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87700000014

第14章 奸臣误国论(1)

奸臣最大的能耐是抓住昏君的心,所以说与其是奸臣误国,还不如说是昏君误国。在明君的宫廷里,奸臣的路是走不远的,官也是做不大的,只有那昏君身边的奸臣,才能永得富贵,成就害朝灭代的“使命”。

1.口蜜腹剑的假君子

李林甫之奸,口蜜腹剑一词概括,李林甫之奸,与唐玄宗晚年只顾美女游乐,不管朝政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机会让李林甫作奸,哪会出现李隆基失却美人,成为“寡人”的悲惨命运。

李林甫(?—752)是李唐宗室的后裔,唐玄宗时期为恶多端、养乱启祸的首席奸臣。他于开元初年以宗室身份入仕,蝇营狗苟二十余年,竟然在开元二十二年(734)时当上了大唐的宰相,而且一任就是19年。

李林甫“无学术,仅能秉笔”,素质十分低劣,却能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久居要津。主要靠他“多狡数”的政治权术和善于玩弄阴谋诡计的手腕,尤其是他善于伪装的两面派手腕,登峰造极。他面善语甜,骨子里却“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与人交往,“好以甘言谄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世谓“口有蜜,腹有剑”。一生“以谄佞进身”,全部仕途生涯就是以“佞”起家,以“陷人”为务。

唐玄宗初年,李林甫因嫌官职太小,但又“无学术”,便巴结当朝侍中源乾曜的儿子源洁,代求司门郎中。源乾曜素薄林甫,只安排为东宫“谕德”,续而迁“国子司业”。李林甫仍不满足,继续钻营。开元十四年,被御史中丞宇文融引荐,“拜御史中丞”。于是追随宇文融合伙弹劾右宰相张说,致使张说罢相。狡猾的李林甫向宇文融交换了这个筹码以后,没有再附和他们,摆脱了宇文融的朋党牵连,又钻营进尚书省,历任刑部、吏部侍郎。

李林甫还善于巴结权贵的夫人。朝中继任侍中裴光庭夫人,原为武三思女,李林甫暗中殷勤献媚,裴妻遂“与林甫私”。开元二十一年,裴光庭死,李林甫伺机而起,欲谋而动。他通过新寡的裴夫人“衔哀祈于力士”,请求高力士帮助疏通关系,高力士便把皇上将要擢用韩休为相的消息提前泄露给武氏。李林甫得到这一消息,抢先报讯韩休,讨其欢心。韩休受任后果然向玄宗“推荐李林甫可以出任宰相之职”。八面玲珑的李林甫又去钻营巴结皇帝的后宫,不惜重金贿赂。当时,玄宗的美人武惠妃宠倾后宫,武惠妃的两个儿子寿王和盛王也因母宠而见爱于皇上。皇太子李瑛却渐被皇上疏远。李林甫探知内情,乘机通过宦官向武惠妃表露:“愿护寿王为万岁计”。惠妃很感激,就在玄宗面前替李林甫美言。这样李林甫外有韩休引荐,内有武惠妃“阴助”,终于官拜黄门侍郎,受到“玄宗眷遇”。开元二十二年,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位列朝中三宰相之一。

与李林甫同任的另外两名宰相,一为侍中裴耀卿,一为中书令张九龄,都是“学术博洽”,敢于面诤直谏的贤相。张九龄曾阻谏玄宗说李林甫恐异日为宗庙之忧,玄宗没有听从,而李林甫则对他非常忌恨。“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并疾之”。张、裴二相由此成为李林甫的眼中钉。但蜥蜴为心的李林甫很善于伪装和忍耐,尽管心中嫉恨,却夹着尾巴,玩弄善身之术。当时唐玄宗在位已久,渐渐大渐肆奢欲,不管政事,张、裴二相常与皇上力争,朝政矛盾日益暴露。李林甫则往往利用时机,巧伺上意,“每奏请,必先饷遗左右”,以“伺上动静”。皇上的举止动态,“皆欲知之,故出言进奏,动必称旨”,玄宗惊喜若神,十分欢心。李林甫一面迎逢皇上,一面暗中寻端觅畔,排挤张,裴二相。

李林甫对张九龄一直怀有敌意,把张九龄视为自己仕途上最大的障碍,只要张九龄在朝,他就无法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因此他必须设法除掉这一眼中钉。张九龄早年以文学被中书令张说推重,张说曾多次向玄宗推荐他堪任集贤院学士,而玄宗对张九龄的器识、文词和风度也非常赏识,称他为“文场之元帅”。因此张说死后不久,玄宗便提拔他为中书令,成为朝政的主要执掌者、首席宰相,而李林甫也被提拔为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但李林甫先前曾同宇文融一道攻击过张说,他怕张九龄向他报复,而张九龄也一直看不起李林甫的为人。一次玄宗跟张九龄商量提升李林甫为宰相,张九龄直截了当地说:“宰相的地位关系着国家的安危,陛下如果拜李林甫为相,只怕将来国家会遭到灾难。”李林甫得知后,对张九龄更是恨之入骨,决心加紧实施驱走张九龄的阴谋计划。他探知玄宗虽欣赏张九龄的文学和气度,却对张九龄凡事固执己见,不符合皇上旨意不满。他要利用玄宗对张九龄不满的情绪,攻其不备,加深君臣二人之间的矛盾,让玄宗失去对张九龄的宠幸,而把宠幸的砝码加在自己身上。于是他暗施阴谋,冷眼旁观,等待时机,坐收渔利。

张九龄常在一些大小问题上同玄宗展开争论。大将张守珪任幽州节度使后,大破契丹,玄宗非常欣赏张守硅的才干,想提升他做宰扼,张九龄却劝阻说:“宰相一职,综理国家众务,并不是赏赐功臣的官。”不同意玄宗的意见,玄宗又退步说:“只是授给他宰相这个名份,不让他担任具体事务。”张九龄仍不同意,说:“名与器是不可以随意给人的。”这使玄宗感到非常恼火。在讨奚、契丹时,安禄山恃勇轻进,为敌人所败,按军规应处以死刑。玄宗怜惜安禄山有才能,免其死罪,令他白衣自效。张九龄却坚持说:“安禄山违反纪律,丧失军队,而且观其貌有反相,不杀必成后患。”玄宗见张九龄一再同自己作对,对他越来越不耐烦了,但又找不到罢免他的理由。

李林甫一直都在暗中窥伺时机,终于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牛仙客问题上找到了促使玄宗下决心驱逐张九龄的机会。

牛仙客是朔方将领,目不识丁,但在理财方面倒有些旁门左道。玄宗一再想提拔他,都遭到张九龄的反对。李林甫乘机挑拨说:“象牛仙客这样的人,才是宰相的人选,张九龄是个书呆子,不识大体。”玄宗见李林甫支持,很高兴,立即又找张九龄商议提拔牛仙客之事,张九龄还是不同意。玄宗这下可惹怒了,变色道:“难道什么事情都要由你作主吗!你认为牛仙客低贱,你又有多高贵呢!”

下朝后,李林甫又在玄宗面前离间说:“只要有才识,何必考虑什么词学,天子用人,有什么不可以的。”经李林甫这么一说,玄宗心里更不是滋味,再也不顾张九龄的反对,赐牛仙客爵陕西县公,食封300户,又升之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时罢去张九龄、裴耀卿的相位,任命李林甫为中书令,执掌政府大权。

李林甫倾倒张九龄,当上首席宰相后,心里十分高兴,但皇太子问题并未解决,他企图进一步利用皇太子问题去实现他的权力野心,他想废掉太子瑛,另立寿王瑁为太子,使太子和相权结合,从而驾空君王,独断朝纲。因此他暗中指使亲信构陷太子瑛,而武惠妃也未善罢甘休,继续派人监视太子。开元二十四年四月,驸马都尉杨洄再次状告太子瑛、鄂王瑶、光天琚与太子妃兄、驸马都尉薛铺秘密勾结,图谋不轨,玄宗又忙召集李林甫、牛仙客商议废太子之事,李林甫还是那句老话:“废太子是陛下的家务事,不是臣等所应参预的。”玄宗见宰相不反对,遂下令废除瑛、瑶、琚为庶人,流放薛铺于湘州,不久又赐死瑛等4人。

李林甫废除太子的目的达到后,满以为寿王瑁可以成为太子了。然而事态并未象李林甫所预计的那样发展。武惠妃由于在太子问题上做了亏心事,—夜晚常梦见太子瑛等3人为祟,最后恐怖成疾而卒。惠妃突然死去,李林甫深感不安。他知道寿王因惠妃而得宠,惠妃一死,寿王失去了成为太子的一个最重要的靠山。但他并未放弃拥立寿王为太子的宿愿,他见玄宗在立谁为太子问题上犹豫不定,便决心先发制人,于是上疏玄宗,提议说:“寿王年已成长,可立为太子。”而此时的玄宗似乎对李林甫拥立寿王为太子的用心有所察觉,因而在立谁为太子问题上显得异常冷静和慎重。他权衡了寿王和其他诸子,认为寿王毕竟是以母亲而得宠,他个人并无特殊才能,尤其是李林甫极力扶持寿王,目的已很显然。玄宗既然把首席宰相的大权交给了李林甫,就不希望这位权相再去拥立一个太子了。因为太子和权相结合,将会构成对皇权的威胁,因此不能立寿王为太子。想来想去,他最后选择了忠王为太子。这不仅因为忠王多年来一直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在宫中和外朝都没有形成个人势力,易于控制,而且忠王在玄宗诸子中也最年长,立忠王为太子,不会让以李林甫为代表的拥立寿王的外朝势力找到反对的借口。所以当李林甫问及立太子之事时,玄宗断然回答说:“忠王仁孝,年又居长,当立为太子。”李林甫只得打消立寿王的念头。

然而李林甫却牢牢地控制住了朝中大权,为了争宠固权,他一方面处处迎合玄宗旨意,凡有奏请,他都事先贿赂玄宗左右亲信,了解玄宗的意图,从而投帝所好,故深得圣心,玄宗把政事全部委托给李林甫处理,宠之不疑。另一方面他又想方设法把玄宗和百官隔绝开来,不让玄宗了解下情。他曾把谏官们召集起来,公开威胁说:“现在皇上圣明,做臣下的只要按皇上的意旨办事就行了,用不到大家七嘴八舌。你们没有看到皇宫前的立仗马吗?它们吃的饲料相当于三品官的待遇,但是哪一匹马要是叫了一声,就要被拉出去不用,后悔也来不及了。”对上疏言事的人,李林甫一概打击,谏官补阙杜钹不听李林甫的话,偏上疏给玄宗提建议,结果第二天就接到命令,降职到外地做县令。

对玄宗赏识并有可能入相的人,李林甫也一概排斥和打击。他打击异己手法十分巧妙,他要排挤一个人,表面上不动声色,笑脸相待,做出一副十分关心人的样子,在背后却暗箭伤人。中书侍郎严挺之,为官清廉,又有才能,李林甫十分妒嫉他,把他排挤在外地当刺史。有一天,唐玄宗突然想起了他,对李林甫说:“严挺之还在吗?这个人很有才能,还可重用呢!”李林甫说:“陛下既然想他,我去打听一下。”退朝后,李林甫立即把严挺之的弟弟找来,对他说:“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倒有一个办法,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说他得了重病,请求回京城来看病。”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这样关心他哥哥,非常感激,马上给严挺之去了一封信。严挺之接到他弟弟的信,果真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拿着奏章去见玄宗,假惺惺地说:“哎,真太可惜,严挺之现在得了重病,不能干大事了。”玄宗只好惋惜地叹了口气。

在铲除异己的同时,李林甫也大力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然而当这些亲信权位渐盛,皇恩日隆,有可能危急到自己利益时,他同样毫不留情地予以排斥和打击。御史中丞杨慎矜在构陷太子的过程中,替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杨慎矜权位日重后,他又非常忌恨,于是设计陷害,指使王拱诬奏杨慎矜行为不轨,杨慎矜遂遭灭族大灾。

欲壑无穷的李林甫,“不惧盈满”,贪求富贵又唯恐有才能的人上来与之竞争。因此“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以保其泣”,“有才中于时者尤忌之”。表面上对这些人甜言蜜语,关心备至。实际上“崖阱深阴”,暗藏圈套,不断地算计别人。李林甫不仅背后陷人。还惯于利用别人的矛盾,玩弄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法来排斥异己。户部尚书裴宽,“素为上所重”,李林甫恐其人相,内心忌之。刑部尚书裴敦复“平贼有功”,受到皇上表彰,李林甫亦忌之。正好二裴互有矛盾,李林甫便从中挑唆,致使矛盾扩大,裴宽坐贬为睢阳太守,裴敦复贬为淄州太守。这样就把二裴打下去,阻止了他们人相的机会。

嫉妒成性的李林甫不仅注视朝廷官员升迁的动向,不断加以排斥,还注意防止边帅的竞争。边帅皆用忠厚名臣,其中功绩显著的人往往升入朝,拜为宰相。李林甫启奏任用少数族将领,少数族将领不识汉字,驻边领军,才能再大,也不会入朝拜相。这样从根本上杜绝了边帅入相的路子,他自己的相位可长保无虞。玄宗竟听信其言,选用安禄山之流,结果遗患天宝末年。

天宝后期,李林甫羽翼丰满,其奸恶本质进一步暴露出来,变得气焰嚣张,凶狠猖厥,权势欲恶性膨胀。他网罗群佞,在朝中为所欲为,“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凡不顺从他的人,都蓄意打击、陷害,无论怎样有地位的官僚、贵戚、名士,只要与李林甫有隙,或不屈于李林甫,都难免遭其毒手。出于打击陷害别人的需要,他着意豢养了一批残酷的“治狱吏”,充当帮凶。“为吏深刻”的罗希奭、吉温二人是李林甫的两个心腹打手,被时人谓之“罗钳吉网”。由于李林甫心狠手毒,骄横无比,百官无不惧怕,“朝野侧目,惮其威权。”尤其是玄宗皇帝嬉游于深宫之中,“或时不视朝,百司悉集林甫第门,台省为空。”军国机务皆由林甫在家中决策,下官把李林甫决策好的文案送交陈希烈,让他书名而已。

李林甫以诬陷杀人,必为人所谄。他的亲信吉温,先附于李林甫,后来发现依附于他最终难以升迁,就离开李林甫去依附杨国忠。并为杨国忠出谋划策,取代李林甫。首先除去李林甫的心腹萧炅,天宝九年,吉温找到萧炅的罪名,要杨国忠奏而逐之,以翦心腹。李林甫居然无能救援。接着吉温又和安禄山约为兄弟,激发安禄山共排李林甫。由是李林甫培植的党羽溃裂。不久,玄宗发现了真相,于是疏远了李林甫。李林甫此时竟也束手无策,“忧懑不知所为”。天宝十一载,李林甫在忧懑中结束奸恶一生。还未来得及下葬,杨国忠诬奏李林甫结党谋反的奏书,由于援引安禄山证词而获准,于是玄宗“削林甫官爵,子孙有官者除名,流岭南及黔中。”“割林甫棺,更以小棺如庶人礼葬之。”玄宗终于在李林甫死后清醒地看清了他的面目,斥李林甫“妒贤嫉能,举无比者”,可惜已经为时太晚了。

李林甫是个“无学术,仅能秉笔”,素质十分低劣之人。他之所以能够沐猴而冠并久居要津,首先是因为他“以谄佞进身”,善于逢迎君主,有阿谀谄媚之才。此外,善于玩弄阴谋诡计和政治权术、多方蒙蔽君主视听,也是他小人得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晚年的玄宗被早年的辉煌冲昏了头脑“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倦于万机,恒以大臣接对拘检,难徇私欲”;又对李林甫“任之不疑”,便“悉委政事于林甫”。正因如此,李林甫才敢于或明或暗地在他面前行骗,也正因如此,李林甫才能够把他骗了个实实在在,毫无知觉,所谓的奸臣误国不假,而真正误国的却是一个是非不分的“明君”。

2.荀勖倾国害时

永熙元年(290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他生而痴傻,根本无法掌管朝政,惠帝皇后贾南风,是个凶狠毒辣的女人,惠帝即位后不久,贾南风便诛杀辅政的外戚杨骏、废黜杨太后,又连杀汝南王、楚王及一批大臣,形成了戆帝当朝,悍后专政局面,为日后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对此,荀勖负有重大罪责。

同类推荐
  • 书生点将录

    书生点将录

    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但书生未必是书呆子。当乱世来临,恶徒横行之时,书生是否只能备受欺凌,忍看亲人挚友惨遭荼毒?不!当命势所迫,必须拿起刀、为爱人、为侠义而战时,书生也能成长为一世英雄。但横刀立马于乱世之中的勇气,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也并非如段誉一般,凭着绝世好运就能有惊无险的出入江湖。机缘巧合固不可缺,但一将功成,却是历经劫难、备尝血与火的磨练,终至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才有的。文以载道,胸有块垒,遂成此文。
  • 三国杀

    三国杀

    鬼谷子弟子陶义阴差阳错来到东汉时代,他投奔过董卓,援助过张绣,也依附过曹操却无成大事。兵败汝南的陶义远走辽东之时巧遇自己的妻子公孙惺,也因此改变了他的一切。陶义坐拥了辽东之地,西至晋阳,东至襄平。后协助曹操一并对抗袁绍,却与飞将吕布种下一剑之怨。曹操称魏王后封陶义为晋王,以守东汉之边陲。时代动荡,依附曹操的晋王陶义带领曹操军队攻打新野之时,却又中诸葛亮火烧新野之计,以至于曹操十万大军葬身火海。无奈他待罪征西凉与西凉锦马超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如今因为失去妻子公孙惺而白发苍苍的陶义又为援救许昌,而遭到吕布,马超的追杀,不知他能否躲过一劫。
  • 乱世草根

    乱世草根

    人类的社会就是一片森林,个个都想长高得到更大的生存空间争夺阳光、争夺地下的营养。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变作参天大树,可是大树下有不断的有新生的幼小树苗面对着已经被遮住的天空无可奈何…唯有一场烈火所有的一切才会从新开始烧毁的大树成了小树的养分,小树也会成为大树一个个的轮回…
  • 梦回南宋之扭转乾坤

    梦回南宋之扭转乾坤

    南宋初年,战事不断,黄河以北尽在金人铁蹄之下,满目疮痍。金国多次南下征伐均止于长江,始终未能灭亡南宋,金国连年征战,国力大损,绍兴十一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得到短暂的安宁。几个普通大学生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南宋,历经种种磨难,且看他们如何摆脱一无所有的难民境况,一步步改变自己的未来,登上时代顶峰,让南宋悲弱的宿命发生逆转!
  • 重铸天可汗

    重铸天可汗

    本书已经残废,请勿追看,请看新书《我的白金五星酒店》。简介下面有传送门。
热门推荐
  • 二次元之独眼樱满集

    二次元之独眼樱满集

    一个沉默的少年,为救一位女孩,赔出生命,却意外融入了拥有王之力的樱满集灵魂,那一个被刀砍的血流成河的身体,重新爬了起来,在夜幕中说出来,我是叶林江,我是樱满集,少年对背后的女孩说,好久不见了~祈,他能在世界中创造什么样的火花。
  • 天赐良缘:傻王遇上废材妃

    天赐良缘:傻王遇上废材妃

    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一朝穿越,变成冥龙世家最不得宠的嫡系大小姐。亲娘早逝,亲爹不爱,姨娘狠毒、小妹犯二、未婚夫被自己退了婚。斗姨娘、杀小妹,耍王爷、救家族。到底谁是赢家。偶尔半夜跑出去,把京城偷了个底朝天。白子墨,他是皇上最得宠的皇子,可却被奸人陷害、给毒成一个智力只有4、5岁的孩童。家族里,一纸婚约,冥子洛笑着接过,她被赐婚与他,从此以后,冥子洛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流光学院里冥子洛遇见了,其他三大家族的继承人。腹黑、妖孽、一根经、慢半拍,全被冥子洛遇见了。以前:白子墨笑得小孩子状:“娘子,你看,子墨不哭了。子墨很乖。”这是冥子洛笑了:“是啊!子墨是很乖,所以啊,你现在快去睡觉。”现在:冥子洛:“子墨,我很乖的,你放过我好不好?”白子墨邪邪一笑:“不放,除非你以后都很乖。叫你再去找夜风溪。”
  • 网络虚拟人生

    网络虚拟人生

    我叫道非,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加入同学的游戏工作室。在那里我结识了一群个性鲜明的怪人,并且发生了很多光怪陆离的脱轨事件。没有办法复活的灵魂,游戏里的杀人事件,隐藏在黑暗中的黑客组织,大公司中的权力斗争……我都想不到我的人很能够如此精彩。
  • BIGBANG之错过的爱恋

    BIGBANG之错过的爱恋

    婚礼上,他突然闯入,拉起我的手就走,边说:“我不会让你嫁给别人,就算我身败名裂,就算全世界都阻止我们,我也要和你在一起”看着权志龙坚定的面容,我心底泛起异样的感觉……
  • 战绝九天

    战绝九天

    一个杀手,在2012的灾难之后,保留着原有的灵魂重生在一个充满战气与魔法的世界,这个世界并不是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却似乎又与地球有着太多的联系!具体是怎么样的联系呢?主角重生刚出生之后便陷入昏迷,醒来发现身边的父母却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这其中含着一个怎么样的阴谋呢?环环相扣的阴谋,层层拔开的迷雾!这是我的第二本小说,第一本《傲天虚无诀》50万字,虽然没有签约,但也坚持完本!所以请大家放心收藏,无论结果如何,也会完本。本书至上传起,每天保证至少更新6000字!
  • 中国传奇(林语堂全集15)

    中国传奇(林语堂全集15)

    "本书所收各篇,皆为中国最著名之短篇小说杰作,当然中国短篇小说杰作并不止此数。本书乃写与西洋人阅读,故选择与重编皆受限制。或因主题,或因材料,或因社会与时代基本之差异,致使甚至多名作无法重编,故未选人。所选各篇皆具有一般性,适合现代短篇小说之主旨。短篇小说之主旨在于描写人生,一针见血,或加深读者对人生之了解,或唤起人类之恻隐心、爱、同情心,而予读者以愉快之感。小说当具普及性,不当有基本上不可解处,不当费力解释,而后方能达到预期之目的。本书所选各篇中,若干篇具有远方远代之背景与气氛,虽有异国情调与稀奇特殊之美,但无隔阂费解之处。本书是作者又一部向西方..."
  • 说起

    说起

    当再次相遇曾经的朋友,我们再次执笔写下过往,我们会笑着说起那段传奇,那份疯疯傻傻,毕竟这属于我们,是彼此独家的回忆。再次说起,我们感慨:感谢有你,陪我到最后。说起,说起......
  • 龙逆神武

    龙逆神武

    七国争霸年间,跛脚的孤儿流浪街头,幸得一位雕刻大师收留,取名为尘,从此尘和师傅行走七国为他人雕刻,由于二人名声响亮,受邀去建造皇陵,当皇陵将要完工之时,秦王下令杀了所有建陵者,可当尘再睁开眼时,世界发生改变......
  • 姐姐北大,妹妹清华

    姐姐北大,妹妹清华

    本书经提炼浓缩成英雄母亲盼女成凤的至情至爱和英才培育的超凡智慧,以及两个女儿富有实效的精妙学习方法和高考实战技巧,展示了现代青少年的情感、心理、习惯、志趣、潜能等成功素质的培育进程。
  • 重生之绝色捉鬼女天师

    重生之绝色捉鬼女天师

    鬼,又称亡灵。和鬼最相近的就是水。鬼在刚刚形成的时候,就好比一滩碗口那么大的水,照射到阳光或者被活人轻轻地呼一口气都有可能消失,这种时期的鬼就是最初的鬼,也是最好消灭的鬼,我们称之为游魂。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墨,单名一个颜字,道号青莲,是个天师。我们的故事就是从一名叫柳风的游魂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