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89500000014

第14章 藏密发声养生法(8)

问:我已习惯了每日临睡前打坐,可是有时候竟然会睡着,我常常会责骂自己太懒惰,怎么样才能使自己不懒呢?

上师答:睡前打坐的习惯很好。但是累了一天,上床打坐,当然容易睡着。下次骂自己懒之前,反省一下这一天是不是确实太累了,如果是,那就倒头睡吧,那不叫懒;如果不是,那就是真懒惰了。对治的方法是,(1)不在床上打坐。(2)开着灯。(3)观想光明,使自己溶入光明的觉性之中。

问:为什么在打坐时有时会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呢?

上师答:那是禅病。禅病分为两种,即“宽”、“急”病。“宽病”表现为口中流涎,迷糊,昏沉,是摄心太宽所致;“急病”就表现为胸闷、头昏等,是摄心太急所致。因此,在禅定时,就要像弹琴一样,把弦调得不松不紧,才能弹出美妙的音乐来。

问:念咒是不是越快越好?

上师答:念咒不能光图快,还要清晰,准确,念得太快了,就成了嘴皮上的功夫,而并不能在我们的深层意识上划上痕迹。所以,无论是称佛号,还是念咒都要在我们的第八识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问:在三密中,结印和念咒都较容易,观想却很困难,应该怎么办?

上师答:对初修者而言,观想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它要求行者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坚强的毅力。若是缺乏丰富的想像力,就应以上师相应法为主,观想上师会来得更直观些;若是缺乏毅力,就应当下立心,并加行《百字明咒》,消除心识的污染,恶业清净后,观想自然清晰、稳定。

问:在打坐时,经常会有些顽固的念头挥之不去,或者是叫“耿耿于怀”吧,该如何克服?

上师答: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停止修“止”,以“观”修对治,用智慧(佛的正知正见)来观析念头,一旦看透它,它(念头)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问:出现幻境,如何对治?

上师答:当下立心,佛来斩佛,魔来斩魔。

问:在禅定时,会有什么都找不到的体验,但此时往往会突然升起恐惧来,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上师答:“什么都找不到”的体验是禅定中常有的觉受,但此时若定力不足,就会升起恐惧来,随着禅定的深入和定力的增强,这种恐惧就会消失,并把“什么都找不到”的体验逐渐转化为一种殊胜的境界。

问:禅定时,有正加持和负加持,如何区分?

上师答:正加持,可以使习修者的仁爱、慈悲心得到增长;而负加持,只能滋生习修者的贪、瞋、痴。习修者不应执着于求得加持,因为那样会使心识被贪求所蒙蔽,同样会给习修者带来障碍。

问:什么是止?什么是观?何时修止?何时修观?

上师答: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在波浪荡漾的水面,我们无法看清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于是,我们设法使水面平静,这就是“止”;在平静的水面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月亮的倒影,这就是“观”。修止与修观,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习修者应学会熟练地掌握和应用这两种方法,如同驾驶车辆时,对油门和离合的掌握,运用自如,配合得当。

问:修止时,念头较少,但心会觉得紧绷;修观时,虽然心会很放松,但念头较多,此时应如何修止或修观呢?

上师答: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心绷得太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心还在执着于外境和念头的实有上,此时应以观修配合,观析外境和念头不过是我们的心所产生的幻境,看清它的不真实性,不执着于此,就可以使我们的心进入放松,宽阔的境界。

问:修止时的“无念”,即“心一境性”,和修观时所得的“心的安住”的状态,有何分别?

上师答:关键是一个“我”字。修止时的“无念”状态中,还有一个“我”字;而修观时所得到的“心的安住”中,已看到了“无我”的本质。

问:禅修需要安静,这似乎和忙碌的生活格格不入,怎样才能处理好它们的矛盾呢?

上师答:首先要明确禅修的目的。对出世间而言,禅修是为了出轮回,证涅槃;对入世间而言,禅修是为了获得平和的心态,升起智慧,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禅修和生活并没有什么矛盾。一个人禅定修得好,那么他的生活会更加美满幸福。如果他的禅修不能给生活带来好处,甚至对立起来,那么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禅修方法是否有问题。那种把生活和禅修隔离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这就好像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磨了一把锋利的刀,却全然没有用武之地。生活,是我们禅定功夫的试金石。当然,如果能常照常寂,则可无时不在定中,生活和禅定又有何区别呢?!

关于禅修的问答(2)

问:现在大多数人学习禅定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平静,出离心对禅修重要吗?如何培养出离心?

上师答:没有出离心的禅修,是有漏的,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断烦恼,得到的只是心灵的暂时平静。我们应了解一切都是无常的,不真实的,快乐也会变成痛苦,轮回的本质就是苦。通过禅修,不断地体悟“缘起性空”的真谛,就可以克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贪执,生起出离心,这样才能获得心灵永恒的宁静,进入无漏的境界。

问:学习禅修多年,为什么还会有烦恼?

上师答:心中不生,何来烦恼?禅修正是用来对治烦恼的,烦恼不断,禅修不止。烦恼源于无明,想要去掉无始以来的无明垢习,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不懈不怠的努力。急躁的情绪,只能给习修造成障碍。

问:菩提心被喻为“成佛的种子”,学佛之人如何将发菩提心和禅修结合起来呢?

上师答:发菩提心本来就是禅修的重要内容之一。禅定的目的就是要消除造成贪、瞋、痴的“我执”,也只有在破“我执”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提心来。没有菩提心的禅修,就好像是在耕耘没有种子的土地,最终没有收获。

问:学习佛法的基本理论,对禅修重要吗?

上师答:没有佛法基本理论指导的禅修,只能是“枯坐”。因不能用佛知见,来看透事物的本质,修来修去,也只能是烦恼依旧,痛苦依然。禅定的观修是建立在佛的正知正见的基础上的,不是胡乱的分析。通过学习佛法的基本理论,获得“俗智”,在定中进一步净化,证得“真智”,方能进入真知灼见的境地。

问:现在很多学佛人对气功很反感,不屑一顾,不知我们该怎样看待气功?(这里指的气功,是指传统的健身气功,而不包括有其他目的的所谓“功法”)

上师答:佛法与其他的修行方法有“共法”——共同的方法,和“不共法”——不同的方法。佛法中的“止”修,即摄心一境的方法,就是“共法”。气功的修法实际上只在佛法的“止”的范畴中。修止,这不是佛法的特色,佛法的究竟圆满之处在于它的“不共法”,其他修行方法所没有的方法——修“观”,即用佛陀教导的理论和方法对宇宙人生进行观析,体悟真如实相。这是气功及其他修行方法所没有的,也是它们不究竟之所在。

对于气功,学人要以平等心待之。诸法因缘生,我国传统的气功对强身健体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对气功的习修,为佛法中的修“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气功的人,最终步入佛门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作为佛门弟子,不应起分别心,而应生菩提心,使更多的人走上学佛这一究竟圆满的道路!

问:师父,目前很多学修者对点开心要,圆成法性,明心见性的说法概念不清,能否对此开示?

上师答:点开心要,关键在于“点开”;圆成法性,关键在于“圆成”;明心见性,关键在于“明见”,它们是依次第而出现的。

问:还是不太明白,能否再说形象些?

上师答:好吧!我做一个比喻,比如有一间紧闭房门,漆黑而又凌乱的房间,我们要把它清理干净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不是首先要推开房门,这就好像是“点开心要”之“点开”——即突破行者的眼、耳、鼻、舌、身、意的障碍;随着门被推开,门外的阳光通过打开的门,扫荡了房间里的黑暗,使黑暗融化在光明之中,这就好像是“圆成法性”之“圆成”——即使咒、印、观所代表的佛性与身、口、意所构成的自性相融,使咒、印、观的功效在行者的深层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上起作用,扫荡行者的身心障碍;我们借着光明的作用,看清了房间里的积垢在哪里,并一一清理干净,这就好像是“明心见性”之“明见”——即明白地看清自己心中的无明垢习,予以扫荡。学佛的过程,就是一个扫荡无明垢习的过程。众生因无明的染习而成众生,去染还净,即为佛。

问:明白了!那么怎样看待如意轮金刚法中的圆成法性呢?

上师答:如意轮金刚法中的开示法,在传授时,采取了法力融通灌顶的形式,在上师的加持下,使行者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点开心要,圆成法性的目的。但圆成法性不等于明心见性,行者还需要如法行持,从心中求证,方可明心见性(因明心见性是内证现量)。还要说明一点,明心见性不等于圆满成就,行者在明心见性的基础上,不断地修正心性,积累定道资粮,觉我觉他,方能究竟圆满!

同类推荐
  • 女人二十四小时健康保养书

    女人二十四小时健康保养书

    本书以一天24小时为主线,给女性朋友提供了最可靠的养生依据和保健指导,并结合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从运动、保健、睡眠、工作,从美容到美体,从饮食到休闲,都提供了全方位的科学指导。
  • 养老三服药:起居、守静和粥

    养老三服药:起居、守静和粥

    本书共五卷,前四卷论饮食起居及日常保健,第五卷为粥谱。作者将粥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详述用料及制作之法。书中从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广泛阐述了日常生活中的养生方法。
  • 新编妇女生活大全

    新编妇女生活大全

    本书是《家庭养生保健必备》系列丛书之一,此丛书对三十种常见癌症从病因、病症表现、实验室检查、药膳方精选、并发症以及辩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人们对癌症有正确详细的理解,从而使患病者能够摆正心态,走上健康之路。
  • 治病养病宝典:中医西医对照

    治病养病宝典:中医西医对照

    本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代谢类疾病、风湿类疾病等七大类的42种常见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西医诊断依据和治疗、中医分型及治疗,对每种疾病的饮食疗法、生活调理、预防与保健,以及相关知识作了颇为详细的叙述,包括现代研究新看法、新观点,并对日常生活中的保健养生提供了建议和指导。
  • 健康身体管理小全书(Mbook随身读)

    健康身体管理小全书(Mbook随身读)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受着亚健康的困扰,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保健及健康管理问题。本书总结了6大日常生活保健重点,从日常起居、膳食进补、排毒护体、简单运动、美体瘦身、出外旅游时的防身护体等各个方面,给广大读者提供了健康身体管理方案,可谓面面俱到、实用科学,是一本全面的健康生活指导书。
热门推荐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文道天下

    文道天下

    生死间继承了洛神赋作者曹植曹子建才华与记忆力的小乞丐张浩,被大学士苏轼收养,读了书后,他才知道这个世界里读书人一言出,夏雨雪,天地合,无所不能。为了帮助师父复仇,也为了揭开自己的生世之谜,他开始踏遍天下……能领略大宋的壮阔山河。也感悟大辽的无尽原野。能知晓西夏的无定河边骨。也寻觅吐蕃的青雀寺佛音。这是三个男人与三个女人之间的故事远秋新人新作,一日稳定两更,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本文慢热,很墨迹
  • 爱情是否有归途

    爱情是否有归途

    作者感言:作为一个新时代作者,某天突发奇想创作了这本书,目的只有一个,送给这个世界上与我一般,对爱情抱着憧憬和胆怯同时存在的两种矛盾心情的人。最近我看了“白鹿原”,它算得上给我这本书的第一份灵感吧。因为,从封建时代到现今民主时代,人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演变成所谓的自由恋爱。呵呵,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现在的“自由恋爱”,反正我感觉我与封建女性有共同心理毛病,许许多多的无奈和苦楚是变了样貌,没变内容。9/19/2016凌晨2:31分
  • 微凉时光匆匆那年

    微凉时光匆匆那年

    五年的时间,让他变成了万众瞩目的风云人物,让她变成了名声鼎沸的艺术新秀,而他,冷漠无情,她,淡薄如水,五年前的一次错过,让两人走至今日,五年前的幸福快乐,会因时光微凉,而匆匆流过吗,他们还能回到从前吗?
  • 众生三界

    众生三界

    三千大道为谁而存,亿万众灵为谁而生。救世,灭世心存一念。是神是魔只在片刻转瞬。看破天机方能破土重生。
  • 神在地狱魔在天

    神在地狱魔在天

    道脉,人体神秘之最;法海,世间力量之巅。一念天堂,以魔姿态灭世;一念地狱,以神情怀创生。这是陆边尘从迷茫到清醒的争霸路上所发下的宏愿。
  • 游者

    游者

    无尽的世界宽广辽阔,挣扎在被称为的游戏的世界中追求着自我,不服输的心终究无法平静,那便躁动吧!不寻求正义,不跪倒于美人,在一个又一个故事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将那所谓的主角的正义击碎,在游戏中追求力量,在现实中找到本我。零洛轻轻的戴上了深蓝色的游戏头盔,“来吧,好戏开场了。”———————————————————————————————————(额......新人新书......新人......恩,总之就是这样!)(乱入型,不喜......也请点进来看看吧......)(至于更新么......从现在开始尽可能做到一天一更好了。)
  • 盗墓笔记之麒麟血

    盗墓笔记之麒麟血

    麒麟一吼,地动山摇;麒麟一笑,阎王绕道;麒麟一怒,业火焚殇...张家人为何有麒麟血,而且只有少数人才有...闷油瓶,张家最后的起灵,为何经常失忆,他有怎样的身世...他已是最后的族长...张家人世代守护的终极是什么.....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张家,汪家,他们有着怎样的关连...吴邪,胖子,小花,黑眼镜,他们会有怎样的命运?一切谜团是否能解开?麒麟血、长生劫、终极,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一切早已注定,谁又能逃过命运的安排...
  • 我为生死簿

    我为生死簿

    阎王叫你三更死,你不死也得死;生辰八字刻于簿,刻了想改也改不了。一本簿子重生为杀手,却为情犯下重罪,篡改生死。
  • 贵女恣雅

    贵女恣雅

    重生为大汉霍氏嫡长女,霍雅表示鸭梨山大作为一个谈判专家,她其实就是嘴皮子溜些,斗斗继母虐虐渣男她还行可是让她拯救一个注定被诛九族的霍氏岂不是强人所难?当她勉为其难接受时,晴天霹雳来了诛她九族,虐她身心的渣男皇帝竟然也是重生的?!已有百万完结文《我的极品师兄们》《重生之末日逆袭》坑品有保证,各位看官放心跳坑新书求怜惜求包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