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16700000003

第3章 佛典篇

一声南无佛

在《法华经》上,世尊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世尊在世时,有一位老人要求跟佛出家。从前出家一定要证果,最低限度也是证须陀洹果,证斯陀含、阿罗汉、菩萨果位的人,不计其数。所以,没有善根、福德、因缘,就不能出家。这位老人要出家,佛就让这些大阿罗汉、菩萨弟子观察老人的善根,看他能不能出家。阿罗汉有神通,能知五百世,这一观察,老人在五百世当中都没有种善因,怎么能出家?

可是世尊同意他出家,并告诉弟子们,这位老人在无量劫之前,曾经是个樵夫,在山上砍柴,遇到一只老虎要吃他,他在惊恐害怕之下,爬到一棵大树上,随口叫了一声“南无佛”!就凭无量劫前这一声“南无佛”所种的因,在无量劫后遇到释迦牟尼佛,缘成熟了。所以,释迦牟尼佛为他剃度出家,后来他证阿罗汉果。

随喜功德无量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告诉我们,破坏人学佛,障碍人学佛,这个罪过很重!经文一开端,佛举一个例子,有两个比丘讲经说法,有些人因为嫉妒,就造谣生事,使听众对法师失去信心,结果讲经道场被破坏了。我们在经上看到,造作这个罪业的人,堕地狱一千八百万年,这是指人间的时间。地狱与人间有时差,人间一千八百万年,在地狱里感受是无量劫,所谓“度日如年”。

因此,何必要造这个罪业?念头一转,随喜功德,福报无量无边。什么是随喜?决定没有嫉妒、破坏,欢喜赞叹,劝导人要好好地修学,这个功德与讲经说法的功德一样,果报不可思议。

常言说得好,“祸”、“福”在一念之间。一念觉,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修无量无边的福德;一念迷,造无量无边的罪业。真正听懂了、相信了,就认真努力去做,这是报佛恩。

心地真诚便是大供养

《了凡四训》中有一则故事,有一个很穷困的女子,她将自己仅有的两文钱供养三宝,方丈和尚亲自为她回向。世事多变,这位女子后来做了皇后,就带着许多宫女再回到这个寺院修大供养。方丈和尚没有亲自主持,只让徒弟为她诵经回向。她觉得很奇怪,问老和尚:“从前我很穷苦,布施两文钱,你亲自为我回向;今天我带这么多财富来供养,你怎么只让你的徒弟来为我回向?”老和尚说:“那时的两文钱是你全部的财产,你是真诚心,我一定要替你回向;今天你做了皇后,拥有亿万财富,你拿的这点钱是九牛一毛,我的徒弟给你回向足够了。”

人没有钱的时候不起贪心,财富愈多愈贪。做好事的都是没钱的人,有钱人做好事,一定是对他有很大的好处,他才肯做。一般人虽然收入微薄,肯布施、肯做好事,那一点供养几乎是他全部的财产。从中国来的同修,他们布施供养几百块钱,这几百块钱可能是他们一个月的工资,这个供养的福大。新加坡有很多一个月收入几十万的,却一块钱都不肯布施,纵然拿出十万元做好事,也比不上中国同修供养几百块钱的功德。诸位要知道,决不是布施钱财多,功德就大;钱少,功德就小。经上讲,什么人真正做到圆满功德?讨饭的。他一无所有,今天人家给他两文钱,他将这些钱全部拿去供养佛陀,那是他的全部财产,那是圆满功德。

世法与佛法不一样,所以不要认为我们很穷苦,不能修福,其实穷苦人修的福比亿万富翁大得多。富的人不是生生世世富有,穷的人也不会生生世世穷困。所以,老天很公平,有钱的人来生变穷人,穷人来生变成富人,风水轮流转。这当中有大道理,这是真实智慧。

法华三车之喻

普通法门所谓的根熟是指烦恼轻、智慧长,对于世缘非常淡薄,没有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净宗法门的根熟是世出世间一切万缘统统放下,真信、切愿,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与其他法门确实不相同。这是一个特别法门,无比殊胜,如经所说,不分国土、不分族类、不分宗教,统统得度。所以,我们要普遍介绍给一切众生。

介绍给其他国家的众生或宗教时,一定要懂得佛法的真谛与善巧方便。《法华经》举“三车之喻”,就是一个很显明的例子。三车是羊车、鹿车、大白牛车,代表不同根性的众生。小根性的人喜欢羊车,佛告诉他:“羊车在门口等你”;喜欢鹿车的人,佛说:“鹿车在门口等你”。喜欢大白牛车的人,佛就说:“大白牛车在门口等你”。大家非常高兴出门之后,那个家就失火了,所谓火宅,这是比喻六道轮回。引诱你出门之后,没有鹿车,也没有羊车,只有大白牛车。你看到大白牛车果然比羊车、鹿车好,这就是平等得度。我们听了这段故事,学到了什么?世尊度众生的善巧方法。世尊的用心真正是止于至善,没有一句是虚妄的。

一切法得成于忍

《金刚经》上,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忍辱仙人没有丝毫嗔恚心,发愿说:“将来成佛时,我第一个度你。”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歌利王就是陈如尊者的过去生,释迦牟尼佛成道,第一个度的就是陈如尊者。世间人是冤冤相报,佛法是以德报怨,你以怨对我,我以德对你。冤冤相报是凡夫,造轮回业。真正觉悟之人,对于毁谤、侮辱、陷害他的人,甚至于杀害他的人,都没有丝毫嗔恚心,反而更加慈悲地去爱护他、帮助他、救度他。这才是真正的佛法,值得我们学习。

定业难转

个人恩怨可以用清净、平等、慈悲化解,这是功德。可是一切众生的共业,天灾人祸,不但我们无法化解,大修行人也无法化解,连释迦牟尼佛也为我们示现定业不能转的例子。当年琉璃王消灭释迦族,释迦牟尼佛也不能救。目犍连以神通将一部分释迦族的人装进他的钵里,带到天上,仔细一看,钵里全是血水。然后把这个事情报告佛陀,佛说定业不能转,所谓“在数难逃”。怎样救?要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佛菩萨、目犍连的神通力都帮不上忙,一定要听从佛陀教诲,才能转变业力。所以,佛能帮助众生的是教学,你明白了,自己去做,做到就能转业力,我们一定要懂得。

天灾人祸从哪里来的?众生作恶,恶业召感。佛用什么办法?佛教导众生断恶修善,就转过来了。许多众生听了佛的话,依旧不改。为什么?自私自利太重,不肯放弃自己的利益,连累一群人受果报,自己还是要堕地狱。所以,真正觉悟的人,决不肯连累任何一个人,我自己受苦受难无所谓,何必要害人?何必让别人受牵累?能有这个心,一切苦难就远离了。

衹树给孤独园的蚂蚁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祇树给孤独园在盖精舍,佛看到地上的一窝蚂蚁就笑起来了。旁边的学生看到佛笑这群蚂蚁,就问佛为什么?佛说:“七尊佛出世都过去了,它们还在做蚂蚁。”如果一尊佛修行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七尊佛就是二十一个阿僧祇劫。这不是说蚂蚁寿命那么长,而是死了以后又堕蚂蚁身,它坚固地执着,认为那个身就是自己,认为蚂蚁窝就是它的家,舍不得离开,所以死了以后还去投蚂蚁胎。

要知道,堕三恶道容易,出离难。我们相信佛的教诲,佛决不是故意吓唬我们,只为了劝我们为善。如果这样想,我们就错解佛的意思。佛有智慧、善巧方便,不会用这种手段。佛所讲的都是事实真相,我们要感谢。

五百商主

杀生戒也有开缘。佛举例说,有一个出家人要远行,搭乘一个贸易团体的船渡大海。船上有五百商主,其中有一个人起了一个恶念,想把其他的同伴害死,独吞财物。这个出家人有他心通,商人恶念一起,他就晓得了。这是利令智昏,不能劝他;你要是劝他,他想:“我的秘密被你泄漏了,头一个杀你灭口。”出家人不是为自己,如果真的被杀了,能防止他害别人,菩萨也愿意舍身救度一切众生。但是这个事情又不能商量,怎么办?趁他不防备的时候,先把他杀了,这是开了杀戒。出家人这么做,救了全部人,这是开缘。因为如果这个事情让坏人做成,其他同伴全部被杀死,财物被侵占,他既犯杀戒又犯盗戒,果报在阿鼻地狱。他现在被人杀了,不堕阿鼻地狱;换言之,这是从阿鼻地狱把他救出来。所以,这个时候不能不开缘。除非你不知道,知道了,一定要救众生。佛法是活泼的,不是死板的,一定要懂得我是为利益众生,不是为自己。

有缘

世间人遇到与自己有缘的人就很欢喜,没有缘的人就不想跟他见面。我们知道,阿弥陀佛与十法界一切众生的缘最深。这一桩事情,诸佛都不一样,有些人在自己修行成佛的过程当中,只顾修自己,很少与众生结缘。他成佛了,虽然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愿也相同,但是与众生结的缘不够深广。

世尊当年在世,城东老母与释迦牟尼佛没有缘,释迦牟尼佛度不了她。佛做一个试验给弟子们看,城东老母从这边来了,佛迎面走过去,她马上转弯,从别的路走了,绝对不想与佛见面。佛有能力化身,佛到那边,她又拐弯。到最后佛现四个身体把她包围,她低下头来痛哭,也不看佛一眼,这是没有缘!佛叫他的学生舍利弗去度她,舍利弗一去,她与舍利弗有缘,欢喜接受,舍利弗就度了她。“佛不度无缘之人”,众生与佛没有缘,佛也没有法子。

方便妄语救众生

众生想造恶,造恶要有缘,我们把恶缘断掉,恶就造不成了。经典上有一则小故事,有一个持戒精严的学人,在路上遇到一个猎人在追一只兔子,走到三叉路口,兔子跑了,猎人没看见。持戒的人刚好在这个地方,猎人问他:“兔子跑到哪里去了?”持戒的人故意指错方向,打了个方便妄语,救了兔子一命,也救了猎人免造杀生之业。这是开缘而非打妄语,因为他的存心是善,这就是“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许多的人与事,若发现有错误,应当以智慧予以提醒,使其恶事不能成就,这是一桩好事、善事。

失人身

一个人失去人身之后,来生再得人身,佛说“如爪上土”。世尊在祇树给孤独园,从地上抓了一把泥土,然后撒掉,手上没有了,指甲里还留有一点。

学生看到了就问释迦牟尼佛:“这表示什么意思?”

佛说:“人失去人身,来生再得人身,就像我指甲上的土;不能得人身,像我撒在大地上的土。”

这是说明得人身的机会很少,我们想想,现在有几个人真正在一生奉行“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如果毁犯了,不孝父母,不敬师长,造十恶业,来生就是三恶道。

观经的因缘

《观经》的因缘很特殊,韦提希夫人遭了家庭、国家的变故,对于人生、世间,灰心到了极点,求佛帮助,有没有好的地方可以往生。释迦牟尼佛答应她的请求,把十方诸佛的刹土,用佛的神力变现在她面前,佛没有为她介绍,让她自己去看。她看了之后说:“诸佛刹土虽然都很清净庄严,但我希望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是她自己选择的,不是释迦牟尼佛推荐介绍的。她的选择很正确,释迦牟尼佛非常欢喜,夫人随着就请求世尊,教给她去的方法。

世尊在没有讲方法之前,先教她修“三福”,而且告诉她这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一句话非常重要。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换言之,一切诸佛成佛所修的法门不同,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但任何一个法门都能成佛。法门虽不相同,无论哪一个法门都不离此基础。好比盖房子,不管你盖多高,盖什么样式,“三福”是地基,地基是相同的。基础不好决定盖不成功,所以,我们修行先要从基础上修起。

同类推荐
  •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崇尚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一种淡泊名利,持守节操的高贵品德,又体现出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道德心理学认为,道德对心理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故这种心理平衡能力与个体的道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独立人格,精神充实,有着崇高的人生目标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宠辱不惊。道家以“善利万物而不争”、“容乃公”的宽阔胸怀,以祸福相倚,有无相生的深邃智慧,引导人们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待物质利益和眼前得失,告诫人们,不要为声名、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了自我,扰乱宁静的心灵,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应“抱朴守真”、“安时处顺”、“不与物迁”。
  • 弘一法师全集(全4册)

    弘一法师全集(全4册)

    《弘一法师全集》共四册,内容包含弘一法师讲经说佛的文字、以及他的书信,另外还包括法师出家前谈艺的全部文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本书是《禅门公案三百则》第二部,从浩瀚的禅门典籍中精挑细选出最具代表性、最精彩动人的公案。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的精神问题,如信仰,道德观,注重物质忽略精神生活和心灵修养的种种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什么才是真的幸福等。
热门推荐
  • 谷雨诗三

    谷雨诗三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5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棋道至圣

    棋道至圣

    这是一本以玄幻为题材,以棋类为竞技,既适合于各种棋类的小众又适合于普通大众的奇文。这个世界棋风盛行,天地之间棋行圣道,以棋定世间规则。天元即是天赐元气,世人可以以棋调动元气,以棋为战,以棋为尊。象棋搏杀,玄玄相扣,金戈铁马,气吞山河。围棋布阵,招招妙手,黑白交戈,子子惊心。军棋争战,步步为营,将军一令,缚敌百万。一个发神经的少年,意外穿越,带着头脑之中的棋之正道,晓棋风,通棋艺,掌控天地之棋理,斩仙屠魔,踏上棋之圣道。
  • 总裁追妻:这妻不好追

    总裁追妻:这妻不好追

    苏沫,因为男友的‘不信任’而毁灭了苏沫的一切,男友、学校、还有她的爱情,从那以后,苏沫和父母来到了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学校,她只要有什么事都是自己一个人揣着,不告诉任从那以后,她就把吃东西当做发泄,她就成了一个吃货。苏沫也不想再爱上任何人,因为她害怕往事重演,可是,不只是老天作怪还是天意,让她遇上了她的总裁千陌殇,在千陌殇第三次见到苏沫时,竟然发现苏沫是……千陌殇笑了笑,“做我女人”“不可能!”可怜的总裁大人开始了追妻之旅……
  • 源来我喜欢栀子花

    源来我喜欢栀子花

    当栀子花再度静静的绽开的时候,女孩轻轻的合上双眸,在这个属于自己的角落里,傻傻的回味那些和他在一起的一丝丝承载着平淡却充满着微妙的幸福的花絮。
  • 潜能:唤醒你心中沉睡的巨人

    潜能:唤醒你心中沉睡的巨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沉睡的巨人——潜能,大自然赐给每个人以巨大的潜能,但由于没有进行各种有效的训练和开发,每个人的潜能从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 末世始祖

    末世始祖

    舍弃了人类的身份投入了恶魔的怀抱不同种族之间的碰撞到底是人类能够依靠先进的科技胜利还是石耀能够带领着族群利用强大的进化能力击败人类。一切尽在生命进化者
  • 孕夫之道

    孕夫之道

    梁青青遇上了刑警生涯中最惊心动魄的案件--消失的安全套,犯人正是眼前这位全市最帅妇产科男医生严肃。梁青青指着严肃说:桃花眼小白脸,惹人嫌招人厌,性格还特么的无耻!是精心设计的试探?是巧立名目的装傻?还是心知肚明的爱情游戏?严肃露出一排大白牙,亲身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孕,夫之道也!梁青青一旁冷笑:孕夫之道,调教训导,总之家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箫吹雪落

    风箫吹雪落

    浩瀚宇宙,无尽疆域,千古寻仙而不见。天下修炼之风依旧不减,三十六般道统林立,剑侠、修士纵横世间。寻仙问道,独为长生。三十年前,一代霸主“中皇”坐拥天下,不惜举天下财力建造人间天堂长生园,又举天下人力建造宏伟成仙梯,劳民伤财,天怒人怨。中皇亲弟——一代贤王刘符庸,以兵锋进谏,想让中皇放弃寻仙路。可是中皇突然暴毙,统治下的中央王朝一夜倾覆,天下烽烟四起。中原大地破碎,被分裂为南北朝,相互对立,战乱不止。三十年后。他是风华绝代的少年,是北朝“天宫”的少宫主,享有世间尊荣;她是南朝美丽聪明的小郡主,一场南北朝争锋的擂台战,让两个人的命运从此相连……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呆萌女友:扑倒吧腹黑校草

    呆萌女友:扑倒吧腹黑校草

    “哎,我说爸,干嘛叫我回来!!我很忙的啊!!”“嗯......你给我结婚去!!”“哦买噶!!”“你还要住他家去!!”“不行!我抗议!”“哦.....抗议无效!!”“爸!!!”某某女子拖着行李箱,一脸阴沉地走向某某男子家中。“我说你这人想闹哪样?!!”“......”“老爸!你这个杀千刀的!!把我送到这什么破地方啊!!”“......”“你爸你妈呢?”“出去了。”“你家保姆呢?”“回家了。”“现在这个家就只有你和我?”“嗯。”“你多说几个字是会shi的吗?”“嗯。”“我去!!!!!!!”“......”“咳咳,听说你爸是全世界最大跨国公司的总裁?”“嗯。”“那你你叫什么?”......
  • 洪城犯罪协奏曲

    洪城犯罪协奏曲

    提问者的马陆,二十八年来,没有任何意义地存活在世界上。抱着被上天诅咒的头衔,他的身旁永远伴随着死亡和悲剧的阴影。召集者的AFF,六年来耗尽心血,用仇恨心编织成一张复仇的罗网。把复仇成功与否作为体现人生价值的终极目标。战斗者的邱义,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好,可是一旦认定为同伙,就绝对不愿放弃。“我”只想干好眼前的这件事情!相信只要把真心话说出来,就可以相互了解的“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