:“学长,你刚才说什么,白菜被猪……给拱了?”冷傲一愣,才明白他居然将心中的想法说出口了,不自然的咳了咳。“我是说,一颗白菜瞎了,让一头猪给拱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昊明传

    昊明传

    三千大道皆枉然,唯有吾道始是真。昊明觉得重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何而活。悟道终非正途,唯有创立自己的大道才能永恒。修仙者,不当以成仙为终点,凌驾仙道之上才是目标。境界划分筑基,金丹,紫府,元神,地仙,天仙,金仙,大罗金仙,合道,道主武师,武王,武尊,武圣,下位神,中位神,上位神,主神,创世神魔法师,法王,法尊,法圣,下位神,中位神,上位神,主神,创世神。作者坑爹的设定语言无条件统一,时间无条件统一,金钱兑换统一【1:100】,测量方式统一所谓统一,你懂得,就是用你熟悉的,管他是异世还是哪里
  • 玄幻世界大纵横

    玄幻世界大纵横

    玄天大陆,本一个修真文明的时代。却因为上层的准允,资源的争夺,人心的欲望,内心的不服,等等原因充满了战争。这里的势力划分为县、城、府、川、州、国、域。且看被称为‘人屠’的白起,在玄幻世界又会有着怎样的离奇故事。看上的火精不给?看上宝地不借用?我喜欢的东西你竟然说是你的?子曰:“一言不合就开杀。”
  • 活人棺

    活人棺

    那一年,有肚兜小娃娃半夜来敲门。那一年,有红衣女子在那活人棺中坐。那一年,更有那百鬼抬着活人棺在阳间行。那一年,有人跟我说遇见了“红衣抬棺、古树泪血、金佛转身”就要赶紧逃。可是我哪里知道,有时候这世界再大,也没有一具活人棺大。我逃得再远,也逃不出生死两个字。
  • 豪门产业:千金家产之争

    豪门产业:千金家产之争

    父亲一夜之间去世,产业一夜之间被继母和继妹抢走,她的性格也随着一夜之间改变,在抢夺财产之中遇到一位‘好心’帝少帮她一起抢夺财产。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她仍然坚持争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经过了她不懈的努力,终于在一年之后她将爸爸的财产夺了回来。可是这个帮着她抢夺财产的帝少,却将她欺压在墙角,用着宠溺的语调说道:“我要把你夺走。”喵个咪呀!老娘是让你帮我抢财产,不是让你抢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