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正如汤姆森.简说的那样:“一些医师觉得他们能感觉得到患者身上的病痛,正如他们所描绘的那样。这就是说,他们能感受得到病人身上那吞噬人的病痛。原因就在于,每个参与治疗的人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治疗中去,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想象着病人的痛楚,那痛楚呼之欲出,仿佛已降临到了他们自己头上。科学研究表明,这种现象是暗示的作用。一些医师在会诊后会感到体力不支,筋疲力尽也正是因为这暗示的作用。用很强的自我暗示正好可解决这些问题。此外,同样的方法,也可成功地反作用于医疗师身上,且收效甚大。这就是说,医师无论用哪种疗法,只要通过反复练习自我暗示的力量,在治愈病人的同时,就会相应地使自己信心百倍,元气大增。”
在治疗过程中,你会如此满意这成效,你会急着跑出去,想要告诉别人你的喜悦,要告诉他们你的点滴治疗经验。你可采用本书所列出的任一方法,没准你也正想将它引荐给别的正身处苦海的人。或许,在治疗的同时,你自身也得到一种奇妙的超脱感。事实上,由于时间的作用,你身上也有了与病人一样的疼痛感,一样的寝食不安的状况。因而,感情丰富,又具有同情心的医师时常会受到这种同感的折磨。但请记住,除非你要这样想,否则,与别人共患难,没有什么不好。
你就像块磁体,将病痛准确地从病人身上吸到你的相对应的部位,使你产生了相同的病痛。但要记住,这仅仅是暂时的,除非你因恐惧而失控,让感性战胜了理智。若是这样,你就会病了,但让我再重复一遍,一旦你产生了这种病人的症状,马上进行肯定暗示,你就不会有事了。
医师是块天然磁体
医师常常会感到自己体内与病人产生了相同的病痛。越是敏感、易与病人产生共鸣的医师,也就越是易产生与患者相同的症状。事实上,他就像块天然磁体,把病痛从病人身上吸走了。
不仅仅医师在扮演磁体的角色,将病痛吸走。病人也在排除体内毒素的同时,从医师那里,吸取着力量、能量、活力和智慧。
无论如何,一个正面肯定暗示;一个立场坚定、乐观向上的医疗师;再加上一个积极的治疗法,这些足以大大减轻这种“与病人交感”的症状。
因此,若医疗师坚信自己的治疗方法、原则、思想和实践,他就能将自己从一切不适的经历中拯救出来。
假定医疗师与病人所感受到的一模一样,你就不必担心他驱除不走这种感觉了。若他任潜意识把持着这从病人那里吸收来的病痛思想牢牢不放,那他可能就已经将其注入了自己的生命里。但没关系,他可以立即接受这个念头:“我要清洗我的身心,冲刷走一切消极念头。我肯定,并且相当肯定这一点:世上再没有比我自己更重要、更完美的了,我是一笔财富,无人可比。”他在采用一个积极的方法,这样从病人那里带来的消极念头就不会再存在于他的意识里了。
用这个肯定法:“我要洗刷走一切消极思想。我肯定,并且相当肯定这一点,世上没有比我更完美的了。”在用这方法时,你也应辅以这样一种肢体上的暗示:把右手放在左胸上,张开双臂,把胳膊甩开,就像是要赶走附在心头的什么东西。
在重复这个肯定法的时候,这个动作要重复两到三遍。然后,把右手放在左胸上,张开双臂像要赶走或要从体内排走什么东西似的,再采用相同的肯定法和相同的动作。这些都做到后,就不必再担心,患者那病痛会永远纠缠你的心了。
这种翩然的风度,或是个人亲和力,或是蓬勃的生命力,无所谓我们怎么叫它吧,但在一些杰出的医疗师那里,它得到了最成功的应用,被誉为“磁性培养法”。
一个富于想象力的人应采用这样一种方法。这种疗法能给医师增加信心与力量。用有声或无声的语言,加之以一幅头脑中涌现出来的情境或画面,让这画面驶向病人的心河,将他环拥起来,让他的周围充满了花香和鸟语。
在进行精神疗法时,要记住病人们的接受能力不同。一个病人会从你那里接受这样一种思想:从这一时刻起,他的病痛会消失,而事实也恰恰如此。另一个方法,要求病人坐下或斜倚着躺下,让他打着瞌睡,活动他的血管运动神经,告诉他你在帮他缓解神经紧张情绪,你在训练他的心脏,他的肝,他的胃,这能使他镇定下来,因而,更会接受你的暗示。换句话说,你要反复对他进行暗示。
对医师和病人都最有益的一个治疗法是:在医师每天晚上临睡前,开始专心致志地回想他的病人,一个接一个,或一块儿想——对个体或整体有个大概的轮廓,给他们传递健康、舒适,尽可能让他们振作精神。
许多医师会发现,只要他们在睡前念完了名单,在入睡时,他们还会继续给病人传递着信息。这样一种习惯的形成,无论对于信息的发出者还是接受者,都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坚持着做下去
在你的头脑中,首先,你要打定这样的信念:热情不减,沿着暗示与自我暗示的方法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很多人失败的同时,却有一些人成功了,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坚持不懈而其他人却轻易放弃了。把你的治疗法坚持做下去吧!
其次,精神状况也不尽相同。一些人潜意识的反应能力强,其他人则很慢。后者在治疗中,要更有耐心,更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三,一些人比别人更敏感些。对这些人,事先不需任何指导,就很易实现心灵的沟通与交流。还有一些人,能很快就领会意念。不管怎样,这些人能帮助别人达到这种较高的境界,他们能自己治愈自己。但他们也应该服从自然法则,坚持精神保健原理,并永远坚持下去。
别忘了还有这第四点。它就是:若你不能让你的方法立即见效,千万不要灰心丧气。如上所示,成效的产生,往往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念与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要你这样去做了,就会发现,成效的产生并非…无期,他最终会降临到你的头上。
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是这样说的:“上帝的恩惠姗姗来迟,并非因为他遗弃了你。相反,他包容一切,更喜欢坚忍不拔的品质。”还记得那个女人的故事吗?她不断地重复她的愿望,直到最后,她以她的锲而不舍获准了上帝的恩惠。正是这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她实现了梦想。成功的医师要这样做,英明的患者也要这样。
若遇旧病复发
若旧病复发,健康进程受阻了怎么办?不要灰心,不要丧气。万物成长自有其规律,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跌宕起伏的。卡尔格达大学的保斯教授在研究植物生长规律时,就已发现了这一现象。他研究了一种仪器,通过它可以观察这种肉眼无法察觉到的生长。他发现,植物有五秒钟是在向上生长,5秒钟在往回缩,还有10秒钟保持静止不动,之后,又开始向上生长,重复相同的过程。但要注意这一点:往回缩的动作是要慢于向上长的动作的。往下滑或是向后缩的过程是不会把它拖回到起点后的,因而,在全过程中它还是增长了。然后,注意那5秒钟的向回缩和10秒钟的静止不动,它们与向上长的过程是成三比一的比例的。看起来,这就像是往前走一步却向后退三步。但在增长速度方面,向前的一步要远快于向后的三步。因此,在治疗时,你的进度看起来是,好转、后退、保持不变,之后,再反复这样;好转、后退、不变,不必抱怨,你是在夯实地基,你在前进。
对于那些正在进行治疗的人了解到这一点很重要: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一点儿,后退一点儿,稳住不动;再前进一点儿,后退一点儿,稳住不动。一切发展都是“光明的前途,曲折的道路”。
在一系列的“涨落”中,高度一点一点积累起来。
粗心的观察者,或是不了解这种现象的人,都不会注意到这前进一点儿,后退一点儿,和原地不动的过程。在他们看来,自己,要么就是显然后退了,要么就是明显地上升了,而没有中间的那个积累,原地不动的过程。就他自身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来说,他仿佛是后退了,但事实上,他是在一点一点地前进。
医疗师要认真地灌输这一概念给病人,而病人也应孜孜不倦地坚持这一理论,在我看来,没了这个理论,一切都归枉然。这就是万物生长的法则:上升一点儿,下降一点儿,保持不动;再上升一点儿,下降一点儿,保持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