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74400000003

第3章 元朝的衰败史

皇帝有本难念的经

盛极必衰,否极泰来。

——《周易》

话说元代自世祖忽必烈横扫中原,灭掉宋朝,统一中国后,进入了“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鞑子时代。然而,事实证明,蒙古人适合马背上打天下,却不适合马背上治理天下。从元世祖忽必烈到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中间不过短短的几十年,皇帝却换了九个。国力从而完成了由盛到衰、由强到弱的转变。皇帝换得太频繁,一是“红颜命薄”,二是死于非命。

先皇死后,如果这些宗藩诸王势力阻止你登基,就算你手握先皇颁发的“继位书”也是白搭,叫你成为空头支票也不为奇。因此,新皇帝的诞生常常是各种宗族势力共同参与的“结晶”,导致的结果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没有“势力”和“实力”的新皇帝,侥幸在位亦难长久。

顺帝妥欢帖睦尔属于典型的幸运儿,他“势力”不强,“实力”也不强,却阴差阳错地“借力”登了基。更幸运的是,他不但登了基,而且这一坐就是三十五年,可以说创造了奇迹,一句话,他果然对得起他名号里的“顺”字。

其实,妥欢帖睦尔的“顺”是遗传他的父皇元明宗的,元明宗能当上皇帝,完全是靠他弟弟的“慷慨大度”。他的弟弟元文宗在权臣燕帖木儿的帮助下,夺得皇位,却时时刻刻地“想着”远在漠北的哥哥,表示要把皇位让给哥哥,派燕帖木儿前往漠北迎接。元明宗看到弟弟如此谦让,自然感激万分,在回大都的途中就迫不及待地自作主张,册封弟弟为“皇太弟”。

而“皇太弟”似乎甘当绿叶,对这个封号不但毫无疑义,而且欢喜得很。高兴之余,于是乎,他亲自北上来迎接皇帝哥哥入宫。于是乎,北上和南下的队伍便在路上来了个“有缘千里来相会”。于是乎,大摆宴席庆祝兄弟重逢。于是乎,宴席一直持续进行,大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之气概。于是乎,当宴席进行到第四天的时候,“明日愁”发生了,明宗“暴崩”了。于是乎,弟弟文宗在哭过痛过之后,又坐上了阔别八个月的皇帝宝座。

文宗靠这种“一石二鸟”和“借刀杀人”之计成功除掉哥哥这个“心腹大患”后,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复位”的他将怀柔之策进行到底,马上将明宗的遗孀八不沙皇后母子接入宫中赡养,并且诏告天下,说他百年之后立明宗之子为太子。

名义上这么说,实际上文宗皇帝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千方百计想立自己儿子为太子。然而,八不沙皇后是个眼里容不下一粒沙的人,文宗的举动自然逃不出她的一双“慧眼”,再加上对丈夫的死因一直表示怀疑,于是乎,八不沙皇后对文宗的不满很快就暴露出来。

八不沙皇后的举动,文宗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便朝自己的皇后卜答失里使了一个杀气腾腾的眼色。卜答失里自然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于是乎,她鸡蛋里挑骨头,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处死了八不沙皇后。

扫除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后,明宗的长子妥欢帖睦尔便成了文宗的下一个目标。妥欢帖睦尔当时已经十岁了,是皇位继承人选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于情于理于法都是继位的最佳人选。因此,干掉妥欢帖睦尔成了文宗最急切的任务。当然,如果直接杀死妥欢帖睦尔,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易如反掌。但这是最愚蠢的办法,这跟一向自诩聪明绝顶的文宗的做事风格显然不符。再说,直接杀死妥欢帖睦尔,那文宗的“司马昭之心”便尽人皆知,真相大白了。这会让文宗的声誉大受影响,他的信任度也会大大下降,朝中的藩王势力说不定也会因此而分离,从而发生大动乱。

“硬”的不行,只能来“软”的了。于是乎,很快一件离奇的宫闱秘闻传了出来:妥欢帖睦尔不是明宗的儿子。消息的来源是皇子奶妈的丈夫,他信誓旦旦地说:明宗曾经亲口对他说过,妥欢帖睦尔不是自己的儿子。

这样的无头公案自然无从查对,不过对于文宗来说,要的就是这样的扑朔迷离,查无可查。于是乎,他以快刀斩乱麻之势迅速对妥欢帖睦尔进行了“降级”处罚——流放到了遥远的属国高丽,安置在外海的一座大青岛上。第二年,又下旨把他流放到静江。

至此,妥欢帖睦尔算是跌到了命运的最低点,他保命的机会不大于一,登上皇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然而,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捉弄人,三年之后,文宗居然把年仅13岁就受尽了折磨、饱经了风霜的妥欢帖睦尔重新接回了宫中。一路上,妥欢帖睦尔很担心会重蹈父皇的覆辙。然而,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到了宫中,元帝居然立即封他为太子。

说起来不得不承认妥欢帖睦尔的运气实在是太好。原来文宗把他流放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可小太子福大命却不大,在被立为太子后不到一个月就突然“暴病”身亡。于是乎,元帝马上立了另一个儿子为太子,然而,这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后,突然就得了怪病,任凭御医“妙手”施救,也不见“回春”。文宗就这么两个儿子,死了一个,另一个眼看也不保,自然大为惊慌,四处求神拜佛。后来在“佛祖”的保佑下,这个儿子总算“疾去病好”。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儿子的病刚好,文宗又病了,结果,躺在病床上的文宗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他觉得这是由于自己对不起兄嫂的结果,为了向上天悔过,便把流放在外的妥欢帖睦尔接回宫中立为太子。

文宗的忏悔还是没有能留住他的性命,他这一病很快就到阎王那里报到去了。临死前,早已良心发现的他叮嘱皇后、皇子和重臣燕帖木儿等人,一定要让明宗的儿子妥欢帖睦尔继位。

对此,朝中重臣燕帖木儿表示强烈反对,但皇太后卜答失里也许是由于“吓怕”了,一定要坚守丈夫的承诺。两人僵持的结果是,各退一步,达成如下妥协:改立妥欢帖睦尔的弟弟为皇帝(元宁宗)。太子居然没有资格顺利当皇帝,可见当时元朝藩王势力的强大。与此同时,燕帖木儿被封为摄政王,将军政大权,集于一手。

然而,元宁宗只当了四十三天皇帝,便和他的父皇元明宗一样,突然“暴崩”了。

当然,如果你认为元宁宗的死纯属偶然,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一切有个幕后主使——燕帖木儿。姜还是老的辣,燕帖木儿这一招釜底抽薪之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得炉火纯青,天衣无缝。干掉了元宁宗后,燕帖木儿再次要求立文宗的儿子继位,但皇太后此时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还是要坚持原来的立场。然而,这次手握大权的燕帖木儿也吃了秤砣铁了心,还是坚持自己的立场。

因为燕帖木儿拖着不给妥欢帖睦尔办登基手续,皇太后也无可奈何。于是乎,妥欢帖睦尔就这样被“高高挂起”,他的皇位看似岌岌可危,他的登基也似遥遥无期。然而,老天是公平的,也是开恩的,僵持了两个月后,燕帖木儿却来了个“死去元知万事空”——暴病身亡。没了绊脚石的羁绊,妥欢帖睦尔得以顺利登基,是为元顺帝。

坠落的姿势。

人在皇位,身不由己。妥欢帖睦尔想享福,但现实却无情地折磨着他。妥欢帖睦尔虽然坐上了皇位,但是国家大权却并不在他的手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权臣燕帖木儿虽然死了,但他的家族仍然势力很大,弟弟和儿子都执掌着朝廷大权,于是元顺帝不得不娶了燕帖木儿的女儿做皇后。这时他13岁,燕帖木儿的女儿比他还小两岁,虽然还是不怎么懂事的小孩子,但仗着叔父与兄长的权势,自然不把元顺帝放在眼里。她私传懿旨,将由国家专卖的十万盐引占为己有,还时常对后妃横加责打。元顺帝对她十分不满,不过由于形势所迫,只好暂时隐忍。

当时高丽是元朝的属国,有每年向元朝进贡的义务,这些贡品不但包括财物,也包括女子。当时元廷贵官,甚至以拥有多少高丽贡女来显示身份。高丽贡女奇氏虽然生于微末之家,却生得美丽聪慧,乖巧伶俐,特别擅长烹茶。元顺帝看惯了骄横的皇后给他的冷脸,对这个乖巧的美人自然是宠爱非常。皇后得知此事大发雷霆,当着皇帝的面把奇氏打得遍体鳞伤,以达到以儆效尤的作用。然而,适得其反的是,打过闹过之后,元顺帝对奇氏的宠爱之情反而又增加了几分。

权力是个好东西,但一旦大了,欲望就会无限膨胀,永远都没有满足的时候。燕帖木儿的儿子因为不满足现状,觉得自己的权力“过小”,三年之后,公然起兵造反,试图登上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宝座。然而,因为准备工作不充分,还没起事就泄露了风声,结果稀里糊涂就成了刀下鬼。皇后自然也脱不了干系,很快被处死,曾经显赫一时的燕帖木儿家族就此烟消云散了。

按理说,元顺帝摆脱了皇后这个梦魇的骚扰,接下来便是和奇氏过上相依相偎的幸福生活了。然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燕帖木儿家族倒下了,另一个叫伯颜的权臣又开始崛起了。

元顺帝知道想夺回失去的权力,暂时是白日做梦。他此时唯一的希望就是立心爱的奇氏为皇后。然而,他很快就体会到了什么叫“人卑言微”。他的这个小小请求刚一提出,就被伯颜义正词严地拒绝了,理由是奇氏来路不明,身份不明,地位怎么能明确呢?最终,逼于无奈,元顺帝不得不立了一位有身份、有地位的蒙古贵族女子为皇后。

他的行动背叛了他的心,但他的眼睛却背叛不了他的心。因此,他还是一心一意地专宠奇氏,从而把这位新皇后打入了“冷宫”。后来,奇氏给他生下皇子爱猷识理达腊。再后来,新皇后因为郁闷,一天一天地衰老,很快便“老去”了。再再后来,元顺帝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成功突破伯颜的阻击线,正式立奇氏为皇后。

然而,立了自己最喜欢的美人为皇后,并不代表元顺帝从此就收回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权力,放眼整个朝廷,对于元顺帝来说,到处都是“敌对势力”。他有心夺权,无奈势单力薄,无能为力。眼看挣扎无效,心知肚明的元顺帝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抛弃权力,闯“事业”去了。

元顺帝干的第一份事业叫木工活。做木工活儿是他特有的爱好。这些年,他觉得自己活得太过窝囊,凡事看别人眼色行事, 甚至要看女人眼色,因此,幡然醒悟过来的元顺帝选择了做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元顺帝很快多了一个绰号——“鲁班天子”,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倾力打造元朝“第一舟”。汉顺帝曾经亲自设计过一条龙舟,长120尺,宽20尺,前面有瓦帘棚、穿廊和两间暖阁,后面有庑殿楼子。龙舟的船体和上面的殿宇都用五彩金妆,前面还有两只龙爪。龙舟行驶的时候,龙的头、眼、口、爪、尾都可以动,像是活的一样,耀人眼目,格外气派。这样宏伟的设计、这样宏大的规模、这样豪华的气势、这样的大手笔,不得个鲁班奖说不过去啊!有了这座精巧的龙舟,元顺帝就让20名衣着华丽的水手,头戴黄金髫头巾,身着紫衫,腰系金荔枝带,在两旁撑篙,在前后宫山下的湖内往来游戏。他高兴起来,觉得隋炀帝游江都的乐趣也不过如此了。追求梦想没有错,但玩物丧志就是错,而这个人居然是堂堂一国之君,那就更加大错特错了。

二是着力打造天下“第一钟”。汉顺帝在做木工活的同时,颇具科技才能,为把机械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去,他还制造了一个宫漏,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宫漏是一种计时器,通过控制水流的速度来计量时间,相当于后世的钟表。元顺帝做的这个宫漏,高约六七尺,宽约三尺。用木头做了一个柜子,把漏斗壶放在里头,漏壶的水自上而下地流动。柜上设计了一个类似西方的“三圣殿”。柜腰立一位身姿绰约的玉女,手捧着时刻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浮出水面。宫漏旁列着钟钲,还对应着两名金甲神人,一位悬挂着钲,另一位悬挂着钟,入夜后这两个神人便会按更敲击钟钲,时间丝毫不差。每当钟锣鸣响时,旁边设计的狮子、凤凰等灵物都闻声起舞。柜的东西两边设计有日宫和月宫,有飞仙六人立于宫前,每到子时和午时,飞仙能自动走出,步过仙桥,到达“三圣殿”,过一会儿又退到原来的位置。总之一句话,其精巧绝伦,实属罕见。

三是尽力打造建筑建设“第一师”。元顺帝不光能做出这么多精巧的玩意儿,他还是一位设计大师,经常兴致勃勃地为臣下们设计房屋,不但画出规划图,还要按图样亲手做出模型来,再让大臣按照模型盖房子。这些模型都做得十分精致,上面还镶嵌着很多珍奇的宝石。于是元顺帝周围的内侍经常哄他,说这模型造得不如某某家的房子精美。于是元顺帝就顺手把模型毁掉重做,上面的那些宝石,就都藏到内侍们的口袋里去了。元顺帝可能是做模型上了瘾,又给自己制作微型的宫殿,用木条巧妙搭成,大约有一尺多高,虽然不大,却栋梁楹榱,宛转皆具,各种部件一应俱全。他也按照这些模型大修宫室,在禁苑中造眺远阁、留连馆、万年宫等,琼楼玉殿,极尽奢华。他还别出心裁地开凿了一口龙泉井,用各种珍贵的材料加以装饰:玛瑙石为井床,雨花石为井湫,香檀为盖,离朱锦为井索,云母石为汲瓶。如此装饰之华丽,质料之贵重的井,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了。由此也能想象那些宫殿更是何等奢华!

四是费力打造宫中“第一市”。元顺帝做木工活总有厌烦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别出心裁地想出了另一个分散精力的法子,在宫中开起集贸市场来。皇帝一出手自然没有也会有,很快市场中店铺林立,陈列着九州四方的美味佳肴,远近州县的珍奇货物,鲜艳的锦质旗招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好个太平盛世的美景。为了显示自己的慷慨大度,元顺帝还对于前来的“游客”提供免费的午餐。因此,集市越来越热闹。为此,元顺帝马上进行了“改扩建”,在市场边建了一座集宝台,凡是远夷四方贡献的珍物、上古遗留下来的器物,都贮存在里面,供人欣赏。结果带来的效应是整个宫中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嘈杂,而元顺帝本人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

五是竭力打造天下“第一魔舞团”。元顺帝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找到了更为刺激的玩法——“十六天魔舞”。十六天魔舞是由十六个宫女把头发梳成若干小辫,戴着象牙作的佛冠,身披璎珞,下着大红色镶金边的超短裙,上穿金丝小袄,肩上有云霞般的披肩,妖艳至极,性感逼人。她们每人手执法器,其中一个执铃杵领舞,姿态各异,诱人眼目。另有十一位宫女着白色透明丝衣,头上系着白色丝带,做出各种性感的动作作为伴舞。宫中一有佛事,或顺帝寂寞了,就让她们载歌载舞,助兴欢乐。其中,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三个宫女的舞姿尤为曼妙,为此常常可以得到顺帝赏赐的夜明珠、新款式的锦缎之类。

弄巧成拙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醉太平》

然而,元顺帝不会知道,就在他躲在宫中“成一统”时,宫外已经是一团糟了。元室内部斗争加剧,各地民变风起云涌,元代的统治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

眼看国将不国,元顺帝这才慌了,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来拔除伯颜这根刺。伯颜是个有四大特点的人:一是个专政自恣的人;二是个肆行贪暴的人,天下贡赋多入其家,省、台、院官多出其门下;三是个标准的“民族歧视者”。元代立国,本来就按征服的顺序把天下人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实行民族不平等政策。这个伯颜还要更进一步,为了防止南方民变,他主张把张、王、刘、李、赵五大姓氏的汉人统统杀光,以防止祸害。还好这件事朝中其他大臣都坚决反对,元顺帝也强硬了一回,没有听他的;四是个趾高气扬的人。因为他拥有熏天的权势,每次出巡都旌旗蔽日,侍从填满了街衢,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元顺帝的车驾仪卫却少得可怜,弄得元顺帝反而像他的跟班。什么叫喧宾夺主,由此可见一斑。

对此,元顺帝心中很不爽,准备伺机除了这个眼中钉、肉中刺。都说最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元顺帝很快就发现了伯颜的侄子脱脱对伯颜也很不满。于是乎,通过糖衣炮弹的攻势,很快脱脱就挣脱了伯父的怀抱,转而投入到了顺帝的怀抱。因为有“内贼”相助,最终不可一世的伯颜被顺帝成功掀翻,赶出了朝廷,流落到野蛮之地去“任职”,结果死于贬途。

伯颜死了,他的侄子脱脱又开始掌权了。他倒不像他的伯父那样专横跋扈,是个很贤明的人,也很有才干,在位期间废除伯颜旧政,昭雪诸王冤狱,恢复科举,还主持修订了二十四史中的宋、辽、金三史,一时被誉为“贤相”。但这些政策虽然受到了汉族士人的欢迎,却不免触犯了蒙古保守贵族的利益,最后,脱脱被蒙古内部的反对势力弄得焦头烂额,只好罢相而去。后来,元顺帝身边实在没有什么能干的人,才又把他找来收拾烂摊子。

这时元朝的统治已是积弊重重,回天乏力了。蒙古帝国从统治一开始就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在他们眼里根本不是人。汉人杀蒙古人不但要偿命,而且要株连九族。而蒙古人杀汉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的银两即可。汉人不是人,汉人的女人更不是人,汉人村里新媳妇的头一夜一定要给蒙古保长,让他们“验货”。汉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赋役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广大汉人在死亡线上挣扎,天下不乱才怪。

此时叫脱脱来收拾这个残局,虽然他才干过人,却“生于末世运偏消”,无力回天,无奈之下,只好赶鸭子上架,来了个两步走。

一是“以钞买钞”来解决当时的财政危机。脱脱对钞法的改革办法是,加量印制“至正宝钞”,替代早已通行的“中统宝钞”和“至元宝钞”,即所谓的“钞买钞”。钞即纸币,最早出现于北宋,叫做“交子”,开始只是流行于民间,后来朝廷发现获利很大,就改为官营。但发行纸币是需要有保证金的,必须要以铜钱或银绢之类的为本,否则一张薄纸不值一文,无人敢用,也就流通不起来了。这一点,在政府运作正常的时候还能得到保证,所以纸币的流通也问题不大。但是,一旦政府财政出点儿状况,发生紧张,就都开始打这纸币本金的主意,觉得有皇帝大人的一纸命令,小民还有敢不遵从的?于是大肆加大纸币的发行量,做起“无本买卖”来。无奈皇帝大人的命令虽然厉害,可却拗不过市场规律,滥发纸币的结果就是纸币急速贬值,经济秩序完全破坏,最后整个财政崩溃了事。自北宋开始使用纸币以来,南宋和金朝的灭亡,都和滥发纸币引起的通货膨胀大有关系。以脱脱的见识才干,再加上他还主修过宋、金两朝的国史,不会不明白这样做的严重后果,但是迫于严峻的财政形势,也不得不采用这样饮鸩止渴的政策。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印造至正钞190万锭,至元钞10万锭。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印造至正交钞多至600万锭。京师用料钞十锭,不能换一斗粟,交钞散满人间,人民不愿使用,视如废纸,郡县贸易,甚至以物易物。元代钞法,至此大坏。

二是以水治水来解决黄河水患问题。当时黄河决口已经有好几年了,沿岸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为难民。脱脱复相之后,便召集群臣商议治河事宜,决定疏塞并举,以水治水,挽河东行,使黄河复归故道。其费用便从发行的新钞中取来。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四月,政府调发汴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15万人,庐州等戍卒2万人供役。从四月间开工,到十一月完工,黄河恢复故道。然而,就是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实事、大好事,最终却演变成大坏事、大蠢事。原因是朝廷修黄河的经费经过那些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等发到民工头上时已不够塞牙缝了。与此同时,为了赶工期,在短时间内发动了近20万民工,不惜加倍役使,使得民工死伤众多,哀鸿遍野,群情激愤。有诗为证:

丞相造假钞,舍人做强盗。

贾鲁要开河,搅得天下闹。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由于朝廷昏庸腐败,贪官污吏草菅人命,再加上灾荒连年,农民过的日子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为了不饿死,走投无路的农民只好拿起菜刀、木棒等最原始的武器起来反抗。最早起来公然反抗元朝政府的是江浙一带的农民,这里因为无穷无尽的灾患,再加上政府的苛刻剥削,当地的百姓死亡超过半数,眼看这样下去横竖都是死,当地农民愤然揭竿而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紧接着“重灾区”河南、四川、广东等地也先后和元朝政府爆发了武装冲突。一时间,烽烟四起,天下乱得像一锅粥。

面对这样的局面,元朝政府没有立即采取“安抚政策”平息各地的叛乱,而是采取了“高压”政策,进行武力镇压,并且颁发了“强盗皆死”的强项令,意图通过这样的手段,彻底消灭不安分因素。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有云:“夫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枝繁者荫根,条落者本孤。故语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之。”

元朝政府的举动彻底触怒了天下百姓,于是乎,天下人皆走一条道——反。栾城(今河北栾城西)人韩山童和颍州(今安徽阜阳)人刘福通早已经在策划起义的事,并利用白莲教宣传“天下当大乱,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打出的口号是:天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打出的旗号是: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也正是因为这样,白天莲教发展很快,民工中也有不少白莲教徒。

此时他们看准时机,于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韩山童的弟子刘福通命他的教徒预先在黄陵岗(山东曹县西南)附近的黄河河道处,埋下了一个独眼的石人,有意让民工掘出。结果,民夫开河道时,果然掘出了石人,但见石人背上写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远近轰动了。工程完毕后,除了少部分民工还乡外,大多数民工都集结在刘福通之下,成为起义的主力。因为他们头裹红巾,所以美其名曰“红巾军”。

独眼石人出现的消息很快传开,使早已对韩氏父子深信不疑的白莲教众群情振奋。刘福通又宣布说韩山童乃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先生贵姓?),定能“重开大宋之天”。

既是皇家后裔,自是要做皇帝的,当然要有点派头,搞些仪式。然而就在众人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消息却泄露了出去。元朝政府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韩山童被捕杀,只有他的妻子杨氏和儿子韩林儿因为“跑得快”,侥幸逃入武安山。看来虚荣心真是害死人啊!

眼看情况不妙,刘福通当即奔至颍州,公然宣布造反。由于策划已久,民怨又深,起义势头极佳,没多大工夫,红巾军就占领了颍州、上蔡、亳州、项城、息州、光州等地,直属人马超过十万。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在一个莺飞草长的季节,为树军威,刘福通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皇帝,建立了革命政权,建都亳州,国号宋,年号龙凤,国旗红巾。刘福通任太保、丞相,统领这支起义军继续扩张。

红巾军的强势蓄发,带来的结果是各地革命队伍逐渐成了“燎原”之势,于是乎,中原各地都陷入了“解放战争”时代。

濠州富户郭子兴便是其中较有名气、较有实力的一支革命队伍。郭子兴的祖籍在曹州,他的父亲原本是个到处游走的算命先生,走遍天下全靠一张口混饭吃。一天,这位郭大算命先生远游到定远(今安徽定远),遇到一件很奇特的事,说是城中一富豪整天唉声叹气,得了抑郁症。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是为嫁女发愁。他的女儿不但生得丑,而且有残疾——天生盲眼。世上贪富之心人皆有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害怕之心也人皆有之,村里人因为害怕娶了这位富家之女,日后儿孙遗传貌丑眼盲,因此都对这位富二代避之唯恐不及。

郭大先生听说后,却很高兴,他马上找到富豪,说要娶他的丑盲女,并且信誓旦旦地表示,爱他女儿一万年。富豪见有人敢娶他女儿已是喜出望外了,见他说得这么冠冕堂皇,更是万分激动。于是乎,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马上成交。

都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婚后,丑盲女不但为郭家生了三个身强体壮的健康儿子,还带来了大笔嫁妆。郭家原本一贫如洗,但因此而一夜暴富,成功跻身地主豪强之列。这也为郭子兴后来结纳四方强梁、担当领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郭子兴排行老二,他没有遗传母亲的“盲眼”,而是遗传了父亲的“慧眼”,很早认识到腐败的元朝政权不能维持长久,于是乎,加入了韩山童创办的白莲教当信徒,磨刀霍霍,以待天时。果然,很快活不下去的百姓发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革命,眼看“天时”已到,郭子兴于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春,集中自己平日交结的数千人,攻占了濠州(即凤阳),从此也成为红巾军的一路统帅。

同类推荐
  •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毫无疑问是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本书通过精 悍的叙述、有力的点评、生动的语言,诠释了秦亡汉兴的真实历史画卷, 展现了一代战神韩信神机妙算、英明果敢、儿女情长的一生,如同璀璨的 繁星从历史的天空划过,留给世人以无限的仰慕与尊敬。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上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上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盛宣怀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盛宣怀

    盛宣怀,字杏荪,号次沂、止叟,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他生于1844年11月4日,正是鸦片战争后《中英汇宁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之时。他死在1916年4月27日,终年73岁。这时民国成立,清朝已被推翻。他的一生十分矛盾:一方面是清朝腐败封建统治的支持和维护者,反对革命,曾做到邮传部尚书;另一方面,他又积极主张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成为我国早期民族工商业的开创者之一。
  •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郁达夫在情爱之途

    郁达夫在情爱之途

    本书以郁达夫的情感历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在反映郁达夫如何与黑暗势力作斗争,成长为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的同时,着重描写了他与四个品貌各异的女子之间的爱情……
热门推荐
  • 大夏如倾

    大夏如倾

    世道真谛是何,万物为何而生,人亦为何而来,死后将归何处,为何万事万物皆有生灭,哪何物会不生不灭。世上众生种种,定会有人去寻求生命根源。成为大醒大觉之人,哪人将会是谁?谁会是那个上天下地,为我独尊之人。
  • 会说话的女人最出色

    会说话的女人最出色

    本书结合女性的心理特点、性格等不同文献来为女性诠释不同的说话技巧,内容包括能说会道、随机应变、愉人悦己、巧于说服、赞扬批评、玲珑口才、职场攀升、巧言慧语等。
  • 地下城之血兽滔天

    地下城之血兽滔天

    作为一名称得上是半个老玩家的DNF玩家,谨以此文祭奠这些年虚耗的游戏生涯
  • 重生之校园行

    重生之校园行

    被陷害死亡的张氏集团总裁张振涛,重生在了18岁的自己身上,从此张振涛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 渣男闯仙界

    渣男闯仙界

    令爹娘头疼、邻居投诉、被老师同学取外号为‘祸害’的主人公樊南,意外穿越到了仙界,从此,开始了他祸害仙界的脚步。可怜的仙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幸苦维系了一千多年的宁静,终于开始鸡犬不宁……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明月倾情

    明月倾情

    [花雨授权]天下闻名的“独孤公子”,重权嗜杀,野心勃勃;难逢敌手的剑道高手,性情淡漠,不喜血腥。一块灵石将两人的命运紧密相联,他们相识、相爱,又相怨、相残。刀光剑影的生死一瞬间,相爱的两颗心最终能否走到一起?
  • 驭灵焚天

    驭灵焚天

    灵界之巅,旷世之战,虚空碎裂,万物泯灭。混乱中,一名老者浑身浴血,怀抱婴儿,突出重围,远遁而去…十六年后,少年终归是走出魔渊岭,踏上至强之路。
  • 爱是时光两三事

    爱是时光两三事

    因为是你,我更接近梦想;因为是你,我陷入爱里;因为是你,我可以变成最真实的那个我。
  • 打开棺材遇见你

    打开棺材遇见你

    我爸是开棺材铺的。可有一天我睡着了,他竟把我放进了一口棺材里。之后我每天都梦到一个好帅好霸道的男人。我本来以为他是我的白马王子,可是他却非要和我签订一个契约……否则他就会杀了我……
  • 校园辅导员宝典

    校园辅导员宝典

    《校园辅导员宝典(精华版)》注重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力争做到内容新颖,知识丰富、分类科学,专业精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倡导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引导少先队员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