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45800000004

第4章 1823年(2)

“我特别劝你不要单凭自己的伟大的创造发明,因为要创造发明就要提出自己对事物的观点,而青年人的观点往往还不够成熟。此外,人物和观点都不能作为诗人的特征反映而同诗人相结合,从而使他在下一步创作中丧失丰满性。最后还有一点,创造发明以及安排和组织方面的构思要费时而讨不到好处,纵使作品终于完成了。”

“如果采用现成的题材,情况就大不相同,工作就会轻松些。题材既是现成的,人物和事迹就用不着新创了,诗人要做的工作就只是构成一个活的整体。

这样,诗人就可以保持自己的完满性,因为用不着再从他本身补充什么了。他只需在表达方面费力,用不着花费创造题材所需要的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了。我甚至劝人采用前人已用过的题材。例如伊菲革涅亚这个题材不是用过多次了吗?可是产生的作品各不相同,因为每个作家对同一题材各有不同的看法,各按自己的方式去处理。”

“我劝你暂时搁起一切大题目。你挣扎这么久了,现在是你过爽朗愉快生活的时候了。

写小题材是最好的途径。”

我们一面谈着,一面在室内踱来踱去。因为我极钦佩歌德说的每句话都是真理,只能始终表示赞同。每走一步,我都感到比前一步轻松愉快,因为我应该招认,我过去心想的但没有想清楚的一些大计划,一直是我的不小的精神负担。现在我把这些大计划抛开了,等到通过钻研世界情况,掌握了有关题材的每个部分之后再说。目前先以愉快的心情就某一题材或某一部分陆续分别处理。

听了歌德的话,我感到长了几年的智慧。结识了这位真正的大师,我在灵魂深处感到幸福。今冬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单是和他接触也会使我受到教益,尽管他有时并未说出什么重要的话。在默然无语时,他的风度和品格对我就是很好的教育。

1823年10月29日

(论艺术难关在掌握个别具体事物及其特征)

今晚我去看歌德,他正在点灯。我看到他心情很振奋,眼光反映着烛光闪闪发亮,全副表情显得和蔼、坚强和年轻。

我跟他在室内踱来踱去,他一开始就提起我昨天送请他看的一些诗。

他说,“我现在懂得了你在耶拿时为什么告诉我,你想写一篇以四季为题材的诗。我劝你写下去,马上就从写冬季开始。你对自然事物像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和看法。”

“对你的那些诗,我只想说两句话。到你现在已经达到的地步,你就必须闯艺术的真正高大的难关了,这就是对个别事物的掌握。你必须费大力挣扎,使自己从观念(Idee)中解脱出来。你有才能,已经走了这么远,现在你必须做到这一点。你最近去过梯夫尔特,我想就出这个题目给你做。你也许还要再去三四次,把那地方仔细观察过,然后才能发现它的特征,把所有的母题(Motive)集拢起来。你须不辞辛苦,对那地方加以深入彻底的研究,这个题目是值得费力研究的。我自己本来老早就该运用这种题材了,只是我无法这样办,因为我亲身经历过一些重大的时局,全副精神都投入那方面去了,因而侵扰我的个别事物过分丰富了。但是你作为一个陌生人来到这里,关于过去,你可以请教当地堡寨主人,自己要探索的只是现在的突出的、具有意义的东西。”

我答应要试着照办,但是不敢讳言这个课题对于我像是离得很远而且也太难。

他说,“我知道这个课题确实是难,但是艺术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此外,作家如果满足于一般,任何人都可以照样摹仿;但是如果写出个别特殊,旁人就无法摹仿,因为没有亲身体验过。你也不用担心个别特殊引不起同情共鸣。每种人物性格,不管多么个别特殊,每一件描绘出来的东西,从顽石到人,都有些普遍性;因此各种现象都经常复现,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只出现一次。”

歌德接着又说,“到了描述个别特殊这个阶段,人们称为‘写作’(Komposition)的工作也就开始了。”

这话我乍听还没有懂得很清楚,不过没有提问题。我心里想,他指的也许是现实和理想的结合,也就是外形和内在本质的结合。不过他指的也许是另一回事。歌德于是接着说:“还有一点,你在每首诗后应注明写作日期。”我向他发出质疑的眼光,想知道注日期有什么重要性。他就说,“这样就等于同时写了你的进度日记。这并不是小事。我自己多年来一直这样办,很知道它的好处。”……

1823年11月3日

(关于歌德的游记;论题材对文艺的重要性)

……

我于是把话题转到1797年歌德经过法兰克福和斯图加特去瑞士的游记。他最近把这部游记手稿三本交给我,我已把它仔细研究过了。我提到当时他和迈尔对造型艺术题材问题思考得很多。

歌德说,“对,还有什么比题材更重要呢?离开题材还有什么艺术学呢?如果题材不适合,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正是因为近代艺术家们缺乏有价值的题材,近代艺术全都走上了邪路。我们大家全都在这方面吃过亏;我自己也无法否定我的近代性。”

他接着说,“艺术家们很少有人看清楚这一点,或是懂得什么东西才使他们达到安宁。

举例来说,人们用我的《渔夫》为题来作画,没有想到这首诗是画不出来的。这首民歌体诗只表现出水的魔力,在夏天引诱我们下去游泳,此外便别无所有,这怎么能画呢?”

我提到我很高兴从上述游记里看出他对一切事物都有兴趣,并且把一切事物都掌握住了:山岗的形状和地位以及上面各种各样的石头;土壤、河流、云、空气、风和气候;还有城市及其起源和发展、建筑、绘画、戏院、市政、警察、经济、贸易、街道的格局、各色各样的人、生活方式、特点,乃至政治和军备等等数不清的项目。

歌德回答说,“不过你看不到一句话涉及音乐,因为我对音乐是外行。每个旅游者对于在旅途中应该看些什么,他的要旨是什么,应该胸有成竹。”

……

我告诉歌德说,……我现在已逐渐摆脱我已往爱好理想和理论的倾向,逐渐重视现实情况的价值了。

歌德说,“若不是那样,就很可惜了。我只劝你坚持不懈,牢牢地抓住现实生活。每一种情况,乃至每一顷刻,都有无限的价值,都是整个永恒世界的代表。”

过了一会儿,我把话题转到梯夫尔特以及描绘它时应采取的方式。我说这是一个复杂的题目,很难给它一个恰当的形式。我想最方便的方式是用散文来写。

歌德说,“要用散文来写的话,这个题目还不够有意义。号称教训诗和描写诗的形式大体上或可采用,但还不够理想。你最好写上十来首用韵的短诗来处理这种题材,音律和形式可以随不同方面和不同景致而变化多端,不拘一格,用这种办法可以把整体描绘得晶莹透彻。”我马上表示接受这个很适当的忠告。歌德接着又说,“对了,你为什么不来搞一次戏剧方式,写一点和园丁的谈话呢?用这种零星片段可以使工作轻松一些,而且把题材具有特征的各个方面都显示出来。至于塑造一个无所不包的巨幅整体总是困难的,一般不易产生什么完满的作品。”

1823年11月14日

(论席勒醉心于抽象哲学的理念使他的诗受到损害)

……

话题转到戏剧方面,明天席勒的《华伦斯坦》要上演,因此我们就谈起席勒来。

我说,我对席勒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读他的长篇剧作中某些场面,我倒真正喜欢,并且感到惊赞。可是接着就碰上违反自然真实的毛病,读不下去。就连对《华伦斯坦》也还是如此。我不免想,席勒对哲学的倾向损害了他的诗,因为这种倾向使他把理念看得高于一切自然,甚至消灭了自然。凡是他能想到的,他就认为一定能实现,不管它是符合自然,还是违反自然。

歌德说,“看到那样一个有卓越才能的人自讨苦吃,在对他无益的哲学研究方面煞费苦心,真叫人惋惜。洪堡把席勒在为玄学思维所困扰的日子里写给他的一些信带给我看了。从这些信里可以看出席勒当时怎样劳心焦思,想把感伤诗和素朴诗完全区别开来。他替感伤诗找不到基础,这使他说有不出来的苦恼。”这时歌德微笑着说,“好像没有素朴诗做基础,感伤诗就能存在一样,感伤诗也是从素朴诗生长出来的。”

歌德接着说,“席勒的特点不是带着某种程度的不自觉忐忑,仿佛在出于本能地进行创作,而是要就他所写出的一切东西反省一番。因此他对自己做诗的计划总是琢磨来琢磨去,逢人就谈来谈去,没有个完。他近来的一些剧本都一幕接着一幕地跟我讨论过。”

“我的情况却正相反,我从来不和任何人,甚至不和席勒,谈我做诗的计划。我把一切都不声不响地放在心上,往往一部作品已完成了,旁人才知道。我拿写完了的《赫尔曼与窦绿苔》给席勒看,他大为惊讶,因为我从来没有就写这部诗的计划向他泄漏过一句话。”

“但是我想听一听你明天看过《华伦斯坦》上演之后对它会怎么说。你会看到一些伟大的人物形象,给你意想不到的深刻印象。”

1823年11月15日

(《华伦斯坦》上演)

晚间我到剧院第一次看《华伦斯坦》上演。歌德没有夸大。印象很深刻,打动了我的内心深处。演员们大多数受过席勒和歌德亲身教导他们的影响,他们把剧中重要人物的整体摆在我眼前,同时使我想象到他们各自的个性,这是单靠阅读所不能办到的。因此这部剧本对我产生了不同寻常的效果,一整夜都在我脑子里盘旋。

同类推荐
  •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

    当今世界是个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电视、网络、报刊传播媒体填满现代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今天的中学生,可以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是越来越少,而读书、读优秀的作品、读名家的经典作品,是青少年成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读书作为一种更主动、更理想、更有利于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而获得知识的方式,都不曾改变,也不会改变。读书塑造人的品德,读书陶冶人的理想,读书培养人的情操,读书使人成才、使人获得力量。读书成就了历史的所有的伟大人物,也成就了当代世界的亿万富豪、政治...
  • 成语接龙

    成语接龙

    本书精选了近五百个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并且以接龙的方式进行串联,在成语接龙之后配用精炼的文字、精准的诠释、精彩的论点,之后再对重点成语进行详细论述,配备历史典故等。
  • 正确阅读

    正确阅读

    本书是关于青少年如何阅读,如何提升阅读能力的畅销读物,兼具实用性、思想性于一体。作者已经根据本书理论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举办诸多培训班,广受欢迎。
  •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整个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007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共招生283万人,在校学生861万人,约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和在校生的一半,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模式改革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质量逐步提高,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促进了高等教育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写作与语言教程

    写作与语言教程

    本书是适应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而编写的新型教材。着力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其特点是用1+1的形式结构教材的纲目,上编“写作技能”,下编“语言修养”,每编各有一个以实用为根本的知识系统,将语言运用与写作实践紧密结合,加强了写作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适用对象为高校传媒类和艺术类各专业学生,以及广大写作、语言表达艺术爱好者。
热门推荐
  • 世界启示——白帝城

    世界启示——白帝城

    白雪茫茫,风袭白帝城。群雄并立,一统大业梦?
  • 超神聊天群

    超神聊天群

    某天,孙杨加入了一个奇怪的聊天群组。群内成员们,均以游戏名为自己命名,谈的内容不是游戏玩法,而是玩游戏的人,角度与寻常玩家迥异。直到后来孙杨才震惊地发现,群里的成员,竟是游戏本身!超级玛丽,梦幻西游,热血传奇,英雄联盟……一款款耳熟能详的游戏,居然全变成了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他们聊天、灌水、兴之所至还会嘲笑一下玩家……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种族意识的好青年,孙杨打算做一次卧底。
  • 我家有个冰山大人

    我家有个冰山大人

    十二岁,一张相似的脸,他从奴隶场上买下了她,从此,极尽宠爱。十八岁,一个突来的噩梦,他夺去她的童真,从此,温柔不再。二十一岁,一场婚礼,他娶了新娘,但新娘不是她,从此,日夜煎熬。面对这样的男人,她心悲,但最多的还是征服!
  • 南城有祁

    南城有祁

    祁琏从未想过,她会如此爱着一个人。祁琏也从未想过,她会那么轻易的就忘记一个人。我爱你,从此万劫不复。他的双手是否能拯救我,能让我走出这深渊?
  • 活祭妖子

    活祭妖子

    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这么一小群人,他们看上去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是如果你那天三生有幸,跟他们中的某一人对视一分钟,你就会发现,在他们瞳孔深处,有着不可思议的东西……
  • 网游之极品穷人

    网游之极品穷人

    由中、美、德、法、日、英六大当今超级大国的精英技术研究科学家共同开发出了一款也是历史上第三次虚拟网游程序。这款虚拟游戏真实程度达到100(百分号),这一惊人成就已经在研发人员内部内测并得到了证实。可信的是由六国官网中可以看到政府的告示,光是这一点便能充分的证明。因为不管他还是她还是她都把钱用光了。司空木林为了买游戏仓而把钱用光了,红音为了买游戏盔而把钱用光了,墨冉冉因为把钱全给了司空木林也把钱用光了。这难到是缘分?
  • 绝情冷魅公主的复仇之恋

    绝情冷魅公主的复仇之恋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们离开了所谓的“家”。而幸运也降临在她们身上,十年沉梦,今夏重燃。当四位公主,遇上四位王子,隐藏身份的公主们又将与王子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星际共和

    星际共和

    联邦历125年,星际跃迁技术的成功,使人类终于可以在宇宙中穿梭。联邦的境域不断扩展,然而联邦的控制力却未跟进,许多地方虽然名义上属联邦管辖,但军政却受世家控制。无奈之下,联邦政府通过控制星际跃迁技术的流通限制各个势力的范围。联邦538年,云岚星域出现内乱,联邦政府成功的介入,扶植起了林家家主的弟弟。于此同时,天京星上,一群青年中的某人成功的再次重演了星际跃迁技术,却不幸被联邦政府获知,宪兵队当夜对这群青年进行了血洗。唯有一名幸存者被抓获,关押在龙牙狱。十八年过去了,藏着这项技术的文件不知道已经流向何处,远方瀚海星域走来的和少年,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 我的舰娘怎么那么可爱

    我的舰娘怎么那么可爱

    舰娘,一群需要人疼,需要人爱的姑娘,而不是公众所认知的穿着钢铁舰装的武器,我是提督伊凡,我的舰娘怎么可能那么可爱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职场疲劳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职场疲劳一扫光

    本书是医学博士朱晓平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治职场疲劳的经典老偏方。偏方来源: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本书的撰写原则: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