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69500000003

第3章 心安是归处

近来得知两件事。一件是同事告知,某省一通信行业省公司总部部门总经理被下派到一地市分公司任纪检书记。这位领导想不通,几个月之后,黯然走向了绝路。另一件是网友告知,一位美丽而富才情的女网友最近出现了抑郁症状,让我写篇文章与她交流交流。其实,我本人也是个遇事不容易想开的人,不过还是愿与诸位有缘人交流一些看法。

先来看第一位。这位先生的具体情况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他的死必定有部分原因是职业生涯的挫折感。省总部某部门总经理,按官场的等级来说,应属于处级,地市分公司的纪检书记可能属于副处级。不能否定,这是挫折。人家升官,我怎么降级呀?怎么混呀?以后怎么见人呀?一般来说,沮丧是免不了的;但轻生,那就太过了,不值了,是随想入阴,走火入魔。分析他的降职,也许有这么几个原因:也许原职相对来说是个冷衙门,工作没有太多激情;也许工作上有失误,引起领导层不满;也许比较锋芒毕露,遭到“修理”;也许受了委屈,遭到误解;等等。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但这些我感觉都不是至于构成轻生的理由。第一,官场的升沉起落自古以来就是寻常事,今日之落焉知明日不起;第二,据我所知,这样的行业这样的职级,待遇是非常丰厚的,降半级,经济上的损失并不多;第三,这个新的职位也还是比较重要的,相对人家苏东坡,一贬就是从天上到地下,要好多了。但他为什么要这样?我的分析是,他可能比较要强,自视较高,以前可能事业比较顺,从来只是从好的方向着力着意,根本不会想到自己还会下滑,因此情绪上无论如何也不愿接受这个安排;到这步之后呢,一心只往坏的方面想,处于失意的煎熬之中不能自拔,处于妄想的焦虑之中不能自拔,处于得失的计较之中不能自拔。几个月来,他在灰色的情绪胡同中冲来撞去,就是出不来,终于挺不住了,一念入魔。旁边的人可能会惋惜,因为你实在不至于如此呀,你还是出有车、食有鱼、居有位呀。

再来看第二位。我读了这位朋友博客里相当部分的文章,惊讶于她的才气、灵慧和骨子里的忧愁,我用“冷艳”两个字来形容这位网友,说冷,是幽怀远想,泠然脱俗;说艳,是情怀艳冶,恋恋红尘。

她与生俱来才情美貌,与生俱来深挚缠绵,与生俱来敏感多愁。她幼年缺失家庭温暖,成年后又遭离异痛苦。她的心脆弱易伤,渴望得到依怙、温暖乃至真爱;她对这个尘世一往情深,执著于这个尘世的恨爱悲欢、得失宠辱,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如夏花般绚烂怒放。但可惜的是,她的才情、美貌、灵性所生起的矜持又使她曲高和寡,一般人可望难即,她无法在这个尘世充分绽放自己。她的生命深处,一直在期待,期待着温柔入怀,焚身如火;在她的生命深处,一直在恐惧,恐惧着青春渐老,美丽消磨。她对光阴、对生死极为敏感,一川烟草,满城风絮,会带来闲愁万端;生老病死,亲朋凋零,会使她戚戚伤怀。她百转千回,心结难解,这加重了她的“我执”。她欣赏自己,怀恋自己,自己的美丽的灵魂、美丽的躯壳、美丽的才情(佛家认为,人的“我执”,源于生命中的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控制第六识“意识”,割裂原本统一整体无内外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不断地区别“我”与“非我”,不断地把色受行想识“五蕴”身以外的世界排斥在外,同时又不断地把外在的世界据为“我”有,构成“我的世界”,并不断地强化这个“我的世界”。佛家的修证,根本就是要突破这个“末那识”,使自我融入本我,使分别融入整体,使有限融入永恒)。在心灵的另一方面,她又有出尘情结。她对佛学有着相当的涉猎和理解。她试着以佛家的空灵如幻来冲淡寂寞,消融激情,安顿心魂。她拥抱雪域圣地。她向往尘外的圣洁,向往佛界的清净自在。

她的困惑是:入尘,情天恨海,真爱难觅,人比烟花落寞;出尘,云端回望,依依娑婆,一念深心难绝。这个尘世成就了她,同时也颠簸了她,离开它,心有不甘;拥抱它,又得不到充分的绽放。住也如何住,去也如何去,去住无凭准,所以叩禅问佛。但是欲得究竟清净解脱,必得彻了万丈尘缘,带着一颗凡心入佛,不小心就会入魔。尘外的安宁只是片刻,更衬托出尘世的无奈落寞。她这个色身的我、妄心的我、阿赖耶识种子中带来的深挚的我、激情的我,总是在与那个出尘的我、清净的我、希望与本原融为一体的我、向往涅槃寂静的我天人交战。因此,她是痛苦的、分裂的,她是游移的、漂浮的,她的心无法安住,所以,她寸心百结,抑郁成疾。当然,她的抑郁,也有身体的原因,也有生活的困惑,也有灵魂的积淀。

我的看法是,如果不是缺衣少食,挣扎在生存线之下,人的痛苦烦恼,其实大多根源于此心的放逐、此心的不安定。佛言:“三界不安,犹如火宅。”此心如果不安,恰似烈火烘烤。佛家又说,境由心造。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此心安泰,身体也跟着安泰;心若不安,则食不知味,睡不安寝,自然身体的各种状况都会发生。博友经常失眠,甚至自言自语,就是因为此心不安。

禅宗有一则著名的公案:

二祖慧可向达摩初祖问法:“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慧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曰:“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似有所悟,良久又曰:“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曰:“我与汝安心竟。”

祖师们法法相传,以心印心,机锋转语,渊默如雷;其间大智大慧,我辈凡心,无由揣度。我们妄猜是:慧可大师向达摩祖师祈求“安心”的时候,当时他是还没有明心见性的。真心真性是空明澄澈、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怎会不安宁?不安宁的是因妄念而起的妄想心、烦恼心。当达摩祖师对慧可说“拿心来,我给你安”时,慧可一时怔住,刹那间妄念截流,憬然有所悟,所以半天才说:“心找不到了。”不安宁的心找不到了,就是妄心熄灭了,所以达摩祖师说:“我已经与你安心完毕。”这表明,慧可大师此时已经登堂入室,初见心性了。

我们是凡人,我们不可能像祖师那样彻悟真性,究竟解脱。我们在红尘里,我们只能通过外在的追求和内在的自省求得生命的相对圆满和生命的相对自在。我们的不圆满、不自在,外在的因素是外在的追求难以实现或实现得不符期待,内在的原因是内心的妄念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这则公案告诉我们,人生的烦恼,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对自己的心灵没有一个清醒的省察调控;我们往往一任执著心、颠倒心、得失心、挂碍心、嗔恨心、贪取心、痴迷心、是非心等妄心妄念出入六根六尘,主导思维情绪,影响价值判断,左右行为做作,从而烦恼不断,是非蜂起,纠结错综,剪不断,理还乱。我们是凡人,我们要安顿此心,根本做不到慧可大师那样“觅心了不可得”,但是我们如果时时心存对“妄想心”的警醒和清明觉知,就可在一定程度上调伏它、管控它、化解它、转移它,不要妄动无明,随想入阴,兴风起浪,惹是生非,或者让心安住于某一点、某一处。如此,或许我们的身心就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安顿,获得相对安详人生。

如何能够得到心安呢?愚以为,就是要通过调伏、化解、管控、转移等手段,调伏自己的欲望、情欲、物欲、名利欲等等,做到心通、心明、心开、心平、心净、心和。当然如果能做到“心空”,则心无挂碍。心无挂碍则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度一切苦厄,断一切烦恼。这是觉者的境界,我们无从达到。所以,我们还是尽可能向前“六心”靠拢。

所谓“心通”,就是凡事不钻牛角尖,事事进得去,出得来。有些事,里面迷乱重重,槛外则风清月朗。进得去,出不来,人就会随想入阴,轻则烦恼难解,重则辗转成疾。所谓“心明”,就是要明白一点天运星移,人情物理,心有定知定见,则凡事取舍有度,进退有据。所谓“心开”,就是要拿得起,放得下,要有顿脱苦痛痴妄、返回常情常态的清明觉知,要有逢逆不困、处变不倒的心量理智。所谓“心平”,就是要管控自己的嗔恨心、得失心。要知道,没有好语好色好脾气,有好心也算不得好人。要坚信,得失不在于一时一事,有时得是失,有时失是得,是得是失,要看三生三世。所谓“心和”,就是要随缘、顺世、随境,就是在不违原则定见的前提下,尽可能融入这个世道,随顺这个世道,不要遗世独立,落落寡合,看这不顺眼,处那不习惯。心和,则外和,和则少纷争,少烦恼。所谓“心净”,就是心田要干净,要时时点亮智慧的心灯,修剪不良的心理荒秽,如忿、恨、恼、嫉、诳、害、骄等,管控不洁、不当、不法之欲望。

我想,如果我们能在生命中时刻注意着心通、心明、心开、心平、心和、心净,我们是能够安顿此心的;心安了,我们的心体就更活泼,就更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更能创造生命的精彩,正如一首禅诗所说的那样: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若无烦恼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回到前面所述的那两件事,谈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位是那位领导。他是把生命过程中的一点墨,狂抹乱涂,从而使整个生命漆黑一团,找不到返回光明的路,比较可惜。找不到回头的路,是他没有管控自己的妄念。如果我是这位领导,我也许会作如是思考:

古今做大事的,其事业生涯没有几个不是起伏跌宕的,这种例子举不胜举。人生碰到挫折,要迅速调整心态。是自己不对,要赶快反省,要及时“心通”、“心明”,迅速“心开”,赶快从灰色思绪中走出来,安于这个新的职位,并努力改善环境,做出业绩,做好了还可以起复甚至腾飞。退一步来说,毕竟领导没有一棍子把你打翻在地呀,即使你在这个位置无法作为,也可独善其身,韬光养晦,积蓄能量,等待时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再者,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人的生趣,应是多方面的,就好比走路,大路堵了,还可以走小路。大道坦荡如砥,让人浩气展虹霓;小路其实也曲折有致,旁边也有野草闲花。因此,在这个时候,要及时心平、心和,不妨多将注意力放于亲情友爱,花点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升官的热望、兴味慢慢地就摊薄到人生的多方面去了。按下葫芦起了瓢,人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生趣。如果说你是一个使命感很强的人,就算是为社会作贡献,也不仅仅只有做官一途,大场面可以做大事,小场面也可以做小事;庙堂可以做官事,在野可以做民事。其实,人生的功德,不在于你事做得有多大,而是在于你心尽得有多大。

对于那位女博友来说,如果我是她,我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首先,淡化我执。比如我的美丽、我的才情慧质等。获得美丽身,是福是祸无定准。一般来说,美丽者容易“我执”,因“我执”而起爱惜,因爱惜而起挂碍。反倒是寻常女子,不太去关注自我,把注意力放在事业、家庭、人生上,反而容易赢得幸福圆满。对于美丽,从究竟来看,一切有为法,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从真相来看,妍丑都由四大和合而成,并没有根本的差别;从本质来看,色空一如,妍丑一如,当体是空。所以,不妨以平常心待它。格外看重,就有计较,有得失,一是举棋不定不肯轻易出手,二是怕辜负错过而贸然出手。如此不但不易带来幸福圆满,而且会带来痛苦烦恼,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再说才情灵慧。佛说,一切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才情灵慧是从真如性海流出来的,而这个真如性海,人人具备,本质上并无差别。我很欣赏南宋才女严蕊的态度:“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和光同尘,融入众生之海,才有温暖,才有生命的活泼趣味。

其次,安顿身命。安顿此心,这个“身命”安顿很重要。身不得安顿,心如何安顿?所以,人在红尘,除了职业外,最起码要有一个伴侣,特别是女性。我曾经读过一位女博友写的一篇晚上背痛煎熬而无人援手的文章,凄凉又尴尬,令人欷歔。因此,尽快找一伴侣,他不一定是白马王子高仓健,但是他一定善良体贴;不一定处处尽如人意,但毕竟有个人相携相扶。在这里,要破除爱情的迷思。也许,爱是血肉相连,爱是惊鸿一瞥,爱是生死相许,爱是空灵纯粹,但这样追求爱,多半会失望,多半会空负一生。一片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其实现实中的爱情怎比得上精神上的爱情,金庸的爱情一定没有杨过和小龙女那么深挚美好,徐志摩的爱情一定没有再别康桥那么轻灵艳冶。不妨找一个可托之人,安顿好自己的身命,然后以才情之笔和佳人之思,在精神世界中遨游。诗曰:有梦不觉人生寒。

再次,不存怨尤。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些无端的苦痛、不幸的遭际。初看起来,这些都是被动的、无端的,是命运加之于我的,不是我们招惹的。但从深层次来讲,一切偶然都是必然。所以呢,横逆困穷,苦痛折磨,既来之,则安然受之,积极化解。《金刚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妨学一点佛家的心态:受别人轻贱,尝生命苦痛,消自己罪业,造未来福田。当然,一个人面对不好的遭际,说没有一点怨尤是假的,但怨尤之后,要用“心通、心明、心开、心平、心和、心净”的智慧去对治,则此心得安。此心得安,则更有利于化解苦痛,解决问题。

心安是归处。

附:绿萼《涕零而歌》

博友馨香满室昨夜给我发纸条:“绿萼,日月经天先生写了一篇文章送你,有空去看看吧。也许,对你的病有些许帮助。”我因身体不适,晚上没有上线,今天上午才看到,感动于那懂得、那慈悲、那温暖。我不说谢谢,因为,所有的感谢都显得分量太轻。

云自小路飞起来了,爱是一首温暖的歌。星空用幸福的微光照我,日月用快乐的明亮引我。我望着你的方向,望过山的高旷、水的长波,在我的灵魂我的血液里,酿满使我醉的你的微笑。我把左手交给你,把右手交给你,我把一切交给你,她们将永远是你的了—我对你说。

我一直都在为追寻生命的本真而不快乐,直到一片真情若清晨的晓钟把我的忧郁唤醒,直到一片阳光照耀我而后自我的心灵发光,我才快乐起来—日月经天,馨香满园,灰黄的枯原上,绽放了生命的绿色。

我深深知道,这里是我最后的归宿了。我只希望在这澄明的湖底轻泛心灵的小舟。湖外有山,山外有海,海外有喧嚣的世界,可是我不愿去理会,因为此地连涟漪都是平静的。我可以酣卧着,把每一颗星星都亮成灯火,把每一丝空气都凝成和风。真与纯,则在有月光的时候,自湖底幽幽地浮上来。

我从爱与哀愁中走出来,从灰色的情绪中走出来,从无边无际的抑郁里走出来,只因为千万种语言、千万种表情、千万种想念,都无法表达我心灵里轻柔美丽的芬芳。你引领我走进无尘的世界,微凉的路上花都是香的,树皆结果,每一朵花、每一颗果实都诠释着生命的真谛和生命的丰美。

真的不能希求更多,也不愿希求更多了。拥有的一朵花已然胜过整个花季,里面盛满知足的宁静,透露着一个悠久而坚定的信仰。你们的笑貌写进我的历史,你们的声音融进我的生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许多枯萎的树在那个世界里长出新叶,许多美丽的传说成为新的故事,许多许多的历练一直在说明,一颗有爱的心灵不死。

应该感谢的,却在说不出感谢的当时,一条河静静地流入我的血液,成为我的生命、我的历史、我不朽的信仰,歌在河里,诗在河里,希望也在河里。我知道再也用不着感谢了,我慢慢苏醒的生命将虔诚地答复这个世界。我从许许多多的变易中走到了不变的世界,我要停泊,然后安详地编织碧蓝的天色、灿烂的星光。

让世界去喧嚣吧,让人群从远处走来或者自身边擦过吧,我只要用两个手掌,围成一个小小的谷,只有我们自己心中纯粹的日月和烛光。纵是落雪之夜,让寒冷凝结在无边的黑暗中,我在我们的世界里含泪唱一首暖暖的歌……

也么哥:请别人“安心”,有效,但有限,正如别人代吃的饭到不了自个儿的肚里。路要自己走,理要自己悟,心要自己安。

大音希声:心安是归处,这标题真好,静境之妙,安详之美。分裂的痛苦我也深有体会。我的经验是让一个自我提醒另一个自我:赶紧放下,必须放下—中止(不可能终止)无谓的、徒劳的、痛苦的思考,别让自己崩溃了!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不通佛经,没那么多理论,对照您的学说,我的确是“通过调伏、化解、管控、转移等手段,调服自己的欲望、情欲、物欲、名利欲等等,从而求达心通、心明、心开、心平、心净、心和”。

有所异议的是,您假设自己是那位女博友的三点“考虑”,其中的第二点关于“安身”之策,可能比较适合男人。如果是我,我不能接受。何为可托之人?既可托,则身心皆可托。与其灵肉分离,不如宁缺毋滥。

大伟:这位博友很幸运,日月经天付出这么多的笔墨在循循善诱。还有这么多智慧的朋友在关心,在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她,心安是归处。或许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有让我们难以释怀的经历,此时,有人点拨是一种幸运,更重要的是自己去悟,用心面对自己。其实,有时候很多事情真的只是一念之差,想开了就豁然开朗。

依依江水寒:我也有过这位博友的相似经历。虽然处于忧郁中,但是头脑是清醒的。人的一生就是有波峰低谷的曲线,在低谷处一方面咬牙忍着,一方面积极寻求解脱。外界的力量只是外因,要真正走出,还得靠自己。

就这样层层过,层层破,一路的风光虽然美,但要体认到它是短暂的,究竟空幻的,不能安住,实际上也无法安住。在路上我们穿行着、欣赏着,快乐着,但不要执取,实际上也无法执取。一路上的野草山花,都是路标,指向的是一个终极的目标。

同类推荐
  • 鱼眼看职场:上班族生存法则与最佳职业规划

    鱼眼看职场:上班族生存法则与最佳职业规划

    本书将向你讲述一个有趣的职场寓言,故事的主人公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小职员,他在鱼市中买回了一条神奇的鱼。这条充满智慧的鱼以鱼缸来解析职场,帮助主人解析职业生涯中的各种困惑,使他了解到“人也像鱼一样,需要不断给自己的‘鱼缸’换水,从而保持工作的新鲜感”等诸多新奇的观念,以及迅速改善自身处境的方法。鱼眼看职场,并非是妄谈。当我们透过小小的鱼缸看五彩缤纷的职场,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工作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事实上,这本书正是要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 生气不如争气:人生不必计较的50件事

    生气不如争气:人生不必计较的50件事

    我们最不应该做出的牺牲,就是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我!因为那些对你指手画脚的人,其实四根手指头正指着自己,惶惑的不知道他们遵从的规则是什么。千万不要只遵从规矩做事,规矩还在创造之中,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做每一件事,虽然这样会麻烦一点。
  • 跟我学礼仪全集

    跟我学礼仪全集

    跟我学礼仪全集跟我学礼仪全集跟我学礼仪全集跟我学礼仪全集跟我学礼仪全集跟我学礼仪全集
  • 读《列子》学生活

    读《列子》学生活

    列子说:“古代的圣人以阴阳二气来统制天地。有形态的天地万物都产生于无形态的阴阳二气,不然天地从何处而来?所以说,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就是还未形成元气之前的状态,太初就是元气刚开始形成的状态,太始就是形体初始形成的状态,太素就是性质刚开始形成的状态,元气、形体、性质都具备而且结合为一体不可分开,这就叫做浑沦。
  • 健全习惯(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健全习惯(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本丛书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著作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付佳精品。
热门推荐
  • 不朽天章

    不朽天章

    仙路断绝,万道陨落,天地之悲,生灵之苦人途,心侣,无所谓酸甜苦辣,四季百味,悟不透人心冷暖,爱恨情仇,止不住的轮回,行不尽的人生,滚滚红尘,也不过诸天沧海之一粟,吾辈之人,当行知如一,当行远知求,当求不朽,当踏永恒。
  • 和平与战争

    和平与战争

    不朽战歌缭绕群山,千军万马踏破大地。他执剑而立群峰之巅,万千将士尽听差遣。两军交锋,天昏地暗,犹如天地之末日……混战时代,少年自强不息,一步步登上那巅峰之座。(下章预告:突现叶家。三人对阵八百卫军——一面倒的战斗——突如其来的叶家——战局扭转,比尔负伤。)
  • 不如十里春风

    不如十里春风

    近些天来,我总是梦见阿姐,梦见阿姐同我在戚宅里种玫瑰。我问阿姐为什么我感到疲惫,阿姐同往日一般笑着安抚我说。你少年时,太过安稳。如今才会如此沉沉浮浮。梦里,阿姐总是诓我说闭着眼数数儿,到了一百她就出现。我从一数着,一百过后。我兴冲冲转身寻着阿姐。却发现他身穿着黑色风衣,戴着我为他织的围巾,蹲在地上侍弄我种下的玫瑰。我提着裙子问他说:“郑啸声,我阿姐呢?”他似是故意不睬我,仍旧拨弄手里的土,待我想去找我阿姐时,他才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站起身子看向我:“你阿姐要么去找褚沉了,要么同甘棠喝茶了,再要么就是去百花门了。”顿了顿,他执起我的手问:“你就让我护着你不好吗?”
  • 哈佛财商课

    哈佛财商课

    财富和你其实并不遥远,也许你存了一些钱,但离富人还很远。也许你坚信,节约是对的,但借钱是一件可耻的事。也许你是个“卡奴”,还整天幻想着中彩票发大财。你是否想过,也许你与财富的距离只有那么几步的距离,你仅仅只是缺一点点财商?哈佛财商法则十二课,为你揭秘财富密码:钱放着不用,就等于“死钱”。你应该改变观念,合理负债,理智冒险,让“死钱”变成“活钱”。在这个金钱万能的时代,银行利息永远赶不上通货膨胀。要想致富,财富观念先行。没有人注定一生贫穷。想要实现创富的梦想,除了要有远大的志向、强烈的创富欲望。
  • 化蛹成蝶

    化蛹成蝶

    《化蛹成蝶》本书作者于茗用左手食指这惟一一根灵活的手指历时6年完成的14万字长篇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讲述了一个脑瘫女孩成长的心路历程,是千千万万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 大唐梅妃传

    大唐梅妃传

    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病故,高力士南巡至莆田,带回刚及笄的江采苹。梅林深处的初遇,美人如梅,梅如美人,薄唇微抿吹出一曲《梅花落》,足间轻点跳出一段《惊鸿舞》,一颦一笑仿若那梅间精灵,唐玄宗李隆基大喜,下旨封为梅妃,入住上阳宫。世人只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可在那之前玄宗也为梅妃这样做过,只是,那荔枝变为了梅。恩宠不断,上阳宫夜夜笙歌。后来,寿王妃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法号“太真”,随后不久玄宗下旨赐浴华清池,封为贵妃。
  • 奇葩涅槃

    奇葩涅槃

    毛学冠,一个奇怪的名字,一个奇怪的人。像一朵种子,注定不会烂在泥土中,注定要开出一朵花。什么花,菊花吗一种被人玩坏了的花;仙人掌等半个世纪才能开的花;荷花可他没那么圣洁。不,不是你能看到的,那是传说中的奇葩。他可以是任何花,又可以不是任何花。想知道这朵盛世开出来的奇葩吗,那就跟我一同走进这冰与火,恶魔与天使共存的人生吧!
  • 锵锵三人南北行
  • 鬼仙:缘起今生

    鬼仙:缘起今生

    传说,鬼仙拥有超强的修炼天赋,吞噬鬼仙的心脏后便能拥有强大天赋,更重要的是鬼仙的心能医百病。传说,鬼仙是上一世的机缘,这辈子才拥有这样的身份,若鬼仙不能成仙,便会掉入轮回道中,重新历练。传说,鬼仙达到渡劫期后无欲无求,便可羽化成仙。可百年来,从未有鬼仙成功过,或死亡,或迷恋爱情,最后因伴侣的短暂寿命而黯然神伤,失去生的意志。鬼仙,我从未想过会是这样。—————————————他为她,弃了皇位,踏遍雪山,为她,顶了雷劫,身死魂灭。她为他,剃了仙骨,放弃成仙,为他,抽了功力,痛不欲生。他与她,究竟可否克服一切在一起?本文轻松,略虐,结局HE
  • 最后,各自安好

    最后,各自安好

    年少的时候,我们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直到最后走着走着,发现只剩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知道,为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她付出了难以承受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