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53700000047

第47章 闲话闲章

有一次,我送了一本自己的书,给一位老先生。他翻开来,见到扉页的题签,笑了。我不知蹊跷,瞧着他。

“阁下这印章,想必是在马路边小摊刻的吧?”这倒也让他猜个正着。

过了一些日子以后,此公送了一方镌有我名姓的印石,和另一块闲章。果然,出手不凡,印出样子来,多了一点书卷味,少了一点匠人气。

“您老的手艺?”

“闲来无事,向你卖弄卖弄。”

那闲章怪有趣,不圆不方,什么形状也说不上,字刻得不篆不隶,四脚巴叉,自成一体。关键在于那铭言:“始终如一”,虽然常见之语,刻在这里,却有很多意思,够我琢磨的了。老人说了,共勉共勉,看来,他是很想把一生心得,与我共享。我虔心看着那朱红印泥的“一”字,好有力,也好醒目。

如一,而且始终,容易吗?我等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活一辈子,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在不停调整中的,使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适应的过程。你想一,未必一;你不想二,偏要你二,所以,“始终如一”是个很难达到的境界。

我讲了我读印的感想,抬头望他:“然否?”

老者笑而不语。

这枚闲章,我用不上,但放置案头,提醒自己尽量如一,作为座右铭,起一点警示作用,也有益处。做人也好,为文也好,要做到这个“始终如一”的“一”,也就是“一贯”的“一”,“一直”的“一”。格物致知,读书治学,要做到如北京话说的“死磕”精神的那“一心一意”的“一”,“一丝不苟”的“一”,也还是要下一点力气,用一点工夫哪!

因为有了这两方图章,便常把玩,也对治印,这种纯属于中国文人的器玩,感到兴趣。我很奇怪,外国人到琉璃厂,常买这类印石,有钱的,花大量外币,竟敢问津田黄鸡血,甚至请人刻了,带回国去。尽管如此,好像至今在西方世界里,还处于学不来和用不上的阶段。这很可能与中外文字的形态,东西文化的背景,不甚相同有关。

西人求实,重物质,讲实用,签名不易模仿,能够鉴别真伪,故而处处签字;而且拉丁字母,曲里拐弯,也很适宜于笔走龙蛇。但签出来的名字,可能反映签字人的某些性格,却谈不上成为艺术品。国人尚虚,信精神,重然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盖上个章,只不过以示郑重,所以,篆刻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一门艺术。

这与宋以后,至元,至明,文入画大兴有很大关系,文人作画,与宫廷画家工笔重彩不同,多用水墨写意,因而画面通常表现得比较素雅冲淡,韵味是足够的,色彩则略嫌不足。有几枚鲜红印泥的图章,耀眼地盖在画作的边幅或一角,是会令眼睛生出一种视觉上的快感的。于是,印章,题签,和书画三者,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治印,便是文入画家们的又一技巧和专长。齐白石篆刻也是一绝,有印日:“三百石富翁”,可见他是多么看重这些有灵性的顽石了。

一幅画上,总不能横七竖八,都盖上自己的名章,于是,闲章便出现了,成为文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操,志趣爱好的一种方式,画面上多了个人意气的朱印文字,画也就更好看耐看了。偶读清人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印章》条,提到了明、清三位文人的闲章,颇为别致。一为袁枚,为“三十七岁致仕”,不足四十岁就告别官场,这六个字表示出这位文人的风雅脱俗,不恋凡尘的清高。一为郑燮,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这大概是对于科举应试,蹭蹬三朝的自嘲了。

提到这位板桥先生,可谓闲章冠军。他辞官回扬州后,卖画鬻字为生,人称他的诗文书画为“三绝”,推崇备至。虽然他的润笔费够高的,可买家还是舍得花钱。于是,他的画品流传很多;当然,假托其名的赝品也不少。所以,他的闲章七七八八,有很多种。如“七品官耳”,如“十年县令”,如“风尘俗吏”等对仕宦生涯,抱淡泊心态者;如“穿衣吃饭”,如“私心有所不尽鄙陋”等不加遮掩,敢坦承胸怀者。文人潇洒,磊落自在,都在他这些闲章上表达出来。

他有一方长达十个字的闲章,“恨不得填漫了普天饥债”,实在让我们很感动,这和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诗,异曲同工。与他另一首《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的七绝:“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都可以看到他是一位时刻把老百姓生死安危,饥饱冷暖,时刻记在心上的文人。他在山东潍县做过地方官,颇有政声。后来,因为灾荒,他请求放赈,济民危困,多有亢直言行,为此,得罪了上司,被免职回乡。回乡后照样清高耿直,不事权贵,“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从这个性格来看郑板桥一生称得上“始终如一”这四个字了。

在《冷庐杂识》中,陆以湉还举了明人唐寅的例子,说他也有一枚经常使用的闲章,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这八个字,倒也符合弹词说唱、故事传说中的唐伯虎。如果,对历史上那个真实的唐解元来说,风流是真的,才子也不假,但江南第一,就值得商榷了。明代全盛时期,在江南出类拔萃的文人中间,他还坐不到首席位置上,要说是“吴中第一”,或更贴切。不过,文人,又有几个不狂放,不自诩,不把话说得够满,甚至过头呢?

要是了解唐寅一生,先是受科场案牵连,后又险几卷入宁王朱辰濠逆案之中,科场失意,仕进无门,倘不这样激扬文字,意气风发,做出一番不与世同的行径举止,岂不太窝囊了自己?他在《与文征明书》中,说得清清楚楚:“岁月不久,人命飞霜,何能自戮尘中,屈身低眉以窃衣食,使朋友谓仆何?使后世谓唐生何?素自轻富贵犹飞毛,今而若此,是不信于朋友也。”所以,可以理解吃了这些苦头以后,他心志更加坚定地恃才傲物,一直狂放不羁下去,不改初衷,做他闲章上所说的,要做这个“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然而,风流的唐伯虎,只不过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他写过一首诗,题日《梦》:

二十年来别帝乡,夜来忽梦下科场。

鸡虫得失心尤悸,笔砚飘零业已荒。

自分已无三品科,若为空惹一番忙。

钟声敲破邯郸景,依旧残灯照半床。

这首应该是晚年的作品,倒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了。透过他表象的形态上的超脱,剖视他一生也未平静过的心灵,就是中国士大夫魂牵梦萦的功名之想啊!

所以,他这颗闲章,就有点心口不一,似是而非了。当然,一个人要做到前后如一,表里如一,对人对己如一,对上对下如一,也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现在我手上的这枚闲章上的四个字,“始终如一”,倒是应该达到的境界。也许很难做到百分之百,多多少少,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也就不负老先生的好意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宇宙争战

    宇宙争战

    一个游戏改变了一个世界,一个虚拟的世界使现实世界变的弱肉强食,它打破了原本的平静,使安逸的人生变的与众不同。因为它的出现地球也不在普通。让人们进入战神世界叙写自己神话,在战斗中成长,在杀戮中成就历史。主角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续写着自己的传奇。本作就是展现一个平凡人的成长过程,从少年清纯到成熟可靠,在到2个世界共同成长,最终成为强者。等级设定1阶到6阶之后是超阶,超阶之后还有很多要主角去发现。新人新书,你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小说,只要有你的支持!(0(工)0)
  • 废后难驯

    废后难驯

    前世,她隐忍安分,却因一句得良辰者得天下,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筹码,最终爱错了人,落得摔下悬崖,粉身碎骨。别人狸猫换太子,她来个太监换皇后,然后逃之夭夭!冷帝震怒,改头换面,给她银钱,助她逃亡,谋人谋心,却不想朝夕相处间,竟失了那颗冰冷的心!真相大白之时,她怒,他哄,她骂,他听!她说初一,他绝不提十五!陛下成了守妻奴,离不得她半步!将她宠的无法无天!
  • 无限罪恶11

    无限罪恶11

    看主角驰骋在各个位面
  • 乖老婆不肯复婚

    乖老婆不肯复婚

    她不过是去了趟旅游,一回来就捉奸在床。她的爱容不得一粒沙子,她决绝地离婚。只是为什么他又缠上她,还跟当初一样用鲜花攻势追她,甚至舍命相救。说她不感动是假的!只是她对婚姻已经没有了信心,谁知道他会不会再犯错?!那他们就只做情人不结婚好了……
  • 赠我半世酸甜

    赠我半世酸甜

    关于脆弱可怜、恶贯满盈的初恋;关于强大恶劣、治愈疗伤的丈夫……叶岁安:我的爱情已经死了……司沐:你永远不会知道有多少年我偷偷看着你们相爱。叶岁安,你不知道看你受到伤害我有多痛快,可我为什么不敢看,那几年我是闭着眼睛活过来的……
  • 红颜已老

    红颜已老

    红颜已老是写章惜雨衣个有家室的教授余书林之间的恋情,他们的恋情是属于中国文化中才有的。瑰丽的文字,与语言上的才华,娓娓叙说爱情的无奈,幻灭,红颜已老的怅惘,处处都显示出作者在创作上的才华。小说的体裁是非常现代的,在现实中最容易接触到的,而那份爱人之间的情愫,却又是及中国的,这是作者的安排和巧思。
  • 许卿永世共桃花

    许卿永世共桃花

    七载情牵不言中,君身为重吾自轻。唯盼来世圆旧梦,一树桃花伴永生。为天下、为爱,白子画选择和花千骨同归于尽、悯生剑贯穿了彼此。爱众生、爱师父的花千骨用神谕救回了白子画,形神俱灭之时,剥离出精纯的神魂回归沉睡在神界的本体休眠,师父追到神界孤寂守候百年。醒来后的小骨明白了师父的苦心无怨无悔地同他回归仙界,找回神身并有几分神力的她决定和师父共担天下。于是,再入仙剑大会、江南行医救民、天庭抗婚、救糖宝及弟子们深入鬼城……七日离情蛊的考验、千年巴蜀巫妖的算计、前世宿仇的加害、欲夺神血解封印之人的觊觎……千磨万难,画骨在种种经历中成长,更加相惜相知、相亲相爱……
  • 懂我青春

    懂我青春

    以我的年龄,我不懂爱情,我却懂我的青春。她原本那么单纯,只是脾气暴了点,却不失可爱。可是如今,她浓妆披身,攻于心计,高高在上,这究竟失败谁所赐?我的青春,我的你。我的可心,我的妻。
  • 血舞苍云

    血舞苍云

    当我的最后一滴泪化为灰烬时,时间在此终结,历史重回倒转。
  • 绝世宠妃:特工七小姐

    绝世宠妃:特工七小姐

    一朝穿越,为毛别人不是大小姐就是皇后,而我穿到了废物七小姐,这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