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94900000008

第8章 补冬(1)

有时,儿时的一点儿小事,甚至连它的细枝末节,也很难从记忆中抹去。一碗凉水,一碗在鸣虫声咽的月夜喝到肚子里去的凉水;一块肥肉,一块四四方方半生不熟的肥肉……每当想到这些,我的心便微微颤栗起来。噢,补冬,小时候,我总期待着它,却又回回尝到它的苦涩。在我离开故乡的十九年间,未曾见过他乡人过这样的节日。可它,还一直叫我梦魂牵绕,回味不尽的酸甜苦辣!我结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新婚的妻子小苇带到六千里远的故乡,去看我的阿姐,并选择在补冬这一天,踏上故乡的土地……

故土情深,一踏上这片土地,那些深深埋藏着的记忆,顿时重新活跃起来。这一路上,小苇老是磨我教她几句闽南话,我总有点儿磕磕巴巴;可这会儿,一见家乡的人,我便魔幻般地能说一口基本流利的家乡话了。每见一个熟人,十几年没见过面,脑子里却极迅速地跳出他的名字,并能从土话里挑选出贴切的字眼儿,使我们马上消除了那种多年不见造成的陌生与隔阂。

黑麒麟山下,那片赤土地刚一出现,我的心便禁不住一阵激烈的跳动,我看到了生我养我的村子了!我看到了阿姐!

我拽着小苇紧走几步:“快,叫阿姐!”

小苇不知为什么有点儿踌躇,声音怯怯的,从她嘴里出来的,却是:“伯母。”

我头上像挨了个炸雷,倏地回过头去……

小苇扑闪着睫毛,用眼神询问我:“嗯?”

唉唉,你怎么这样没心没肺,“这是阿姐!”

她显得十分委屈:“我听不懂你那叽哩咕噜的话!”

我说不出话来,从小苇的直观中证明了一个痛苦的事实:不到五十岁的阿姐,花白的头发,满是小褶子的脸……命运是这样严酷,它把一辈人从中劈开,俨然成了两代人……

阿姐什么也没听懂,她没上过学,一句普通话也没学过。她见了我们,只有高兴,只有乐,双手把捆着脚的鸡提起来,说:“你还记得补冬?你们今天来,我最高兴!”

阿姐和小苇言语不通,眼神笑容也很难帮她们传递更多的东西,这就把在北京娇生惯养长大的小苇,和在家乡苦煎苦熬而早衰的阿姐,拉开更大的距离;而我却猛然从她俩身上,发现一些非常相似的东西……披肩发,早先,阿姐的头发也是披在脑后,长及肩膀;喇叭腿裤,那时,阿姐的裤子也是宽宽的……只是,一个是习俗,无意争春;一个是时新,浓妆淡抹。不过,那会儿,人都说阿姐长得比城里人还漂亮。尤其那双眼睛,不知怎么那样活,她往人前一站,就只看见她那双眼睛在人前转。她的名字,也好听,不知是谁给起的,叫首枝。第一枝,多美呀!但是,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沉默了……阿姐一直穿大襟的衣服,淡色,小碎花;薄薄的黑裤子,宽宽的裤脚被风吹得哗哗响着;她总光着一双脚丫子……听说,她进山打草,挑着一百多斤的大山草,走几十里路回家,穿过一个个村子,乡里人都站在路边看。阿姐汗湿的眉毛黑黑的,脸红扑扑的,特讨人喜欢。媒人踢破了门坎,阿姐总是低着头,咬着嘴唇,一声不吭。有时,我发现她心绪不好。她一个蹙眉凝眸,黑黑的眼睛里竟容得下那么多苦水,居然从不掉眼泪。每当这个时候,她见我呆呆地望着她,便把我叫过去,紧紧地搂着我。阿姐的婚姻,是为我们,被弟弟妹妹们耽误了的。家乡的旧习,结婚坐花轿,要哭一场的。人家新娘子哭里带笑;阿姐是真真切切地哭,一种义务结束了,青春年华也失去了。结婚,要开脸,用线,把姑娘脸上的毫毛绞掉。人开了脸,带股子新气,年轻了,豁亮了;阿姐开了脸,蒙上阴影,反显老了。

一阵“舅舅”、“舅妈”、“舅婆”的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们到家了。石头的门框,厚厚的门板,又都真真切切地呈现在眼前,我不由自主地想去摸一摸,动一动。噢,今天,泥炉又搬了出来,陶钵也洗过了,地上堆着劈好的柴,小桌上有一碗要接鸡血的米,一包刚从中药店提回来的中药……

阿姐的孙子,我们到家时,他光着屁股,正在玩呢,为了欢迎我们,特意把背心套上了。我给了他一把糖。一眨眼,他又脱得光不出溜的,他算是尽了礼节了。这挺逗乐的举动,把我拉回童年的回忆中去……

阿姐让我们坐在红漆的长条凳上,她捧着小苇的手,就像捧着从天上跌落下来的月亮。我想就这样和她多坐一会儿,说说话儿,她却坐不住,要和儿媳妇去给我们张罗吃的。

我说:“不用过去那种礼节了。”

她笑着数落我:“你呵你呵,真成番仔啦!”

她非要用乡里古旧的习俗,来接待从六千里外回来的弟弟和弟媳,不一会儿,就给我们端来两碗糖水荷包蛋,每只碗里都有四个大鸡蛋……

“不行,我吃不完,拿个碗来拔,咱俩吃一碗。”小苇有点儿作难。

“就这样吃吧,吃一个、两个都行。”我觉得这时候解释是太难了。

糖水荷包蛋太腻,小苇只吃了一个,就把筷子倒过来,用三个手指头儿捏着,无名指和小手指微微翘着,看着我;可以把筷子放下吗?

我伸过筷子,在她碗里,把其中的一个鸡蛋夹成两块;我吃了两个,把剩下的两个也都夹开。

小苇好奇地看了我一眼……

这时,阿姐和儿媳妇又把点心端来了。点心是面线,一种细得像线似的面。碗面上盖着一层,都是好吃的:红的,油烹大虾;黄的,鸡蛋煎得焦黄焦黄的,切成丝;白的,鱼丸;绿的青菜……

“老吃呀?”小苇有点儿忍俊不禁。

“歇会儿,还得吃正顿,米饭和菜。”

我也扑一声笑了。

我们一点儿不饿,阿姐却只想让我们吃、吃、吃!我没法跟她说话,只看着她忙匆匆的……二十多年前,父母不幸相继故去,撇下我们姐弟几个,阿姐是头大的,正是该找婆家的年岁,却默默地挑起家庭的担子,咬着牙硬把弟弟妹妹一个个拉扯大。自己耽误了,几乎老在家里,最后在本村找个二婚的,姐夫身体不好,只三五年又病故了,给她撂下了一堆前妻的孩子……阿姐身边,并没有一个骨肉亲人……

突然,满村里鸡飞狗叫。这声音对我就像一支古老的乡村乐曲,轻轻地荡开刚刚飘向心头的几丝愁绪。我跟小苇站了起来,向外望去,处处磨刀霍霍,追鸡撵鸭……

小苇抿着嘴乐:“这是怎么啦,宰鸡还凑热闹?”

“补冬。”我脱口而出,“是个传统节日。”

“还有凑热闹宰鸡的节日?”小苇说罢,扑哧一乐。她本来是成心曲解,哪想到,竟歪打正着。

家乡,延续着很多旧的节日,大多是供神祭鬼的。补冬,是敬人的,打牙祭的节日。

这一天,不管贫富,家家得杀鸡宰鹅,再配上桂枝之类的中药,用陶钵炖,搁在平日很少用的泥炉上,底下烧柴禾。一到黄昏,家家的灶脚都飘出白色的炊烟来,处处弥漫着鸡肉鸭肉的香味儿。再穷,也得买两个肘子炖。还有,就是吃狗肉。养只狗,狗可以到外边找食,不像鸡鸭,非得有饲料。狗肉不值钱,狗什么都吃。吃了狗肉,不能随便出门,狗闻出来要咬的。非得出门,就得摘一些番石榴的叶子擦嘴。还有一种说法,这一天吃什么都补身子,甚至是,入冬的那个时辰,喝几口水缸里的凉水,也有“补”。

想起补冬,又看着阿姐忙忙碌碌地为我们张罗吃的,我心里怎么也去不了那种酸楚的感觉。我多想看到她笑,希望她能有发自心底的笑。当然,今天,阿姐是真高兴,特别是挤了一屋人。乡里人都来看新娘子,都喳喳地称赞,说新娘子是盖全村的漂亮。阿姐脸上带着一种荣耀,那是怎样难得的快慰啊!她忙着给大人、小孩一一散发糖果:“都为我高兴,都甜甜嘴。”她兴奋得动作都有点儿不自然呢!

“别忘了我这一份呀!我也给你们贺喜来了。”一个大大咧咧的半老头挤过来了,他叫红彩。他把糖放兜里,把烟夹耳朵上,问我:“天安门进去,就是金銮殿,对不?紫禁城的红漆城门上面都是黄铜蘑菇钉,门板有这么一掐厚,没错吧?人民大会堂的柱珠比人还高,是真的吧?”

我笑笑,点点头。

“哈哈,怎样,这会儿承认我说的是真的了吧?”红彩得意起来,“你们一来,我可平了反了。他们都不相信我,不信我上过京城,这下可有人证了。我到过金銮殿,要不是人多,我真想爬到皇帝的‘金交椅’上坐坐。都说,凡人坐不得,小鬼要打屁股的。我真想试试……吔,对了,首枝,听说你弟弟是接你来的,你去不?”

阿姐乐得合不拢嘴:“是打算去呵,可听说,车多得……自己出不了门……”

红彩的话是闽南话和普通话参半,小苇插了一句:“去,就不让她回来了。”

“那好呵,你弟弟愿意为你养老送终,好啊!死在金銮殿,葬在太子山。”红彩把戏词也胡诌上来了。

“瞧你那张破嘴,尽说不吉利的话。”外甥媳妇笑骂着,又说:“我妈且活呢!她去一年半载的,就回来。我们还想呢!”

红彩涎着脸:“破嘴?你还说我这是蛤蟆眼呢!怎样,咱见过北京城,你有那命吗?首枝,不管怎么说,上北京是件大好事。咱村几千口子人,谁个见过北京,住北京,福气啊!”

阿姐只是乐,一辈子没这么乐过。

几个女孩子哧哧地笑:“你真去北京?六千里,不晕车?”

阿姐脸上放出了光彩:“我弟说了,坐火车没事儿,一杯水放着,都洒不了……”她没见过火车,不知道怎么说了。汽车,她也只坐过一回,还是上屋顶去晾番薯渣子,不小心,从上边跌下来,摔折了胳膊,疼得都不知道坐汽车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她摸摸鬓边的头发,笑了起来:“老了,老了,倒要出远门了。我哪儿也没去过,这回要见见世面了!”

红彩从兜里掏出一把很考究的小刀说:“往后要帮你宰鸡不容易啦!”

阿姐忙给他端过一个小凳:“得叫你忙几天吧!我今年特别为我弟弟多养一些鸡鸭,这节长得正肥。我弟在家这些日子,我们家天天‘补冬’……”她把刚才那几只捆着脚的鸡提了过来,那碗米也端过来,洋溢着全身心的欢喜。过去,她总为不能让我足吃一顿而自疚,这回会是她心里得到最大满足的一次补冬了……

补冬是个节日,可它没有任何仪式。天黑下来时,我们便围在一桌吃鸡。炖鸡,没有剁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一只鸡,鸡头、鸡脖子、鸡爪子剁下后,不分大小,一式地剁成四块。吃的时候,非动手不可。

乡里人本来就很少一家人聚在一块堆吃饭,总是各自托着碗,哪儿热闹,上哪儿吃去。小苇是生客,由阿姐和外甥媳妇陪着。

我撕下一条鸡腿,看见阿姐正笑眯眯地看着我……噢,回回补冬,阿姐总是只吃鸡头、鸡脖子、鸡爪子、鸡肠子。鸡肠子得用剪子破开,用水狠冲,还得加上盐、醋,一遍一遍揉搓洗涮,特费事,可阿姐说,她最爱吃。鸡爪子,是绝对不让我碰的。她说:小孩子吃了,长大后,手会发颤,写不好字。她吃鸡头时,极小心,最后慢慢地把鸡头骨咬开,剥出鸡脑子。她告诉我:这白白胖胖的秦桧;又指给我看,下边还有一双脚呢,都穿着皂靴。而后,秦桧总是归我吃。

这会儿,我吃鸡,仍然喜欢,一大块拿着撕抓嘴咬,那是补冬,那是小时候太馋,残留在我身上的痕迹。

小苇碰了碰我。这时,我才发现,她刚咬一小口,鼻子碰油了,小鼻翼一扇一扇的,她小声儿对我说:“有药味儿。”小嘴还鼓了鼓,那意思是,这怎么吃呀!

外甥媳妇听见了,笑着给她解释:“这是炖鸡时,特别配了药,这样‘补’。”小苇咬着下嘴唇的一点点。乐,她从小太娇,吃东西挑剔。

我深怕她扫了阿姐的兴致,悄悄碰碰她,还故意显出吃得挺香的样子:“吃吧,快吃!”

阿姐并没有十分明白,也小声儿问我:“是不是有了,不爱吃(指怀孕,害口)?”她还怕小苇听见,不好意思。

“不是,不是。”我几次给小苇递眼色,她还愣头愣脑,我不知怎么给阿姐解释,一时有点儿局促不安。

“那是不是她从小文雅惯了,看不惯咱乡里人吃东西狼虎?要不……你们端里屋吃去,我们不看着。”阿姐有点儿不知怎么办了。

我又用腿碰碰小苇。她却把脸转向外甥媳妇。她岁数比外甥媳妇还小。

“有酱油吗?”

“没有,豆豉汁行吗?”

“行,还要米饭、咸菜。”

阿姐一看,手直摇:“莫做得,莫做得!这样就不‘补’了。”

外甥媳妇说:“嗨,人家在北京,天天有肉,长年吃才‘补’呢,咱这是几时才吃一回?”

“你别气我了!”阿姐的脸色不怎么好看,生儿媳妇的气。看着小苇撕一块鸡肉蘸豆豉汁吃,她无可奈何地冲我直摇头,“番仔,番仔,一点儿也不懂咱这达的事。”她一脸的懊丧……

我心里格登一下,可又不知怎么打圆场。

小苇一点儿也不明白我的心境,竟然又对外甥媳妇说:“你们这样吃不好,一顿都吃了,消化不了……还有,这样做也不好吃。你们可以清蒸、红烧,也可以做香酥鸡,或是生烧鸡块。我回去后给你们寄本菜谱来……”

“你得了,得了,你什么也不懂!这是补冬!”我没好气。

“我怎么啦?”我过去没对小苇说过一句重话。这下,她有点儿恼了。

我左右为难,心里不是味儿。是小苇说得不对吗?北京前些年困难的时候,偶尔拍他半碗炖肉,叫“解馋”,那倒是说得直白坦率;而故乡,盼到补冬,足开一顿,说是这才能“补”身子,却说得庄重认真!我显然也没过去吃的那么香,我的动作有点儿虚张声势,这其实是虚伪,我也对不起阿姐!

同类推荐
  • 神在看着你(蔡骏作品)

    神在看着你(蔡骏作品)

    那是一个致命的雨夜。出租车司机马达载着一个乘客来到安息路。客人下车,马达继续前行,才发现竟是一条断头死路。他掉转车头,回到乘客下车的地方,猛然见乘客跌跌撞撞地朝车奔来。一脚急刹!满身是血的乘客轰然撞上挡风玻璃。即将断气的他,幽幽地瞪着马达,说:“记住,神在看着你。”
  • 你若安好,便是春天

    你若安好,便是春天

    叶以薰一心沉醉于对写作的追寻和探索中,她拒绝与自己格格不入的阳光男孩韩野,暗恋与她青梅竹马的桑戈天,但是桑戈天却与她的好友清月情投意合,在母亲的威逼下,叶以薰不断地相亲,却均以失败告终,期间她遇到了自己的写作导师喻昂,二人宫谱了一曲恋歌。
  • 杨度

    杨度

    杨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绝,抱负不凡,由国学名师王闿运授与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本书以杨度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把整个波澜起伏的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描绘得淋漓尽致。
  • 留味行

    留味行

    这是一场不看风景不为情,只留下气味的旅行。一个女孩,一场疯狂的追逐,一段无疾而终的暗恋。只为96个小时的陪伴,她只身来到陌生的城,没有目的,只是想认识他,在一起时不说永远,离别之后不说曾经。愿意毫无遗憾地离开他,不是因为输了,而是因为懂了。生命是趟回不了头的旅行,十月来,一辈子去。曾经天涯逆旅,爱过已足够。离你越远,我念你越深。可就算再远,也远不过起点,再深,都深不过岁月。所谓离别,不过只是一段你来了,我便走了的旅程。
  • 军心如铁

    军心如铁

    小说以作者自身的军营经历为素材,真实再现当代火热军营生活,以生动、幽默而又不乏睿智的文笔,捕捉大量军营生活与战斗的情节场景,为读者讲述了四个性格迥异的青年学生如何成长为四名优秀的铁血军人的曲折历程。围绕四个主人公,作品同时着重塑造了老、中、青三代军人各自的典型形象。三代军人,虽然背景、阅历、能力各异,心中却怀有同样的勇毅、善良、包容和忠诚。书中人物性格、命运不同,新旧想碰撞,处处充满矛盾,却又处处都是真情,都是血性……
热门推荐
  • 半步天道

    半步天道

    书什么的,本来发了10万字,又全删了,主要是经过一次研究生考试,心态都变了,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世界,不知道能不能用文字把它呈现出来,敬请期待。
  • 五字陀罗尼颂

    五字陀罗尼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攀天途

    攀天途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为了修行,肖煌身中无解剧毒,为了真相,肖煌苦苦追寻,可是为了你,肖煌又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 简说西游

    简说西游

    简说西游是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花费十年心血所创作的诗词类作品。作者用七言联语的形式简短而准确的将西游记这篇经典长篇小说简化成通俗易懂的词句。一百零一回每一回寥寥数百字却将故事叙述的有声有色。我是作者的外孙,看着老人病魔缠身却对这篇作品字字推敲句句斟酌,不禁对这情怀与意志发自内心的钦佩。作者如今身体不佳,毕生的愿望便是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因此我将它发到起点网上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支持!
  • 错欢错爱:总裁大人坏透了

    错欢错爱:总裁大人坏透了

    为为帮好友的忙去接近那个男人,却不料把自己给卖了。再次相遇,却看到她出现在他父亲的房间,结果被他误会是想篡位的小三。“女人,我告诉你,想当我妈,你还嫩了点!”他无情的讽刺她。“抱歉,我也没兴趣有你这么个大儿子,”她微笑从容。一次意外,她被送到他面前。“女人你的胃口好大,睡过我父亲,又来睡我,你不恶心,我都嫌脏!”她苦涩一笑不解释。她于他是污不堪言,而他却不知,由始至终,她只是他一个人的。
  • 超能高手在校园

    超能高手在校园

    一个学生的不一样的生活!所谓走一步,看三步,而他却是走一步,看全局,到最后不知不觉中连自己陷了进去都没有发现,这就是当局者迷!学习,篮球,爱情,家庭...不是不想快乐,而是根本就快乐不起来,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命运,人们所谓的狗娘养的命运。——所谓浅唱,就是爱一个人爱的欲生欲死,到头来却发现这只不过是命运给自己开的一个玩笑,而自己想笑却笑不出来,只能自己一个人哼着自己写的歌曲在人生路上醉生梦死,这就是浅唱。PS1:巴尔扎克再他的手杖上刻下了“我将粉碎一切”的豪言,而上帝却从他的嘴里吐出了这么一句话:“我将粉碎你们的爱情。”PS2:许一个你此生最想实现的愿望,然后把它放进时间的框架里,抓把理想的土,将它存放多年后,它将教你学会什么是绝望……
  • 人生原来可以重来

    人生原来可以重来

    要问人生可不可以重来,在这之前,我无法告诉你,可是自从发生了那件事后,我才知道,人生其实可以随时重来,只要你心里有新的希望就好。何灵,二十一世纪的人,却拥有别人没有的力量,那就是仙气护体,至于这股仙气是从何而来,且看本文作者如何带你一步步进入何灵不一样的世界。
  • 幸福的我

    幸福的我

    一个很不讨喜的女子,坚持着一些不可理喻又极其幼稚的行为,一次意外中变成只兔子,与有着恋兔癖的少年生活后一个真实她慢慢被了解……
  • 大逆贼

    大逆贼

    为跃鱼龙逆众生,七年风雪卧剑人。庙堂高远江湖大,一片贼心寄浮生。
  • 嗜血毒爱:怒婚

    嗜血毒爱:怒婚

    结婚纪念日,她原本想给他一个惊喜,怎料回到家却发现鸠占鹊巢,他正和另外一个女人缠绵悱恻。当听到他说与我结婚的目的时候,我彻底惊呆了!原来这场婚姻里连自己肚子的孩子也是他的筹码!原来一切都是为了……不,我要绝地反击,武装自己,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