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00700000027

第27章 结语(2)

鲁思:《关于“剧联”影评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鲁思:《影评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

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陆弘石:《中国电影史:描述与阐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陆弘石等主编:《中国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罗钢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罗艺军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

欧阳予倩:《电影半路出家记》,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

欧阳予倩:《自我演戏以来》,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秦喜清:《欧美电影与中国早期电影19201930》,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中国早期电影画刊》(十卷本)。

[法]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上海电影周报社编:《影戏年鉴》,1936年版。

施旭生主编:《中国现代戏剧重大现象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史东山:《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艺术出版社1954年版。

舒晓鸣:《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斯诺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斯诺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美]斯图亚特.霍尔:《表征》,徐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宋家玲编:《影视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唐锡光:《20世纪中国文学视野的左翼电影》,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

[德]瓦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

汪天云:《电影社会学研究》,三联书店1993年版。

王定九:《上海门径》,中央书店1932年版。

王汉伦等:《感慨话当年》,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

王宏图:《都市叙事与欲望书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王志敏:《电影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吴贻弓主编:《上海电影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吴永刚:《我的探索与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夏衍:《电影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1985年版。

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徐公美:《电影发达史》,上海书店1989年版。

许姬传:《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颜纯钧:《电影的读解》,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颜纯钧:《与电影共舞》,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杨敏时:《电影院经营法》,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杨远婴:《电影作者与文化再现:中国电影导演谱系研寻》,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杨远婴:《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英]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艺术学编委会:《影像思考:电影与电影史》,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殷作桢:《电影艺术》,中国文化书局1934年版。

张骏祥、桑弧等:《论戏曲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

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史研究室等合编:《论夏衍》,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钟大丰:《作为艺术运动的三十年代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钟大丰主编:《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周宁:《想象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周晓明:《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报刊论文部分(以著者姓氏英文顺序排列)

白薇:《进步的电影——〈八百壮士〉及〈孤岛天堂〉的观感》,《中国电影》1941年第1卷第2期。

柏荫:《对于商务印书馆摄制影片的评论和意见》,《影戏杂志》第1卷第2期。

陈平原:《说书人与叙事者——话本小说研究》,《上海文学》1996年第2期。

范寄病:《观影杂话》,《时代电影》1936年第12期。

顾肯夫:《影戏杂志》发刊词,《影戏杂志》1921年第1卷第1期。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1932年8月25日秘书处档案《通俗文艺运动计划书》。

黄嘉谟:《电影的色素与毒素》,《现代电影》第1卷第5期。

江兼霞:《关于“影评人”》,《文艺画报》创刊号。

[日]今村太平:《电影与文学》,《世界电影》1988年第2期。

刘骋:《传播学视野中的夏衍电影创作》,《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刘呐鸥、黄嘉谟:《映画〈春蚕〉之批判》,《矛盾》第2卷第3期。

刘巍、王旭光:《〈靖国神社〉的露脸与麻烦》,《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6期。

鲁涤平:《关于挽救电影艺术为中共宣传呈〈电影艺术与共产党〉》,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

孟固:《电影与民族传统》,《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孟昭连:《作者.叙述者.说书人: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主体之演进》,《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4期。

穆时英:《电影艺术防御战》,《晨报》1935年8月15日。

潘公展等:《国民党上海市党部致中央执行委员会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

庆月:《罗息及吉密斯密斯小传》,《影戏杂志》第1卷第1期。

司徒慧敏:《左翼电影的经验与教训》,《当代电影》1991年第4期。

孙师毅:《影剧之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国光》1926年第2期。

温少曼:《香港早期文化杂记》,《武汉文史资料》2000年第1期。

无名氏:《观〈孤儿救祖记〉评》,《电影周刊》1924年第2期。

无名氏:《天华茶园观外洋戏法归述所见》,《游戏报》1897年8月16日。

郁达夫:《如何的救度中国的电影》,《银星》1927年第13期。

张石川:《重摄〈空谷兰〉经过》,《文艺电影》1935年第1卷第3期。

张石川:《自我导演以来》,《明星半月刊》1935年第1卷。

郑正秋:《〈上海一妇人〉.编剧者言》,《明星特刊》第3期(《上海一妇人》专号)。

郑正秋:《〈最后之良心〉.编剧者言》,《明星特刊》第1期(《最后之良心》专号)。

郑正秋:《编剧者言》,《明星特刊》1925年第3期。

郑正秋:《明星公司发行月刊的必要》,《影戏杂志》1922年第1卷第3期。

郑正秋:《我所希望于观众者》,《明星》1925年第3期。

周剑云、程步高:《编剧学》,《昌明电影函授学校讲义》1925年版。

周剑云、汪煦昌:《影戏概论》,《昌明电影函授学校讲义》1924年版。

周剑云:《影戏杂志.序》,《影戏杂志》第1卷第2期。

同类推荐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欧洲音乐的发展与交响乐作品欣赏

    欧洲音乐的发展与交响乐作品欣赏

    这是一本普及性与专业性有机结合的,有一定水准的广度、包容性和通俗性的音乐读物。全书共分六章,以第一、三、四、五章为重点章节。第一章,以常识性为特色将欧洲音乐史加以完整概述;第三章,就如何欣赏和理解交响音乐作品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以第三章中欣赏音乐所立观点将音乐的表现内容作为切人点,把从巴洛克音乐到现代音乐中的50多首交响音乐名曲划分为三大类由浅入深作出介绍;第五章,系统概述了交响音乐发展史。此外,第二、六章的内容也不乏丰富性。
  •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本书的出版能够给处于材料迷城的考生最清晰、最准确、最全面的学习、复习、考试指南,而且还反映了最新的艺术考试动向和发展态势。博采同类书之长而又独辟蹊径,其预见性、权威性、针对性均优于市面同类辅导书。
  • 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

    本书探讨了生活美学,论述了人体美学、服装美学、饮食美学、建筑美学、旅游美学、环境美学等内容。
  • 百科知识-艺术百科-音乐杂谈(科普新课堂)

    百科知识-艺术百科-音乐杂谈(科普新课堂)

    在各类艺术中,音乐艺术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影响。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音乐是跟有形世界完全独立的;完全无视有形世界的,即使没有世界也能够在某一形式上存在的;这是别种艺术所不及的地方。
热门推荐
  • 甜心么么哒:妖孽少爷太偏执

    甜心么么哒:妖孽少爷太偏执

    “你!你这个混蛋!”“你看过我的蛋?”萧洛洛保存了17年的初吻,就这么奇怪地献给了眼前如妖孽一般的少爷。好好的出来卖花,赚外快,却怎么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被当做花一样的给买下了。从此,萧洛洛的世界天翻地覆。“签下契约,我保你一生荣华富贵。”可是说好的在外听话,怎么老是被他牵着鼻子走?“古墓琪,我不陪你演戏了!再见。”“别啊,像你这么胸-大无脑好生娃的妹子,陪我妈喝下午茶正好。来,么么哒。”
  • 大国情怀

    大国情怀

    谷川烟雨起波澜,光怪陆离飚窜。漫道雄关埋白骨,绿水青山呜咽。悲愤连连,命运多蹇,凄楚人寰漫。山河焦土,祈求经纶羁岸。乱世多有仁人,抛头歃血,弥路烽火灿。年少兴师轻试手,魍魉魅魑魂散。霹雳惊雷,气吞区宇,湛湛长空炫。江山多丽,歌舞升平一片。——《念奴娇川谷烟雨》
  • 无始道念

    无始道念

    地界神物,十二大刑火历经千万年,融合诞生出一个足以颠覆六道的生灵。此灵脱离地界,转世人间,入侵小镇少年体内。两个灵魂,同样为了抗争命运,却拥有着同一具身躯。且看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反抗,如可走向仙道巅峰,足踏万古!【ps:求收藏与推荐,亲们~~~~~~】
  • 大婚晚成:再嫁温柔前夫

    大婚晚成:再嫁温柔前夫

    于熙要离婚,林祁远说,“我会帮你找最好的律师,你只管算好要向他索赔多少青春损失费就好。”于熙要工作,林祁远说,“我堂堂男人你一个小女人三餐就吃这么猫点,难道我还怕养不起你?还是说你是在帮我省钱,都说当一个女人开始替一个男人省钱的时候也就是表示这个女人的心里开始有这个男人了。”于熙要独立,林祁远说,“我的心现在全都在你的身上了,你这样一走了之等于是把我的心也带走了,没了心那我该要怎么生存下去?”范于熙知道从那天拦了他的车,进了他的家,就注定她这辈子都要跟定他了!
  • 围城迷城

    围城迷城

    通过故事主人公木子雨的所遇所感描写了社会的一个小缩影
  • 全球通史2

    全球通史2

    本书介绍了人类历史上公元前500年至500年之间的历史故事,包括了马其顿的最后风景线——安提柯王朝、生活的艺术——希腊化时代的哲学、爱江山更爱美人——安东尼等内容。
  • 穿越之依然成凤

    穿越之依然成凤

    简介:莫名成为小小才人,她汗颜这战斗力差到极点的角色,决定要安生度日,然那群“姐妹们”总是抓她不知礼数的小辫子,无事生事地下毒计,可每当她受人欺负时,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总是第一时间出现,保护她。她不顾一切地感恩戴德,后来才知,她居然是替人贩数钱的傻子!从此一切心酸,难以言说,就在她头戴凤冠之时,众人皆呼,他们啥时好上了?她发誓,揽下皇后这职业,她绝对是故意的。
  • 这对情侣有点逗

    这对情侣有点逗

    你见过妖怪上学吗?你见过妖怪卖萌吗?你知道两个逗比情侣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吗?本文以一个个爆笑段子来记录这对逗比情侣的爆笑日常。
  • 送赵六贞固

    送赵六贞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女配:男神请站住

    快穿女配:男神请站住

    女配自古有三好:颜值高、身世好、死得早。墨璃一个不小心绑定了一个辣鸡系统,被这个那个女主炮灰得死死的。作为女配的我们决定要反抗,要走上人生巅峰。系统:哎!宿主天天都把位面崩掉了怎么办?某男:我宠的,怎么样?系统:默默咬着小手绢T_T。(男主都是一人,一世一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