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94900000018

第18章 蚝壳土屋——海土:1979(三)(1)

第二部:拖车憨

一苇和早起的日光一块儿走进村子。

村子在吃饭。

蹲在墙角托着两个碗吃饭的人少了拖车憨。拖车憨那天起晚了,但他也感觉到那块日光。他不知道那是日光,只感觉那是一块金光闪闪的东西。他想伸手去抓它,手动弹不得。他努力地想看清它,挣扎着绷着的两块眼皮终于分开了。那块金光闪闪的东西也不再躲闪,定在了墙壁上,是从一个墙窟窿里透过来的一块金色日光。拖车憨全身的劲垮了下去,一种多年养成的习惯又使他一骨碌翻身爬了起来,动作好大,跟掉下去似的。他一下子扶着床沿蹲在床前,熟悉地伸手把床底下的夜壶抓了出来,憋了一夜,他有了放松的快感。这时,他觉得背后站着一个人,他头也不回理也不理。夜壶不响了,那只乌黑的干巴的手伸过来了,拖车憨头还是不回,只是把夜壶往上一提,那只手就接了过去,从他的肩膀上提走了。拖车憨坐在床沿上,开始卷他这一天的第一炮烟。当他用舌头把烟纸舔湿,把烟叼在嘴上,伸手摸火柴的时候,天井那边传来咕咚咕咚的声音,那是把夜壶里的尿倒在放在那里的一只粗桶里。粗桶,细腰小底大肚的那种粗桶,是一种专门挑粪肥的桶,也许带着尿的腥骚味,也叫腥桶。拖车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沉一沉,烟从鼻子里爬了出去,和了夜壶最后的几声咕咚。拖车憨的人生得意好像就仅仅剩下这一点点了。他不知怎么咽了口唾沫,喉结滑动了一下。他嗓子那边也作了一声回应,咕咚。

房门口是个小厅,隔着小厅就是灶脚。小厅里摆着黑不溜湫的小饭桌,抹布的黑色的渍水浸到木头里去,现在除了一道道硬硬的年轮的外圈还硬挺着,已经看不到小桌子木头原来的颜色,而且那木头好像都朽烂掉一层,一沟一沟地凹下去。桌子正中一大鸡角碗的番薯,边上一只小花碗里盛着豆豉,小饭桌边上斜着一把竹凳。鸡角碗不是圆的,有几个瓣,像半个南瓜,不过碗沿是往外翻的。碗边上画着一只大红鸡角,民间工艺,也许艺人画得多了,那几笔还挺泼辣。拖车憨坐下去的时候,竹凳吱扭一声,就艾艾怨怨地承受住了。拖车憨看到小花碗里的一粒黑豆豉动了一下,是一只苍蝇,他挥挥手把它轰走了。这对他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他们把苍蝇叫户神,就像北京人把麻雀叫家雀,也叫老家贼一样。他们总得厮守在一起,无论什么时节,也不能分离。拖车憨抓起那双竹箸,夹了一口番薯送到嘴里。他每天早晨得吃两大碗番薯,在外边拖车,得有这两碗番薯垫底,熬到日罩头,两条腿就软掉了。日罩头那一顿还是两大碗番薯。晚上那一顿,妻才在番薯锅里撒了几把米,经过一天的劳累,才能闻到那么一点点米香。老是吃番薯,胃也受不了。乡里人不懂得那叫胃,胃里不好受,就叫戳心。拖车憨老是觉得番薯一天不如一天,以前有各种各样的番薯。有一种番薯横着掰开,有着一个一个紫色的圆圈,他们叫它芋薯,像芋头一样的香。有一种番薯叫竖仔,据说是村里一个叫竖的人种出来的番薯,番薯的中间是松的是香的,番薯的外层是软的韧的,吃起来像糯米那样有嚼劲。现在全都没有了,每一块都一样,一样白白傻傻的,一次次改良品种,改得只剩下一种品种,产量是高了,却让人没胃口。幸好,妻的豆豉做的好,酱瓜都腌得红红的,生姜都腌得红红的,要没有这,都不知怎么打发这一天天的番薯。

空碗朝天了,一只黑黑的枯枯的手又伸过来了,唠叨也像苍蝇一样在他头壳上盘旋。都什么时节了,没看日头有两竿高了,有拖车的等人客的,没有人客等拖车的……刚才那只被轰走的苍蝇又绕回来,落在拖车憨的上眼皮上。拖车憨拿竹箸的手往上一扬,把苍蝇轰走,就势把竹箸拍在黑汲汲的桌子上,骂了一句难听的话:不吃了。妻的话嘎然而止。

那天,在那张桌子边上,还发生过另一个故事,那时拖车憨还在梦中,他昨日暗暝多喝了两盅酒,家里人没敢大声说话怕吵醒他,怕他骂,怕他吼。

黑汲汲的桌子就孤独地站在那达,中间孤零零地摆着那碗黑豆豉。

妻,女,儿,三个人站三个地方,各自端着一大鸡角碗番薯,无味地吃着。

谁也不想聚在那桌子边上。哪有什么好聚的?只是从灶脚从锅里盛了番薯,歪到那边伸著夹了一块酱瓜,马上就离开好像站哪达比它都好似的。谁都一句话也没有,天天番薯,说什么?

儿子的脸还臭臭的。

妻好忆苦,就说:忘了哪一年了,人标家连着,一顿也没有变过,吃了288顿番薯干。

儿子说,哪人不成了猪狗。

妻说:逆天呢。现今咱有番薯吃,暗暝一顿还撒把米,人得懂得惜福哟。

儿子说:你看人家吃鱼吃肉,天天吃番薯我还惜什么福?

妻说:你那是皇帝嘴乞丐身,你要吃好的,穿好的,吃的鸡鸭鱼肉,还有山珍海味呢,穿的绫罗绸缎,还有插玉戴金,你就得投胎在富贵人家。你既是生在咱穷人家,那你就别想,还不如安安分分的过日子。生在这达就是番薯命,咱这坷地就只长番薯。谁不知米饭好吃,偏就没有水田,什么命吃什么,这全是天意。

儿子说:不是有很多人生在这达,那他也是番薯命。可人家去番了,就再也不是番薯命了。去当兵了就有水饺吃了。考上学了不用再吃番薯就再也不回来了。

妻说:去番当番客,那他也得有一个番客爹呀,而你爸却是一个拖车的。

儿子说:那个番客爹原先不也是生在咱这达,不也是番薯命,他也不是祖祖辈辈都是番客。

妻让咽住了。

在这达,在乡下,一年能吃几顿好的是有数的。一是过年过节。过节真的做好吃的也就是普度节,普度众生,也就是鬼节,这居然是这达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连鬼也怕挨饿。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年年禁普度,但屡禁不止。后来反复想,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这鬼节不是在敬鬼神是在敬人,不是鬼吃是人吃。什么问题最大?吃饭的问题最大。一个传统乡村节日和吃死死地纠缠在一起。没吃的这一顿也不能不吃,亲戚朋友,得请人家吃。有吃的了更得大吃,请亲友大吃大喝。“文革”时禁得死死的也偷偷做,“文革”过去了,手头有几个钱,也想方设法办它几桌。乡下人到底是乡下人,照样土里刨食,吃番薯还是吃番薯,你让他变哪里去?所有的乡间节日都是借敬神鬼而实际上是在敬人。二是给前辈死者做纪。对已故前辈的生日和忌日的纪念活动,也是做几样吃的,摆在供桌上,烧烧香烧烧纸。说是让死者尚飨,实际上是借敬死人而改善活人。三是红白喜事。结婚吃喜酒,死人也还要吃咸鱼饭。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归结在吃上边。难怪我们要归结成那样一句话:什么问题最大?吃饭的问题最大。于是说无粮则乱,于是要以粮为纲。

人活着就得吃,这完全没有错。但到底是吃什么?中国人一直就没有弄明白。吃,就是吃粮食,一见就问人家吃了没有。欧洲人美国人嘲笑我们,说他们吃肉我们吃草,说中国人的肠子比他们长几米。中国人当时想不明白,粮食都还不够吃怎么可以吃肉呢?因是统一思想大家也就不想。粮食得挺单一,连花生都不能随便种。城里人一个月才有半斤肉二两油,乡下就更别提了,那时他们的肚子素得慌。乡里人吃顿好的吃什么?也还离不开粮食。这地方叫五大姓:米粉、大面、芋、芋丸、糯米饭。请客,这是基础,用这填底得让客人吃饱。其他的就是稀罕物了。因是乡下,有一只家养的自己在房前屋后觅食的鸡,宰了请客这是很大的礼。因靠海,去买条鱼。一般到最后一道菜才上猪肉,同时上包子,掰开包子夹一块肉,就叫肉夹包。吃肉也还离不开粮食。吃请,这肉夹包都舍不得吃,总是带回来,孩子在家里等着呢。

年节成了乡下人的一个盼头,盼过年,盼过节,盼吃人的喜宴,人办丧事,那顿咸鱼饭也是非吃不可的。

还有就是农忙割稻子的日子,吃顿公饭。一般是咸饭,还有一个汤。咸饭里边还有肉。乡下人吃公饭都吃出经验:第一碗不要盛得太多,赶快吃完好再盛第二碗,第一碗要是盛得太满吃完要再盛第二碗可能就赶不上了。第二碗要使劲压压得实实的上边还要拍得尖尖的吃的时候饭都顶着鼻子尖。

吃饭的乡下人呀。

正在长身子的儿子全靠番薯了。儿子的身子就像他们家的土屋,没有石头,没有砖,当然更谈不上钢筋水泥,是土墙,是土屋,经不起风雨,尤其经不起从海里上来的台风。台风带雨曾推倒他们家土屋的一个屋角,就为这拖车憨没钱修只好把妻借出去,应该说就是典出去铸成他一生中的大错。儿子也曾用这贬自己没本事的老爹。他母不爱听,说要不能有你们?

儿子说:要是一辈就吃番薯,你们不如别生我们。他说着把箸往桌子上一拍,剩下半碗番薯不吃了。

妻本要给说说这事,没想到今日中了魔似的拖车憨也这样把箸拍在桌子上也说不吃了。

妻想,不信你们都能成仙。城里人说不信天上会掉馅饼,妻不敢那么想,她在心里说不信天上会掉狗屎。狗屎就挺好了,狗屎可以肥田。一个没出过门的乡下女人她能想的就这些。

拖车憨猛然站起,走到天井那边,又突然站住了,好像就这几步,就把身后的妻擦掉了。他站在天井里卷这天的第二炮烟……没想到在门口就碰到要坐他的车的人客。这种事从来没有过,回回都得走一段村道,到大路那达去等人客,哪有人客跑到他家门口来的?妻催他出门的话本来也没有错,就是让人讨厌,拖车憨一肚子鸟气,不知怎么就消掉了。

当然,拖车憨拉这个人客也费了一番周折,他刚拉开破旧的木板门走出来,很打眼的是一个番仔婆,而这个番仔婆又正好在拍他家带蚝壳的土屋。拖车憨当时脑子没有拐弯,没有想一想为什么一个番仔婆会来拍他的破房子?一个那么漂亮的番仔婆跟一幢破房子能有什么样关系?后来,拖车憨想起他们那个破大门,底下门板烂了一个大洞。几十年的风吹雨淋,门下边的边角朽烂了,底下成了一个洞。乡村老式的房子都有狗洞,拖车憨家的狗不钻狗洞,它们钻门底朽烂出来的这个洞。鸡呀,鸭呀也喜欢在那个豁口处出入。这构成他家日常生活的一道风景线。

拖车憨觉得确实姜还是老的辣。他软硬兼施,该刁钻就刁钻,该认松就认松,要不每句话都跟他呛着说的番仔婆怎么会成他的人客呢?

拖车憨拉这个人客是太轻松了,没走几步,到了溪岸上,番仔婆什么都好奇要到下边去走一走。他把车往相思树下一停,身边风吹绿叶,头上蓝天白云,往树干上一靠,十分惬意。更何况这一天不用着急了,番仔婆包他的车一天五块钱,日罩那一顿饭还吃主人家的是一大碗卤面。他还找机会再占点便宜,番仔婆不愿意去上乡村的屎坑(厕所),要到甘蔗地里撒尿,让他在外面看着。他马上就又向她讨插花(小费)。他拖了多少年的车,头一回捡了这样的便宜,包车本就少,而且是这么轻松的包法。那时他还不知道发生在这一切背后的故事,以为是他那一天碰巧的运气。

拖车憨这一日早顿饭有点儿反常,只吃一碗番薯就出门拖车,如果不是遇到这番仔婆,这半天两条腿可能跑不下来。不过,在相思树下又没什么事,由于日罩那一顿有一碗对于天天咽番薯的拖车憨来说是很可口的卤面,他的肠子却提前蠕动了。这是拖车憨得意中的小小的尴尬。

拖车憨后来就老是想,那一天他怎么会睡晚了呢?怎么会那么巧他走出门就刚好让他遇到那番仔婆?那一天他又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脾气怎么会只吃一碗番薯就不吃了呢?好像就已经知道日罩那一顿番仔婆还不仅是请他吃卤面还是那么丰盛的一大桌。他甚至想冥冥中有谁在安排似的。

日罩头吃完饭后,拖车憨送一苇去侨联歇息,因车上有一兜剩菜,就颠颠地回了一趟家。

妻听到声响就一边唠叨一边探出身来,天光不起,困到日头晒屁股,日罩还要歇着,一日能挣几个钱?

拖车憨今日不发火,心情好,还笑嘻嘻的。他给老妻的回答是他手里提着一兜好物。

拖车憨今日进家的脚步不是软的。

手里抓着一块抹布站在大门边的妻看着他从自己身边走过去,过了天井,上了大厅。

正在洗碗的女儿看着他。

靠在柱子上的儿子看着他。

他们看着他因他手里提着一兜什么,这使得他进家的脚步和往日不一样。

闻到一股番薯的味道,拖车憨站在黑汲汲的饭桌前边说:拿几个碗来。

女儿把刚洗好的碗又放回桌子上。

拖车憨把带回的菜一一地倒在自家大鸡角碗里,一碗豆(一种季节性的海螃蟹)、一碗炖肉、一碗九节虾、一碗豆豉鳗鱼。

妻问:这是哪来的?

拖车憨说:你不是见过那个番仔婆?你还唠叨嫌我和她说话耽误出车,和人客说话不就找活?她包我的车,日罩这一顿她管饭。番仔婆手大,就这么点了一大桌。她只吃了几只虾和半只豆,其他的一口没动。

妻问:她还请别的人客?

拖车憨脑子还没有拐过弯来:没有别的人客呀。

妻奇怪:哪会是她请你?

拖车憨愣住了,半天说:没亲没故的,她请我干什么?

妻说:会不会她想托你办什么事?

同类推荐
  • 杨家将

    杨家将

    是一部著名的英雄传奇小说,记录北宋杨家将抗击聊邦入侵的英雄群体及其传奇故事,从宋太祖平定北汉写起,演述杨业归宋和以他为首的杨门将士与辽作战中出生入死的事迹。杨业遭奸臣陷害,作战失利的壮烈牺牲,杨六郎继承父志的不屈不挠,杨宗保、穆桂英的威震敌胆,焦赞、孟良的忠勇无畏,以及后来十二寡妇征西等等,向为人们津津乐道。
  • 红杏出墙记3:剪不断,理还乱

    红杏出墙记3:剪不断,理还乱

    本书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清宫秘事

    清宫秘事

    暮年慈禧心血来潮,突然追求起西洋玩意儿,将留过洋的大臣女儿德龄、容龄招进宫里,想搞一番新政改革。德龄很快成为慈禧的外文翻译,容龄敲开了中国芭蕾舞的大门,成为宫廷舞蹈研究人,他们的哥哥勋龄成为慈禧的摄影师。然而好景不长,德龄姑娘的婚事让慈禧头疼不已。一般的王爷她根本没放在眼里,德龄一进宫,就盯上了以维新闻名的光绪皇上,她想做光绪的“二珍妃”,光绪也喜欢上了这个文采漫溢、能歌善舞的英文老师。俩人“私定终身”,于是一场慈禧点婚,光绪帮助德龄逃婚的曲折故事由此展开。德龄最终留洋海外,成为美籍华人作家,她笔下留下了光绪死因不明的暗示。
  • 超越攻击

    超越攻击

    本书是作家苗长水创作的一部军旅题材的小说。小说讲述了防御作战博士寒星来到步兵272师当师长,从此注定要和那些视荣誉为自己生命的团、营、连长们,与那些从地方大学入伍的莘莘学子们,与至今仍然坚信“只有步兵上去才能解决问题”的老首长们,与那些家庭富有却不知责任为何物的“小皇帝”,以及那些把吃苦当财富、把流血流汗当光荣的乡下娃儿们一起演出一幕幕惊心动魄又引人入胜的活剧。
  • 我的婚姻生涯

    我的婚姻生涯

    她被人搞走以后,他就生活在虚妄中。没人管着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抽烟、喝酒、睡懒觉,在街头看人下棋。他曾以为改掉了懒散的毛病,其实它只在某个地方憋着,现在哗啦一下全涌了出来……
热门推荐
  • 二刻拍案惊奇(下)

    二刻拍案惊奇(下)

    是我国古典小说史上最早由文人独立创作的一部话本小说集,正如现代的短篇小说集。其特点是容量小,篇幅短。尽管如此,短篇小说仍然可以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或主要人物某一阶段的经历、遭遇,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典型人物来,形象地提出和回答现实生活中某一重大问题。《
  • tfboys之为爱成星

    tfboys之为爱成星

    传说的一见钟情,因为那一次钟情,改变了她们三个原有的梦想。她——晓萌。她——露雅。她——梦婷。为爱成星的道路无比坎坷,却充满一次次惊喜,她们能否成为他们三个的唯一呢?这里有搞笑的剧场,有逗比的情景,也有虐心的剧情,还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 格日幻想

    格日幻想

    一个凡人的思想,一个凡人的诗。有迷惘,有振奋,有伤痛,有梦想。
  • 霸道总裁与清纯狐妖

    霸道总裁与清纯狐妖

    “前世今生是如此,江席,你还会杀了我吗?”这两个人,前世与今生都在恋人与仇人之间切换,有时,这两个人水火不容,有时,这两个人如胶似漆。别人说他们是恋人,他们不承认也不否认,别人说他们是仇人,他们也不承认也不否认。他们前世与今生都不确定他们的关系。这篇小说的更新就要看本大大的脑洞与想象力了,这不怪本大大(*^▽^*)!
  • 邪影勾魂

    邪影勾魂

    意外的事故中,唐风遇到了从另一个位面的最强者——虺(hui),随着死神的降临,唐风开始了不同常人的道路,“世间没有真实的善与恶,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地狱天堂一念之间!”唐风“我要拯救世界或者毁灭世界!”一场旷世战争一触即发。
  • 易生欢

    易生欢

    原来那个不可一世的叶玖会有如此感性的时候:我愿嗔一世梦,一世有你的梦
  • 邪魅老公的宠娇妻

    邪魅老公的宠娇妻

    童冰跌坐在精致地板上,无声落泪,剪影般美眸伤心的看着唐炎,泪水模糊了视线。是的,唐炎只手可以遮天、霸道无情,但这就是伤害自己的理由么?谎言,背叛,冷漠,薄情……漫天红色无际蔓延,美眸冰凉绝望,嘴角的娇笑凄凉无限,或许,离开是最好的解脱,带走一颗心留下一颗心,但却一样千疮百孔。“找她!找不到就不要回来”男人狠厉的说着,手里拿着一枚钻戒,折射着无情的光。她,真的好狠!再次遇见,童冰依偎着陌生男子浅笑,手里牵着一个四岁女童,女童娇俏短发和剪影般的眼睛揪痛着唐炎心脏,晦涩注视着童冰却换来没心没肺的一声‘你好’。唐炎大怒拉过童冰抱起女童离开,依旧是容不得拒绝的霸道。
  • 鬼魅魔之异瞳

    鬼魅魔之异瞳

    与我一起开启神秘的灵异之旅吧……与我一起开启神秘的灵异之旅吧……
  •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张爱玲10岁时在期盼爱,20岁时在书写爱,40岁时在放弃爱,60岁时在整理爱。短短三、五年的爱情,这样细水长流地被思量、被咀嚼,被雕刻,好比写一本书,前言花去20年,后序花去50年,最厚重的却仍是青春那三五年。她孤傲、敏感、卓尔不群,却逃不开心灵的篱栅。本书纵览张爱玲一生,讲述民国的临水照花人从歌舞升平到繁华凋谢,她用一双冷眼,热望尘世,化作心泪如雨。在这本书里,这位民国的“临水照花人”将从旧时光里向我们走进,用一种静默柔情的文笔,让我们体悟她的清冷孤绝、她的无可奈何,她的意犹未尽。
  • 林晓琅的奇幻冒险

    林晓琅的奇幻冒险

    林晓琅,貌不惊人,才不耀世。原本只想老老实实低调的做自己的宅男,混吃等死一辈子。当然,那只是失业之前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自从失业之后,一件件稀奇古怪的事接踵而来,逼迫着林晓琅上窜下跳,往日那些不成熟的想法,也离自己越来越远。“唉,这就是命。”“尼玛,这就走了?天灵珠?还残次的。仙丹?居然都是劣质的。我这是小妈生的徒弟吧,这么不受待见?而且,这神仙说话还自带回音的?”而让林晓琅意想不到的事,今天的离开,正是他开始奇幻冒险的开始。当然,在多年以后,他也会知道,这次被炒鱿鱼的原因,也并非从前他以为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