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06000000049

第49章 儒家“以道德代宗教”的思想特质及其现代反思(2)

德化之功能被古人视为“风教”的意义所在。儒家极度重视这种风教作用,朱熹指出“清德重望”可以“师世范俗”;而陆九渊所说“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陆九渊集·语录下》),则可成为儒家道德教化的一种概括。传统文化在这方面的思想资源是十分丰厚的,就连科学家宋应星也深刻认识到淳风化俗的重要性,他说过一段极有启示意义的话:“风俗,人心之所为也。人心一趋,可以造成风俗;然风俗既变,亦可以移易人心。是人心风俗交相环转者也。” 王咨臣编:《宋应星学术著作四种》,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可见道德人心——社会风俗的互动作用,早被中国古人所认识。故此,中国传统伦理十分看重化育、养育的薰陶、陶化功能,所谓“人文化成”首在于道德的薰陶功能。进而言之,道德代替宗教,必须是道德发挥出最佳功能——风化与陶冶,其首要和根本作用即在发展出社会的良风美俗。可见,替代宗教的道德之淳风化俗,其意义是极为深刻的。

二、新儒家代表人物如何认识道德替代宗教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梁漱溟、钱穆、唐君毅等大师,在深入研究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与儒家与宗教关系时,都认同儒家“以道德代宗教”的思维取向与思想特质。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梁漱溟从“伦理本位的社会”来透视“中国文化之特殊”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03页。性,对其得出儒家“以道德代宗教”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75页。、“礼乐有宗教之用”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02页。等论断,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根本前提。当然,梁漱溟也从宗教与人、与人类社会秩序起源的关系来作为其论据。他曾指出:“中国原始宗教,大抵是于人事有关的神祗崇拜及巫术之类。这样,使中国老早已接受了现代世界‘人’的观念。”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85页脚注。既然中国的原始宗教即有着人的因素,而不是像埃及、印度那般梦想着未来的天国;那么,这种原始宗教也就涵蕴着被人文替代的可能性。梁漱溟由此而作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大概人类社会秩序,最初形成于宗教。其后,乃有礼俗、道德、法律等,陆续从宗教中孕育分化而出。……离开宗教而有道德,在中古西洋殆难想像;离开法律而有秩序,在近代国家弥觉稀罕。然而在旧日中国却正是以道德代宗教。”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75页。须知,这正是“中国文明一大异彩”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74页。。梁漱溟的一个切入点即在周孔之礼。他认为:“在中国代替宗教者,实是周孔之‘礼’”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98页。;周孔的思维取向,就在使人走上道德之路,这恰恰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与宗教相区别的基本特征。故此,梁氏直接提出:儒家以道德代宗教——中国自有孔子以来,便“走上了以道德代宗教之路”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96页。。他还明确指出:“孔子并没有排斥或批评宗教(这是在当时不免为愚笨之举的)。但他实是宗教最有力的敌人,因他专从启发人类的理性作功夫。中国经书在世界一切所有各古代经典中,具有谁莫与比的开明气息,最少不近理的神话与迷信。这或者它原来就不多,或者由于孔子的删订。这样,就使得中国人头脑少了许多障蔽。从《论语》一书,我们更可见孔门的教法,一面极力避免宗教之迷信与独断,而一面务为理性之启发。”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94—95页。

梁漱溟的确敏锐地觉察到,古代宗教往往临乎政治之上,而涵容礼俗法制在内,整个文化亦以其为中心。但这种宗教岂可轻易替代?然而事实上,在梁漱溟眼中,宗教在中国毕竟被道德所替代,这其中最深刻的缘由,一是“安排伦理名分以组织社会”,二是“设为礼乐揖让以涵养理性”。梁氏著名的“理性早熟”与“伦理本位”说,即出于此。此二说现今仍值得深究。梁氏坚信孔子儒家有一种内在精神,即相信人都有理性,人类可以信赖人类自身。而这正是宗教所没有的思想特质。

钱穆是以文化史眼光考量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的,他得出了一些相当大胆的思想论断:性善论也是一种宗教,一种信仰;一切宗教人格之扩大,莫非由其道德人格之扩大;道德精神是一种“淑世教”;中国的文化精神即道德精神。由此他提炼出“人文教”这一概念,他在《中国历史精神》一书中明确提出:中国的历史文化虽未创生宗教,却有一种最高的宗教精神,姑名之为“人文教”,这是人类信仰人类自己天性的宗教。在这种“人文宗教”的精神中,人类可从几十年的自然生命,转进为绵延千万年的历史生命和文化生命。只有在中国观念中,人生可以不朽,可以永远活在他人心中。所以在儒家的道德精神中,可以欣赏到宗教精神。站在文化与政治的角度,钱氏还进一步指出:“我们不妨称儒家为一宗教,那是一种现实人生的宗教,是著重在现实社会与现实政治上面的一种‘平民主义与文化主义的新宗教’。西方宗教是‘出世’的,而中国宗教则为‘入世’的。西方宗教是‘不预闻政治’的,而中国宗教则是‘以政治为生命’的,这是双方的不同点。”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29页。这种带有强烈政治色彩与文化主义的宗教,当然不是那种严格意义上的人格神宗教。但为什么还要称其为宗教呢?原来钱穆的深意不过在将“把中国儒家看作一种变相的宗教”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29页。但我们要继续问,变相的宗教其意义又何在呢?钱穆最终将其置于“人文演进”的文化价值视阈中,他坚信正是在人类历史不断演进的过程中,道德成为中国人文思想中最具理想的终极价值,因而,钱穆实质上是要倡导一种“人文道德”观钱穆:《双溪独语》,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第267页。他认为人文道德观是中国儒家的特创。在晚年出版的《文化与教育》一书中他已十分直白地道出了:其实我们这个民族是以崇拜古代圣贤替代了崇拜上帝的宗教;而崇拜道德圣贤,就是一种人文教。在他看来,中国的士,就应是一个人文宗教的宣教师。而他自己就反复宣称:中国文化精神,只是一种人文主义的道德精神。

相对于梁、钱的人文道德的“替代”说,唐君毅则构建了更为确定与系统的“人文宗教”观。作为一个具有博大宗教情怀的哲人,他在其重要代表作《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的自序中,开诚布公地坦陈:“吾于中国文化之精神,不取时贤之无宗教之说,而主中国之哲学、道德与政治之精神,皆直接自原始敬天之精神而开出之说。故中国文化非无宗教,而是宗教之融摄于人文。”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湾,正中书局1979年版,自序第7页。他论证了孔子如何自觉地把原始宗教的天道化为“仁”道,他以为孔子的人文宗教比其他宗教要深刻,孔子之教立,而人皆知修德而人德可同于天德。唐君毅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此儒家之教包涵宗教精神于其内,既承天道以极高明,而归极于立人道,以致广大,道中庸之人文精神所自生。故谓儒家是宗教者固非,而谓儒家反宗教、非宗教,无天无神无帝者尤非。儒家骨髓,实唯是上所谓‘融宗教于人文,合天人之道而知其同为仁道,乃以人承天,而使人知人德可同于天德,人性即天命,而皆至善,于人之仁心与善性,见天心神性之所存,人至诚而皆可成圣如神如帝’之人文宗教也。”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湾,正中书局1979年版,第53页。此中“融宗教于人文”是唐氏的著名命题,亦是其“人文宗教”观之基本内核。实际上唐君毅已注意到,必须在学理上上升到“天人合德”的层次,才能更好地阐释其人文宗教观的合理性。所以他还指出:“至于纯从中国人之人生道德伦理之实践方面说,则此中亦明涵有宗教性之超越感情。在中国人生道德思想中,大家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由古至今中国思想家所重视之天人合德、天人合一、天人不二、天人同体之观念。此中之所谓天之意义,自有各种之不同。在一意义下,此天即指目所见之物质之天。然而此天之观念,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明指有人格之上帝。即在孔孟老庄思想中之天之意义,虽各有不同,然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否认他们所谓天之观念之所指,初为超越现实的个人自我,与现实之人与人关系的。”唐君毅等:《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见《当代新儒家》,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页。看来,唐氏最终比梁、钱走得更远,他已提出了人格神问题。更有甚者,他似欲将“神意”的宗教观与“修德”的人文道德观完全统一起来,而建构起他的具有终极意义的儒家道德信仰。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以人性宗教融合于神性宗教的:“神意恒顺人之修德而转移,故中国古代之天帝,复较希腊之宙斯、犹太之耶和华,皆富仁爱体恤之德。”“人修德以自求多福,神未有不助人者。神意可由人转移,则专司祭神,测知神意之巫觋之重要性,亦自然减少,不易成一特殊阶级,宗教亦不易有超越而独立之文化地位矣。”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湾,正中书局1979年版,第34页。这里可看出十分明显的建构道德与宗教内在关联的思维取向。唐氏晚年最后一部著作《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即有十分浓厚的宗教意味,其中多涵唐君毅本人的宗教体验。然而他毕竟将人生九境中的最高一境献给了儒家,而该书亦成为一代大儒唐君毅祈向“天德流行”境的心志之宣吐。而从中细审其“人文宗教”观之系统演绎,唐氏仍是以儒家的人文道德观为核心,并极力张扬儒家的人文道德理念的。此外,必须指出的是,唐氏一直坚持:“中国哲学智慧之起源,为古代宗教道德精神之升进。”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湾,正中书局1979年版,第46页。这一理念,这显然对其人文宗教观的形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表明他极为认同儒家“即道德即宗教”的独特精神。

梁、钱、唐三人对人文道德观的思考,似乎形成了一个逐步上升的三阶梯,其对道德的信仰程度越来越高。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是一部大智慧的书,博大精深,学问渊薮,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受到了《易经》的启示,破译了二进位制的奥秘,研制成功了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的前身。世界上有许多大企业家,如丰田、三星的创始人,都是凭借《易经》的引发与感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本书既依据传统的历史文化又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揭示出《易经》八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创建原理,阐明了伏羲氏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绳记数,事是无法用绳子记的)的理性思维过程。这种理性思维就孕育了二进位制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符号语言的更替与演化,便产生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八卦。
  • 人生三段论

    人生三段论

    《人生三段论》是著名作家、评论家徐绍林先生几十年来所有的所思所感文集集合。
  • 人一生要懂得的人生哲理全集

    人一生要懂得的人生哲理全集

    本书所谓文字明了简洁,灵气十足,这些经典故事具有短小精悍,情节简单,可读性强,通俗易懂的独特魅力,每个故事犹如一股股清泉悄然渗入读者的父母,读来令人茅塞顿开,心智敞亮。
  •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针。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是培养高素质国家干部队伍的需要,是领导干部加强世界观改造,拒腐防变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可靠保证。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热门推荐
  • 仙狐恋爱史

    仙狐恋爱史

    她--------原本不想进入地球,故意受伤,那知道意外的掉入了地球。他--------玩世不恭,是有名的花花公子,认识了掉进地球的她,他甚至在她的面前和别的女人上床因为一个误会,他不惜骂她畜牲后来他居然是任务中必不可少的狼少年~~~
  • 疯魔乱

    疯魔乱

    疯魔者,疯魔大陆万古传说的禁忌,有关疯魔者的传言,那是无人知晓的秘辛。有言曰:疯魔出,仙佛屠,神鬼诛!无尽的传奇因为疯魔者而存在,但却没有人能够堪破疯魔者的秘密。林凡,落魄家族林家的少族长,他从小便是有着无数的光环,有着光宗耀祖,成为强者的志向,奈何天不随人愿,意外的发生也是使得他在巨大的生死之间挣扎着,痛不欲生,苦不堪言!但是一个偶然的相遇却是彻底的改变了林凡的一生,从此他走上了与天地争命的道路。甚至连他自己都是不知道,疯魔大陆也是因此逐渐的变化着......
  • 脱离命运我就是天

    脱离命运我就是天

    一个高材生,不相信命运的安排,而意外的得到了一份传承。从此脱离了命运的掌控,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异界一步步的慢慢崛起,为了自己的爱人一怒之下做出了一个决定,成为了整个修真界的公敌。过上了被四处追杀逃亡的日子,也在被追杀中一次次经历生死战斗中突破至更高境界。
  • 时光带走了你的温暖

    时光带走了你的温暖

    似水流年带走年少轻狂,谁能带走你给我留下的伤?你曾经对我说的一切,最终又有多少成了事实?我被你欺,被你骗,但还是一昧的对你好,因为我还傻傻的以为你会回头,可到最后我得到的却是你的追杀!
  • 冷雨漠三公主的复仇计划

    冷雨漠三公主的复仇计划

    “她们”被人赶出了家,然而“她们”很想报仇,从而去了生死岛,训练成世界第一杀手——血冷圣尊,世界第二杀手——水泪魔尊,世界第三杀手——冥颜仙尊。三人同肩去了雨夜,碰到了三位贱人和三位前五大家族的儿子。从而开始了三组恋爱之站。
  • 公主的抉择

    公主的抉择

    曾经的她,虽是金枝玉叶、天之娇女,却只盼有人能陪自己赏世间美景,尝天下美食。然而这微不足道的心愿,却因一场地覆天翻而变成了奢望。穿过重重阴谋和谜雾,面对爱恨情仇,她当如何抉择?是为恨复仇不择手段,还是为爱释怀放弃执念?是远走高飞隐没江湖?还是承担责任独挑大梁?她是否能够不忘本心、不改初衷?佛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莫问是劫是缘。
  • 步步惊心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步步惊心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如果能从来一次我不要忠,抛弃义,不尽孝!只愿能够护你一生。银啊~请你不要恨我!
  • 幻世霸者

    幻世霸者

    我生活在现今世界的一个山中小镇,每天的生活就是跟几个好兄弟一起捕鱼抓鸟,上山下水,过着惬意生活。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好的兄弟也有分开的那一刻。好在不管相隔多远,只要进入“幻世之界”这么个游戏中,我们兄弟就能聚首。在现实中处处碰壁的好兄弟们,决定在游戏里干个惊天动地,我当然是鼎力相助了,一切仍旧那么美好,可是....兄弟反目,游戏异变;爱情,友情将会在刹那间灰飞烟灭,我必须阻止,必须找出这一切的真相——!
  • 回到上海之誓不低头

    回到上海之誓不低头

    ——打败胡雪岩————脚踩上海滩——想知道“肥海少”是如何将这十个字演绎得完美无暇,呈现给我们晚清上海的原色和生命的本真!让我们在黑暗中看见深远处的光明和寻找光明的顽强力量。
  • 煞神之名

    煞神之名

    杨钦由于欠了不少高利贷,被人砍死,可是他真的死了吗?他居然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人身上,穿越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煞神之名》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