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会活的人才能感觉到快乐,因为快乐是一种活法。
快乐是一种活法,坚持自己的生活原则,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才能领略到快乐。
被誉为新加坡“国宝”、“106岁的年轻人”——许哲。她的生活经历和对思维方式的描述与剖析,展示了一种活法,一种人生,揭示了她一生快乐的根源所在,让我们感受到她发自内心的持久的快乐习惯,从而领悟到快乐生活的奥秘。
许哲生于1900年,新加坡人,是个修女。她讲英语,华语说的有些生硬,但能表达意思。
这个百岁老人,体力充沛,精神饱满,看上去60岁左右,齐耳的银发不算疏稀,中等身材,偏瘦,上身穿一件白汗衫,下穿一条刚刚没膝的黑色短裤,赤双脚。老人生活非常俭朴,每天早晨喝一杯牛奶,中午吃个苹果或红薯外加一点生青菜,她说青菜炒熟破坏营养还浪费时间,晚上喝一杯酸奶。
她每天早晨四点起床打坐,练瑜伽,然后去室外锻炼走路,生活非常规律。她一生从没生过病,从未讨厌过任何人,从未讨厌过一件事,也不发脾气,她说发脾气伤害自己,伤害别人。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遇事而安,遇事而乐。
老人一生的成就:创建了十几所老人院,从筹集资金,到照顾护理瘫痪在床的老人,老人病了她送医送药,从早忙到晚。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许哲50岁又学了护士。
当社会上有人给她捐助的时候,她又全部捐助老人院或救助更穷的人。她不但在本国为老人为穷人服务,有时还给印度、马来西亚,尼泊尔等国的老人寄钱、寄物。许哲的愿望是再建一所家庭式的老人院,让无家可归的老人享受家人的照顾及温暖。当别人劝她年纪大了该歇歇了,她连声说“我不老,我年轻,我要做的事还很多,我不能休息”。
许哲的一生是为老人为病人服务的一生,她对待一个穷人像对待亲人一样;她一生只见人善,不见人过,没有欲望,从不贪利,处处为别人着想。她过得异常的快乐。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活法,对个人而言,各有各的追求;对社会而言,各有各的贡献。人生在世,人人都想活得更好,活得更开心,人们总是在各种可能的条件下,选择那种能为自己带来较大幸福或满足的活法,所以,除了追名求利外,人生也还有另一种活法,那就是甘愿做个淡泊名利之人,粗茶淡饭,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这样,就能品出生命的美好,享受到生活的快感。
有的人既不求升官,也不求发财,每天上班安分守己做好本职工作,下班按时回家,每个月领着不多不少还算说得过去的一份工资,晚上陪爱人在家里看看电视,周末带孩子逛逛公园,年轻的时候打打篮球,年纪大点练练太极拳,不生气,不上火,知足常乐,长命百岁,这样的人生可能看起来有些“平庸”,但其中的那份“闲适”给人带来的快乐,也是那些整日奔波劳累、费心劳神追求功名利禄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所以国王会羡慕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都不会有的安全感,而你要有农夫那样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国王的权势。功成名就从一定意义上讲并不难,只要用勤奋和辛劳就可以换取,就是需要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拼搏。就一般情况而言,你多得一份功名利禄,就会少得一份轻松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