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87700000027

第27章 中国的阉人权监(4)

不久,李莲英就被提升为梳头房总管,成为慈禧身边的心腹红人。在一般人看来,慈禧的性情太难捉摸了。但是李莲英在给慈禧梳头的日子里,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慢慢地摸透了她爱美、爱表现、爱虚荣、爱听恭维话、气量狭窄、嫉妒刻薄和打击报复的性格。她有一句名言:叫做“谁叫我蹩扭一阵子,我就叫他蹩扭一辈子”。李莲英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为了保全自己,步步高升,对慈禧是逆来顺受,巧为周旋,恭维备至,毫不懈怠。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稍有疏忽,就会惹下杀身大祸。而李莲英却不在乎这些,因为他对慈禧的内心世界摸得太透了,掌握了她的喜爱与要求,针对实际情况,为她排忧解难。而慈禧也觉得,自从身边有了李莲英,人生才有了乐趣。李莲英除了给她梳头外,还要陪她下棋、观花、玩牌、散步、谈古论今,投其所好,张口即来,谎话连篇,一副十足的奴才相。

自从同治皇帝亲政以后,两宫皇太后撤帘归政。慈安太后本是个憨直忠厚的女人,平生以祖训为怀,以正统观念支配着自己的言行,她懒于朝政,撤帘后如释重负,回到深宫享清福去了。慈禧却耐不得半点寂寞,她刚愎自用,野心勃勃,仍然以皇太后身份干预朝政,谁知自己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却我行我素,目无太后,根本不理慈禧那一套。当然慈禧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她把李莲英找来,要他监视皇帝与皇后的行动。李莲英也并非省油灯,乘此机会讨价还价,提出了许多条件。说什么奴才自从进宫以来,就是侍奉太后的,太后叫奴才干啥就干啥。如今,奴才仅是个梳头房总管,怎么敢去过问皇上与皇后宫中的事呢?假如按太后的吩咐去办,皇上与皇后怪罪下来奴才是吃罪不起的,弄不好还会掉脑袋!

试想,慈禧是干什么的,李莲英的话一出口,她就完全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她权衡了利弊,为了能专权,她需要李莲英这样的奴才。不久,就把李莲英破格提拔为宫中大总管,特许他头戴二品红顶,插孔雀花翎,挂着只有亲王才能使用的金黄背云朝珠,服制如同王公一样。这是有清二百年来破天荒之举。奴才李莲英平步青云,一步登天,成为传奇式的人物,他怎能不替主子出力卖命。李莲英不仅是慈禧的贴身宠儿,更是她的政治耳目。从此以后,朝中王公大臣,地方封疆大吏,谁要想飞黄腾达,升官发财,享受荣华富贵,都得到李莲英门下顶礼膜拜。只要重贿李莲英,就能使自己的权利欲望得到满足。李莲英利用慈禧给他的权力,帮助慈禧兴风作浪,制造了一桩桩离奇案件。

光绪十二年(1886年),光绪帝年满16岁,按古人的规矩已是成年男子了,理应成为大清帝国名符其实的皇帝。慈禧太后非常不愿意将大权归还光绪。尽管当年慈禧太后曾许下过诺言:“垂帘之举,本属一时权宜,惟念嗣皇帝此时尚在冲龄,且时事多艰,王公大臣等不能无所禀承,不得已姑所清,一俟嗣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但诺言仅仅是诺言,归政是归政,似乎两者在慈禧太后那里并无联系。为了牢牢把握朝纲大权,慈禧太后表面上表示归政于光绪帝,照顾一下面子,另一方面则更加牢牢地把住朝权不放松。

朝中大多数朝臣深知慈禧太后的本性与为人,再三“恳请”慈禧太后又“顺理成章”地决定再“训政”数年。这样,慈禧太后从“听政”又变成了“训政”,其实并无任何本质上的差别。

李莲英与光绪帝的关系是从光绪帝刚入宫时开始的。起初,年幼无知的光绪帝经常得到李莲英的关照,李莲英也想方设法取得光绪帝的欢心。光绪帝入学后,与他的一些老师,如翁同和、夏同善等人接触的机会增多,与李莲英接触的机会少了。李莲英害怕幼主疏远自己,尽量讨好光绪帝。光绪帝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明白了许多事理,也看透了李莲英的人品及作为。更有甚者,有一次光绪帝奉慈禧太后之命,第一次到天坛祭祀时,被李莲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训斥一顿,使光绪帝大丢脸面。光绪帝亲政后,尽管徒具虚名,但毕意是“真龙天子”,受一个太监的气,实在让他无法容忍。此外,更加深光绪帝对李莲英仇恨的是,李莲英经常刁难光绪帝。

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月初的一天,光绪帝下令当天巳时宫中文武百官及太监宫女等演练大礼。所有的人均准时到场,唯独缺少大权监李莲英。李莲英迟迟未到,光绪帝与他人鹄立三时之久。李莲英姗姗迟到,光绪帝新仇旧恨汇集心头,十分恼怒地训斥道:“大胆的奴才,今日朕特发谕旨,定巳刻演礼,而你却未刻方至,令朕与文武百官鹄立三时之久。而今入殿不行请罪,反傲慢至极,不予惩罚,何以服众?”接着便传旨,杖责李莲英。李莲英机关算尽,八面圆滑,最后还是让光绪帝借由打了40大板。李莲英由此也加深了对光绪帝的仇恨。当然,他无法杖责光绪帝,但他可以利用同慈禧太后的特殊关系,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光绪是清王朝建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也是一个历尽磨难、坎坷一生的皇帝。他名义上是大清帝国君临天下的皇帝,但实际上却是一个被西太后操纵的傀儡,并没有多少实权。光绪帝在位34年,如果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而言,他一天实权也未掌握过。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以谋弑皇太后的罪名幽禁起来。李莲英领着一群太监把光绪帝带到慈宁宫右侧殿。他对光绪帝说,是奉皇太后之旨让光绪住在这里的。为了监视光绪的一举一动,李莲英派出了16名太监“服侍”皇上;为了不让光绪帝逃跑,据说是李莲英给慈禧太后出主意,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光绪到瀛台后,李莲英又带领一批小太监把通向瀛台一个小曲桥拆掉,瀛台变成了一座孤岛,出入只能靠小船来往。从此后,光绪帝成了慈禧太后的一名囚徒,在瀛台这座孤岛上度过了整整十个春秋。在这10年里,只有庚子兵祸(1900年),慈禧太后出逃北京,携光绪帝西幸,光绪帝才算有机会离开孤岛一年。李莲英奉主子之命,负责看管、监视光绪帝。据说光绪帝被囚之后,先是仰天长叹,后又泪流满面。恰好被李莲英撞见,他幸灾乐祸地说:“皇上,这是老佛爷让你享清福啊!别难过呀!”这种颠倒了的主奴关系既说明了光绪帝身陷囹圄的困境,也反映了李莲英阴险歹毒。

被囚于瀛台的光绪帝完全落入了李莲英的魔掌,他的一举一动均在李莲英的严密监视之中,一个大清帝国的当朝皇帝竟然成了太监的阶下囚。虽然李莲英对光绪没有生杀大权,西太后也由于种种原因,暂时还不想处死光绪,但光绪却失去了自由,李莲英抓住这个机会报私仇,泄私愤,想方设法从精神上折磨他,生活上虐待他。光绪被囚禁后不久,李莲英传下主子的懿旨,撤掉了光绪的皇帝膳食标准。表面上看,每天都有一些小太监给光绪帝送来御膳提盒,可是盒里的内容却已不是“御膳”了,所装的点心和菜肴只是为了凑数而已。不管光绪吃还是不吃,每天都有人送来。有一次光绪染病口渴,想让太监送点儿茶来。看守他的太监回话说,没有皇太后恩准不敢送茶。光绪只能喝点儿白水。为了防止光绪在瀛台乱写乱画,也害怕光绪帝把被囚禁的困境通报给洋人,西太后命令李莲英把瀛台的纸砚笔墨全部撤走。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光绪帝在无限的孤独、惆怅、苦闷、忧郁、哀怨等各种精神折磨、肉体摧残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长此以往,身心备受折磨的光绪终于染病在身,骨瘦如柴,30多岁的男人本正值青壮年,而这时的光绪却步履艰难,形如老态龙钟。光绪帝卧床不起时,仅有一个老太监在瀛台服侍他,隆裕皇后、瑾妃没得到慈禧的恩准也不能前来探望。慈禧太后虽然把光绪囚在孤岛,但又不想让他立刻死掉,她每天都让李莲英到这里看一看。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太后已经74岁了,年逾古稀的慈禧深有风烛残年之虞:年老体衰,力不从心。而这时,真正对慈禧的病患发自心底不安的是李莲英。他害怕慈禧太后死在光绪之前,一旦形成这种局面,复辟后的光绪决不会放过他。正是在这种前提之下,李莲英下狠心在他的主子归西之前,先设计毒死光绪帝。

李莲英最后下决心毒死光绪帝又与光绪帝的一段日记有关。光绪被囚后,十分苦闷,曾有一段时间记日记,把每天的生活情况记录下来。李莲英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其中一部分日记还传了出去,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现在病得很重,但是我心里觉得老佛爷必定会在我以前死。若果如此,我必下令斩杀袁世凯与李莲英。”李莲英原原本本地把这件事告诉给了“老佛爷”,煽风点火地说:“若是皇上在老佛爷之前死,那么各方面的事情就容易办了。”慈禧听清了李莲英话的深层意思,遂下令李莲英去“专心致志”地“服侍”皇帝。李莲英对主子的“良苦用心”心领神会,把光绪的饮食医药等一切大小事情统统包揽过来。自李莲英“服侍”光绪之后,光绪的病情不但没有丝毫减轻,反而一天天加重了。李莲英名义服侍皇帝,实际上是一个追命鬼,早在光绪死前很长一段时间,他就奉主子之命,为皇帝准备好了寿衣。光绪病情日渐加重,他心里明知是李莲英捣鬼却也无计可施。没有身陷囹圄,身体健康时他对李莲英尚无可奈何,而如今重病缠身,卧床不起,就更加无能为力了。李莲英十分“恪尽职守”,一天也不离开光绪,表面上是在照顾皇帝,实际上是在加速他的死亡。李莲英很快达到了目的,完成了使命,光绪帝在慈禧太后之前死去,也是在万分痛苦中走完了人生历程。

关于光绪帝的死因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当代历史学家认为,光绪帝确系中毒而死。而且是李莲英在征得慈禧太后同意后,在光绪食物里下了毒,毒死了光绪帝。

李莲英太监生涯50余年,可谓坏事做绝,恶贯满盈。他不仅与慈禧太后共谋害死皇帝、皇太后、皇妃,又通过各种手段网罗罪名加害王公大臣,而且对一般的宫女、太监这类宫中下等人物也加以迫害。宫中大小太监,除了他的几个亲信、同乡之外,其它太监稍不如意,即可能遭到李莲英的痛骂、杖责、毒打。在宫中,李莲英不止一次地有过将太监毒打致死的记录。

在李莲英罪恶的一生中,有过许多次血腥的、草菅人命的记录,他肆无忌惮的胡作非为,他人敢怒不敢言,相当多的人趋炎附势。

李莲英,这个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飞扬跋扈了半个世纪的奴才,因为主子位尊,奴才狗仗人势,无论有理无理,别人都得让他几分。而他自己却有恃无恐,不管什么场合,做什么事,他都以慈禧太后的名义发号施令,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

李莲英作为慈禧的贴身太监,与慈禧勾结在一起,组织了复杂的情报网,充当了总间谍头目,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他为慈禧出谋献策,拉帮结派,排斥异己,扩充势力,广收贿赂,监军、监政、监帝、监后妃,飞扬跋扈,为慈禧牢牢控制大权干尽了坏事,用他毕生的活动谱写了一部罪恶史。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与文化

    中国历史与文化

    在古代的绝大多数时期,中国都居于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中心。不仅农耕绐济水平世界一流,政治制度趋于精密完善,文化创造力旺盛,而且还将儒家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形成广泛的儒家文化圈。在经历艰难的近代变革之后,时至今日,中国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发长足的进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在这里,中国人数千年的精彩画卷将为您展开!
  • 《不落皇旗》

    《不落皇旗》

    重生成为大隋靠山王杨林的儿子,面对风雨飘摇的隋朝江山,且看杨洛如何凭借手中的长枪,捍卫杨氏一族的荣耀,撑起大隋这面不落的皇旗。。。李元霸、宇文成都、伍云召、罗成......一个个盖世英雄,壮怀激烈;陈宣华、萧后、长孙无垢、杨玉儿......一名名绝色美女,起舞倾城;世家与寒门的博弈,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的碰撞,一切尽在不落皇旗!!!
  • 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

    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

    当朝太子最喜欢在别人问起他宫中生存法则的时候,兴致提笔,写下四字:“言多必失”。众人扶额:殿下啊你本来就是个哑巴这样自嘲真的好吗……?=..=
  • 三国之最吕布

    三国之最吕布

    一个热爱三国的人;一个弑战如命的人;一个熟知三国历史的人;一个三国时期最强的武将,当这两个人成为一个人会怎样?东汉末年,风云色变!
  • 大清现代王

    大清现代王

    他是一个年轻警察,在一次抓捕行动中,不慎被歹徒袭击。另他意想不到的是,当他再次睁眼时,已经来到另一个世界。明末清初,硝烟四起、战火纷飞,金戈铁马、儿女情长,江山之争,殊死搏斗。在那个陌生而风云迭起的年代里,他无依无靠,那么,他将如何生存,又会经历些什么呢?
热门推荐
  • 欺婚厚爱

    欺婚厚爱

    楚嘉洺,女,生平最大爱好就是喜欢钱,遇到富家大少霍景容,被他描绘的金库蓝图所诱惑,包袱款款嫁入霍家,谁知霍景容却是一只铁公鸡,意识到自己被骗婚,楚嘉洺决定要讨回自己应有的财产。于是他们之间的故事拉开了序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马宝莉冰雪纷飞

    小马宝莉冰雪纷飞

    美丽的小马利亚来了一位奇怪的朋友,看起来明明应该是一匹陆马,但传闻中她却拥有强大的魔法,真是谜一样的家伙,看起来她貌似和公主以及公主的朋友们关系还不错,不过居然和可拉一样住在那个奇怪的森林里,果然她也很奇怪。
  • 假孕妈咪小三妻

    假孕妈咪小三妻

    娇滴滴火辣辣的野性姐妹花,华丽上演‘替身’戏码。吃干抹净,偷了种子就跑,姐妹花笑的花枝乱颤。可是不曾想,那一夜,她失了身,他丢了心,她丧了命。她是谁?他又是谁?谁是她腹中宝宝的爹地?谁是她最后的归宿?阴谋,利用与被利用。在爱的世界里,究竟什么才是值得心灵停靠的港湾?这一场寂寞与渴望纠缠着的荒唐旅程,是如何开始,又如何结束?这是一个寻找爱与被爱的故事。
  • 九天十界中游荡

    九天十界中游荡

    从那天开始,似乎一切都注定了一般,我只能在这万千世界中,寻找着那一丝的可能,别无选择......
  • 大道安无物

    大道安无物

    他不知归往何处带着一身鲜血而来留下一地鲜血而去他运筹帷幄千里视人命如草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上京城谱诗篇搅动盛京动荡局势冷血笑观衮衮诸公他叫做慕凡
  • 别说你懂写网文

    别说你懂写网文

    本书由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说起,从写作技巧到作品分析,从读者心理到营销策略,最终谈到作者的个人成长,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不仅给网文作者架设了一座成长的阶梯,也为网文读者描绘了一幅网络文学的全景图。
  • 文化海原

    文化海原

    海原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一个大县,是“西海固”的主要成员,虽然贫穷落后,但文化底蕴却十分深厚。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著名的“菜园遗存”向世人宣告:华夏远古文明的火光曾照耀过海原的山山水水。众所周知,以六盘山为代表的陇山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身处陇中山地的海原得天独厚,深受陇山文化的熏陶与养育。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共生共荣,交相辉映。
  • 无赖女贼

    无赖女贼

    魏王爷看着轿中百年难得一见的丑女子,似乎忘记了自己曾经见过丑陋的她,故意大声赞叹道:"看样子刘府可没有白辛苦,不知在哪儿找来这样的货色,真是让本王大开眼界.若是这么丑的女人都能上,——母猪也能爬上树了。哈哈哈……"“冷王爷,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今晚,小女子想空一下。”冷熬穹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嘴角狠狠的抽了抽,差点没站稳。(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EXO之新成员是女生

    EXO之新成员是女生

    一个豪门的女生,被哥哥托付女扮男装进入S.M公司,结识了EXO欧巴们他们的爱情故事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